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竞争力的实现靠的是有效的绩效管理支撑下的薪酬制度的设计。本文通过认知绩效与薪酬管理层面的关系,分析企业当前在绩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企业两大管理措施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电力企业的管理也是错综复杂的,牵涉着方方面面的关系。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具体在制度的落实上。因此,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的连带关系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的账目就是输入人、财、物等各种各样的资源,产出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并因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而获得收入,收入减去资源的投入便是企业的利润。电力企业也是这样的,有收入,也有开支。
一、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偏见
企业绩效管理就是指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和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1.认识观念上的偏见
传统观念认为,干活就要发报酬,至于干好于坏,衡量标准不一。引进绩效管理后,则认为: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由此推导出“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的结果。而事实上,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是两个方面,考核也不是单纯的,也是有的放矢的。考核结果与薪资调整挂钩,这只是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的一方面。绩效管理、薪酬管理都是企业现代化制度的组成部分,不能割裂,应综合分析。
2.操作上存在的偏见
大多数电力企业实施绩效考核,仅仅重复一些机械的动作,填填表格、随便打分、仪式化地签字等等。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它不仅强调决定薪酬的增减,看的不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目标、辅导、评价、反馈、改进等过程。考核历来是绩效与薪酬管理过程的一种始终控制,其核心用绩效、奖惩来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进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业绩。培训、晋升、奖惩和薪酬,都只是其中的手段。
二、绩效管理的目标与薪酬的功能
管理学者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事不对人。按照制度来约束人,激发人的能动性,靠考核去完成目标,绩效、薪酬都成为手段。笔者认为,制度有比无强,对人进行考核比不考核强;对业绩、能力的制度性考核应强化而不是削弱。以考核为主打的绩效管理失效,导致薪酬管理不公平的案例很多。其中有制度执行环节不力的因素,也有一线监督者的个人喜好起的消极及作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输电量与收入挂钩,成本也是要考核的,还有工作的努力程度。考核能用数
字体现的就用数字体现,这样好分析,而服务性的科室就不好用数字去量化。作为电力企业的经营者都应学会善于用人事考核制度,对职工的能力和业绩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绩效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不断地改善组织氛围,优化环境,持续激励员工,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以提高整体效率与经济效益等。而薪酬管理的功能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效益最大化。具体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监测功能、发展功能、控制功能、规范功能、导向功能、竞争功能、沟通功能,奖勤罚懒是真实的体现,尺度不好把握。
三、绩效管理的规划与薪酬制度的实施
薪酬制度要靠绩效做先导,绩效给薪酬定调。
(一)考评规划与实施的程序:
一般是先从基层员工开始,进而对中高层人员进行考评,形成由下而上的过程。
由基层部门的领导对其直属下级进行考评,自评或互评结合。考评分析包括员1一个人的工作行为,员丁个人的工作效果(如产量、废品率、原材料消耗率、出勤率等),包括影响其行为的个人特征及品质。
对中层负责人的个人工作行为与绩效,如任务完成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进行考评。完成逐级考评之后,由企业的上级机构(董事会)对企业高层次人员进行考评,其内容主要是经营效果方面硬指标的完成情况(如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
(二)考评规划与实施
绩效考评包括业绩、能力和态度三方面的考评内容:
1.业绩考评。例如:任务完成度、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等。对车间来说,就是产量和质量、节能降耗等。对经营部门就是销量和采购量,辅助于市場占有率,最终牵扯到收入与利润上。这都是些实指标,而服务态度等就是虚指标。
利润倒推是一个好的考核办法,也叫方针目标管理。由利润指标,倒推到收入的目标,成本压缩的目标,分解为各部门的数据目标。
2.能力考评。对于生产车间来说,车间的能力就是一年生产的最大量,成本降低的数字。对于销售供应部门,就是销量、利润空间、市场占有、点片利润率,采购量也有成本指标来制约。
3.态度考评。工作态度是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换的“中介”。一般说,能力越强,业绩就可能越好。消极现象要进行考评,也就是不但要正考评,也要副考评。例如:积极性、热忱、责任感、纪律性等,这些都可以体现在一张绩效考评表上。
