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品到舞台剧到底有多远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geqin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艺术》副主编):陈佩斯是我国著名的喜剧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塑造了“陈小二”这一春晚舞台上经典的小品角色,深受观众喜爱。他对喜剧理论研究造诣也很深,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客座教授。2018年,恰逢陈佩斯转向舞台剧创作之后的全部四部话剧《戏台》《托儿》《阳台》和《老宅》在上海巡演,我们得以一一观摩。《托儿》是陈佩斯先生的第一部话剧作品,讲述一位名为陈晓的男子开了一家婚介所,他让妻子小凤当“托儿”吸引求婚者,不料小凤却被一位假扮华侨的骗子所欺骗的“骗中骗”故事。有人认为《托儿》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这需要观众回到当时的时代语境。90年代后期,“托儿”是一个普遍现象,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充斥着大小“托儿”。陈佩斯选择以“托儿”为主题,很好地抓住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尽管我们会觉得让妻子做婚托、华侨受欢迎程度如此之高等桥段显得匪夷所思,但对某个阶层、某个时代而言,“托儿”的乱象还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
  《托儿》与《阳台》:现实批判性强,小品痕迹明显
  郭泽宽(台湾东华大学文化学系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访问学者):话剧《托儿》令我印象深刻。小凤爱上了假扮华侨的骗子,陈晓和小凤的钱被华侨所骗,为了能把钱重新拿回来,陈晓戴上了假发,男扮女装成印尼富婆去勾引华侨。最后一幕中,陈晓更是伙同小保安等角色准备给骗子上演一场“大骗局”。台下观众始终清楚台上发生了什么,不免会在心中对角色们发问,你们怎么笨得不知骗局?也有人认为戏中“托儿”的情节脱离现实。其实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电视征婚节目,抑或景区将商品高价卖给旅客的“杀生”商贩,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具有表演性質和欺骗色彩的“托儿”行为。时至今日,“托儿”的骗局远远没有消失,在生活中骗局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往往难以察觉其中的荒唐。
  《托儿》的最后一场,演员将观众请上台后,让观众在舞台上扮演假的警察。台下的观众在面对真警察的审问,不知不觉地配合着剧情的发展,为陈晓、小凤、华侨等人掩护辩白,观众也“被迫”成为了托儿的角色。这正是话剧的高明之处。剧中性格“一根筋”的保安坚持自己是最正直的人,却被陈晓诘问:你能容忍了他人当“托儿”的行为,对恶行不加以制止,谈何正直?那么,如果我们目睹他人的欺骗行为却没有揭发,对种种恶行视而不见甚至感到理所当然,是否意味着我们也成为“托儿”,无法保持人格的正直,并且失去了批判他人品行不端的资格?面对抉择,如果我们没有坚定地站在真相那一边而选择沉默,是否意味着我们是共犯?陈佩斯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让戏中人们为各自利益成为“托儿”,也让“托儿”成为一种弥散至台下的社会意识,你、我、他,都可能愿意或不愿意,成为本不愿成为的“托儿”。
  “托儿”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存在,骗局的滋生恰巧反映出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性普遍的弱点”。有人渴望结婚,所以被陈晓的骗术牵引;看到别人上当受骗后作出置若罔闻的逃避心态,同样也是人性的弱点。我喜欢《托儿》的批判性,希望批判色彩能更浓一些,批判得更猛烈一些。
  李伟:想与郭教授探讨一下,在《托儿》的结局,编剧依靠“警察”这一角色作为外部力量介入,把行骗的陈晓、华侨都一网打尽。那么,假如换一种编剧手法,最终让陈晓施以妙计再骗回属于自己的钱,这部戏是否会变得更好看,但没有那么有社会意义呢?
