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 改编自综艺电影节目 票房 上映时间
《乐火男孩》 《快乐男声》 334万 2009
《我们约会吧》 《我们约会吧》 510万 2011年
《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 《中国好声音》 598万 2013年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6.96亿 2014年
《我就是我》 《快乐男声》 650万 2014年
《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 4.33亿 2015年
《爸爸去哪儿2》 《爸爸去哪儿》 2.21亿 2015年
《宝贝,对不起》 《宝贝,对不起》 495.4万 2015年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中,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相当可喜,全国各大影院共接待观影人群4635多万人次,实现票房18.2亿元,其中《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2》《宝贝,对不起》等“综艺电影”的贡献就占了相当的比重。
根据2014年热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改编的同名电影是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首部“现象级电影”。影片上映后首日票房7900万元,首周末票房累计2.3亿元,4天达到2.6亿元,成为2015年卖座速度最快的华语电影。据资料显示,作为2014年银幕上最火爆的综艺节目,电影《奔跑吧兄弟》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群体,收视率一直稳居综艺节目榜首,每期有超过2亿的网络点击量,累计超过120亿次的微博讨论量,其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无以伦比。尽管它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只有3.3分,但它将综艺节目的搞笑、机智在电影中发扬光大,深受年轻观众的强力追捧。
在浙江卫视《我看你有戏》的录制现场,一向快人快语、敢怒敢言的“娱乐圈小钢炮”冯小刚在点评选手表现时,将“炮口”对准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产生的畸形现象——综艺电影的怪圈以及某些作品过分营销忽视本体——“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一时间,综艺电影的话题,再次掀起观众及业内人士的激烈讨论。
影坛怪相:综艺电影高了票房低了口碑
综艺电影并不是这两年才有的。2009年,《快乐男声》衍生的电影《乐火男孩》,其票房口碑均以失败告终。2011年,情人节档期,电影《我们约会吧》的票房依然惨淡。正当大家对综艺电影失去信心时,2014年春节档《爸爸去哪儿》来了,并以6.96亿元的票房成绩震惊电影市场,也引起了“把综艺节目简单搬上大银幕到底算不算真正的电影”的激烈讨论,有不少人愤怒地将其称为“粉丝经济催生下的畸形儿”,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言这一类型电影取得与其品质完全不相称的高票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具备可复制性。然而预言的话音还未落稳,2015年电影《奔跑吧兄弟》就以4.33亿的高票房再次挑战观众对电影的认知、定义和评价。
低成本、拍摄周期短、见效快、拥有粉丝效益是综艺电影的特点。就票房号召力而言,如果让《快乐男声》等节目参赛选手们来承担吸引大家买票进入电影院关注一部综艺节目式的电影,他们的影响力并不够。而像《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的票房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砝码就是演员都是大牌明星,都有不错的口碑和粉丝效应。
虽然这类电影的票房走势不错,但从时光网等网络观影评价看,批评的指数并不少,主要集中在影片粗制滥造,不精致。有观众评论说:“这就是一期节目,从娱乐本身来说,还没有电视版做得好,撕名牌环节太不给力。”“真心觉得这就是一期电视节目压缩版,18块钱一张票都觉得多了。”对于电影来说,口碑和票房两极分化的现象并不罕见,但这次综艺电影的评价是里外不讨好。
业内困惑:商品属性挑战艺术属性
