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对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生豪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翻译家,还是一名诗人。他精湛的诗学研究和诗词实践为他翻译《莎士比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生豪在大学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词作品,并且善于变换各种风格进行创作。朱生豪因此创作了不同类型的诗词。他在把世界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成了汉语。同时译文中还处处体现出了古代诗词的特点,充分展现了他的诗词魅力。这便是朱生豪的成功之处。正因为朱生豪所拥有的这种深厚的古代诗词修养,使得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词风进行翻译。或婉约,或豪放,切换自如。
  关键词:朱生豪;古代诗词;莎士比亚戏剧;翻译
  在中国所有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学者里,朱生豪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运用了精确、流畅、优美和传神的中国语言和文字。这使译文富有诗的韵味的同时,也让朱译莎剧在众多的莎士比亚汉译本中享有盛誉,经久不衰。朱生豪有着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优秀的诗词创作才能、对莎剧原文较为透彻的理解和灵活的翻译策略。这些特点使他莎剧的译文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也迎合了读者口味的变化。让朱译莎剧成为了中国莎剧译文中的精品。[1]因为朱生豪自己是诗人,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诗学修养和对莎剧的独立的见解。他在译莎时,对诗体的选择也就有了更宽广的选择空间。他可以从容地选择古今诗体的不同风格、不同句式进行翻译。并且,朱生豪在他的大学生活时期,既创作古典形式的诗词,又创作现代诗歌。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才能,保证他在翻译莎剧时能加入古代诗词特点。因此,他翻译莎剧的成功与他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是分不开的。
  一、朱生豪的诗词才华和诗词创作的特点
  朱生豪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他不但能够创作具有婉约风格的诗词,同时也能创作豪放风格的诗词。朱生豪所创作的古典诗词不仅数量众多,还都有着相当惊人的艺术高度。这种创作才能为他翻译风格多样的,既有儿女情长、又有英雄气概的莎士比亚戏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生豪创作的婉约风格的诗词数不胜数、极具特色,例如“又一江春水搅离情,惜别苦匆匆。忆晨嗽夜月,鸣涛霏雪,芳树丹枫。转眼弦歌人去,塔冥孤钟。别梦应来此,挂履苍松。聚散何须惆怅,看纵怀四海,放志廖空!慨河山瓯缺,端整百年功。赠君婉变幽兰色,一枝香应与寸心同。长记得,年年今日,人笑东风。”在这首诗中朱生豪回忆了在之江四年的求学生活。他在依依惜别的深情中告别了老师和同学。虽然自己将要离开母校了,但是面对河山破碎的情况,朱生豪希望同学像他们的级花——兰花—一样纯洁,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长记得年年今日人笑东风”。这首诗将朱生豪詩词的婉约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诗词中的哀婉凄凉之感。
  尽管朱生豪大学时代所做诗词内容多唱酬寄情、记游抒怀、感旧怀人,以婉约风格为主,但也有少数篇章是立意高昂,格调不凡的。在1933年,朱生豪将要离开朝夕相处的母校时创作了《八声甘州·之江大学一九三三级级歌歌词》。这可谓是朱生豪豪放诗词的典型,诗词中饱含着对国破家亡的沉痛哀伤和对母校的惜别、不舍之情以及青年学子想要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诗词中处处体现了豪放词直抒胸臆的特点。
  朱生豪创作的诗词不仅能向人们展现一种阔大高远的意境,还能表现他自身远大、崇高的理想。他总能以深邃尖锐的历史眼光洞察出了恒久与变化的关系,例如在《庆春泽·次韵诸君作》中,朱生豪运用了虚实相生、古今相映、远近相衬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对理想的追求、未来的希望和自己的豪情壮志。“万里秋云,千山落日,丈夫无事萦心。莽莽高试与凭临,庄怀唯爱投荒雁。欲挥长剑乘风去,等他年化鹤重寻。”朱生豪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希望能成就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业的理想。这首诗让朱生豪诗词的豪放派风格完美的诠释了出来。
  二、古代诗词的语言对朱译莎剧的影响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多采用简练的语言,这使朱译莎剧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画般的流畅。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其中包含许多戏剧性的俏皮滑稽的双关语、通俗语、但语、行话等。然而,朱生豪在进行翻译时往往会按照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不同的处境来使用不同的语言,要么选用文雅的语言要么选用简单的语言,要么选用极富哲理的语言要么选用抒情的语言。简练语言的使用让译文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
  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时还会结合口语体散文和白话诗体的特点。这样的翻译方式使朱译莎剧既保留了诗的韵味,又保留了原作的语言风貌,因此使得戏剧中的各种语体、对话都很和谐。例如《暴风雨》第一幕第一场的结尾部分的翻译,朱生豪翻译成:“现在我真愿意用千顷的海水来换得一亩荒地;草养荆棘,什么都好。”这样使得剧中人物的对话语言十分简练,音韵非常和谐。用诗的语言表现了莎剧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再例如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把你的手给我,你我都是登录在恶运的黑册上的人,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一个坟墓吗?啊,不!被杀害的少年,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朱生豪的这段翻译有抒情诗的一唱三叹,也表达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这让本属于散文题材的莎剧有了极具诗化的语言。