  郭泽宽:我原先以为陈晓会骗回去,然而编剧并没有设计这个情节,而是让陈晓在一片混乱中突然摘掉头上的假发,直接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这是观众始料未及的,也使话剧没有成为一个单纯让人发笑的喜剧,失去深刻意涵。话剧没有落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庸俗陈旧的窠臼,没有发挥廉价的诗学正义,剧中的结局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发,重新思索有关正义和欺骗的问题。
  李志娟(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2015级本科生):陈佩斯是一位知名小品艺术家,不仅注重喜剧实践,同样注重理论的研究,他提出了 “差势理论”与“外喜内悲”理论,提炼于小品,贯穿于话剧。他注重对于话剧题材的选择,不论是《托儿》中的婚介所骗局,还是讲述农民工讨薪的《阳台》,都体现出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如社会转型期间发生的信任危机,官僚制度中的贪腐问题,婚姻不忠等等。题材上切中民生痛点,有一定的热度,具有话题娱乐性,又有社会严肃性,符合了“外喜内悲”的艺术追求。
  人物设置上,陈佩斯惯用身份错位的人物设置,与精心设计的喜剧结构等技巧。剧中身份错位的桥段比比皆是。一直当感情骗子的陈晓和小凤,也有被华侨欺骗感情的一天;《阳台》中,想讨薪的农民工老穆,是处于社会权力关系底层的人,但只要他在跳楼过程中知道了侯处长偷情的秘密后,便也能占有主动权,让侯处长对他俯首称臣。错位的人物关系打破了观众所熟知的价值体系,当力量相差悬殊的两类人被摆放上同一个天平时,随着剧情的发展,天平时而偏向老穆陈晓,时而偏向侯处长和华侨骗子,带有喜剧色彩的戏剧性就此产生了。观众们看见陈晓破坏小凤和华侨的约会、担心妻子被诱惑而抓耳挠腮的丑态,看见了侯处长摆平情妇和妻子之间矛盾时的狼狈,看见侯处长害怕老穆的丑态。这些你追我赶、鸡飞狗跳的戏码都为观众喜闻乐见,充满了夸张化、漫画化的喜剧张力。
  《托儿》《阳台》有严密的结构支撑。两部话剧采用了冲突式结构,剧中有完整的“开端-发展-结局”,借鉴了欧洲风俗喜剧和佳构剧的技法:曲折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频发的误会,重要秘密,和话剧中一些能刺激观众情绪的场面。陈晓男扮女装成印尼富婆时的丑态,是一个能调动情绪、将气氛炒到高潮的重要场面。观众们被这个场面逗笑,《托儿》也实现了商业的功能。
  相比于《戏台》享有业内业外不俗的口碑,《托儿》和《阳台》的艺术水准似乎不及前者,但两部话剧都精准地瞄准了受众群体。《托儿》和《阳台》是商业喜剧,不需要观众有多么丰富的观剧经验和审美门槛。尽管《托儿》结局处将矛头指向社会问题,《阳台》中的侯处长最终选择了自杀,但观众们往往会沉浸于之前过度娱乐化的场景中,话剧想要表达的严肃性内涵也被损伤了。这是话剧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黄婧祺(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2016级本科生):《托儿》是由小品到话剧过渡中尚不成熟的作品,给人感觉像加长的小品。全剧基本由“误会”构成,故事较为单一,人物形象过于扁平化,人物矛盾与情感的变化在剧中也没有交代得很清楚。《阳台》存在着与《托儿》相同的弊病,二者都选用了当年的热点话题,但是细节上缺少调整,今天看来已经有一定的“年代感”了(如剧中陈旧的相亲手段等等)。但在《阳台》中,我认为,陈佩斯已开始充分利用舞台布景。老穆、侯处长和情人在同一间屋内,但分别在对方的视线盲区内,三人发生了“躲避逃窜”的动作编排是一个突出的戏剧元素。相比起在《托儿》中,布景仅仅是提供场景外没有别的作用,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陈佩斯正在逐渐发现话剧舞台不同于小品舞台的优点了。
  然而,尽管两部剧都可以挖掘出更多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复杂面,却依旧通篇都由屋内的四处逃窜、接二连三的误会构成,没有深入剖析事件人物,仍只能算是一个“加长版小品”。