综艺电影是否电影?拍摄综艺电影是否可取?近期影视圈内对此颇多争论。一方面是《奔跑吧!兄弟》收获的高票房,另一方面是冯小刚批评综艺电影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愿意投资严肃电影。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业内人士对于冯小刚所大胆指出的电影现状纷纷感到困惑。中国影协会长、著名导演李少红则对这段时间业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1.综艺电影是对严肃电影的伤害。电影兼具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到底强调文化艺术属性还是商品属性?强调文化就必须有文化的内在逻辑,不是商业可以简单取代的;如果以商业为目的,那么一切都要服从票房的标准,哪怕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也必须破旧立新。以戴锦华教授为代表的理论认为,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假面舞会,那么我们就将失去电影。
2.观众爱看是硬道理。市场可以改变一切。影院有放各类电影的权利,供应商也有提供各类电影的资格。综艺电影改变的是电影院的属性,这个年轻庞大的市场也许还会开发出银幕打游戏的业务,就像没有电视的时代,电影前面都会加映新闻简报,现在被央视的新闻联播取代了一样。那么,既然传统电影在网络上播出,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网络和电视进电影院怎么就不行呢?只要大众想看,NBA就可以更改比赛规则,允许用脚传球。
3.综艺电影算哪类电影?电影局给“爸爸”和“跑男”的是纪录片证。《奔跑吧,兄弟》的制片人李亚平也承认按照故事片的创作模式走不通,因为卫视领导要求成片时间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节目播出。他们也曾尝试找来一流的电影专业创作人员,“最后反而让我们离《奔跑吧,兄弟》越来越远”,所有可以电影化的努力都宣告失败。最后他们删掉了所拍的和剧情有关的内容,完全以记录的方式展现了这个电视真人秀节目,结果成功了。 4.虎嗅网的陈昌业让冯小刚息怒。他说中国电影美学在演进的道路上数次被中断,新世纪的产业化突变,又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将视频延展到各种新的屏幕之上,不论是综艺电影、短视频、网生代屏幕美学颠覆了银幕美学。他们接受的是电影教育割裂后的断代史,因此他们才会全盘接受反传统银幕的美学。
5.“冯小刚为何大骂综艺电影”一文提出,隐患如同毒瘤一般,早晚让中国电影彻底烂掉。当美国人将一部普通电影从2D转成3D就能卷走中国人几亿票房时,中国电影人该不该认真反思?但可惜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反思无非是继续为票房而票房,逐渐让电影失去它应有的艺术性。
网络骂战:邓超骂“鸡贼”,业内喊“浮躁”
自冯小刚对综艺电影的一番抨击后,微博上仿佛开了一场有关综艺电影的虚拟研讨会,业内人士及影迷观众都各抒己见。
支持派:别以艺术的名义唯我独尊
演员邓超:世界是多元的,艺术也是,电影也是。幻想建立某种标准,无论是以艺术还是票房的名义,都包含着一种真理在手唯我独尊的洋洋得意。自胸腔里发出来的真爱,一定是爱这门类的林林总总,爱一切认真,爱一切竭力,爱一切冒险,爱一切不论胜败的付出,爱一切非自己门派自己力不能达的才华。任何以圣徒和赌徒样貌自诩打击异类的人,毫无对其他同类的悲悯仁爱,只有对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利益最大化的精细计算。北京话儿说,这都叫鸡贼。鸡贼耍的越熟,离艺术越远。
导演王岳伦:如今的电影概念非常大,已经和互联网思维与知识产权概念紧紧结合,综艺电影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的确对传统电影人造成了心理冲击。
香港电影人吴思远:这种电影也是电影里的一类,但不能作为电影发展的主流。我们不排斥这种电影,但我更加尊重那些为了自己理想去拍一些小众电影的人,一个正常影视圈应该是多元化的。
电影《奔跑吧兄弟》制片人李亚平:电影开发是广种薄收的事情,你得有在暗夜前行的勇气和耐心,还得有宽广的心胸和高远的视野,在我看来除了三观不正影响下一代成长发育的故事或者题材,基本上没有不能做的。前提是得看你怎么做,能不能做好看。
中立派:不必担心,坐等优胜劣汰
导演高群书:现在的电影市场很像80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至泛滥和90年代初俄罗斯市场被假货充斥的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必然过程,市场嗷嗷待哺,必然就有人用最廉价最迅速的劣质品去抢占,但过几年,市场就会成熟,人们进入理性消费时期,优质产品就会干死廉价产品。所以,别着急。