  朱生豪同时还运用了简练的语言来翻译戏剧中人物充满矛盾的独白。这让译文中的语言有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也让剧中人物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虽然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语言,有独特的艺术构思、语言结构、用词特色等。但是这些刚好符合古代诗词创作的要求。所以对在诗词方面有很高造诣的朱生豪来说正好是一项优势。因此,朱生豪在翻译出白话文版的莎士比亚戏剧的同时还让其具备了诗化的语言。
  三、古代诗词的诗律性对朱译莎剧的影响
  (一)节奏感强
  朱生豪擅长诗词创作,因此善于运用中国古代诗词的平仄、押韵、节奏、长短句、节奏级差等。这让朱译莎剧有了整齐的句式、对称的上下句和多处的对比,同时也让朱译莎剧有了很强的节奏感。   在《驯悍记》中寡妇的一段长篇大论也用排比的句式来显示出这种音乐的节奏感:“哎呀!展开你那辈菱的眉头,收起你那轻藏的警视,不要让它伤害你的主人,你的君主,你的支配者。它会使你的美貌减色,就像严霜嗑噬着草原,它会使你的名誉受损,就像旋风摧痰着蓓蓄;它绝对没有可取之处,也丝毫引不起别人的好感。一个使性的女人,就像一池受到激动的泉水,浑浊可憎,失去一切的美丽,无论怎样喉干吻渴的人,也不愿把它爱饮一口……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责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些相对整齐的排比句式使文章的句式做到了对称、整齐且富有节奏感。此外,排比句子的叠加使用还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是文章富有节奏感。
  朱译莎剧中巧妙地使用了两两相对的词汇,这使译文对比鲜明、富有节奏感。例如朱译莎剧中所采用的词组:“高贵”对“伟大”、“理性”对“力量”、“优美”对“文雅”、“仪表”对“举动”、“行为”对“智慧”、“天使”对“天神”、“宇宙”对“万物”、“精华”对“灵长”,韵脚整齐,词汇两两相对,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朱译莎剧以各种方式追求着译文的节奏感,韵母或者其他音色特征都有规律地交替使用,在听觉效果上产生了独立的声音节奏,使不分行的散文也产生了类似诗歌分行的节奏效果,也让朱译莎剧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二)句式整齐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具有古代诗词句式整齐的特点。朱生豪的译文中出现了许多四字结构。有添加虚词奏成的四字短语;有来自古代诗词话本的四字熟语;也有临时组合改编的四字词与缩字句。例如朱生豪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段翻译为:“且目无法纪的臣民,扰乱治安的罪人。”“这一场宿怨是谁又重新煽风点火?”“他对我出言不逊,把剑在他自己的头上舞得嗖嗖直响,就像风在那儿讥笑他的装腔作势一样……”其中的“目无法纪”、“扰乱治安”、“煽风点火”、“出言不逊”、“嗖嗖直响”、“装腔作势”等四字结构的使用,让朱译莎剧的句式更加整齐、对称。
  朱译莎剧中还包含了大量对句的使用,比如“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这些对句的使用让译文更加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多处押韵
  朱译莎剧往往注重押韵、韵脚丰富。这些都是朱译莎剧诗律性的体现。在朱生豪的七律诗中有这样一句“朱窗夜闻唤红箫,醉里听歌梦亦娇,碧瓦有声珠露滴,藍桥无路翠云销。凌波忍看神姝步,蹈雾难寻佚女腰,今夜月明风有恨,蝶魂如泪拂花苗。”从中可以发现朱生豪在创作古代诗词时十分注重押韵。
  例如朱生豪在《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翻译: “有谁能解答这一哑谜,是境由爱造?是爱逐境移?失财势的伟人举目无亲;走时运的穷酸仇敌逢迎。这炎凉的世态古今一辙:富有的门庭挤满了宾客;要是你在穷途向人求助,使知交也要情同陌路。把我们的谈话拉回本题,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事实的结果总难符预料。”其中结尾的“谜”、“移”、“亲”、“迎”、“辙”、“客”、“助”、“路”、“题”、“驰”、“倒”、“料”等字都与莎士比亚戏剧原文一样都形成了押韵。因为中文和英文的韵律有重大差异,所以朱生豪先生创造性地在其中增加了句末押韵。
  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时还用了很多的韵脚,使文章读起来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感。因此,在阅读他所翻译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平仄、押韵、有节奏感等特点。
  四、古代诗词的意象对朱译莎剧的影响
  (一)动物类意象
  莎剧中所使用的动物类意象占据了其他意象的首位。其中,莎士比亚戏剧中出现的动物意象多为可爱型。比如各种鸟类:白鸽、天鹅、夜莺等。而悲剧中的大部分动物意象则是令人讨厌的,多为凶暴型的动物,比如奈米亚的狮子、斯巴达恶狗、豪猪等。[2]如《李尔王》中,“…,hog in sloth, fox in stealth, wolf in greediness, dog in madness, lion in prey.”朱生豪将其翻译为“猪一般懒惰,狐狸一般狡诡,狼一般贪恶,狗一般疯狂,狮子一般凶恶。”[3]从中可以看出,朱生豪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动物类意象巧妙地运用到了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中。比如,用狐狸象征狡猾,用狼象征贪婪,用狗象征疯狂,用狮子象征凶恶等。
  (二)植物类意象
  莎剧中包含了许多的植物意象,其中有代表爱情的玫瑰、代表纯洁的百合、代表和平的橄榄枝、代表忠贞不渝的紫罗兰和代表虚情假意的雏菊等。例如在[4]《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话:“Whe down her weedy trophies and herself Fell in the weeping brook...”朱生豪的翻译为“就在这个时候,一根心怀恶意的树枝折断了,她就连人带花一起落下鸣咽的溪水里。”[5]其中植物意象的使用赋予人们独特的情感体验,让人产生联想。
