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肝包虫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提高肝包虫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肝包虫患者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肝包虫疾病中的
【机 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93868部队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肝包虫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提高肝包虫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肝包虫患者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肝包虫疾病中的价值。结果囊性包虫病16例,其中单纯囊肿9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多发子囊型7例,表现为一个体积较大的母囊腔内多发沿母囊壁排列的小子囊,呈"车轮状"改变,钙化18例,表现为病变边缘的蛋壳样钙化、病灶内不规则点片状、条带状钙化、实质大部分钙化。泡状肝包虫3例,表现为大片不规则混杂密度病灶,呈"地图状"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可显示肝包虫的大小、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手术提供可靠信息。
其他文献
采用固相烧结法分别制备了钴掺杂和镍掺杂锰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同时制备了纯相锰酸锂进行比较.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和电池性能测试
目的分析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用药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008~2012年性病门诊4 229
母牛繁殖性能关系到其年生产力,以及所产后代犊牛的初生重、活力、健康水平、后期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目前,大多数的肉牛养殖场都普遍存在着繁殖性能不高的问题,严
目的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小肠淋巴瘤患者21例和小肠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