学生:观众的这种心理,恰恰体现了中国电影市场所处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大制作、高水准的片子正在逐步增多,观众对大片的心理预期提高,另一方面,传统电影同质化的叙事模式和类型片的不足,又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因此综艺电影以其“四不像”的风格将电视和电影杂糅,歪打正着地让观众在趋同的电影市场中尝了回“鲜”。然而电影市场有一条规律还是颠扑不破的,那就是“内容为王”。相信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综艺电影这种“过渡”产品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传统类型片依然是主流,并在不远的将来大放光彩。
某IT人士:电影应该怎么样不是由权威定的,是观众投票定的,综艺电影是形式新颖的电影,它的生存应该由市场决定……旧时代的人肯定有抵触,因为这不是他擅长的。不一定非要看高大上的电影,观众能从中图一开心、得到满足就好,所以导演们要加油啊,你们拍的片子好,观众自然买账。
反对派:快餐电影加剧产业的浮躁
演员巩汉林:艺人的责任不是上真人秀,不是通过做游戏来娱乐大家,如果那样,存在的价值就少了很多。文化也分很多种,其中就包括伪文化、不道德的文化,不是所有文化都是我们需要的。过去一个阶段,很多艺术作品都是伪作品,很难从艺术角度去衡量。娱乐要有底线,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吸引大家的眼球,换取收视率和利益。
中国影协秘书长姚曙光: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休闲娱乐成为大多数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诉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只要能给观众带来快乐,解除疲惫和压力,也未尝不可。大家蜂拥而至做这种短平快的电影,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影的浮躁、急功近利和投机意识。尽管好莱坞也经常把热点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但必须经过电影化的过程。如果这种短平快、急功近利的综艺电影在中国电影业大行其道乃至“横行霸道”,对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导演李少红:冯小刚导演用6天拍出来还有很高票房的例子,质疑对创作的严肃性,这是从创作者的心态出发,对严肃电影的生命力受到商业巨大冲击的担忧。这是他一直憋在心里很久的困惑。我了解跟他持一样困惑的同行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不同意见。
《乐火男孩》 《快乐男声》 334万 2009
《我们约会吧》 《我们约会吧》 510万 2011年
《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 《中国好声音》 598万 2013年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6.96亿 2014年
《我就是我》 《快乐男声》 650万 2014年
《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 4.33亿 2015年
《爸爸去哪儿2》 《爸爸去哪儿》 2.21亿 2015年
《宝贝,对不起》 《宝贝,对不起》 495.4万 2015年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中,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相当可喜,全国各大影院共接待观影人群4635多万人次,实现票房18.2亿元,其中《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2》《宝贝,对不起》等“综艺电影”的贡献就占了相当的比重。
根据2014年热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改编的同名电影是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首部“现象级电影”。影片上映后首日票房7900万元,首周末票房累计2.3亿元,4天达到2.6亿元,成为2015年卖座速度最快的华语电影。据资料显示,作为2014年银幕上最火爆的综艺节目,电影《奔跑吧兄弟》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群体,收视率一直稳居综艺节目榜首,每期有超过2亿的网络点击量,累计超过120亿次的微博讨论量,其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无以伦比。尽管它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只有3.3分,但它将综艺节目的搞笑、机智在电影中发扬光大,深受年轻观众的强力追捧。