  (三)希腊罗马神话以及《圣经》人物故事类意象
  莎剧中大多以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人物故事中的意象为主。然而这些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意象会让不太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在理解上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是在《第十二夜》第一幕第二场,第4行中,“My brother he is in Elysium.”朱生豪的翻译为“我的哥哥已经到极乐世界里去了。”[6]其中,“Elysium”这个意象本来是源于希腊神话当中的“伊里西姆”,指的是好人和英雄死后所住的天堂。但是或许考虑到“伊里西姆”这个意象对汉语文化环境中的读者来说显得不是那么“明白晓畅”,因此朱译莎剧没有直接对其中的意象进行翻译,而是用了“极乐世界”这样一个在汉语文化环境中人人通晓的字眼,既忠实地传达了原有意象的内涵,也读者感到通俗易懂。   (四)自然界现象类意象
  朱译莎剧使用了许多风、霜、雨、雪、雷、水、石、山、河、海等意象,他们都属于自然界的现象。并且这类意象与人们的生活非常贴近,很容易让读者获得共鸣。如《仲夏夜之梦》中,“That pure congealed white, high Taurus' snow, Fanned with the eastern wind, turns to a crow. When thou hold' st up thy hand.”朱生豪对这句话的翻译为“你一举起你那洁白的妙手,被东风吹着的滔勒斯高山上的积雪,就显得像乌鸦那么黯黑了。”[7]朱生豪采用高山、积雪等自然意象来象征自然的广阔,这与古代诗歌中采用的山水等自然意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习语类意象
  莎士比亚戏剧比较喜欢用习语中的意象。莎剧会常常选取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典故、俚语中的意象。朱生豪在翻译这类意象时尽量追求忠实原文,却不采用原文的表达。例如在《第十二夜》第二幕第三场,第17行中,“How now, my hearts! Did you never see the picture of “we three?”朱生豪将其翻译为“啊,我的心肝们!咱们刚好凑成一幅《三个臭皮匠》。”在这个意象的翻译中,朱生豪先生采取了变形传递的译法,将原文中讽刺性的酒肆招牌画换成了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为的是不让“原文之意趣……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8]
  五、总结
  朱生豪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天赋的诗人,深厚的古代诗词修养使他翻译出来的莎士比亚戏剧在极具古代诗词特点的同时,也让韵味更加贴合原著。莎士比亚剧本中使用了大量的诗的形式,朱生豪在翻译过程中也很好地运用了古代诗词中诗的特点,使得译文的句子做到了长度整齐、韵脚丰富、节奏感强等。此外,朱生豪在翻译莎剧时还使用了大量的诗词意象,他在追求译文尽量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巧妙地运用到了莎剧的翻译中。朱译莎剧中多样的词风变幻和简洁句式的使用,也体现了朱生豪深厚的古代诗词修养。可以说,如果没有深厚的古代诗词修养,朱生豪所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就不可能成为经典。
  参考文献
  [1] 朱生豪.莎士比亚残剧全集译者自序[M].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1990:122.
  [2]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朱生豪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210.
  [3]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二册朱生豪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38.
  [4] 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M].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2002:166.
  [5] 莎士比亞.四大悲剧,梁实秋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20.
  [6]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05.
  [7] 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集第二辑提要[M].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1988:56.
  [8]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一卷,朱生豪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26.
  (2020年嘉兴学院SRT项目:古代诗词对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编号A3--199)
  (嘉兴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主要学科之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基于核心素养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本文就重点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并且阐述了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策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对高职康复治疗课程教学的了解,阐述了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定教学目标、实践导向模式、实现一体教学等有效优化策略,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康复治疗的实践能力,为高职医疗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职教育;康复治疗;一体化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加大了对康复医学事业的重视程度,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中,为了达到高职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电视台工作的关注度也在提高。