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大喇叭曾经是村民了解政策、接收信息最重要、最权威的渠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长江流域防汛救灾等应急事件的发生,让一度沉寂的“村村响”大喇叭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本文以湖南“村村响”在政策宣传、应急指挥、信息播报、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为出发点,阐释了完善“村村响”工程的必要性,让农村大喇叭再度成为党和国家政策发布、舆论宣传的阵地,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广播“村村响” 大喇叭 应急广播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成立后,广播在农村的地位十分特殊,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可以说是中国农村当之无愧的“第一媒介”,承担着信息传递、宣传教育、社会整合、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地区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而曾经一度红火的农村大喇叭由于缺少维护、内容不足等原因,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诸多利好政策出台,不少省份开始全面恢复农村广播网的建设和运行,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即基本上实现各地都能通过扬声器等终端收听到上级和当地县、乡(镇)、村播出的广播节目和本地信息。即便如此,广播“村村响”也面临诸如运维经费欠缺、内容更新不足、工程监管欠佳等问题。如何让广播“村村响”做到物尽其用,使“村村响”工程成为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传递政策信息的重要通道、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仍然是一件待完成的任务。
一、广播“村村响”的优势和作用
在中国广大农村传统认知中,大喇叭响起来,必有大事、要事、紧迫事。一些偏远的基层农村,大喇叭曾被称为“党和政府的嘴、基层干部的腿、农民群众的好帮手”。当前,农村地区很多村民用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新闻信息,然而面对网上海量的信息,到底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真实的,难以判断。“村村响”大喇叭一方面能够满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获得第一手资讯的需求,即使在田里干活也能及时知晓重要信息;另一方面避免了村支两委在各项惠民政策上传下达过程中信息丢失、传达片面等情况,保证了政策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有多次实例证明,即便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村村响”大喇叭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抗灾救灾等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作用。
首先,“村村响”大喇叭传播及时,声响动静大,信息容易引发警觉和关注。村里大喇叭一响,全村都能同时听到,并迅速作出反应。比如汛情期间,湖南各地“村村响”大喇叭应急广播预警功能不仅能够及时预警,疏导群众有序转移,而且有效阻止谣言,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员和财产损失。
其次,“村村响”覆盖面广,方式灵活,可因村施策,针对村集体组织的相关活动,可以灵活发布信息或者转播相关节目内容,真正做到村村有事“村村响”。
再次,“村村响”大喇叭成本低廉,维护相对简单,对操作人员、播音人员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即使部分地区村民文化素养不高,也可以驾驭。对村民而言,村支书、主任的方言播音喊话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也更具可信度。2020年7月,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遭受暴雨,杨柳园社区书记覃振凌晨3点跑进广播室,嘶吼着嗓子喊村民起床防汛。据了解,在广播前,覃振曾经试图用按摩托车喇叭的方式叫醒大家,但是收效甚微,而当时水已经有两寸深了,情急之下他跑到广播室用“嘶吼式”广播叫醒大家,最终社区3200名居民积极参与防汛,减少了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当前广播“村村响”工程存在的问题
农村广播“村村响”是农村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和灾害预警平台,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第一,运营经费和维运人员不足。不少地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将大喇叭重新架设起来,但是,由于大喇叭常年裸露室外,风吹日晒造成设备损耗,特别是不少大喇叭还位于山野丛林间,难免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蚀,响不起来。在管理层面,除了个别地区有部分专项经费外,大部分地区维修运营依靠地方财政,经费有限。因此,多地存在大喇叭年久失修、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另外,在村一级广播室,基本上没有专业人员,工作大多由村干部或村民兼任,大喇叭的主要作用就是开机喊话或按规定动作转播,难以办成有自身特色的大喇叭广播。
第二,利用效率不高。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除非非常时期,比如疫情、汛情期间,大喇叭在行政命令的直接授权下开机、转播,一般情况下,很少主动“发声”、积极作为。
第三,播出内容匮乏,针对性、服务性不强。广播“村村响”工程既是一套看得见的“实物工程”,也是涵盖实务信息的“内容工程”。而现实是,除了直接转播当地广播电台的现有节目外,从县到乡到村,各级“村村响”平台大多不具备内容生产的能力,因此也难以提供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服务。
第四,技术监管缺位。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是国家级工程。作为农村舆论宣传、应急预警平台,很多省份的“村村响”工程没有全省统一的播控平台,无法做到“一键直达”,需要各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信号推送、切换。而各级“村村响”平台是否进行了转播,是否按时到点播发相关信息,目前主要靠行政手段来推进,在技术上并没有实现实时监控,做到有令必达。
三、完善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更有必要捡起“村村响”大喇叭这个“旧物件”,完善“村村响”工程。
