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寻找成功抢救的有效方法及有效护理。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的窒息新生儿1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有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脐带胎盘羊水三大因素。130例新生儿窒息,治愈129例,治愈率99.23%,死亡1例,占0.77%。护理配合满意。结论 产程中加强监护,注重护理配合,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多为胎儿窘迫的延续,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出生后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30例新生儿窒息实施规范有效的复苏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新生儿651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30例(1.20%),其中男婴88例,女婴42例。轻度窒息115例(88.46%),重度窒息15例(11.54%),其中新生儿死亡1例(0.77%)。窒息原因:胎儿窘迫85例(65.38%),早产21例(16.15%),妊娠并发症14例(占10.77%),产程异常10例(占7.69%)。死亡原因:死亡1例,是因有产科合并症母体脏器功能衰竭伴胎盘早剥,胎儿重度窒息未能纠正致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失败。
1.2 窒息程度及抢救原则 窒息程度:运用1 min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2]。新生儿窒息的抢救遵循ABCDE原则:A即Airway,指擦干、清除气道、触觉刺激。B即Breathing,指供氧、正压通气。C即Circulation,指胸外按压、维持正常循环。D即Drug,指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洛酮、多巴胺等。E即Evaluation,指评价,每30 s评估1次,决定下一步措施。整个抢救过程中必须保暖,擦干羊水、血迹,在30℃~32℃下进行。
1.3 方法 将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为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脐带胎盘羊水三大因素。胎儿因素:多胎、早产、低体质量、巨大儿、过期产、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母体因素:如妊高征、贫血、心脏病、急性失血等;脐带胎盘因素:脐带绕颈、脱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羊水Ⅰ~Ⅲ度污染。对有可能发生窒息的分娩做好人员和抢救用的药品器械准备。复苏常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碳酸氢钠、纳洛酮。常用器械辐射抢救台、一次性吸痰管、氧气、呼吸气囊。并保持器械性能良好。复苏方法及护理:胎头娩出时先用挤压法清理鼻咽部黏液和羊水,胎儿娩出后即快速评估五项指标: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按照ABCDE复苏方案,于头部轻度伸仰位清理呼吸道,吸痰管吸净口、鼻、咽部黏液和羊水,负压0.01~0.03 MPa,10 s/次。刺激患儿;建立有效呼吸;初步复苏后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三项指标,当新生儿呼吸、心率和肌张力仍差,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净呼吸道羊水黏液和胎粪。用100%氧气呼吸气囊正压人工呼吸,放置面罩时注意面罩与面部之间密闭性、有效性,防止损伤皮肤。挤压频率40~60次/min。气管插管时,固定要牢固,防止脱出。通气30 s后,如果心率<60次/min,须行胸腔外心脏按压,按压与人工呼吸频率之比为3∶1。30 s后心率仍<60次/min,使用1:10 000肾上腺0.1~0.3 ml/kg,开始自主呼吸,肤色转红润后行复苏后的继续监护,维持正常循环;注意基础护理,体温、血氧饱和度并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至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稳。遵医嘱给予预防感染和颅内出血药物,监护评估复苏效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嗜睡、抽搐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资料130例新生儿窒息中,治愈129例,治愈率99.23%,死亡1例,占0.77%,护理配合满意。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窒息或娩出过程中引起新生儿的呼吸障碍[3]。窒息的原因分析主要有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脐带胎盘羊水三大因素。新生儿窒息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等严重的后遗症,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产科医护人员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应负起重要的责任,从产前检查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整过过程都要非常重视。应在产前针对原因及时纠正胎儿窘迫,高危妊娠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本组资料中死亡1例,占0.77%。死亡原因是因有产科合并症胎儿重度窒息未能纠正致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失败。因此,应尽量避免胎儿窘迫的延续,注重妊娠合并症的治疗。加强产程监护,发现异常提前终止妊娠。减少早产、低体质量儿及畸形儿的出生。并做好可能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工作,首先要通知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准备,备齐复苏药品和器械,并保持在功能状态,这样才能使复苏成功率得以提高。我们的做法是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班班交接,使其一直处于功能状态。产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步骤和新生儿Apgar评分法,要有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每月定期考核复苏技能,每季度进行理论考试,不断强化,使产房每一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抢救技术,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关键是抢救及时,动作敏捷、准确。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沉着冷静,按照复苏流程全力进行对窒息的抢救。复苏整个过程须重视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是新生儿重度窒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保证充分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进行一项操作的同时均要对患儿的呼吸、心率、肤色进行评估,以决定下一步的复苏措施,并做好复苏后的精心护理。遵医嘱准确用药,纳络酮可调节呼吸中枢抑制,减轻脑缺氧;碳酸氢钠、地塞米松等可纠正窒息引起的酸中毒,防止脑水肿。本组资料130例中,经以上步骤抢救和护理,治愈129例,治愈率99.23%,护理配合满意。
