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他差点毁了它,如今重新修正,重装系统,对多活的每一天都很感恩,觉得满足。
原先的潇洒仿佛反讽生命
丁子春出生在南京,邓莲出生在江苏金坛,他们都是所谓的新上海人,在上海读大学,在上海工作和结婚,在上海贷款买房。
丁子春做销售工作,生活作息不定,性情豪放不羁,他认为能吃能喝能穿能玩,就是一个男人有能力的表现。他不关心健康,曾道:大不了是个癌嘛。
真得了癌,才知那种潇洒,对生命是多么残酷的反讽。
2007年10月,丁子春开始便血,喝了几杯盐水,似乎好了。到了年底,又尿血了。去医院检查,医生直言不讳:“你这是膀胱癌晚期,必须马上切除、化疗,否则活不过三个月。”
成年后,丁子春几乎从不流泪,那天回家见到妻子时却忍不住大哭,拉着妻子的手,说:你一定要救救我!
最初的慌乱和恐惧过后,邓莲带着他去向一位老中医求救,接受了断食七天疗法。七天颗米未进,就喝一种中药,一天要喝三斤药液,最后闻到异味就吐,饿到身体漂浮。第八天去检查,肿瘤直径缩小了两公分。老中医说:“再往膀胱里扎七针就好。”
将二十五公分长的导尿管直接插到膀胱里,再插入注射药物。每次扎导尿管,丁子春都疼得死去活来,满身是汗,就一个信念:我要活着。
可扎了两百次导尿管,那个肿瘤还在。此时,他才发现所谓快速的方法与效果都是传说,盼望速战速决的恐慌心理,并不利于康复。
没办法,邓莲带着丁子春又去医院,做了手术。令他们稍许安慰的是,手术很成功,丁子春也恢复得很快,邓莲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但一年不到,灾难再次袭来,丁子春浑身骨头疼,到医院做了骨扫描之后,才发现癌细胞转移到骨头里了。
邓莲辞掉工作,向亲友借来了钱,在2008年年末,带着丁子春到南京的医院治疗。由于病情严重,医生直接告诉邓莲,还是不要再花钱治疗了,希望渺茫。但邓莲不答应。
在南京又治疗了半年,还是没什么效果。主治医生说:目前在中国,癌症转移后患者存活率很低,保守点来讲,丁子春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了。
邓莲暗暗惊呼:“完了,天塌下来了。”
卖房进山享受自然的盛宴
治疗没多大效果,邓莲带着丈夫回到老家金坛保守治疗。她盘算着,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让丈夫的这辆生命火车,缓慢地开向最后一站。
2009年,选好地方后,邓莲卖掉了上海二室一厅的房子,将卖房的钱一部分用来租下30亩山地,另外的绝大部分还给了当初借钱的亲友们。
在金坛市附近一个农村,他们请来工匠,拉来砖瓦建材。在左邻右舍的乡亲帮忙下,他们构筑了石头“城堡”。
丁子春刚到乡下时,身体极度虚弱,生活还不能自理,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是邓莲一个人干。还好,邓莲小时常干农活。为了让丈夫吃上无公害蔬菜,邓莲种了萝卜、油菜、小白菜、红薯、南瓜等等,并挖了个小水塘,养了野生小鲫鱼。考虑到鸡和鸡蛋最有营养,邓莲又买来几十只鸡,自给自足。
两人开始了隐居乡野的日子。邓莲的想法只是想让丈夫过上没人打扰的田园生活,给丈夫一个好的环境和心情。
自从丈夫生病之后,邓莲从没有在外面吃过一顿饭,从没有天黑时回到家,手机从不离身,就怕出门时丈夫找不到她心焦。她知道,生了病的人最怕寂寞,最怕没人理。邓莲非常注意这些生活细节。
附近有座山,丁子春夫妇常去山里转转。深山里很安静,没有压力和烦恼,在静谧的大自然中,人显得那么渺小。
山脚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因为水流活,污染少,水产丰富,有河蚌、河虾、鲫鱼和螺蛳等等。没事做的时候,丁子春会在下午,坐在河边或悠闲地垂钓,或者看书,或者躺着什么也不干,享受阳光和清风。这种宁静,让他感觉舒缓、陶醉。不经意间,几只山鸡打起架来,打破了山野的安静。
深夜,能看见点点繁星,比在城市里看到多很多。抬起头就能看到银河,如白丝带一般,把天际一分为二。夫妇俩看星星,看月亮,看天上的云彩,和经过的风说话。
有天晚上,丁子春夫妇居然不可思议地看了一整夜流星雨。那像是天上在放礼花,从中间喷涌而出,然后飘忽而逝,旧的尚有一点余光,新的就接续而至。整整一个晚上,大概这方圆几公里,只有他俩大饱眼福地享受了这难得的自然盛宴。
从平淡素净里品咂出滋味
丁子春刚搬到乡村不习惯。在人群里热闹惯了,香甜麻辣吃惯了,突然素食,闭门养身,度日如年。渐渐地,才从平淡里,品出味来。
那是“自然”的滋味。
他七点起床,上网,泡点普洱,然后四肢着地,在屋里爬几圈,让经脉畅通。晨光透过窗户照在水泥地上,他很欣慰:又是新的一天,自己还活着。
