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华的中山路尽头,有一个淹没在所有醒目商业招牌下的3个字——劈柴院,用朱红色的字体书写在淡黄色的墙面上。
“劈柴院”下面是一个狭小的入口,小吃摊位林立两旁,海星、海胆、螃蟹……各种海鲜依次摆出,时不时有悠长的叫卖声“海胆海胆,10块钱一个……”越往下走,饭店、小摊、戏院、小旅馆层出不穷,游客熙熙攘壤。
如今的劈柴院呈现出来的,无非是一条极其普通的吸引游客的小吃街。可是没有人会想到,数十年前的劈柴院是个专门演出的场地,花鼓戏、相声、魔术、京剧、茂腔,什么演出都有。看热闹看饿了的人们才在旁边的小摊上买点吃的解解馋。
“当年人们把劈柴院比作青岛的‘北京天桥’,所有的民间艺人聚集在这里,包括相声演员马三立、评书演员葛兆洪、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曲艺世家刘泰清,都在劈柴院‘撂地’演出过。”青岛的朋友一边走一边跟我们讲述劈柴院的过往。
青岛人口里所说的“撂地”,其实是劈柴院里演出档次最低的一种,就是演出班子在院里圈一块儿地方,几条或十几条长凳,演完一段就收钱,站着看的可以不交钱,坐着的则一定要交钱。
从朋友的描述中,你似乎可以看到当年劈柴院的声色犬马。每天一个院里能撂六七个场子,每个场子都围满了人。许多南来北往的小客商也经常住进这里,为的就是享受—下这里的“码头文化”。
据说劈柴院最红的时候大概是上世纪40年代,那个时候连青岛的报纸都专门设一个专栏叫作“劈柴院”,每天刊登劈柴院里艺人的“八卦”新闻,就好像现在的那些八卦杂志一样。
可是后来,劈柴院的演艺功能渐渐退化,艺人慢慢走光了。随着最近十几年周边商业圈人气没落,劈柴院也渐渐被人们淡忘,规模也不断缩水,只有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从前的热闹你们都看不到了,不过现在劈柴院里还是有一些演出的地方。”顺着青岛朋友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前方不远有个牌匾写着江宁会馆。
步入门槛,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子跃入眼帘,入口的墙壁上贴满了青岛的老照片和鲜艳可人的壁画。大概正巧不是演出时间,故而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在台下吃着饭,而劈柴院曾经的盛世繁华、歌舞升平的场景似乎只能从会馆墙上贴的老照片上窥到一二。
看来,从前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恐怕真的要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了。
古老的波螺油子
说到青岛最美的地方,莫过于“八大关”以及小鱼山附近的江苏路、浙江路、广西路和湖北路一带。殖民文化与中式文化在时光的流逝中日渐融合,在这里形成了一片独特的红瓦绿树映衬下的迷人建筑群。
撑天的法国梧桐树遮盖了整条马路的天空,柔媚的晨曦从树叶间零星洒下钱币般的片片阳光。圣弥爱尔教堂和基督教堂的钟声,将这座城市从一个深沉的梦中唤醒。道路两旁的老别墅,或简洁明快,或华丽典雅,斑驳的铁栅栏圈出一小块自家庭院,栽种的花卉和树木茂盛得从墙头伸出了脑袋,与红瓦黄墙的老别墅相得益彰。
无论移步哪里,所有人的目光皆陶醉在红瓦白墙、清风绿影的景致中,却从来没有人留意过脚下走过的波螺油子——老青岛特有的石头路。
“波螺油子”顺山就势而建,因弯道多,坡陡,螺旋而上。由于形状像海边岩石上的小海螺(青岛人叫波螺)的肉,而在青岛方言中“肉”与“油”不分,这样的石头路久而久之便得名“波螺油子”。
以往的“波螺油子”大概是青岛最曲折的一条路,它自西向东有九处拐弯,但最为精彩的是地势落差最大的苏州路至热河路地段,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波螺油子”。这段路面宽度在4-5米之间,长度在500米左右。其中一拐弯处接近360度,再加上近十米落差,便形成了上坡的人看着下坡的人在脚下行走的奇特景象。
雨后的“波螺油子”尤为多姿多彩,清清的雨水划过路面汇成小溪,顺坡而下,为孩子们带来了戏水的快乐。而经雨水冲洗过的路面微微泛光,较光滑,让平日步履匆匆的人们,放慢了速度,多些心绪品味两边陈旧但不失俊美的建筑图画。
上下“波螺油子”所赋予行人的心态也是完全不同的。上行时,你不知前方会怎样,随着坡势盘旋而上,只见高墙房屋。到达热河路后,眼前立刻被一片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所覆盖,一前一后,恍若隔世。下行时,不知是顺坡而下的俯冲力,还是渐渐淹没于喧嚣,增添了人们快些归家的心情。
如此美丽的“波螺油子”,犹如老北京的胡同、老上海的弄堂一样,在体现地方人文特色的同时,也承载着几多历史痕迹,见证着百年的沧桑。
可惜如所有城市当前所面临的城市建设一般,如今的游人再难见到完整的“波螺油子”,大条大条路段的消失让所有熟知它的人们怅然不已,又无可奈何。
历史风雨早已散尽,碧树红瓦的青岛老城重新沐浴在新鲜的阳光下,然而那些碎碎念的老城故事却融在了每一寸的空气中,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浓重的一笔。