  周旋(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2016级本科生):《托儿》和《阳台》两部话剧都让观众觉得有“年代感”,这种“年代感”体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二奶”“存折”“跳楼讨薪”等因素,包括话剧的舞美设计,都与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风尚有差异。以“存折骗钱”为例,现在人们更多用手机转账。我认为,喜剧是一种追求新鲜感和出其不意的艺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观众们更想看到舞台上上演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旧瓶如何装新酒,在传递内核不变的情况下,话剧的形式更新鲜、与时俱进,不让到剧院里的年轻人觉得枯燥无味,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仇晨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2016级本科生):从编剧技巧上来看,陈佩斯的话剧注重对于戏剧人物的塑造。性格标签化的“傻子”、过于较真的小人物、身份特殊的边缘人物是他话剧中许多笑料的来源。《托儿》中的一根筋保安,《阳台》中受人摆布的包工头,和《戏台》中的洪大帅等角色都有着傻气而不无缺陷的性格,他们或受人摆布,或不懂装懂,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感到优越和嘲弄,喜剧效果也随之产生。陈佩斯擅长用各种戏弄、误会、巧合,和男扮女装、扮华侨、扮戏子等桥段制造娱乐效果。然而有些尺度未把握好,让观众容易感到疲劳,剧情结构频繁地节外生枝、喧宾夺主。不断重复与两性有关的笑料,不仅消解了话剧严肃的主题,也削弱了话剧的艺术水平。
  王小松(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2016级本科生):从《阳台》舞台美术角度来看,将舞台布置成一个阳台,两面空间,话剧以阳台开始,以阳台结束,以阳台为题。然而,话剧却有较为浓烈的春晚小品的风格,台上摆放的物品仅仅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必备道具,缺少设计与审美内涵,有许多“闹剧”的痕迹。
  李伟:“闹剧”作为喜剧的一种风格,是否会影响戏剧作品的艺术性?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作品中也常见“闹剧化”特征。闹剧作为一种风格、一种编剧手法,有无可取之处?
  黄琦(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2016级本科生):经典英国喜剧《乱套了》就是由一连串的误会构成的,属于闹剧的风格,但是戏剧结构却更为完满。《阳台》中堆砌了大量雷同情节,结局也有硬凑之感,没有考虑到话剧作品整体上的和谐。《托儿》中陈佩斯将话剧编剧技巧与南方曲艺技巧杂糅,运用了“三翻四抖”的技巧,赢得了观众的掌声。然而与观众的互动过于偏向曲艺的表演方式,对形式的过度注重使它难以呈现更高的思想内容。
  《戏台》:艺术成熟度高,提升思想深度
  刘姝君(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2016级本科生):《戏台》是本学期观摩的第一个作品,也是最让人惊艳的一部。先看了《戏台》,才觉得随后观看的《阳台》《托儿》都逊色不少。故事发生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的时代,陈佩斯扮演的侯班主面对时代变迁下洪大帅的掌权,不得不与戏班子使出浑身解數,迎合洪大帅。侯班主在地痞、官员、军阀之间疲于应付,他发出“这口开口饭不好吃啊”的感慨道出了辛酸。《戏台》是一部含泪的戏剧,洪大帅擅自篡改《霸王别姬》的情节,让经典成为笑柄,他青睐卖包子的“大嗓儿”,口中的京剧被唱成一口河北口音,“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在舞台上颠覆给观众看。
  《戏台》的舞台设计很巧妙,结尾处舞台空间可180度转换,侯班主和戏院一同定格,这个凄凉的人物形象与电影《霸王别姬》结尾处程蝶衣提剑自刎的落幕异曲同工。《阳台》《托儿》两部商业话剧在舞台设置上不如《戏台》用心,舞台、灯光较简单,切换也少。陈佩斯评价《戏台》,认为此剧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的是过去人们的辛酸事,希望观众们能看到此戏开怀大笑,真正地让《戏台》中小人物悲惨的境遇成为过去。与另外两部话剧作品相比,包含浓厚悲剧精神的《戏台》恰好体现出陈佩斯喜剧中充沛的力量。
