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下)

来源 :家家乐·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oo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华的中山路尽头,有一个淹没在所有醒目商业招牌下的3个字——劈柴院,用朱红色的字体书写在淡黄色的墙面上。
  “劈柴院”下面是一个狭小的入口,小吃摊位林立两旁,海星、海胆、螃蟹……各种海鲜依次摆出,时不时有悠长的叫卖声“海胆海胆,10块钱一个……”越往下走,饭店、小摊、戏院、小旅馆层出不穷,游客熙熙攘壤。
  如今的劈柴院呈现出来的,无非是一条极其普通的吸引游客的小吃街。可是没有人会想到,数十年前的劈柴院是个专门演出的场地,花鼓戏、相声、魔术、京剧、茂腔,什么演出都有。看热闹看饿了的人们才在旁边的小摊上买点吃的解解馋。
  “当年人们把劈柴院比作青岛的‘北京天桥’,所有的民间艺人聚集在这里,包括相声演员马三立、评书演员葛兆洪、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曲艺世家刘泰清,都在劈柴院‘撂地’演出过。”青岛的朋友一边走一边跟我们讲述劈柴院的过往。
  青岛人口里所说的“撂地”,其实是劈柴院里演出档次最低的一种,就是演出班子在院里圈一块儿地方,几条或十几条长凳,演完一段就收钱,站着看的可以不交钱,坐着的则一定要交钱。
  从朋友的描述中,你似乎可以看到当年劈柴院的声色犬马。每天一个院里能撂六七个场子,每个场子都围满了人。许多南来北往的小客商也经常住进这里,为的就是享受—下这里的“码头文化”。
  据说劈柴院最红的时候大概是上世纪40年代,那个时候连青岛的报纸都专门设一个专栏叫作“劈柴院”,每天刊登劈柴院里艺人的“八卦”新闻,就好像现在的那些八卦杂志一样。
  可是后来,劈柴院的演艺功能渐渐退化,艺人慢慢走光了。随着最近十几年周边商业圈人气没落,劈柴院也渐渐被人们淡忘,规模也不断缩水,只有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从前的热闹你们都看不到了,不过现在劈柴院里还是有一些演出的地方。”顺着青岛朋友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前方不远有个牌匾写着江宁会馆。
  步入门槛,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子跃入眼帘,入口的墙壁上贴满了青岛的老照片和鲜艳可人的壁画。大概正巧不是演出时间,故而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在台下吃着饭,而劈柴院曾经的盛世繁华、歌舞升平的场景似乎只能从会馆墙上贴的老照片上窥到一二。
  看来,从前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恐怕真的要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了。
  古老的波螺油子
  说到青岛最美的地方,莫过于“八大关”以及小鱼山附近的江苏路、浙江路、广西路和湖北路一带。殖民文化与中式文化在时光的流逝中日渐融合,在这里形成了一片独特的红瓦绿树映衬下的迷人建筑群。
  撑天的法国梧桐树遮盖了整条马路的天空,柔媚的晨曦从树叶间零星洒下钱币般的片片阳光。圣弥爱尔教堂和基督教堂的钟声,将这座城市从一个深沉的梦中唤醒。道路两旁的老别墅,或简洁明快,或华丽典雅,斑驳的铁栅栏圈出一小块自家庭院,栽种的花卉和树木茂盛得从墙头伸出了脑袋,与红瓦黄墙的老别墅相得益彰。
  无论移步哪里,所有人的目光皆陶醉在红瓦白墙、清风绿影的景致中,却从来没有人留意过脚下走过的波螺油子——老青岛特有的石头路。
  “波螺油子”顺山就势而建,因弯道多,坡陡,螺旋而上。由于形状像海边岩石上的小海螺(青岛人叫波螺)的肉,而在青岛方言中“肉”与“油”不分,这样的石头路久而久之便得名“波螺油子”。
  以往的“波螺油子”大概是青岛最曲折的一条路,它自西向东有九处拐弯,但最为精彩的是地势落差最大的苏州路至热河路地段,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波螺油子”。这段路面宽度在4-5米之间,长度在500米左右。其中一拐弯处接近360度,再加上近十米落差,便形成了上坡的人看着下坡的人在脚下行走的奇特景象。
  雨后的“波螺油子”尤为多姿多彩,清清的雨水划过路面汇成小溪,顺坡而下,为孩子们带来了戏水的快乐。而经雨水冲洗过的路面微微泛光,较光滑,让平日步履匆匆的人们,放慢了速度,多些心绪品味两边陈旧但不失俊美的建筑图画。
  上下“波螺油子”所赋予行人的心态也是完全不同的。上行时,你不知前方会怎样,随着坡势盘旋而上,只见高墙房屋。到达热河路后,眼前立刻被一片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所覆盖,一前一后,恍若隔世。下行时,不知是顺坡而下的俯冲力,还是渐渐淹没于喧嚣,增添了人们快些归家的心情。
  如此美丽的“波螺油子”,犹如老北京的胡同、老上海的弄堂一样,在体现地方人文特色的同时,也承载着几多历史痕迹,见证着百年的沧桑。
  可惜如所有城市当前所面临的城市建设一般,如今的游人再难见到完整的“波螺油子”,大条大条路段的消失让所有熟知它的人们怅然不已,又无可奈何。
  历史风雨早已散尽,碧树红瓦的青岛老城重新沐浴在新鲜的阳光下,然而那些碎碎念的老城故事却融在了每一寸的空气中,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浓重的一笔。
