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再解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开端,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没有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便无从谈起,没有教师的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解读文本,接受美学理论有其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运用。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总体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家写出的只是文本,文本潜在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而它们意义的确定,必须依靠读者阅读,对它具体化,读者把文本转变为作品,作品的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成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教师是作品的第一受众,学生是作品的第二受众,所以,在这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处于同等地位上的先后读者,都有“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学生是作品的第二受众,只是说在教学环节中,处于教师阅读之后,但也是理解作品的主体。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审美能力要高于学生,教师可以也应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是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不能武断的否定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是鉴赏的主体,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变成了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和交流者,像助产士一样,帮助学生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双主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吃到大餐”,真正含英咀华,品味欣赏。
  接受美学启示我们,教材、教师、学生应三者并重,尤以学生为主。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教材,它是我们教学的依据和内容,对于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阐释理解的空间很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管读者心目中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他们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其他人。尊重教材,必须走进文本,理解感悟文本,与作者同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共鸣。尊重教材,就是以文本为核心,对文本研读、分析、感悟,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评价。这首先表现在教师的主体地位上,只有教师理解的全面深刻,才能全面深刻地启发指导学生的阅读。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际上并不是对前人或专家的解读的照单接受或翻版,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所进行的综合或选择性的解读,并把这种解读融会贯通,这就是教师为教学的再解读,再解读是为了使文本更贴近学生、切合学生、唤醒学生、启发学生,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在《囚绿记》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了文本再解读的方法。
  《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在这篇散文里,作者深情怀念沦陷一年的北京住所窗前的“绿友”——常春藤,回忆和它们邂逅的经过,描写绿色使渴求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的自己感到无比喜悦而一往情深的眷恋之情,至此笔锋一转,叙述由爱而生“心魔”,竟至把它们从破碎的窗口牵进屋里来,而它们却总是朝着窗外的阳光,由于囚禁在黑暗的屋子里而日渐瘦黄,最后在离别的时候,把它们“珍重”地放回窗外原来位置的过程。作者以真挚而热烈的笔调赞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祝福它们“茂盛苍绿”,期待“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文章怅惘、缠绵而又深沉的情致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道理。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那被“幽囚”的常春藤,因此,作者写下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最终笔者将这篇文章的主题明确归纳为: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来看,这样分析概括,无疑是准确的,既知人论世,又紧扣文本。但是,经典总是超越时代的,即使撇开时代因素,仅就文本的内涵而言,这篇散文的寓意,其所蕴含的哲理,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文本解读到此,笔者又做紧扣文本的拓展,要求学生从“我”的行为和常春藤的表现两个方面,进一步思考作品的意义。“我”的行为是,因为“我”钟爱常春藤,进而因爱而囚禁常春藤。对此,你有何感想?常春藤的表现是虽被囚禁,生活在一个非正常的环境中,依然向着阳光,不断生长。对此你有何感悟?这样设计,一是尝试对文本的再解读,二是由学生自身去思考,结合学生自己的体验而感悟,而不是从遥远陌生的相隔的
  时代背景去思考,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亲切感。而这篇经典散文,恰恰适合于这样的再解读。学生思考很积极,有一定的深度。对于前者,学生的感想是:爱需要理解;爱需要尊重;爱需要恰当的方式;爱并不意味着占有;爱需要智慧;爱要考虑被爱者的感受;爱是更广阔的天空;要“大爱”不要“小爱”;爱它,就让它自由成长。对于后者,学生的感悟是:信念是最大的力量;逆境中要有坚守;拒绝黑暗,向往光明;自由成长是一种本能;生命不息,追求不止;不因“爱”而迷失自我。这样的思考,已经将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融入其中。
  课后,笔者就文本再解读做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文本再解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更有益,文本再解读必须是对原有解读的有益的舍弃、补充、拓展或校正,使文本更具有时代意义和普遍意义,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理解;二是更有理,文本再解读必须是对文本自身的丰富和深入,解读的内涵必须由文本生发,道理就在文本当中;三是更有用,文本再解读必须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素养的生成和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探究,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作者单位:无锡市塔影中学)
其他文献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不同组织、不同部门间私有信息的共享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更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
苏教版三下《李广射虎》一课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一首编写的,课文的精华内容当然也就是这首诗,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诗歌的解读。  与常见诗歌表达志向、抒发情感不同,这首诗给我们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用现代文学理论来解读,可以说这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首先,诗中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好的小说最为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小说故事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林暗草惊风
“文包诗”这一课文形式,源自古代诗词故事,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课文编写的有益尝试。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课型该如何教学,教师们看法不一。刘友开老师主持的“文包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与应用的研究,很好地解答了这一问题。  刘老师的研究准确地把握住这类课型的编写用意,深入比较分析这类课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教学这类课型的基本构式。刘老师的研究团队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基本构式能充分实
一、 潜心涵泳,体验文本  体验是个体的自悟自得行为,它是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直感才得以实现,所以“潜心涵泳”乃是体验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是一位老师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的片段:  师: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找出故事中最打动你的地方读一读,可以是一句、几句或一段话。(生读)  师:绝大部分同学找出了第5自然段,先不急着说老天鹅是只怎样的天鹅,看看哪些词可以圈、画、点评,重点读读,体会体会。(生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