第一,当前国内国外形势严峻复杂,“村村响”工程作为意识形态的阵地应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目前我国网络非常发达,公众自我表达的渠道和空间非常多,但是各种声音良莠不齐。在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老人居多,他们接收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村村响”大喇叭可以通过权威信息的播報、典型故事的讲述等,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和教育,成为夯实基层宣传阵地的意识形态工程。2020年1月,为助力农村疫情防控,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开设《“村村响”大喇叭》节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又开设《新风乡村》《榜样力量》等板块,介绍湖南各地文明村镇建设、移风易俗、孝老敬亲、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等故事,既接地气又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直接面向广大基层百姓,“村村响”工程可以更好助力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推动乡村治理。
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森林防火、土地整治、防汛抗旱、就业创业、人口普查、暑期安全、粮食生产……几乎每一项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都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有些甚至是以农村为“主战场”。“村村响”广播可以直接转播中央和省市广播、电视媒体的相关内容,也可以根据农村居民喜好,将重点要点内容改编成快板、顺口溜、三句半、戏曲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村民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相关部署并支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与此同时,“村村响”大喇叭播出的有关政策法规、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也有助于提升村民素质,服务“三农”。比如,从2020年开始,湖南浏阳市融媒体中心依托“村村响”播出平台,开设《讲讲民法典》节目,以老百姓身边的事为“引子”,如高空抛物、遗产继承、网购纠纷、婚姻冷静期等,以案说法,引出相关的法律条文并邀请专家做解读,增强农村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与了解,树立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为基层依法治理、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法治基础。
第二,助力好货出山、出村,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直播带货是疫情后最热的词汇,也最受人们关注。直播带货不仅仅依靠手机视频直播,“村村响”大喇叭同样可以助力好货出山、出村。如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开设的《“村村响”大喇叭》节目,广泛收集各地农产品信息,积极联动电商平台“芒果扶贫云超市”,邀请新农人、合作社负责人等做客直播间,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介绍滞销产品的特点,呼吁一键购买。
此外,完善“村村响”工程,做好“村村响”广播节目,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发展,不解决农民朋友的实际问题,不发展乡村产业,一切都是“空谈”。②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希望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来致富,可是,究竟要种什么、养什么来达到致富的目的,却没有系统的规划,或者缺乏一定的经验、技术和市场信息。即使在手机上看到了相关信息,也往往很难做到“对症下药”。针对这一现象,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和浏阳、靖州、涟源等地融媒体中心分别依托“村村响”推出了相应的节目,如《开心农场》《农事通》《科技特派员来了》《科学农事》等,联动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发布“三农”相关信息,并邀请有关部门上线,解读相关农业政策。根据不同时节,邀请不同领域的农业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做客直播间,以“空中授课”的方式,向广大粮农、果农、菜农、养殖户等介绍当前最亟需注意的农业生产事项,如“柑橘黄龙病的预防”“春季小龙虾养殖注意事项”等,将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知识通过大喇叭送到村落庭院、果林菜地。
第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更好发挥应急平台的作用。平日里,“村村响”广播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脱贫致富等信息。面对突发事件,“村村响”又能及时播报应急资讯,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减少损失作出重大贡献。③如汛情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村村响”大喇叭》节目依托湖南“村村响”广播节目资源系统和微信群,架构起一张覆盖湖南省101个县市区、40多万只大喇叭的应急平台,将权威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地质灾害预警通过5G智慧广播一键转化为声音并通过“村村响”大喇叭播出,不仅效率高,而且通达能力强,在组织群众转移、防灾减灾知识科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结语
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已成为广大农村地区宣传大政方针、发布应急信息、传播科学知识、普及文化娱乐、服务日常生活、强化舆情管控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直面和重视“村村响”广播在过往播出中暴露出的问题,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对广播“村村响”工程从建设和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而有效的修正和补充,完善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和传输覆盖系统,扩大其覆盖面,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和应急能力,让“村村响”能够天天响、更好地响。
注释
①兰晶:《“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年第12期。
②刘江宁:《质量兴农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原农民出版社、紅旗出版社,2019年版。