在浙江卫视《我看你有戏》的录制现场,一向快人快语、敢怒敢言的“娱乐圈小钢炮”冯小刚在点评选手表现时,将“炮口”对准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产生的畸形现象——综艺电影的怪圈以及某些作品过分营销忽视本体——“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一时间,综艺电影的话题,再次掀起观众及业内人士的激烈讨论。
影坛怪相:综艺电影高了票房低了口碑
综艺电影并不是这两年才有的。2009年,《快乐男声》衍生的电影《乐火男孩》,其票房口碑均以失败告终。2011年,情人节档期,电影《我们约会吧》的票房依然惨淡。正当大家对综艺电影失去信心时,2014年春节档《爸爸去哪儿》来了,并以6.96亿元的票房成绩震惊电影市场,也引起了“把综艺节目简单搬上大银幕到底算不算真正的电影”的激烈讨论,有不少人愤怒地将其称为“粉丝经济催生下的畸形儿”,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言这一类型电影取得与其品质完全不相称的高票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具备可复制性。然而预言的话音还未落稳,2015年电影《奔跑吧兄弟》就以4.33亿的高票房再次挑战观众对电影的认知、定义和评价。
低成本、拍摄周期短、见效快、拥有粉丝效益是综艺电影的特点。就票房号召力而言,如果让《快乐男声》等节目参赛选手们来承担吸引大家买票进入电影院关注一部综艺节目式的电影,他们的影响力并不够。而像《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的票房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砝码就是演员都是大牌明星,都有不错的口碑和粉丝效应。
虽然这类电影的票房走势不错,但从时光网等网络观影评价看,批评的指数并不少,主要集中在影片粗制滥造,不精致。有观众评论说:“这就是一期节目,从娱乐本身来说,还没有电视版做得好,撕名牌环节太不给力。”“真心觉得这就是一期电视节目压缩版,18块钱一张票都觉得多了。”对于电影来说,口碑和票房两极分化的现象并不罕见,但这次综艺电影的评价是里外不讨好。
业内困惑:商品属性挑战艺术属性
综艺电影是否电影?拍摄综艺电影是否可取?近期影视圈内对此颇多争论。一方面是《奔跑吧!兄弟》收获的高票房,另一方面是冯小刚批评综艺电影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愿意投资严肃电影。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业内人士对于冯小刚所大胆指出的电影现状纷纷感到困惑。中国影协会长、著名导演李少红则对这段时间业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1.综艺电影是对严肃电影的伤害。电影兼具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到底强调文化艺术属性还是商品属性?强调文化就必须有文化的内在逻辑,不是商业可以简单取代的;如果以商业为目的,那么一切都要服从票房的标准,哪怕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也必须破旧立新。以戴锦华教授为代表的理论认为,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假面舞会,那么我们就将失去电影。
2.观众爱看是硬道理。市场可以改变一切。影院有放各类电影的权利,供应商也有提供各类电影的资格。综艺电影改变的是电影院的属性,这个年轻庞大的市场也许还会开发出银幕打游戏的业务,就像没有电视的时代,电影前面都会加映新闻简报,现在被央视的新闻联播取代了一样。那么,既然传统电影在网络上播出,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网络和电视进电影院怎么就不行呢?只要大众想看,NBA就可以更改比赛规则,允许用脚传球。
3.综艺电影算哪类电影?电影局给“爸爸”和“跑男”的是纪录片证。《奔跑吧,兄弟》的制片人李亚平也承认按照故事片的创作模式走不通,因为卫视领导要求成片时间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节目播出。他们也曾尝试找来一流的电影专业创作人员,“最后反而让我们离《奔跑吧,兄弟》越来越远”,所有可以电影化的努力都宣告失败。最后他们删掉了所拍的和剧情有关的内容,完全以记录的方式展现了这个电视真人秀节目,结果成功了。 4.虎嗅网的陈昌业让冯小刚息怒。他说中国电影美学在演进的道路上数次被中断,新世纪的产业化突变,又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将视频延展到各种新的屏幕之上,不论是综艺电影、短视频、网生代屏幕美学颠覆了银幕美学。他们接受的是电影教育割裂后的断代史,因此他们才会全盘接受反传统银幕的美学。
5.“冯小刚为何大骂综艺电影”一文提出,隐患如同毒瘤一般,早晚让中国电影彻底烂掉。当美国人将一部普通电影从2D转成3D就能卷走中国人几亿票房时,中国电影人该不该认真反思?但可惜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反思无非是继续为票房而票房,逐渐让电影失去它应有的艺术性。