“劈柴院”下面是一个狭小的入口,小吃摊位林立两旁,海星、海胆、螃蟹……各种海鲜依次摆出,时不时有悠长的叫卖声“海胆海胆,10块钱一个……”越往下走,饭店、小摊、戏院、小旅馆层出不穷,游客熙熙攘壤。
如今的劈柴院呈现出来的,无非是一条极其普通的吸引游客的小吃街。可是没有人会想到,数十年前的劈柴院是个专门演出的场地,花鼓戏、相声、魔术、京剧、茂腔,什么演出都有。看热闹看饿了的人们才在旁边的小摊上买点吃的解解馋。
“当年人们把劈柴院比作青岛的‘北京天桥’,所有的民间艺人聚集在这里,包括相声演员马三立、评书演员葛兆洪、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曲艺世家刘泰清,都在劈柴院‘撂地’演出过。”青岛的朋友一边走一边跟我们讲述劈柴院的过往。
青岛人口里所说的“撂地”,其实是劈柴院里演出档次最低的一种,就是演出班子在院里圈一块儿地方,几条或十几条长凳,演完一段就收钱,站着看的可以不交钱,坐着的则一定要交钱。
从朋友的描述中,你似乎可以看到当年劈柴院的声色犬马。每天一个院里能撂六七个场子,每个场子都围满了人。许多南来北往的小客商也经常住进这里,为的就是享受—下这里的“码头文化”。
据说劈柴院最红的时候大概是上世纪40年代,那个时候连青岛的报纸都专门设一个专栏叫作“劈柴院”,每天刊登劈柴院里艺人的“八卦”新闻,就好像现在的那些八卦杂志一样。
可是后来,劈柴院的演艺功能渐渐退化,艺人慢慢走光了。随着最近十几年周边商业圈人气没落,劈柴院也渐渐被人们淡忘,规模也不断缩水,只有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从前的热闹你们都看不到了,不过现在劈柴院里还是有一些演出的地方。”顺着青岛朋友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前方不远有个牌匾写着江宁会馆。
步入门槛,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子跃入眼帘,入口的墙壁上贴满了青岛的老照片和鲜艳可人的壁画。大概正巧不是演出时间,故而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在台下吃着饭,而劈柴院曾经的盛世繁华、歌舞升平的场景似乎只能从会馆墙上贴的老照片上窥到一二。
看来,从前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恐怕真的要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了。
古老的波螺油子
说到青岛最美的地方,莫过于“八大关”以及小鱼山附近的江苏路、浙江路、广西路和湖北路一带。殖民文化与中式文化在时光的流逝中日渐融合,在这里形成了一片独特的红瓦绿树映衬下的迷人建筑群。
撑天的法国梧桐树遮盖了整条马路的天空,柔媚的晨曦从树叶间零星洒下钱币般的片片阳光。圣弥爱尔教堂和基督教堂的钟声,将这座城市从一个深沉的梦中唤醒。道路两旁的老别墅,或简洁明快,或华丽典雅,斑驳的铁栅栏圈出一小块自家庭院,栽种的花卉和树木茂盛得从墙头伸出了脑袋,与红瓦黄墙的老别墅相得益彰。
无论移步哪里,所有人的目光皆陶醉在红瓦白墙、清风绿影的景致中,却从来没有人留意过脚下走过的波螺油子——老青岛特有的石头路。
“波螺油子”顺山就势而建,因弯道多,坡陡,螺旋而上。由于形状像海边岩石上的小海螺(青岛人叫波螺)的肉,而在青岛方言中“肉”与“油”不分,这样的石头路久而久之便得名“波螺油子”。
以往的“波螺油子”大概是青岛最曲折的一条路,它自西向东有九处拐弯,但最为精彩的是地势落差最大的苏州路至热河路地段,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波螺油子”。这段路面宽度在4-5米之间,长度在500米左右。其中一拐弯处接近360度,再加上近十米落差,便形成了上坡的人看着下坡的人在脚下行走的奇特景象。
雨后的“波螺油子”尤为多姿多彩,清清的雨水划过路面汇成小溪,顺坡而下,为孩子们带来了戏水的快乐。而经雨水冲洗过的路面微微泛光,较光滑,让平日步履匆匆的人们,放慢了速度,多些心绪品味两边陈旧但不失俊美的建筑图画。
上下“波螺油子”所赋予行人的心态也是完全不同的。上行时,你不知前方会怎样,随着坡势盘旋而上,只见高墙房屋。到达热河路后,眼前立刻被一片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所覆盖,一前一后,恍若隔世。下行时,不知是顺坡而下的俯冲力,还是渐渐淹没于喧嚣,增添了人们快些归家的心情。
如此美丽的“波螺油子”,犹如老北京的胡同、老上海的弄堂一样,在体现地方人文特色的同时,也承载着几多历史痕迹,见证着百年的沧桑。
可惜如所有城市当前所面临的城市建设一般,如今的游人再难见到完整的“波螺油子”,大条大条路段的消失让所有熟知它的人们怅然不已,又无可奈何。
历史风雨早已散尽,碧树红瓦的青岛老城重新沐浴在新鲜的阳光下,然而那些碎碎念的老城故事却融在了每一寸的空气中,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