总之,新生儿窒息抢救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从而减少窒息对新生儿的影响,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
[3] 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4.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多为胎儿窘迫的延续,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出生后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30例新生儿窒息实施规范有效的复苏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新生儿651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30例(1.20%),其中男婴88例,女婴42例。轻度窒息115例(88.46%),重度窒息15例(11.54%),其中新生儿死亡1例(0.77%)。窒息原因:胎儿窘迫85例(65.38%),早产21例(16.15%),妊娠并发症14例(占10.77%),产程异常10例(占7.69%)。死亡原因:死亡1例,是因有产科合并症母体脏器功能衰竭伴胎盘早剥,胎儿重度窒息未能纠正致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失败。
1.2 窒息程度及抢救原则 窒息程度:运用1 min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2]。新生儿窒息的抢救遵循ABCDE原则:A即Airway,指擦干、清除气道、触觉刺激。B即Breathing,指供氧、正压通气。C即Circulation,指胸外按压、维持正常循环。D即Drug,指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洛酮、多巴胺等。E即Evaluation,指评价,每30 s评估1次,决定下一步措施。整个抢救过程中必须保暖,擦干羊水、血迹,在30℃~32℃下进行。
1.3 方法 将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为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脐带胎盘羊水三大因素。胎儿因素:多胎、早产、低体质量、巨大儿、过期产、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母体因素:如妊高征、贫血、心脏病、急性失血等;脐带胎盘因素:脐带绕颈、脱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羊水Ⅰ~Ⅲ度污染。对有可能发生窒息的分娩做好人员和抢救用的药品器械准备。复苏常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碳酸氢钠、纳洛酮。常用器械辐射抢救台、一次性吸痰管、氧气、呼吸气囊。并保持器械性能良好。复苏方法及护理:胎头娩出时先用挤压法清理鼻咽部黏液和羊水,胎儿娩出后即快速评估五项指标: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按照ABCDE复苏方案,于头部轻度伸仰位清理呼吸道,吸痰管吸净口、鼻、咽部黏液和羊水,负压0.01~0.03 MPa,10 s/次。刺激患儿;建立有效呼吸;初步复苏后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三项指标,当新生儿呼吸、心率和肌张力仍差,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净呼吸道羊水黏液和胎粪。用100%氧气呼吸气囊正压人工呼吸,放置面罩时注意面罩与面部之间密闭性、有效性,防止损伤皮肤。挤压频率40~60次/min。气管插管时,固定要牢固,防止脱出。通气30 s后,如果心率<60次/min,须行胸腔外心脏按压,按压与人工呼吸频率之比为3∶1。30 s后心率仍<60次/min,使用1:10 000肾上腺0.1~0.3 ml/kg,开始自主呼吸,肤色转红润后行复苏后的继续监护,维持正常循环;注意基础护理,体温、血氧饱和度并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至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稳。遵医嘱给予预防感染和颅内出血药物,监护评估复苏效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嗜睡、抽搐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资料130例新生儿窒息中,治愈129例,治愈率99.23%,死亡1例,占0.77%,护理配合满意。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窒息或娩出过程中引起新生儿的呼吸障碍[3]。窒息的原因分析主要有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脐带胎盘羊水三大因素。新生儿窒息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等严重的后遗症,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产科医护人员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应负起重要的责任,从产前检查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整过过程都要非常重视。应在产前针对原因及时纠正胎儿窘迫,高危妊娠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本组资料中死亡1例,占0.77%。死亡原因是因有产科合并症胎儿重度窒息未能纠正致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失败。因此,应尽量避免胎儿窘迫的延续,注重妊娠合并症的治疗。加强产程监护,发现异常提前终止妊娠。减少早产、低体质量儿及畸形儿的出生。并做好可能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工作,首先要通知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准备,备齐复苏药品和器械,并保持在功能状态,这样才能使复苏成功率得以提高。我们的做法是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班班交接,使其一直处于功能状态。产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步骤和新生儿Apgar评分法,要有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每月定期考核复苏技能,每季度进行理论考试,不断强化,使产房每一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抢救技术,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关键是抢救及时,动作敏捷、准确。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沉着冷静,按照复苏流程全力进行对窒息的抢救。复苏整个过程须重视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是新生儿重度窒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保证充分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进行一项操作的同时均要对患儿的呼吸、心率、肤色进行评估,以决定下一步的复苏措施,并做好复苏后的精心护理。遵医嘱准确用药,纳络酮可调节呼吸中枢抑制,减轻脑缺氧;碳酸氢钠、地塞米松等可纠正窒息引起的酸中毒,防止脑水肿。本组资料130例中,经以上步骤抢救和护理,治愈129例,治愈率99.23%,护理配合满意。
总之,新生儿窒息抢救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从而减少窒息对新生儿的影响,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
[3] 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