  杨上又(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6级本科生):《戏台》中,陈佩斯和杨立新两位老戏骨的喜剧功底扎实,不少细节处理都很精妙。刘勇饰演的洪大帅是一个攻破北京城、杀人如麻的大军阀,面对戏班子时却又表现出好奇、天真的模样,他的反差表演达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戏台》也让我思考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洪大帅发令要改老戏《霸王别姬》,戏班就不得不违背祖师爷把楚霸王改活了。艺术的“根”如此脆弱,许多古老的艺术(如古琴、昆曲等)正日渐式微,面对商业浪潮的冲击,艺术工作者们应该思考艺术该如何与时俱进、迎合当下观众的问题。继承与发扬传统艺术,显然不能让洪大帅这样的外行肆意糟蹋,这要求艺术工作者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艺术是有底线的,承载着先人的灵魂和心血。作品即人品,每一个作品都关乎着艺术家心底的自尊。唯有保持对艺术的敬畏,才可创作出剖析时代、映射现实的高级作品。
  黄婧祺:《戏台》是陈佩斯喜剧的一大飞跃。陈佩斯出色的喜剧思维和编剧技巧碰撞,摩擦出绚烂的火花。这部戏改变了前作中故事单一、人物扁平的弊病,思想深度上有很大的提升。陈佩斯善于编排动作戏,紧凑而吸睛,因此在故事基础完整、剧本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托儿》和《阳台》中那种夸张的喜剧式表演,就会变成点睛之笔。   《戏台》符合大众审美,受众广泛,不论是科班出身的学生还是没有接触过戏剧的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剧中“小冲突”与“大冲突”的节奏保持较好。尽管《戏台》是发生在久远年代的故事,但观众可以从剧中看到完整的“人”的形象,感受到戏中人物面临的困境、内心的苦乐、和他人乃至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笑与泪、纠结与挣扎。观众被真情打动,产生共鸣,《托儿》和《阳台》中让人尴尬的“年代感”也就不存在了。我认为尽管时代变化,“人”却始终是“人”。好的作品应当探究永恒的人性,而不是仅仅追求制造表面的笑料。
  黄琦:《戏台》以“戏台”为名,写的却是后台发生的事。尽管班主、经理、名角的状况连连,但所有人都希望能把戏演好,哪怕中途有六姨太缠着金啸天要私奔,洪大帅搅和演出,班主曲意奉承修改剧情,艺术从业者们对舞台的敬畏之心却不曾改变,陈佩斯塑造出了具有极高职业精神的艺人群像。编剧上,该剧与迪伦马特的戏剧类似,最后结局的悲怆感,是通过之前充足的笑料铺陈而成的。观众们听到炮声、枪声、战火声传来时,心理上产生落差,对舞台上“戏子们”的尊重愈发浓厚了。
  王小松:《戏台》的舞台变化稍少,“一景到底”的舞台设计显得有些枯燥。看完《戏台》之后,意识到了对传统戏曲文化重视与传承的重要性。
  刘子珏(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2015级本科生):《戏台》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内在意义。我从中看到了权力对艺术的肆意篡改,也看到尽管艺术被权力压制,艺人们仍旧一身铮铮铁骨,坚持要唱完一出戏的毅力与气魄。对于传统文化不懈的传承、对艺术之美的高度追求,正是东方人文化气质的集中体现,老一辈艺术家们不向权力低头的风骨令人动容。
  李伟:观看《戏台》一剧,除注重戏剧的创作手法之外,应该注重对主题的把握。《戏台》中能看见艺人的敬业、戏曲传承的重要性,然而,我认为在所表达出的诸多思想内涵中,它最主要的、统摄全剧的主题,还是表达不同时代中权力对艺术的摧残,以及在这种生存艰难中艺术家的坚守、美好人性的不屈。曾经的地头蛇对戏班子有掌控权,但洪大帅枪毙了地痞,他代表了比地痞更高的权力,他依仗权力也会对戏班子为所欲为。陈佩斯说《戏台》是寓言,究竟寓什么言?话剧主题是否与他曾经的经历相关?这部戏的背景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对当下是否还有启示?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刘洋(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2016级本科生):这让我想到在《戏台》中,滥用权力的洪大帅,企图把自己从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形象,变成老百姓心目中的“楚霸王”。洪大帅无法接受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命令戏班子改动。然而,纵使他作为权力中心,在结尾处,真正的金啸天仍能登台演唱出一曲地地道道的《霸王别姬》。台上的金啸天动情表演,台下的观众也不再在意生死,众人全然投入艺术盛大的幻觉之中。真正的艺术值得用生命去换,随后爆发的战争则平添了一抹荒诞讽刺色彩。与永恒的艺术之美相比,洪大帅短暂的权力失去了颜色,变得相形见绌。这正是艺术的慰藉。
