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脉络中的颜真卿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去年7月发布有关颜真卿书法特展的预告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便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出借《祭侄文稿》等重要文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更饱受责难。意识形态方面的争执为展览增添不少噪声,但倘能来到现场,平心静气地观览一番,或许会因主办方对颜真卿的尊重及为展览付出的心力而感到认同和赞赏。
  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的特别展览在东博举办。博物馆坐落在东京台东区的上野公园,此处不但自然环境幽雅,更汇集包括东博和科学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际儿童图书馆等在内的一大批顶级展馆和文化机构,让人联想到华盛顿的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或许有不少参观者想知道的是,东博眼中所谓“超越王羲之的名笔”,这“超越”究竟在何处。就在此前的几年内,日本以王羲之为主题举办过不少次大展,如2013年东博的“书圣王羲之”展览,2016年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从王羲之到空海”展览,以及2018年九州国立博物馆的“王羲之与日本书法”展览等,前后呼应,声势浩大,呈现的是日本社会特别是书道界对王羲之的尊崇,那么这次颜真卿书法特展,又何以声称王羲之被“超越”了呢?
  从王羲之到颜真卿:如何“超越”
  假如把“超越王羲之”转译为“改变王羲之的书法范式及其形成的传统”,可能人们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唐王朝建立以后,王羲之作为“书圣”被确立为艺术的典范,太宗李世民不仅亲自为《晋书》撰写王右军传赞,表达自己的“心慕手追”之意,更令近臣传摹王书。流风所及,个人的爱好扩大而为时代的趣尚。
  艺术成就之高而兼政治推力之大,王羲之成为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是不言而喻和不期而遂的事实,然而自信的大唐仍然在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新的美学范式。经过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张旭等前辈的探索,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颜真卿终于在斟酌古今、融通南北之后“变古制今”,作为最能代表唐代书风的书法大师而出现并被后世认知。
  历史上那些可见的现实,似乎能够作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证明依据。东博为了说明他们的观点,将颜真卿置于一条以之为核心的书法史脈络中,用大量“国宝”“重要文化财”和私人重要藏品,众星拱月般地将颜真卿推上神坛,以此来展现和讲述这位大师的生平、成就和影响。
  特展中的177件展品分别归入6个单元之中,前两个单元如同序曲,描述的是“前颜真卿时代”的书法发展理路。第一章“书体的变迁”和第二章“安史之乱以前的唐代书法”,其间含有《说文木部残卷》《真草千字文》等8件“国宝”。策展人有意识地用“书体进化的秘密”这样的标题吸引欣赏“序曲”观众的眼球,借助了政权分合和南北二元的话语,叙述从战国文字到秦汉篆隶、从南北朝不同风格书法到隋唐时期具有统一美感特质楷书的演变过程。
  隋代书法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展览中的两种隋代墓志《龙山公》和《董美人》就分别代表着“承前”和“启后”的书风:《龙山公》朴素端庄,天真自然,犹见北朝刀笔;《董美人》骨秀肌丰,婉丽劲挺,已脱尽隶意,是隋志小楷中的翘楚。第二单元的重点文物“临川四宝”,其中《启法寺碑》作为丁道护书法的代表作,也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呈现出二王书风入隋以后的样貌,也在提示人们彼时南北会融的特征。
  丁道护、欧阳询、虞世南更近于王羲之的嗣响,但用笔和结体已非南朝旧式,至于褚遂良,更一变为“平画宽结”,其碑铭书法饱满充实,开张流丽,充满着青春的气息。颜真卿承其家学,对北朝书风尤多亲近,又在褚遂良的基础之上将“变”法推进到极致。
  东博的特展上,汇集了从《王琳墓志》到《裴将军诗》一共27件颜真卿名下的书法,包括墨迹、碑拓和法帖,一件件看过来,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颜真卿书风的演进。相比前辈,颜真卿的用笔当中更见古法,他使用了很多篆籀之法,中锋用笔,稳定性更高,因此字的结构对称性更强,非常宽博,同时又借鉴隶书笔法,使得圆劲之中放拘并遣,张力十足。
  倘从这些角度来看,褚遂良其实就已经很“超越”王羲之了,他那些具有纪念碑属性的书法作品,是一种逸出二王代表的南朝风流之外的美学形式—至于雄奇壮伟的颜真卿,则更是如此。
  作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
  东博特展尚未开幕,预告甫出即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主要原因之一自然在于中国台北出借所藏重宝《祭侄文稿》,这件颜真卿传世唯一一件可靠的墨迹,从元代开始就被冠以“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
