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针治疗肩关节疼痛32例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治疗肩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肩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颊针组(32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选取“肩三针”为首选进针点,即肩髃、肩髎、肩前,配合阿是穴及循经取穴。颊针组选取颊针疗法的“肩穴”及疼痛全息对应点为针刺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疼痛评分。两组患者每周治疗2次,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8、16次后分别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颊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后,颊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次后,颊针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疗法治疗肩关节疼痛效果明显,且愈显率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报纸
高校科研团队肩负高校学术发展和创新职责,科研团队的发展是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力量之源,团队合作正日益成为科研团队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科研团队合作解决科研问题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现实来看,领导风格对团队建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领导者自身的德行素质能否影响科研团队的建设发展,促进科研创新活动的进行,提升创新绩效有待商讨。本文在对国内外包容型领导、团队创新绩效相关领域文
学位
<正>建立与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约束机制一直是我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目前,我国已基本构建了国土、环保、财政、规划、建设以及行业管理等多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制衡机制,实行了投资项目决策咨询与概算评审制度,推行了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多方位的政府投资项目约束机制基本形成,对优化政府投资项目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
<正>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冶山路10号省林业局宿舍小区前的农林通道,建于上世纪80年代,因年久失修,小区路面凹凸不平,影响附近居民出行。在屏山社区居民恳谈会上,省林业局宿舍小区居民代表提出了尽快修复破损路面的诉求。屏山社区党委及时采纳小区居民意见,在社区共建单位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下,短短3天就完成了近130平方米破损路面的修复。屏山社区隶属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社区内大部分小区建于上世纪八
期刊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进行人体血糖检测时,由于血糖信号微弱,且在测量过程容易受到仪器漂移,人机接口变化、人体生理背景波动等干扰的影响,导致目前血糖测量的精度较低,限制了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基于位置差分的漫反射光谱法被认为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血糖测量方法,可以有效消除仪器漂移等干扰对测量的影响,而差分位置的选择对血糖检测精度以及抑制人体背景干扰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目前对差分测量位置优选的研究多基于仿体
学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于“三农”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们党的七大战略之一。农村的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政策的支持和激励下,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了农村。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当前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既反映了农村资源的匮乏,也反映了农村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不和谐与不协调。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农村社会
期刊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关键部件,其损伤诊断和维护是保障飞机飞行安全的核心任务。目前,通过人工的定期孔探检测开展检查和维护工作,既费时又容易出错。为此,本文给出了融合上下文编码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框架、深度融合网络、目标检测和追踪算法等三种深度学习方法,以实现对大型航司发动机的损伤进行识别、检测、追踪、在线计数和孔探报告自动生成。实现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检测精度具有实际的应
期刊
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成像技术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8例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颅脑多模态MRI图像特征,包括常规平扫图像、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并与临床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本组58例患儿中,出血性脑损伤18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脑白质灶性出血8例,侧脑室周围出血并及脑室内积血1例,硬膜下血肿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
期刊
报纸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路径。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人们更倾向于以家庭为单位处理各种事务,近在咫尺的邻里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如何重塑新型的邻里关系、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紧迫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