③张家龙:《“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研究》,《电视指南》,2018年第11期。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
(本文编辑:黄一樑)
【关键词】广播“村村响” 大喇叭 应急广播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成立后,广播在农村的地位十分特殊,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可以说是中国农村当之无愧的“第一媒介”,承担着信息传递、宣传教育、社会整合、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地区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而曾经一度红火的农村大喇叭由于缺少维护、内容不足等原因,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诸多利好政策出台,不少省份开始全面恢复农村广播网的建设和运行,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即基本上实现各地都能通过扬声器等终端收听到上级和当地县、乡(镇)、村播出的广播节目和本地信息。即便如此,广播“村村响”也面临诸如运维经费欠缺、内容更新不足、工程监管欠佳等问题。如何让广播“村村响”做到物尽其用,使“村村响”工程成为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传递政策信息的重要通道、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仍然是一件待完成的任务。
一、广播“村村响”的优势和作用
在中国广大农村传统认知中,大喇叭响起来,必有大事、要事、紧迫事。一些偏远的基层农村,大喇叭曾被称为“党和政府的嘴、基层干部的腿、农民群众的好帮手”。当前,农村地区很多村民用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新闻信息,然而面对网上海量的信息,到底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真实的,难以判断。“村村响”大喇叭一方面能够满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获得第一手资讯的需求,即使在田里干活也能及时知晓重要信息;另一方面避免了村支两委在各项惠民政策上传下达过程中信息丢失、传达片面等情况,保证了政策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有多次实例证明,即便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村村响”大喇叭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抗灾救灾等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作用。
首先,“村村响”大喇叭传播及时,声响动静大,信息容易引发警觉和关注。村里大喇叭一响,全村都能同时听到,并迅速作出反应。比如汛情期间,湖南各地“村村响”大喇叭应急广播预警功能不仅能够及时预警,疏导群众有序转移,而且有效阻止谣言,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员和财产损失。
其次,“村村响”覆盖面广,方式灵活,可因村施策,针对村集体组织的相关活动,可以灵活发布信息或者转播相关节目内容,真正做到村村有事“村村响”。
再次,“村村响”大喇叭成本低廉,维护相对简单,对操作人员、播音人员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即使部分地区村民文化素养不高,也可以驾驭。对村民而言,村支书、主任的方言播音喊话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也更具可信度。2020年7月,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遭受暴雨,杨柳园社区书记覃振凌晨3点跑进广播室,嘶吼着嗓子喊村民起床防汛。据了解,在广播前,覃振曾经试图用按摩托车喇叭的方式叫醒大家,但是收效甚微,而当时水已经有两寸深了,情急之下他跑到广播室用“嘶吼式”广播叫醒大家,最终社区3200名居民积极参与防汛,减少了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当前广播“村村响”工程存在的问题
农村广播“村村响”是农村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和灾害预警平台,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第一,运营经费和维运人员不足。不少地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将大喇叭重新架设起来,但是,由于大喇叭常年裸露室外,风吹日晒造成设备损耗,特别是不少大喇叭还位于山野丛林间,难免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蚀,响不起来。在管理层面,除了个别地区有部分专项经费外,大部分地区维修运营依靠地方财政,经费有限。因此,多地存在大喇叭年久失修、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另外,在村一级广播室,基本上没有专业人员,工作大多由村干部或村民兼任,大喇叭的主要作用就是开机喊话或按规定动作转播,难以办成有自身特色的大喇叭广播。
第二,利用效率不高。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除非非常时期,比如疫情、汛情期间,大喇叭在行政命令的直接授权下开机、转播,一般情况下,很少主动“发声”、积极作为。
第三,播出内容匮乏,针对性、服务性不强。广播“村村响”工程既是一套看得见的“实物工程”,也是涵盖实务信息的“内容工程”。而现实是,除了直接转播当地广播电台的现有节目外,从县到乡到村,各级“村村响”平台大多不具备内容生产的能力,因此也难以提供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服务。
第四,技术监管缺位。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是国家级工程。作为农村舆论宣传、应急预警平台,很多省份的“村村响”工程没有全省统一的播控平台,无法做到“一键直达”,需要各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信号推送、切换。而各级“村村响”平台是否进行了转播,是否按时到点播发相关信息,目前主要靠行政手段来推进,在技术上并没有实现实时监控,做到有令必达。
三、完善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更有必要捡起“村村响”大喇叭这个“旧物件”,完善“村村响”工程。
