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个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21世纪,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任何教育环境都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馈迅捷,为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形势和理念指引下,我们尝试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寻求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交叉点,通过一种全新的手段,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让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相融,以探求一种高效、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一般包括三个教学环节:
一、提供课外阅读课件,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基本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但在传统的教学活动进程中由于班级授课和每节课时的限制,在一堂课上教师只能结合课文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并就课文进行示范朗读,实际能让学生自己默读和朗读的机会很少。因此,要完成阅读理解课的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这不是光靠教师上课时的解析与整合就能完成的,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默读和朗读,即全身心参与阅读过程。
有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教师就可以通过编制大量与当前课文紧密配合的课外阅读课件,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利用frontpage做了一个简单的《陕西民间艺术——安塞腰鼓》的网页。分为“黄土高原民”、“黄土高原风”、“黄土高原情”等三部分组成。通过这些资料的了解,学生扩大了阅读量,丰富了关于安边塞腰鼓的知识,这样便自然地了解了“什么是生命的律动,力量的渲泄?这类课件一方面能提供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既有趣味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因其具备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了学生情感,增强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同时,还可通过改变显示时间的长短和适当的提问与测验来检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自主学习,即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核心环节
如《荔枝蜜》一课的教学,我在确定了研究主题以后,便请同学们进入校园网中找到“荔枝蜜”一课的站点,进入“课文学习”小板块,充分地享受校园网中的有关资源,理解课文的关键词语,找到相关的插图,画面结合文字描述,如课文中一句“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学生们在理解“沸沸扬扬”一词时便结合了网上的一幅动画:在密得不透缝的荔枝林里,荔枝花上到处都是蜜蜂,花叶间也都是飞来飞去的蜜蜂。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以后,学生对“沸沸扬扬”这个词语的体会十分深刻,朗读起来的时候也是有滋有味。还有诸如“‘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的,忙得忘记早晚’。‘嘤嘤嗡嗡’本来是形容鸟的,为什么这里用来形容蜜蜂呢?”“‘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这里用了‘环抱’为什么不用‘环绕’呢?”等问题。许多学生在遇到上述问题的时候运用“电子举手”和老师在网上直接交流,老师随即进行个别点拨,对代表性的问题,则通过无线电麦克风向全班讲解。
除此之外,同学自主学习完毕以后,学习相同内容的同学还通过网上沟通,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将自己在网络中搜集整理好的文字、图片资料进行共享。
这种自主、交互的阅读学习方式,从内容的选择到效果的检查都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因此既可以大大增加每一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大大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在此基础上,还可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全班性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竞赛,通过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提供的丰富的资源足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所需要的底气,同时网络中便捷的论坛形式更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进程。
三、建构应用,即学生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把所学内容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目的
首先,是解决平常的阅读能力问题。传统的书本,由于样式的陈旧、编排的古板、字体的单一令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感到厌烦,学生对它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因而导致许多学生在客观上并不参与阅读。多媒体与网络为学生供了大量的、可视化效果明显的、形式丰富的阅读素材,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兴趣,促成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使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和享受。
其次,是解决考试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阅读能力,是任何一场语文考试都要考查的。多媒体与网络整合了阅读素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平台和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顺利完各式各样的语文考试提供了可能和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作是一次创作,读者阅读又是一次再创作,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性,加之网络资源纷繁复杂,精华与糟粕互见,因此不能随意夸大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效能,更不能随意以此代彼。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也许是一个参谋,也许是一个助手,正确使用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但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我们需牢牢记住,无论计算机、网络有何等惊人的能力,它们永远不能取代阅读和寫作。人类要获取信息、传递信息,阅读、写作这些基本的交际技能不但不会被削弱,而且会变得更为重要。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整合,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一般包括三个教学环节:
一、提供课外阅读课件,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基本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但在传统的教学活动进程中由于班级授课和每节课时的限制,在一堂课上教师只能结合课文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并就课文进行示范朗读,实际能让学生自己默读和朗读的机会很少。因此,要完成阅读理解课的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这不是光靠教师上课时的解析与整合就能完成的,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默读和朗读,即全身心参与阅读过程。
有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教师就可以通过编制大量与当前课文紧密配合的课外阅读课件,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利用frontpage做了一个简单的《陕西民间艺术——安塞腰鼓》的网页。分为“黄土高原民”、“黄土高原风”、“黄土高原情”等三部分组成。通过这些资料的了解,学生扩大了阅读量,丰富了关于安边塞腰鼓的知识,这样便自然地了解了“什么是生命的律动,力量的渲泄?这类课件一方面能提供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既有趣味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因其具备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了学生情感,增强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同时,还可通过改变显示时间的长短和适当的提问与测验来检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自主学习,即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核心环节
如《荔枝蜜》一课的教学,我在确定了研究主题以后,便请同学们进入校园网中找到“荔枝蜜”一课的站点,进入“课文学习”小板块,充分地享受校园网中的有关资源,理解课文的关键词语,找到相关的插图,画面结合文字描述,如课文中一句“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学生们在理解“沸沸扬扬”一词时便结合了网上的一幅动画:在密得不透缝的荔枝林里,荔枝花上到处都是蜜蜂,花叶间也都是飞来飞去的蜜蜂。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以后,学生对“沸沸扬扬”这个词语的体会十分深刻,朗读起来的时候也是有滋有味。还有诸如“‘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的,忙得忘记早晚’。‘嘤嘤嗡嗡’本来是形容鸟的,为什么这里用来形容蜜蜂呢?”“‘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这里用了‘环抱’为什么不用‘环绕’呢?”等问题。许多学生在遇到上述问题的时候运用“电子举手”和老师在网上直接交流,老师随即进行个别点拨,对代表性的问题,则通过无线电麦克风向全班讲解。
除此之外,同学自主学习完毕以后,学习相同内容的同学还通过网上沟通,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将自己在网络中搜集整理好的文字、图片资料进行共享。
这种自主、交互的阅读学习方式,从内容的选择到效果的检查都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因此既可以大大增加每一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大大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在此基础上,还可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全班性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竞赛,通过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提供的丰富的资源足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所需要的底气,同时网络中便捷的论坛形式更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进程。
三、建构应用,即学生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把所学内容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目的
首先,是解决平常的阅读能力问题。传统的书本,由于样式的陈旧、编排的古板、字体的单一令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感到厌烦,学生对它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因而导致许多学生在客观上并不参与阅读。多媒体与网络为学生供了大量的、可视化效果明显的、形式丰富的阅读素材,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兴趣,促成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使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和享受。
其次,是解决考试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阅读能力,是任何一场语文考试都要考查的。多媒体与网络整合了阅读素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平台和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顺利完各式各样的语文考试提供了可能和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作是一次创作,读者阅读又是一次再创作,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性,加之网络资源纷繁复杂,精华与糟粕互见,因此不能随意夸大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效能,更不能随意以此代彼。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也许是一个参谋,也许是一个助手,正确使用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但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我们需牢牢记住,无论计算机、网络有何等惊人的能力,它们永远不能取代阅读和寫作。人类要获取信息、传递信息,阅读、写作这些基本的交际技能不但不会被削弱,而且会变得更为重要。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整合,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