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校教育工会高度重视校务公开的推进工作,把提高思想认识作为基础和前提;把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工作体系作为首要内容;把解决热点问题作为根本落脚点,使校务公开在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净化行风、抵制腐败、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校务公开自觉性
在学校推进校务公开,过去一直存在一些思想障碍:受旧有管理模式的影响,“人治”惯性十分强大,依法治校、民主监督的意识相对薄弱;开始学校领导担心校务公开会增加工作负担,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担心公开校务面临监督,权力会受到制约;一些教师担心校务公开影响切身的经济利益,减少隐形收入;个别人甚至担心校务公开会暴露隐藏的问题,怕引火烧身。校教育工会分析上述思想障碍,认为可以归结为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实行校务公开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出于个人既得利益的考虑。为此,教育工会从三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是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加紧推进、形成氛围。
学校将校务公开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归入工作检查序列,从而保障了校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几年来,学校通过校报、公示栏等宣传校务公开的意义、作用、内容及具体措施,逐步引导学校干部教师明确校务公开的深刻内涵,吸引全社会积极参与对校务公开的监督。
二是对全体教师加强教育,增强参与校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干部、教师的民主法制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缺乏民主管理,势必造成决策失误;权力失去监督,容易滋生腐败,从而使他们对校务公开的认识不断提高。通过开展集中的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大力弘扬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精神,认真解决师德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此,在全校组织所有教师写出有关《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等法律和文件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组织教师摆问题、找差距;开展“四平一反馈”活动,即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教师互评、学校领导评教评教师活动,并将综合评价结果向每一位教师反馈,评价结果与教师评先选优挂钩;针对查摆、评价、反馈出的问题,组织教师落实整改。“四平一反馈”活动全程公开透明、实效性强,使广大教职工在受到深刻教育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校务公开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实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内容,是广大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方式的认识,从而激发了积极参与校务公开的普遍热情。
三是推广典型、加强指导,在推进中不断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校教育工会注意组织和引导干部教师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通过召开校务公开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等,总结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使广大干部、教师从实践的体验中,从工作的实效性上不断提高对校务公开重大意义的认识。推行校务公开以来,学校风气得彻底改变,领导班子取得了广大教师的信任和支持,干群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氛围。
二、构建规范高效的工作体系
推进校务公开,不仅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工作效能。校务公开要做到规范操作、高效运转、坚持经常、务求实效,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把校务公开纳入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明确校务公开内容。确定七方面公开内容。一是涉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公开。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和管理制度、教育改革方案、学校基建项目等必须通过民主方式确定;二是教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公开。如学校收支账目、资金分配、职称评定、评优选先、年度考核、任免干部等,把容易产生问题,激化矛盾的环节全部摆到了桌面上,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必须向社会公开。长期以来,由于学校与家长、社会缺乏沟通,一些政策宣传得不够,致使一些合理收费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公开收费项目,使家长了解学校收费的政策依据,杜绝了上访事件的发生;四是领导干部自律和民主测评的结果必须公开,用以促进学校廉政建设,提高领导下子凝聚力;五是管理权限和办事依据公开;六是办事程序和处理标准公开;七是办事结果公开。
明确校务公开工作程序。一是提出公开事项;二是实行责任审查;三是确定公开方式;四是坚持复议制度;五是公开项目落实;六是总结反馈。通过规范校务公开行为,形成一个公开—决策—执行—反馈—再公开的良性循环系统,促进学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所有这些程序,都是通过教代会以及日常民主管理的形式来完成的。
三、完善校务公开载体
校务公开丰富了管理的内涵,将校长负责制的集中管理置于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校务公开的普遍开展迫切需要学校教代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为此,教育工会将提高教代会质量作为重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对其规范运行提出严格要求,以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强化民主评议。以往教代会民主评议环节做法不统一,要求不严格,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实行校务公开以后,除了向教代会述职外,领导干部必须接受教代会代表的评议,并由代表填写评议表,汇总之后予以公开并上报县教育工会。县教育局和教育工会依据评议结果反映的问题,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识,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职工民主监督。
落实教代会闭会期间职工民主权利。教代会闭会期间,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的重大校务和政策的落实,以及学校日常管理,尤其是某些时效性强、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均需体现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和监督,防止暗箱操作。为此,我们把教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教职工大会通报制度作为教代会制度的延伸和补充,保证闭会期间教职工的民主权益。
四、校务公开收效满意
我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普遍开展,促进了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调動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各项改革顺利发展。
一是加强了对学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职工群众对学校领导更加理解和信任,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校务公开工作做得不好,职工群众对学校领导和决策过程就会抱有种种怀疑,对学校各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校务公开之后,受到教职工和社会关注的事项及学校重大决策,都能接受群众监督,“暗箱操作”变为“公开运作”,有效地遏制了消极腐败现象,化解了学校领导与教职工群众之间的矛盾。
二是改进了学校工作作风。实行校务公开后,学校领导增强了自我约束能力,重大事项都能规范、科学地决策,其过程更加阳光透明。
三是增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过去认为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说了算,加之教代会制度不够落实,教职工参与校务公开后,重大决策、难点和热点问题交给干部群众讨论,变少数人的决策为多数人的参与,教职工主人公责任感进一步激发。
校务公开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这一点在我校推行校务公开的实践中得到验证。