  《老宅》:褒贬不一的本土悬疑剧探索
  刘洋:相比起讲述传统题材的《戏台》,陈佩斯的话剧《老宅》是一颠覆性创作,他选择了较为开放的形式,彻底打破剧场的“第四堵墙”。《老宅》讲述一個在老宅中发生的谋杀案,观众作为目睹凶杀全过程的人,话剧的完成需要台上的演员不断给出调查线索和信息,台下观众需不断推理、梳理线索。然而,由于舞台和观众的诸多不可控因素,话剧的节奏被打乱,最后也失去了悬疑的氛围。
  仇晨玥:我也认为《老宅》的形式很新颖。作为开放式戏剧,《老宅》上半场遵循了传统的舞台戏剧规则,下半场别出心裁,让演员与现场观众互动。观众作为见证演员荒谬证词的知情者,每一句发言都可引导剧情的走向,整部戏也因此生动起来。这是观众和演员共同做的一场“游戏”。
  黄琦:过度的游戏化让《老宅》变得不像戏剧的范畴了。《老宅》明显借鉴了综艺节目的形式,观众和演员互动调动气氛,但是演员明显有备而来,观众始终在演员框定的范围内提问,娱乐性大打折扣。话剧的创新是否应该过度追求观众的参与度,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观众是戏剧的重要构成部分,当代许多剧场实践者追随格洛托夫斯基的主张,遵循苏珊·朗格的忠告—“寻求错觉,让人信以为真。”我认为,观众的过度参与会混淆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的界限,戏剧欣赏由此滑向了“社会活动的参与”范畴,这会导致话剧偏离了戏剧艺术的本质。况且,在剧场空间内做出互动悬疑的实践,仍难以达到电视悬疑节目所营造的娱乐效果。电视媒介可以通过镜头的剪辑、切换来还原现场,话剧形式却无法带给观众同等的视觉引导,从而削弱了观众解密的快感,最终造成了一种逻辑上的断层与欺骗。
  李伟:看戏需要有态度。几部话剧中,大家对《戏台》普遍是肯定的评价,有一些小的意见也不影响对戏的整体看法。对《托儿》《阳台》则意见不同,有讨论的空间。对《老宅》中的观演互动则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从不同的专业背景,也就是不同的角度出发看一台戏,既可能形成共识,也可能存在不同观点。这都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交流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西方科幻片的社会文化想象  科幻片在电影刚刚诞生之时就已经出现,第一部科幻片是法国电影之父、魔术师乔治·梅里爱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根据19世纪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乔治·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改编。这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第一次在银幕上呈现了人类乘坐航天器向炮弹一样发射到月球的场景,这既是一次充满惊奇的科学旅行,又是一次西方人到陌生之地的探险之旅,人类在与
期刊
沪剧《敦煌女儿》、话剧《追梦云天》、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即将参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海艺术评论》在展演开始前采访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田水、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团长陈飞华,听他们讲述最后的备战情况。  《敦煌女儿》“沙漠脊梁”—访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再把那幅有着骆驼队的大漠图片调出来。”  “嗯,这幅飞天图不错,但光线不行,要调整 ……”  沙漠、壁画、
期刊
自从去年7月发布有关颜真卿书法特展的预告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便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出借《祭侄文稿》等重要文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更饱受责难。意识形态方面的争执为展览增添不少噪声,但倘能来到现场,平心静气地观览一番,或许会因主办方对颜真卿的尊重及为展览付出的心力而感到认同和赞赏。  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的特别展览在东博举办。博物馆坐落在东京台东区的