绩效标准实施后,要排队评价。现代管理要求薪酬分配遵守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这就必然要对每一个员工的劳动成果进行评定和计量。绩效考核为薪酬分配提供依据,进行薪资分配和薪资调整时,应当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建立考核结果与薪酬奖励挂钩制度,使不同的绩效获取不同的待遇。合理的薪酬不仅是对员工劳动成果的公正认可,而且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形成进取的组织氛围。考核结果不与薪酬、奖励、提职、培训等挂钩,就等于一句空话,不仅起不到激励效果,反而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业绩和效率。
要尝试从排序评价法、两两对比法、考核清单法、量表评价法、关键事件法、评语法等传统考核方法,向当前最前沿的现代平衡记分卡考核法、360度考核方法等考核方法过渡(360度考核方法,即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可以把这种考核方法设想为一个圆圈,被考评者处于中心,考评者分布在周围)。
四、绩效考核与薪酬配置科学化的对策
1.员工对绩效考核认识要提高
考核者不要居高临下,被考核者也不要畏惧。员工对绩效考核要减少自我保护的分量,不能高分沾沾自喜,低分垂头丧气。分值过高与过低的极端都是不好的,要能系统地看待绩效管理,将绩效融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提供翔实有说服力的绩效考核表。
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薪酬配置体系
绩效考核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计划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在内的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从而实现以“绩”定“岗”,以“效”定“薪”。
3.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科学,消除误导
绩效考核为薪酬管理开道,最终是为了完善企业管理服务,提高企业效益。定量指标的考核,定性评议指标的使用,要尽可能消除偏差。不能顾此失彼,不能脱离公正的评价渠道。
4.绩效考核要消除主观性
绩效考核中,要尽可能减少“印象分”、“人情分”,最好的标准就是依据完成任务的情况,消除主观性、随意性和无原则性。
5.绩效评价要力争公开性和公正性
考核员工,建立绩效考核档案,使绩效评估在很大程度上重实质轻形式,运作流程规范化。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开群众会,减少领导者个人的偏好,如果员工参与绩效目标制定的机会很少,那么社会产生绩效目标的选择缺乏合理的基础等不利因素。
总之,绩效反馈、绩效结果的应用与绩效改进都是考核制度,也是薪酬体系科学化的关键。完善这些考核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绩效管理不流于形式,使薪酬制度更公平。
【关键词】
电力企业的管理也是错综复杂的,牵涉着方方面面的关系。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具体在制度的落实上。因此,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的连带关系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的账目就是输入人、财、物等各种各样的资源,产出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并因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而获得收入,收入减去资源的投入便是企业的利润。电力企业也是这样的,有收入,也有开支。
一、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偏见
企业绩效管理就是指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和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1.认识观念上的偏见
传统观念认为,干活就要发报酬,至于干好于坏,衡量标准不一。引进绩效管理后,则认为: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由此推导出“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的结果。而事实上,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是两个方面,考核也不是单纯的,也是有的放矢的。考核结果与薪资调整挂钩,这只是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的一方面。绩效管理、薪酬管理都是企业现代化制度的组成部分,不能割裂,应综合分析。
2.操作上存在的偏见
大多数电力企业实施绩效考核,仅仅重复一些机械的动作,填填表格、随便打分、仪式化地签字等等。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它不仅强调决定薪酬的增减,看的不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目标、辅导、评价、反馈、改进等过程。考核历来是绩效与薪酬管理过程的一种始终控制,其核心用绩效、奖惩来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进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业绩。培训、晋升、奖惩和薪酬,都只是其中的手段。
二、绩效管理的目标与薪酬的功能