我校教育工会高度重视校务公开的推进工作,把提高思想认识作为基础和前提;把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工作体系作为首要内容;把解决热点问题作为根本落脚点,使校务公开在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净化行风、抵制腐败、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校务公开自觉性
在学校推进校务公开,过去一直存在一些思想障碍:受旧有管理模式的影响,“人治”惯性十分强大,依法治校、民主监督的意识相对薄弱;开始学校领导担心校务公开会增加工作负担,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担心公开校务面临监督,权力会受到制约;一些教师担心校务公开影响切身的经济利益,减少隐形收入;个别人甚至担心校务公开会暴露隐藏的问题,怕引火烧身。校教育工会分析上述思想障碍,认为可以归结为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实行校务公开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出于个人既得利益的考虑。为此,教育工会从三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是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加紧推进、形成氛围。
学校将校务公开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归入工作检查序列,从而保障了校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几年来,学校通过校报、公示栏等宣传校务公开的意义、作用、内容及具体措施,逐步引导学校干部教师明确校务公开的深刻内涵,吸引全社会积极参与对校务公开的监督。
二是对全体教师加强教育,增强参与校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干部、教师的民主法制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缺乏民主管理,势必造成决策失误;权力失去监督,容易滋生腐败,从而使他们对校务公开的认识不断提高。通过开展集中的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大力弘扬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精神,认真解决师德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此,在全校组织所有教师写出有关《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等法律和文件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组织教师摆问题、找差距;开展“四平一反馈”活动,即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教师互评、学校领导评教评教师活动,并将综合评价结果向每一位教师反馈,评价结果与教师评先选优挂钩;针对查摆、评价、反馈出的问题,组织教师落实整改。“四平一反馈”活动全程公开透明、实效性强,使广大教职工在受到深刻教育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校务公开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实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内容,是广大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方式的认识,从而激发了积极参与校务公开的普遍热情。
三是推广典型、加强指导,在推进中不断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校教育工会注意组织和引导干部教师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通过召开校务公开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等,总结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使广大干部、教师从实践的体验中,从工作的实效性上不断提高对校务公开重大意义的认识。推行校务公开以来,学校风气得彻底改变,领导班子取得了广大教师的信任和支持,干群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氛围。
二、构建规范高效的工作体系
推进校务公开,不仅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工作效能。校务公开要做到规范操作、高效运转、坚持经常、务求实效,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把校务公开纳入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明确校务公开内容。确定七方面公开内容。一是涉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公开。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和管理制度、教育改革方案、学校基建项目等必须通过民主方式确定;二是教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公开。如学校收支账目、资金分配、职称评定、评优选先、年度考核、任免干部等,把容易产生问题,激化矛盾的环节全部摆到了桌面上,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必须向社会公开。长期以来,由于学校与家长、社会缺乏沟通,一些政策宣传得不够,致使一些合理收费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公开收费项目,使家长了解学校收费的政策依据,杜绝了上访事件的发生;四是领导干部自律和民主测评的结果必须公开,用以促进学校廉政建设,提高领导下子凝聚力;五是管理权限和办事依据公开;六是办事程序和处理标准公开;七是办事结果公开。
明确校务公开工作程序。一是提出公开事项;二是实行责任审查;三是确定公开方式;四是坚持复议制度;五是公开项目落实;六是总结反馈。通过规范校务公开行为,形成一个公开—决策—执行—反馈—再公开的良性循环系统,促进学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所有这些程序,都是通过教代会以及日常民主管理的形式来完成的。
三、完善校务公开载体
校务公开丰富了管理的内涵,将校长负责制的集中管理置于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校务公开的普遍开展迫切需要学校教代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为此,教育工会将提高教代会质量作为重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对其规范运行提出严格要求,以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强化民主评议。以往教代会民主评议环节做法不统一,要求不严格,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实行校务公开以后,除了向教代会述职外,领导干部必须接受教代会代表的评议,并由代表填写评议表,汇总之后予以公开并上报县教育工会。县教育局和教育工会依据评议结果反映的问题,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识,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职工民主监督。
落实教代会闭会期间职工民主权利。教代会闭会期间,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的重大校务和政策的落实,以及学校日常管理,尤其是某些时效性强、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均需体现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和监督,防止暗箱操作。为此,我们把教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教职工大会通报制度作为教代会制度的延伸和补充,保证闭会期间教职工的民主权益。
四、校务公开收效满意
我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普遍开展,促进了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调動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各项改革顺利发展。
一是加强了对学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职工群众对学校领导更加理解和信任,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校务公开工作做得不好,职工群众对学校领导和决策过程就会抱有种种怀疑,对学校各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校务公开之后,受到教职工和社会关注的事项及学校重大决策,都能接受群众监督,“暗箱操作”变为“公开运作”,有效地遏制了消极腐败现象,化解了学校领导与教职工群众之间的矛盾。
二是改进了学校工作作风。实行校务公开后,学校领导增强了自我约束能力,重大事项都能规范、科学地决策,其过程更加阳光透明。
三是增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过去认为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说了算,加之教代会制度不够落实,教职工参与校务公开后,重大决策、难点和热点问题交给干部群众讨论,变少数人的决策为多数人的参与,教职工主人公责任感进一步激发。
校务公开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这一点在我校推行校务公开的实践中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