期刊
笔者曾在《静看票房高烧:左手繁华,右手危机》(刊于2015年7月28日《解放日报》)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抱着多大的爱,才能在早上10点前和晚上10点后,跑到边缘的电影院看上一场《闯入者》,看上一场《推拿》,或看上一场《路人甲》这样的现实题材电影呢?电影艺术是综合艺术,除了承担消费和娱乐的功能之外,还应该给观众带来一股敢于直面社会和现实的勇气,抱有一份深思和怀疑世界的好奇,拥有一种热爱生活的真挚。”现
期刊
关于“海派”,见诸美术史最为普遍的称呼是“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到底是一个画派,还是一种风格,一个文化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和发展壮大的内驱动力究竟在哪里?刘海粟、齐白石、徐悲鸿包括后来影响京津画派的陈师曾、岭南画派的高剑父、游走他乡的张大千等人是否属于海派?他们的绘画风格是否受到海派的影响?今天的海上画家、包括深受西方绘画影响的画家到底算不算“海上画派”?为什么 “海上画派” 在历史上总是伴随贬
期刊
西班牙或许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全国到地方,感觉西班牙人一年有过不完的节日。除去这些大大小小以宗教为主的传统节日之外,在西班牙的一些主要城市如马德里、巴塞罗那、瓦伦西亚和毕尔巴鄂等,各类层出不穷的艺术类节日正为城市增加新的吸引力,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新经济增长点,其中音乐节经济已经成为西班牙各大城市的新经济推动器。根据西班牙的版权机构暨西班牙作者总会(SGAE)的数据显示,仅在2017年现
期刊
编者按:艺旅文化作为国内较早且运营较为成熟的文旅品牌,成立满三年,已推出多场广受欢迎的由专家、学者带队、带有田野考察性质的文化旅行模式。艺旅文化的定位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专注文化游学、城市走读、文化沙龙、文化讲座、博物馆导览等领域,我们邀请到艺旅文化团队负责人与我们分享对这一全新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当下面临的一些困境与应策。  我们常说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漫长的时光中,中国传
期刊
越剧现代戏的创作,似乎与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有着天然的联系。从鲁迅小说《祝福》到越剧《祥林嫂》便是一列,是为经典。如今,上海越剧院将柔石小说《二月》搬上舞台,亦是对本剧种传统的赓续。  柔石在鲁迅的眼里,是“中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然而,柔石之所以伫立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终究还是因其作品本身的文学意蕴和人文价值。尤其是中篇小说《二月》,塑造了一个在阴冷幽暗的社会里犹豫彷徨,苦闷寻求未来的知
期刊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漫长的时光中,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数不清的痕迹。博物馆、美术馆、文保单位、遗址公园、非遗传承人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承载体,而我们则是文化意义上的接收者。当这种传承变为一种自觉,旅行本身也变换了意义。我们寻找文化的旅游变成了一场场文化游学。  旅游的升级,意味着需要开发新的旅行模式。一座城市,一个遗址,一个小镇,都可以成为文化展示馆,特色旅游打开新的文化空间,也带动
期刊
在这次艺术节上,上海共有七台剧目参加展演,剧目囊括了京剧、昆曲、沪剧、话剧、儿童剧、舞剧等多个门类。这些作品从题材到内容、形式,无不反映出上海舞台创作的新风貌和新气象,凸显出作为十二艺节“东道主”的上海日渐日新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上海艺术评论》对这七台剧目的相关评论进行整理,希望在艺术节来临之际,通过主创、专家、媒体人的视角,呈现创作过程,展现剧作亮点,提升观剧体验。  沪剧《敦煌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