本文从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等三个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当前电视播音主持创新的美学诉求的要点,希望能够给以后的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电视播音主持;创新;美学诉求  引言  现在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的传媒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冲击,人们对传媒行业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也给电视播音主持的工
期刊
摘要:班集体的生命在于形成班级文化,它是一个班级的“班魂”。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味得到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从美化教室环境、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开好主题班会、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等方面来谈谈如何抓好班集体文化建设的。  关键词: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
期刊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而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核心内容,函数内容在中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初中数学函数的学习效果,会关系到高中阶段乃至高校阶段的数学学习。函数知识结构性强,学习难度大,一直都是教学难点,学生在函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抗拒心理。基于此,老师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调整,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
期刊
摘要: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应当为学生预设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从而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多元体育技能,从而提高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巧妙设置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创设高效率课堂,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创新教学  随
期刊
摘要:对小学低年级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个大课题,因为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而小学阶段正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时期,所以即使小学生对于一些道理是懂了,但是如果不进行反复训练,他们也容易不能坚持,为此教师在做好相关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做好德育教育的工作,本文对以目标为基准的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提出了PDCA的教育管理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黄金时期,作为现代化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美术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及创造力的重要学科,教师要借鉴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课堂,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目前来看,分层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对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开展美术分层教学做好铺垫,以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
期刊
摘要:识字是学生学好所有文化知识的基础与必要条件,但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教学的改进可从以下三方面出发:识字有方、识字有趣和识字有得。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低年段;识字教学;识字有方;识字有趣;识字有得  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课程改革的导向,以及教学现状的亟求,全国的教育聚焦于核心素养,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旗帜
期刊
摘要:在农村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有效策略,不断挖掘学生潜能,耐心指导学生们学习感悟、深层探究、个性化发展等至关重要,必须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促使更多学生爱上古诗词的学习,并且发现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审美水平,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古诗词博大精深,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后,对于初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