  实际上,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相比,《祭侄文稿》的存世时间要长得多,至今已经1261年,而且仍在和越来越多的观者见面;而前者真迹只在世296年,就随着它的爱好者和拥有者唐太宗埋藏地下。更为可惜的是,王羲之并无真正的手迹留传,大量的相关摹本和刻帖,是后世与他对话的唯一媒介。唐代以后直到今天,将颜体作为入门临摹范本的书法练习者倒是越来越多,他们同时被告知:不仅要学习颜真卿卓绝的书法技艺,更当追慕颜真卿高尚的人品和道德。
  《祭侄文稿》就是一件凝聚着颜真卿家仇国恨和忠肝义胆的特殊文献,它是书法作品,但却是草稿—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语境中,草稿甚至比成品具备更重要的价值,而草稿的率意书写也更能让观者感觉到自己和书写者之间的距离更近。这份文稿写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流传于颜氏家族之中,后归颜真卿书法的爱好者和收集者安师文所有,宋代一度进入内府;及至宋亡,《祭侄文稿》被鲜于枢等几位文士家递相收藏,他们留下了很多题跋;到了乾隆年间,《祭侄文稿》再次成为皇室宝藏,直至1948年渡海去到台湾。
  《祭侄文稿》的叙事背景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安史之乱”给唐帝国带来严重的灾难,它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甚至是整个封建时代的转折点。颜真卿的兄长和侄子死于叛军之手,一个家庭乃至于家族的命运,与整个国家和社会息息相关。在观看《祭侄文稿》的过程中,很难轻松欢乐,它让人们不由自主地矜庄肃穆。   正因为如此,参观颜真卿特展尤其是《祭侄文稿》,成为一个极具仪式感的行为。《祭侄文稿》的专设展室里,人们安静严肃,缓慢有序地移动碎步,走到铺展在玻璃柜中的墨稿长卷前,无言注目片刻之后,即行离去。为营造氛围,东博特意选用红布衬在《祭侄文稿》下,而展厅上方,则悬挂着一条条红底黑字长幡,字迹正是沉雄激荡的《祭侄文稿》。
  黑与红,象征着铁与血、死亡与忠诚以及沉寂与热烈,而这些,都是有关《祭侄文稿》和颜真卿及其时代的象征。如此特别的文物,一经东博的刻意呈现,真能让人如《祭侄文稿》中所说的那样:“震悼心颜”。
  特展第三单元正以《祭侄文稿》为中心,聚合颜真卿各个时代的书法,全方位展示颜体风采。从书法的角度而言,颜楷碑帖之外的《祭侄文稿》其实是个特殊的存在,而更为特殊和夸张的则是《裴将军诗》,这件不无争议的破体书法出现在展场,实际上链接着怀素、张旭以及杨凝式的作品。有关《裴将军诗》究竟是否出自颜真卿之手的争论,早在收录此作的《忠义堂帖》面世之日就已经存在了,但它的气势足够夸张动人,以至于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对其展露出的个人主义和创新风格赞赏不已。
  呼应和余响:来自后世的评价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颜真卿何时被认定为与王羲之并驾齐驱,甚至是“超越”了后者呢?去年10月,首次出版中译本的海外汉学著作《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开始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在作者倪雅梅(Amy McNair)看来,颜真卿之所以获得显赫的艺术声誉,是基于某些政治的原因,而非纯粹的审美原则:宋代文人强调殉节的颜真卿的道德身份,同时借其书法艺术用以取代他们讨厌的宫廷风尚,并从这位英雄般的艺术家那里获取有关“忠义”的精神支持。
  东博特展的第五单元,便是“宋代对颜真卿的评价”,策展人并不一定看过或者认同《中正之笔》的观点,但将后世对于颜真卿的评价和呼应并置于以颜字为中心的书法史脉络之中,的确能够促使观众思考得更为深入和全面。这一单元的展品相对最少,只有11件,但苏、黄、米、蔡四家尽出,颇为难得。
  宋四家抛弃了赝鼎迭出的阁帖,选择唐碑并一路上溯,终成其大。如果说苏轼模拟了颜真卿的豪壮雍容,黄庭坚继承了颜真卿的劲健坚贞,那么米芾对于颜书的态度可以说相当矛盾。颜真卿的一些楷书作品,米芾直斥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不可谓不刻薄,但是米芾又十分欣赏颜真卿的行书,他说《争座位帖》“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评论如此两极,倒是有助于我们认识颜真卿楷书和行书不同的美感。
  至于宋四家中的蔡襄,则承担着诠释颜体的重任。和苏、黄相比,蔡襄的笔锋和笔势都更为中正饱满,特展中的《谢赐御书诗》,就是蔡襄一件很好的颜楷作品,他的手书墨迹消除了碑帖中颜字的庄严感和纪念性,华贵典雅之余,充满轻快和流动。诚如倪雅梅所言,蔡襄利用自己非凡的藝术才能以及宋仁宗最喜爱的书法家的身份,使颜真卿的风格在宋代语境中变成一种具有操作性的工具。
  董其昌常常声称自己写颜,但往往是一种口头上的“致敬”,特展中所书白朴的一首散曲,落款写明“仿颜鲁公”,但却让观者感到尴尬,人们在未经其提示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将这幅作品与颜真卿建立联系—王铎的草书也是如此,他们的这种做法,已经让“临”的意义变得相当模糊,白谦慎称之为“臆造性临写”,可谓恰如其分。
  同一展厅中,伊秉绶的一幅《临争座位稿》长轴也显得相当特殊,细笔、隶意,气韵却很浑厚。这幅书法的裱边上题满了跋记,大多都是称赞伊书如何有古意有法度有逸气,唯黄宾虹所题稍显不同:
  汀州工于书法而独不喜赵松雪,盖以其人不以其书也。斯轴临平原争座位,一印文曰“吾得之忠信”,其崇尚节义,识见高卓,于此可见一斑。
  黄宾虹果然有印人和印学家的职业敏感,伊秉绶此作落款确然钤盖一方“吾得之忠信”的白文印,而这段题跋,似乎也揭示出颜真卿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真正缘由吧。
其他文献