到了乡下之后,邓莲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就是围着丈夫转。通常早上五点钟,她就会起床做饭、煎药。她煮的饭有二十多种谷物,包括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等等。然后带丈夫到山上树林里转上一圈,呼吸新鲜空气。一个多小时后,他俩便回到家中,开始一天的农活。丁子春身体不好时,就坐着看妻子干活,他们会一起说说话。
邓莲要干很多农活,喂鸡、喂鸭、喂猪、喂狗,得给它们做饭,又要烧柴禾又要做料,羊要早上轰出去晚上圈起来。刷锅水用完了喂猪,丝毫也不浪费。牛、羊吃草,屙的粪上地,狗得看门,猫逮老鼠,没有一个动物是多余的。
吃完中饭,丁子春会在院子里的树墩上呆坐,或者收敛心神走走那根独木桥。他开始关注动物和植物。
过了一段时间,丁子春觉得身体硬朗了一些。他会在下午三时,带着两只狗,在深秋空旷的田野散步,天高云淡,冬小麦又绿成一片。他觉得,生命如同这自然中的一切,有始有终,中间的劳作与耕耘,乐在其中。
面对丈夫,邓莲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满脸笑容。她也累过,也病过,血压也高,但面对丈夫,她从来不会说,永远都是保持最佳状态。
到了晚上,她还会给丈夫按摩脚底,一天至少一个多小时。她也没学过,丈夫觉得哪里舒服,就多按几下。 令他们高兴的是,丁子春的身体一天天变好,不仅能走了,还能简单地帮妻子洗个衣服,做个饭,捡捡鸡下的蛋。
如今,他早已挺过当年医生说的“生命大限”,身体在好转,只是隔几个月就会到医院检查和配药保持治疗。
远离过度治疗的植物生活
每晚临睡前,丁子春都很感恩。“又活了一天,而且这一天没有任何化疗或药物带来的痛苦,这是老天的偏爱,也是对我特立独行的实践的一种奖赏。”
他就这样过了五年,从对酒精严重依赖变成滴酒不沾,从社交强人变成早早入睡的乡村汉子,庆幸自己不再给亲人们增加负担。
曾有人问:我按你的方法执行,也能恢复健康吗?丁子春说不一定。他把养生分为三个层面:
养身,这是最简单的。“不管是选择吃药打针、手术治疗,还是全素食加上经络运动,都是为了让身体恢复正常。最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
养心,心平气和,不怨天尤人。“我就是偶然间来到世界,何时偶然间离开?我顺其自然,不为这个病废了寝食。”
养神,“神”就是自然、自己和艺术。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他差点毁了它,如今重新修正,重装系统,对多活的每一天都很感恩,觉得满足。
试问这种心态,几个绝症病人能拥有?
他的五年抗癌体验不能复制,唯一能模仿的,是勇于改变的勇气:做你以前不愿做的事,吃你以前不愿吃的东西。将你的生存格式化,重新过一种从肉体到精神都健康的生活。
丁子春现在还是一个癌症论坛的版主,希望能和更多病友分享对生命和疾病的体会,传递信心和鼓励。他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神效快速的药物或方法,要看这种手段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安全、低成本、能长久坚持,而不是谁有了新发明、谁曾经成功过;也别大肆破坏自己的免疫力,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后一道盾牌。
和病友们交流时,不少人将信将疑:虽然化疗弊端甚多,但确实拯救了一些病人,而保护免疫力的自然疗法太玄。丁子春说,他绝不建议别人像他一样放弃传统治疗,每个人身体条件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他反对的是过度治疗。
在村庄里呆久了,丁子春恍惚也成了一株植物。他能分辨出空气里各种植物不同的气味,能闻到萝卜地和白菜地的细微不同。他会和一只黑色流浪猫对视良久,也会有耐心去听树上的一只鸟在唱什么。夜晚,他沉溺的不再是霓虹,而是乡村沉静的星空。
(本文人物为化名。)
(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
原先的潇洒仿佛反讽生命
丁子春出生在南京,邓莲出生在江苏金坛,他们都是所谓的新上海人,在上海读大学,在上海工作和结婚,在上海贷款买房。
丁子春做销售工作,生活作息不定,性情豪放不羁,他认为能吃能喝能穿能玩,就是一个男人有能力的表现。他不关心健康,曾道:大不了是个癌嘛。
真得了癌,才知那种潇洒,对生命是多么残酷的反讽。
2007年10月,丁子春开始便血,喝了几杯盐水,似乎好了。到了年底,又尿血了。去医院检查,医生直言不讳:“你这是膀胱癌晚期,必须马上切除、化疗,否则活不过三个月。”
成年后,丁子春几乎从不流泪,那天回家见到妻子时却忍不住大哭,拉着妻子的手,说:你一定要救救我!