其他文献
生活重压与金钱诱惑  2013年6月,“成人奶妈风靡富豪圈”新闻,引起社会热议。7月5日,我通过网络,向国内最知名成人奶妈中介“奶妈论坛”版主索要邀请码,希望成为该论坛会员。对方提出,发放邀请码必须“验资”,即申请人提供近几个月的银行卡流水账记录,由其确认申请人经济实力后,再发邀请码。随后,我请一名富商朋友打印其银行卡流水记录,并汇去300元钱,注册为普通会员,很快,以一次服务1200元价格,谈妥
期刊
这日子没法过了  昨天是我生日,原计划和老公林唐一起吃沸腾鱼,饭毕就近找家酒店开间大房好好享受夫妻生活。于是下班后,我提前三十分钟到达约定地点,穿着大红纱裙子站在大风口处,直到半小时后林唐才出现。  因为迟到,原本定好的位子早被别人占了,正赶上饭点,到处人满为患,最后,林唐把我拉进了麦当劳,一人两个汉堡,吃得直反胃。  到酒店时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许多小节目,包括在阳台喝红酒聊天和在房间跳舞都不得
期刊
邂逅“那杯茶”  那年,还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读英语专业的张佳荣绝没想到,自己无意接触的茶艺,竟会变成一生的事业。  在与茶结缘之前,张佳荣和大多数学外语的女孩子一样,活泼伶俐、妙语如珠,靓丽的容貌,机智的应变,让朋友们格外看好。大家都觉得她不去做外语节目主持人就太可惜了。而她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会在那一个瞬间就被茶艺“秒杀”,从此愿意一生跟随,做茶的信徒。  原本只是凑热闹,跟着朋友去看茶艺表演。
期刊
夜市理财,你逛了吗?  文/聚宝彭  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夜幕降临,有的人宅在家里看电视,有的人牵着小狗在公园散步,有的人早早进入梦乡……但,还有一些人却趁着夜晚好时光赚外快。  夜市理财正当时  收益率:保本型,且年化收益率在4%-5%  投资周期:2个月-1年  适应人群:追求保守型投资,有一定存款数量  王萌 27岁 成都 夜晚收益:3000元/月  今年年初,在银行上班
期刊
三个人的秘密  文珊和墨非恋爱后,墨非妈妈经常催婚。可是,墨非和他父母住在城中村一套50多平米且没有隔音的小房里,放个屁都能把人熏出一身臭屁味,文珊希望墨非买一套完全属于她和他的爱巢,她才嫁给他。  墨非却不以为然,要求文珊向圆圆学习。  圆圆是一名画家,也是墨非好朋友欧阳春的妻子,在欧阳春穷得住在地下室时嫁了过去。然后,不到一年,欧阳春咸鱼翻生,搬进别墅买了宝马。墨非认为,如此漂亮温婉贤惠、特有
期刊
这是最好的主人  站在御庭上郡19栋603室门口,我边敲门边想,这次为我提供沙发的是猥琐大叔还是超级美男呢?陶图的照片我看过,但那是在网上,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面目全非。  门开了,男人与照片上一模一样,瘦高英俊,眉梢有颗痣。我的心稍稍放了下来,笑着说:“我是白茶,你好。”  “你好。”陶图眼睛里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他热情地将我让进去,指着门柜上一堆未拆封的物件说:“我为你买了些生活用品,你看
期刊
姐姐早逝  2010年3月,西安春风和煦,26岁的凌蕊站在咸阳机场出口处,感慨时间过得飞快。  四年前,新婚姐姐、姐夫,把凌蕊送上飞往阿姆斯特丹的飞机。现在回国探亲,姐夫驾车,而一起来接机的,是两岁大的外甥辰辰。辰辰见到凌蕊非常激动,高喊着“妈妈”就扑了过来。  凌蕊心里暖暖的,脸色微红纠正说:“辰辰,我不是妈妈,是小姨。”  这也难怪,她和姐长得太像了。车里气氛有点怪,凌蕊望着姐夫问:“我姐呢?
期刊
名词析义:  孩奴:指因为孩子的生育和养育成本而感到经济压力的父母,一生部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前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作为父母,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对父辈来说,再困难的时代都过来了,生个孩子的成本就是多双筷子。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在生儿育女前,竟考虑起成本来,因为
期刊
◎味蕾上的故事:  我从前是不敢想象用海鱼来堤汤的,总觉不可与淡水鱼的新鲜清甜同日而语。有次拜访一位很善烹饪的朋友,恰好见她用黄鱼做汤,鱼也不事先煎炸,而是直接丢进滚水,再投入几粒花椒,滴入几滴黄酒,水滚过半个小时,便盛进碗内,撒上一小把香菜末。一小撮盐。味道竟然鲜甜得不一般,每一口都像是一张无形的网,捕捉了整个味蕾神经。当时的我多么孤陋寡闻,以致吃惊得无法言语。  广东人料理海鲜那是出了名的有一
期刊
“溺爱”中发现孩子优势  1989年,女儿诞生,让池莉非常惊喜,给她取名亦池。  小亦池三岁起,池莉就发现她特别胆小。因为惧怕老师的斥责,亦池在幼儿园里从不哭闹,每顿饭都不肯吃饱,生怕午睡时如厕让老师生气;而每次池莉和丈夫吵架,亦池都会躲到桌底下不敢出来。这让池莉非常担忧,她很担心女儿长大后不能适应“弱肉强食”的社会。  虽然深知女儿的性格弱点,但池莉没有强迫亦池和其他孩子竞争,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