第一,当前国内国外形势严峻复杂,“村村响”工程作为意识形态的阵地应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目前我国网络非常发达,公众自我表达的渠道和空间非常多,但是各种声音良莠不齐。在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老人居多,他们接收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村村响”大喇叭可以通过权威信息的播報、典型故事的讲述等,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和教育,成为夯实基层宣传阵地的意识形态工程。2020年1月,为助力农村疫情防控,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开设《“村村响”大喇叭》节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又开设《新风乡村》《榜样力量》等板块,介绍湖南各地文明村镇建设、移风易俗、孝老敬亲、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等故事,既接地气又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直接面向广大基层百姓,“村村响”工程可以更好助力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推动乡村治理。
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森林防火、土地整治、防汛抗旱、就业创业、人口普查、暑期安全、粮食生产……几乎每一项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都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有些甚至是以农村为“主战场”。“村村响”广播可以直接转播中央和省市广播、电视媒体的相关内容,也可以根据农村居民喜好,将重点要点内容改编成快板、顺口溜、三句半、戏曲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村民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相关部署并支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与此同时,“村村响”大喇叭播出的有关政策法规、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也有助于提升村民素质,服务“三农”。比如,从2020年开始,湖南浏阳市融媒体中心依托“村村响”播出平台,开设《讲讲民法典》节目,以老百姓身边的事为“引子”,如高空抛物、遗产继承、网购纠纷、婚姻冷静期等,以案说法,引出相关的法律条文并邀请专家做解读,增强农村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与了解,树立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为基层依法治理、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法治基础。
第二,助力好货出山、出村,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直播带货是疫情后最热的词汇,也最受人们关注。直播带货不仅仅依靠手机视频直播,“村村响”大喇叭同样可以助力好货出山、出村。如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开设的《“村村响”大喇叭》节目,广泛收集各地农产品信息,积极联动电商平台“芒果扶贫云超市”,邀请新农人、合作社负责人等做客直播间,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介绍滞销产品的特点,呼吁一键购买。
此外,完善“村村响”工程,做好“村村响”广播节目,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发展,不解决农民朋友的实际问题,不发展乡村产业,一切都是“空谈”。②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希望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来致富,可是,究竟要种什么、养什么来达到致富的目的,却没有系统的规划,或者缺乏一定的经验、技术和市场信息。即使在手机上看到了相关信息,也往往很难做到“对症下药”。针对这一现象,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和浏阳、靖州、涟源等地融媒体中心分别依托“村村响”推出了相应的节目,如《开心农场》《农事通》《科技特派员来了》《科学农事》等,联动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发布“三农”相关信息,并邀请有关部门上线,解读相关农业政策。根据不同时节,邀请不同领域的农业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做客直播间,以“空中授课”的方式,向广大粮农、果农、菜农、养殖户等介绍当前最亟需注意的农业生产事项,如“柑橘黄龙病的预防”“春季小龙虾养殖注意事项”等,将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知识通过大喇叭送到村落庭院、果林菜地。
第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更好发挥应急平台的作用。平日里,“村村响”广播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脱贫致富等信息。面对突发事件,“村村响”又能及时播报应急资讯,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减少损失作出重大贡献。③如汛情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村村响”大喇叭》节目依托湖南“村村响”广播节目资源系统和微信群,架构起一张覆盖湖南省101个县市区、40多万只大喇叭的应急平台,将权威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地质灾害预警通过5G智慧广播一键转化为声音并通过“村村响”大喇叭播出,不仅效率高,而且通达能力强,在组织群众转移、防灾减灾知识科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结语
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已成为广大农村地区宣传大政方针、发布应急信息、传播科学知识、普及文化娱乐、服务日常生活、强化舆情管控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直面和重视“村村响”广播在过往播出中暴露出的问题,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对广播“村村响”工程从建设和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而有效的修正和补充,完善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和传输覆盖系统,扩大其覆盖面,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和应急能力,让“村村响”能够天天响、更好地响。
注释
①兰晶:《“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年第12期。
②刘江宁:《质量兴农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原农民出版社、紅旗出版社,2019年版。
③张家龙:《“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研究》,《电视指南》,2018年第11期。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
(本文编辑:黄一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