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的目标要求。然而,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学生就不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唯师,不唯书,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的目标要求。然而,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学生就不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唯师,不唯书,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一、精心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
1.在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
3.在阅读理解中质疑。
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读书必疑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学习《凡卡》一文,学生读了凡卡写的信封“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问:信封这样写,爷爷能收到信来接他回乡下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4.在教学后质疑。
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问难
在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营造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来探索、猜想、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问,使创新学习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讨论,从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达到知识的内化。如看图作文《该怎么做》讲小松打破花瓶后该怎么办。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认为小松不告诉爸爸可能会被责骂甚至挨打,有的认为小松告诉爸爸也可能被责骂或者挨打。作为教师,我没有立即介入讨论。延迟评价会引发生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我是小松我会怎么办?学生能够把自己带入问题情境,参与思考,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说只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爸爸就不会打我们;有的说我们要当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这样,老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寻找高质量问题、高质量答案的同时,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四、引导学生解放思想,让学生质疑问难
有些教师怕学生走弯路,让学生按自己设想的范围、顺序、方法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往“标准答案”上靠,他们学习的兴趣全无,甚至厌学,久而久之,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要及时肯定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处理解,并给予点拨。
总之,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我在教学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榜山中心小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的目标要求。然而,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学生就不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唯师,不唯书,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一、精心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
1.在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
3.在阅读理解中质疑。
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读书必疑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学习《凡卡》一文,学生读了凡卡写的信封“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问:信封这样写,爷爷能收到信来接他回乡下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4.在教学后质疑。
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问难
在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营造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来探索、猜想、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问,使创新学习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讨论,从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达到知识的内化。如看图作文《该怎么做》讲小松打破花瓶后该怎么办。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认为小松不告诉爸爸可能会被责骂甚至挨打,有的认为小松告诉爸爸也可能被责骂或者挨打。作为教师,我没有立即介入讨论。延迟评价会引发生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我是小松我会怎么办?学生能够把自己带入问题情境,参与思考,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说只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爸爸就不会打我们;有的说我们要当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这样,老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寻找高质量问题、高质量答案的同时,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四、引导学生解放思想,让学生质疑问难
有些教师怕学生走弯路,让学生按自己设想的范围、顺序、方法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往“标准答案”上靠,他们学习的兴趣全无,甚至厌学,久而久之,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要及时肯定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处理解,并给予点拨。
总之,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我在教学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榜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