最初的慌乱和恐惧过后,邓莲带着他去向一位老中医求救,接受了断食七天疗法。七天颗米未进,就喝一种中药,一天要喝三斤药液,最后闻到异味就吐,饿到身体漂浮。第八天去检查,肿瘤直径缩小了两公分。老中医说:“再往膀胱里扎七针就好。”
将二十五公分长的导尿管直接插到膀胱里,再插入注射药物。每次扎导尿管,丁子春都疼得死去活来,满身是汗,就一个信念:我要活着。
可扎了两百次导尿管,那个肿瘤还在。此时,他才发现所谓快速的方法与效果都是传说,盼望速战速决的恐慌心理,并不利于康复。
没办法,邓莲带着丁子春又去医院,做了手术。令他们稍许安慰的是,手术很成功,丁子春也恢复得很快,邓莲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但一年不到,灾难再次袭来,丁子春浑身骨头疼,到医院做了骨扫描之后,才发现癌细胞转移到骨头里了。
邓莲辞掉工作,向亲友借来了钱,在2008年年末,带着丁子春到南京的医院治疗。由于病情严重,医生直接告诉邓莲,还是不要再花钱治疗了,希望渺茫。但邓莲不答应。
在南京又治疗了半年,还是没什么效果。主治医生说:目前在中国,癌症转移后患者存活率很低,保守点来讲,丁子春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了。
邓莲暗暗惊呼:“完了,天塌下来了。”
卖房进山享受自然的盛宴
治疗没多大效果,邓莲带着丈夫回到老家金坛保守治疗。她盘算着,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让丈夫的这辆生命火车,缓慢地开向最后一站。
2009年,选好地方后,邓莲卖掉了上海二室一厅的房子,将卖房的钱一部分用来租下30亩山地,另外的绝大部分还给了当初借钱的亲友们。
在金坛市附近一个农村,他们请来工匠,拉来砖瓦建材。在左邻右舍的乡亲帮忙下,他们构筑了石头“城堡”。
丁子春刚到乡下时,身体极度虚弱,生活还不能自理,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是邓莲一个人干。还好,邓莲小时常干农活。为了让丈夫吃上无公害蔬菜,邓莲种了萝卜、油菜、小白菜、红薯、南瓜等等,并挖了个小水塘,养了野生小鲫鱼。考虑到鸡和鸡蛋最有营养,邓莲又买来几十只鸡,自给自足。
两人开始了隐居乡野的日子。邓莲的想法只是想让丈夫过上没人打扰的田园生活,给丈夫一个好的环境和心情。
自从丈夫生病之后,邓莲从没有在外面吃过一顿饭,从没有天黑时回到家,手机从不离身,就怕出门时丈夫找不到她心焦。她知道,生了病的人最怕寂寞,最怕没人理。邓莲非常注意这些生活细节。
附近有座山,丁子春夫妇常去山里转转。深山里很安静,没有压力和烦恼,在静谧的大自然中,人显得那么渺小。
山脚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因为水流活,污染少,水产丰富,有河蚌、河虾、鲫鱼和螺蛳等等。没事做的时候,丁子春会在下午,坐在河边或悠闲地垂钓,或者看书,或者躺着什么也不干,享受阳光和清风。这种宁静,让他感觉舒缓、陶醉。不经意间,几只山鸡打起架来,打破了山野的安静。
深夜,能看见点点繁星,比在城市里看到多很多。抬起头就能看到银河,如白丝带一般,把天际一分为二。夫妇俩看星星,看月亮,看天上的云彩,和经过的风说话。
有天晚上,丁子春夫妇居然不可思议地看了一整夜流星雨。那像是天上在放礼花,从中间喷涌而出,然后飘忽而逝,旧的尚有一点余光,新的就接续而至。整整一个晚上,大概这方圆几公里,只有他俩大饱眼福地享受了这难得的自然盛宴。
从平淡素净里品咂出滋味
丁子春刚搬到乡村不习惯。在人群里热闹惯了,香甜麻辣吃惯了,突然素食,闭门养身,度日如年。渐渐地,才从平淡里,品出味来。
那是“自然”的滋味。
他七点起床,上网,泡点普洱,然后四肢着地,在屋里爬几圈,让经脉畅通。晨光透过窗户照在水泥地上,他很欣慰:又是新的一天,自己还活着。