网络骂战:邓超骂“鸡贼”,业内喊“浮躁”
自冯小刚对综艺电影的一番抨击后,微博上仿佛开了一场有关综艺电影的虚拟研讨会,业内人士及影迷观众都各抒己见。
支持派:别以艺术的名义唯我独尊
演员邓超:世界是多元的,艺术也是,电影也是。幻想建立某种标准,无论是以艺术还是票房的名义,都包含着一种真理在手唯我独尊的洋洋得意。自胸腔里发出来的真爱,一定是爱这门类的林林总总,爱一切认真,爱一切竭力,爱一切冒险,爱一切不论胜败的付出,爱一切非自己门派自己力不能达的才华。任何以圣徒和赌徒样貌自诩打击异类的人,毫无对其他同类的悲悯仁爱,只有对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利益最大化的精细计算。北京话儿说,这都叫鸡贼。鸡贼耍的越熟,离艺术越远。
导演王岳伦:如今的电影概念非常大,已经和互联网思维与知识产权概念紧紧结合,综艺电影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的确对传统电影人造成了心理冲击。
香港电影人吴思远:这种电影也是电影里的一类,但不能作为电影发展的主流。我们不排斥这种电影,但我更加尊重那些为了自己理想去拍一些小众电影的人,一个正常影视圈应该是多元化的。
电影《奔跑吧兄弟》制片人李亚平:电影开发是广种薄收的事情,你得有在暗夜前行的勇气和耐心,还得有宽广的心胸和高远的视野,在我看来除了三观不正影响下一代成长发育的故事或者题材,基本上没有不能做的。前提是得看你怎么做,能不能做好看。
中立派:不必担心,坐等优胜劣汰
导演高群书:现在的电影市场很像80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至泛滥和90年代初俄罗斯市场被假货充斥的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必然过程,市场嗷嗷待哺,必然就有人用最廉价最迅速的劣质品去抢占,但过几年,市场就会成熟,人们进入理性消费时期,优质产品就会干死廉价产品。所以,别着急。
学生:观众的这种心理,恰恰体现了中国电影市场所处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大制作、高水准的片子正在逐步增多,观众对大片的心理预期提高,另一方面,传统电影同质化的叙事模式和类型片的不足,又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因此综艺电影以其“四不像”的风格将电视和电影杂糅,歪打正着地让观众在趋同的电影市场中尝了回“鲜”。然而电影市场有一条规律还是颠扑不破的,那就是“内容为王”。相信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综艺电影这种“过渡”产品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传统类型片依然是主流,并在不远的将来大放光彩。
某IT人士:电影应该怎么样不是由权威定的,是观众投票定的,综艺电影是形式新颖的电影,它的生存应该由市场决定……旧时代的人肯定有抵触,因为这不是他擅长的。不一定非要看高大上的电影,观众能从中图一开心、得到满足就好,所以导演们要加油啊,你们拍的片子好,观众自然买账。
反对派:快餐电影加剧产业的浮躁
演员巩汉林:艺人的责任不是上真人秀,不是通过做游戏来娱乐大家,如果那样,存在的价值就少了很多。文化也分很多种,其中就包括伪文化、不道德的文化,不是所有文化都是我们需要的。过去一个阶段,很多艺术作品都是伪作品,很难从艺术角度去衡量。娱乐要有底线,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吸引大家的眼球,换取收视率和利益。
中国影协秘书长姚曙光: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休闲娱乐成为大多数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诉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只要能给观众带来快乐,解除疲惫和压力,也未尝不可。大家蜂拥而至做这种短平快的电影,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影的浮躁、急功近利和投机意识。尽管好莱坞也经常把热点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但必须经过电影化的过程。如果这种短平快、急功近利的综艺电影在中国电影业大行其道乃至“横行霸道”,对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导演李少红:冯小刚导演用6天拍出来还有很高票房的例子,质疑对创作的严肃性,这是从创作者的心态出发,对严肃电影的生命力受到商业巨大冲击的担忧。这是他一直憋在心里很久的困惑。我了解跟他持一样困惑的同行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