在2003年我国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在航天飞行成功的欢庆中,我们迎来了2004年。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的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
期刊
出席1月16日“2004年迎春医药信息沙龙”的100多名与会代表,认真参与了《上海医药》杂志社关于2004年医药新闻热点预测问卷调查。经汇总,今年受到医药界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以下10个(按票数的多少依次排序):
期刊
2月1日晚,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了《上海的风》和《唱出上海的美》两首极其特别的节目宣传MV。演唱者不仅有专业歌手,还有平时正襟危坐的新闻播报员。这档节目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融媒体中心制作推出的大型全民欢唱城市文化节目《最美合唱团》。节目中汇集各年龄段、各行业的21支合唱团,以合唱的形式表现上海城市的不同风貌。  “合唱”这一体裁形成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音乐,主要源
期刊
2003年7月9日,美国PDA将开始要求食品商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标明转化脂肪(Trmlsfal)的含量,虽然一些消费倡导者认为该项规定仍有不足之处,但这一举措还是受到了广泛的赞扬。
期刊
01三大展齐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期间的重要内容,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5月21日同期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三个展览近1200件作品同时展出三个月,是目前整体规模最大且展期最长的国家级专业大展。  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呈现610件老中青几代美术家的最新创作,其中,中国画206件、油
期刊
《敦煌女儿》是一部有“上海气质”的作品。这部作品和上海沪剧院即将推出的《董竹君》一样,体现出沪剧—这个上海本土剧种,着力打造地方文化、树立地方形象,以艺术的方式讲述上海故事的用力所在。从沪剧这个剧种的历史与发展的角度看,《敦煌女儿》也是一部从素有“西装旗袍戏”之称的市民戏曲向现代化都市戏剧过渡的作品,它接续了《雷雨》《邓世昌》《家》等沪剧现代戏佳作的创作原则,也将为《董竹君》和其后的作品积累更宝贵
期刊
有据  上海自上世纪30年代起就是全国戏剧的大码头和集散地。梅兰芳、周信芳、俞振飞、盖叫天等众多戏曲代表人物就是在上海成名成家。如今的上海,正走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征途中,聚焦和发展演艺是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抓手,也是驱动上海文化硬件软件、文化生活高品质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以上海市花命名的戏剧艺术奖已悄然迎来第30个年头。这30年中,时代变迁,  世纪更迭,改革开放深入开
期刊
古琴集文化精要为体,琴骨、琴漆、琴弦、琴型,莫不“通天地,集阴阳,聚灵气”。自“伏羲创琴”以来,古琴斫制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我国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2003 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洪崇岩,祖籍江苏建湖,洪氏古琴斫制技艺是明清以来活跃于吴越地区的古琴斫制技艺传承的重要脉络,具有独特风格。洪崇岩于1982年开
期刊
西方科幻片的社会文化想象  科幻片在电影刚刚诞生之时就已经出现,第一部科幻片是法国电影之父、魔术师乔治·梅里爱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根据19世纪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乔治·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改编。这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第一次在银幕上呈现了人类乘坐航天器向炮弹一样发射到月球的场景,这既是一次充满惊奇的科学旅行,又是一次西方人到陌生之地的探险之旅,人类在与
期刊
沪剧《敦煌女儿》、话剧《追梦云天》、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即将参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海艺术评论》在展演开始前采访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田水、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团长陈飞华,听他们讲述最后的备战情况。  《敦煌女儿》“沙漠脊梁”—访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再把那幅有着骆驼队的大漠图片调出来。”  “嗯,这幅飞天图不错,但光线不行,要调整 ……”  沙漠、壁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