管理学者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事不对人。按照制度来约束人,激发人的能动性,靠考核去完成目标,绩效、薪酬都成为手段。笔者认为,制度有比无强,对人进行考核比不考核强;对业绩、能力的制度性考核应强化而不是削弱。以考核为主打的绩效管理失效,导致薪酬管理不公平的案例很多。其中有制度执行环节不力的因素,也有一线监督者的个人喜好起的消极及作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输电量与收入挂钩,成本也是要考核的,还有工作的努力程度。考核能用数
字体现的就用数字体现,这样好分析,而服务性的科室就不好用数字去量化。作为电力企业的经营者都应学会善于用人事考核制度,对职工的能力和业绩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绩效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不断地改善组织氛围,优化环境,持续激励员工,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以提高整体效率与经济效益等。而薪酬管理的功能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效益最大化。具体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监测功能、发展功能、控制功能、规范功能、导向功能、竞争功能、沟通功能,奖勤罚懒是真实的体现,尺度不好把握。
三、绩效管理的规划与薪酬制度的实施
薪酬制度要靠绩效做先导,绩效给薪酬定调。
(一)考评规划与实施的程序:
一般是先从基层员工开始,进而对中高层人员进行考评,形成由下而上的过程。
由基层部门的领导对其直属下级进行考评,自评或互评结合。考评分析包括员1一个人的工作行为,员丁个人的工作效果(如产量、废品率、原材料消耗率、出勤率等),包括影响其行为的个人特征及品质。
对中层负责人的个人工作行为与绩效,如任务完成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进行考评。完成逐级考评之后,由企业的上级机构(董事会)对企业高层次人员进行考评,其内容主要是经营效果方面硬指标的完成情况(如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
(二)考评规划与实施
绩效考评包括业绩、能力和态度三方面的考评内容:
1.业绩考评。例如:任务完成度、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等。对车间来说,就是产量和质量、节能降耗等。对经营部门就是销量和采购量,辅助于市場占有率,最终牵扯到收入与利润上。这都是些实指标,而服务态度等就是虚指标。
利润倒推是一个好的考核办法,也叫方针目标管理。由利润指标,倒推到收入的目标,成本压缩的目标,分解为各部门的数据目标。
2.能力考评。对于生产车间来说,车间的能力就是一年生产的最大量,成本降低的数字。对于销售供应部门,就是销量、利润空间、市场占有、点片利润率,采购量也有成本指标来制约。
3.态度考评。工作态度是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换的“中介”。一般说,能力越强,业绩就可能越好。消极现象要进行考评,也就是不但要正考评,也要副考评。例如:积极性、热忱、责任感、纪律性等,这些都可以体现在一张绩效考评表上。
绩效标准实施后,要排队评价。现代管理要求薪酬分配遵守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这就必然要对每一个员工的劳动成果进行评定和计量。绩效考核为薪酬分配提供依据,进行薪资分配和薪资调整时,应当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建立考核结果与薪酬奖励挂钩制度,使不同的绩效获取不同的待遇。合理的薪酬不仅是对员工劳动成果的公正认可,而且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形成进取的组织氛围。考核结果不与薪酬、奖励、提职、培训等挂钩,就等于一句空话,不仅起不到激励效果,反而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业绩和效率。
要尝试从排序评价法、两两对比法、考核清单法、量表评价法、关键事件法、评语法等传统考核方法,向当前最前沿的现代平衡记分卡考核法、360度考核方法等考核方法过渡(360度考核方法,即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可以把这种考核方法设想为一个圆圈,被考评者处于中心,考评者分布在周围)。
四、绩效考核与薪酬配置科学化的对策
1.员工对绩效考核认识要提高
考核者不要居高临下,被考核者也不要畏惧。员工对绩效考核要减少自我保护的分量,不能高分沾沾自喜,低分垂头丧气。分值过高与过低的极端都是不好的,要能系统地看待绩效管理,将绩效融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提供翔实有说服力的绩效考核表。
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薪酬配置体系
绩效考核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计划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在内的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从而实现以“绩”定“岗”,以“效”定“薪”。
3.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科学,消除误导
绩效考核为薪酬管理开道,最终是为了完善企业管理服务,提高企业效益。定量指标的考核,定性评议指标的使用,要尽可能消除偏差。不能顾此失彼,不能脱离公正的评价渠道。
4.绩效考核要消除主观性
绩效考核中,要尽可能减少“印象分”、“人情分”,最好的标准就是依据完成任务的情况,消除主观性、随意性和无原则性。
5.绩效评价要力争公开性和公正性
考核员工,建立绩效考核档案,使绩效评估在很大程度上重实质轻形式,运作流程规范化。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开群众会,减少领导者个人的偏好,如果员工参与绩效目标制定的机会很少,那么社会产生绩效目标的选择缺乏合理的基础等不利因素。
总之,绩效反馈、绩效结果的应用与绩效改进都是考核制度,也是薪酬体系科学化的关键。完善这些考核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绩效管理不流于形式,使薪酬制度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