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急诊处理,为优化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0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急诊诊治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急诊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输尿管插管组为急诊置输尿管导管插管或双J管内引流组(24例),输尿管镜碎石组为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组(42例),肾造瘘组为急诊肾造瘘组(24例),切开取石组为急诊腹腔镜或开放切开取石组(2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与耐药情况及对比治疗效果,收集术后结石样本,进行结石成分分析。结果 11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96 (87.27%)例,革兰氏阴性菌中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75 (78.13%)例;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76 (79.17%)例,大肠埃希菌感染中ESBLs阳性69 (90.79%)例;革兰氏阳性菌14例,其中粪肠球菌6例,屎肠球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输尿管插管组为8.33%,输尿管镜碎石组为26.19%,肾造瘘组为20.8%,切开取石组为15%,输尿管插管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输尿管镜碎石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对结石样本行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六水磷酸镁铵61.5%、羟基磷灰石19.2%、碳酸磷灰石11.5%、草酸钙结石5.8%、尿酸结石1.9%。感染性结石(六水磷酸镁铵、羟基磷灰石、碳酸磷灰石)共占比92.2%。结论上尿路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患者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占大多数,结石成分以六水磷酸镁铵为主。急诊处理提示需要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来决定最终诊治方案和具体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