到了乡下之后,邓莲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就是围着丈夫转。通常早上五点钟,她就会起床做饭、煎药。她煮的饭有二十多种谷物,包括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等等。然后带丈夫到山上树林里转上一圈,呼吸新鲜空气。一个多小时后,他俩便回到家中,开始一天的农活。丁子春身体不好时,就坐着看妻子干活,他们会一起说说话。
邓莲要干很多农活,喂鸡、喂鸭、喂猪、喂狗,得给它们做饭,又要烧柴禾又要做料,羊要早上轰出去晚上圈起来。刷锅水用完了喂猪,丝毫也不浪费。牛、羊吃草,屙的粪上地,狗得看门,猫逮老鼠,没有一个动物是多余的。
吃完中饭,丁子春会在院子里的树墩上呆坐,或者收敛心神走走那根独木桥。他开始关注动物和植物。
过了一段时间,丁子春觉得身体硬朗了一些。他会在下午三时,带着两只狗,在深秋空旷的田野散步,天高云淡,冬小麦又绿成一片。他觉得,生命如同这自然中的一切,有始有终,中间的劳作与耕耘,乐在其中。
面对丈夫,邓莲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满脸笑容。她也累过,也病过,血压也高,但面对丈夫,她从来不会说,永远都是保持最佳状态。
到了晚上,她还会给丈夫按摩脚底,一天至少一个多小时。她也没学过,丈夫觉得哪里舒服,就多按几下。 令他们高兴的是,丁子春的身体一天天变好,不仅能走了,还能简单地帮妻子洗个衣服,做个饭,捡捡鸡下的蛋。
如今,他早已挺过当年医生说的“生命大限”,身体在好转,只是隔几个月就会到医院检查和配药保持治疗。
远离过度治疗的植物生活
每晚临睡前,丁子春都很感恩。“又活了一天,而且这一天没有任何化疗或药物带来的痛苦,这是老天的偏爱,也是对我特立独行的实践的一种奖赏。”
他就这样过了五年,从对酒精严重依赖变成滴酒不沾,从社交强人变成早早入睡的乡村汉子,庆幸自己不再给亲人们增加负担。
曾有人问:我按你的方法执行,也能恢复健康吗?丁子春说不一定。他把养生分为三个层面:
养身,这是最简单的。“不管是选择吃药打针、手术治疗,还是全素食加上经络运动,都是为了让身体恢复正常。最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
养心,心平气和,不怨天尤人。“我就是偶然间来到世界,何时偶然间离开?我顺其自然,不为这个病废了寝食。”
养神,“神”就是自然、自己和艺术。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他差点毁了它,如今重新修正,重装系统,对多活的每一天都很感恩,觉得满足。
试问这种心态,几个绝症病人能拥有?
他的五年抗癌体验不能复制,唯一能模仿的,是勇于改变的勇气:做你以前不愿做的事,吃你以前不愿吃的东西。将你的生存格式化,重新过一种从肉体到精神都健康的生活。
丁子春现在还是一个癌症论坛的版主,希望能和更多病友分享对生命和疾病的体会,传递信心和鼓励。他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神效快速的药物或方法,要看这种手段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安全、低成本、能长久坚持,而不是谁有了新发明、谁曾经成功过;也别大肆破坏自己的免疫力,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后一道盾牌。
和病友们交流时,不少人将信将疑:虽然化疗弊端甚多,但确实拯救了一些病人,而保护免疫力的自然疗法太玄。丁子春说,他绝不建议别人像他一样放弃传统治疗,每个人身体条件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他反对的是过度治疗。
在村庄里呆久了,丁子春恍惚也成了一株植物。他能分辨出空气里各种植物不同的气味,能闻到萝卜地和白菜地的细微不同。他会和一只黑色流浪猫对视良久,也会有耐心去听树上的一只鸟在唱什么。夜晚,他沉溺的不再是霓虹,而是乡村沉静的星空。
(本文人物为化名。)
(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