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摄影:1960年以来的影像艺术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03379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如今摄影是一种主流的当代艺术形式,艺术摄影作品的价格也在持续攀升。第一张在公开拍卖上打破百万美元纪录的照片,是美国艺术家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于1989年创作的《无题(牛仔)》。该照片以124.8万美元,于2005年11月在美国佳士得拍卖行的一场当代艺术拍卖中成交。6年后的2011年11月,在同一地点,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作于1999年的《莱茵河二号》六个版数中的第一版,以433.85万美元创造了摄影作品拍卖的新世界纪录。
  不过,摄影并非一直都如此确定地被当作艺术。作为一种可复制的媒介,摄影颠覆了传统对于艺术价值的假设。照片并不像画那样,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如此,一旦到了拍卖行,照片有几个版数这一事实,反而能够助推其价值。古尔斯基《莱茵河二号》成功,无疑是获益于此:其他版数都已被世界各地重要的美术馆收藏,其中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
  本书讨论的范围起始于1960年,那时,摄影对艺术来说并非不重要,但两者的关系却复杂而充满矛盾。第一章《摹仿:原创与复制》展现了对于观念艺术家,以及那些想让艺术摆脱传统浪漫主义和表现特征的人来说,摄影是如何重要起来的。摄影具有吸引力,更确切地说,是因为它易于感知,以及具备一定接受限度内的审美价值。并且,它也否定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不相干这个预设。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发展轨迹类似,但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摄影部主任,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曾致力于发掘摄影自身的美学特征。自1962年上任以来,萨考夫斯基深刻影响了我们对于摄影作为艺术的理解,并且多亏了他,一些20世纪重要的摄影师们得以成名,尤其是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李·弗瑞德兰德(Lee Friedlander)和加里·维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他们的影响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本书对他们做了重点介绍。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由于彩色印相技术的发展,许多摄影师开始大规模地拍摄照片。这对摄影与博物馆的关系具有转折性的影响,对此也出现了一些颇显宏大的论断。于艺术史学家迈克尔·弗雷德来说,只有当照片为美术馆墙面而作,即“被当成画一样观看”时,它们才开始像当代艺术一样重要。
  直至此时,即便照片确实是用卡纸衬垫,框材装裱,并且放在画廊的墙面上进行展示,这种陈列方式总有些随便。这样的摄影作品,对于博物馆的墙面来说,实在太小了,在书籍和画册中展示才合适。摄影把自己寄托于印刷媒介,从许多意义上来看,书依旧是它最理想的展示环境。因此,本书还从威廉·克莱因和森山大道两本开创性的著作《纽约的生活是美好的,是适合你的:恍惚见证狂欢》《摄影啊再见》开始,一直到尤阿希姆·施密德最近百科全书式的出版物《街头的照片》(那里面的图片是他从图像社交网站Flickr.com上储存的数十亿张照片中选取并编辑而成的),对摄影书籍进行了着重讨论,因为我们看到,随着数码技术对出版的促进,史无前例地,有越来越多的照片被制作成了书册。
  对于摄影纪实,约翰·萨考夫斯基的观点好像是有点批判的。相对于传统的,关注各种社会问题和动因的纪实形式来说,他认为诸如诸如维诺格兰德、阿勃丝和弗瑞德兰德这些摄影师的艺术更加富有个性,也更开放。尽管如此,本书重点关注的一点是,本质上来说,什么才是对摄影的“纪实使用”?把这个术语的语境放到最宽,所有拍摄现象世界的照片,所有生活中所拍摄的照片,都可以被描述为是纪实的。然而,第八章中对纪实摄影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与那些有关或暗示了政治诉求的作品相关,它们表现了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它的弊病和问题。大萧条期间的早期改革主义纪实摄影传统,一直延续到了1960年代和1970年代,纪实摄影逐渐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当代艺术形式。然而,其中常带有对传统规则和预期的蓄意颠覆。同时,纪实摄影也满足了我们对于耸人听闻和触目惊心这类影像的需求。
  对于近50年来的摄影,人们倾向于通过不同的使用者来区分其两大特点。其一是很多摄影师还在不断探索其现实主义特质,用直接拍摄的方式来运用摄影媒介;其二是一些摄影者以更具个人意识和与世界保持距离的方式使用。在数码时代,摄影的使用方式仍离不开这两种形态,但已经发生改变的是摄影的环境,因为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在拍摄照片。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直接回应摄影的无处不在,不过这样的影像增殖将会对摄影艺术所产生的全方位影响还有待观察。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按照松散的时间顺序展开,起于1960年,止于近几年的新作。摄影很难加以分类,而我也意识到,在我们标识和理解照片时,常用的那些定义和名称,也不一定准确。最近半个世纪的摄影历史中,各种特殊的创作方式呈现出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作品。因此,使用主题或者类型,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归纳阐述比较合适。
其他文献
英国摄影师泽德·尼尔森(Zed Nelson)的家位于英国伦敦东北部的哈克尼区(Hackney)。在他的成长记忆里,当年那里不是个环境优美的地方,邻居的收入水平也较低,没什么发展竞争力。可如今,哈克尼区却成了伦敦的时尚街区,虽然邻居们的收入没有增加多少,可一波波有钱人相继涌入,办公司、开店铺、买房子。  哈克尼区出现的这种发展变化被称作“士绅化”(Gentrification,又译中产阶层化、贵族
期刊
乐魔(Lomography)正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众筹达盖尔Achromat(消色差) 64mm F2.9镜头。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用它自己发明的相机拍摄了一张巴黎街景的照片,拍摄这张照片所用的镜头达盖尔Achromat(消色差)64mm F2.9艺术镜头被称为史上第一只光学镜头。乐魔(Lomography)公司打算复刻这只镜头,于是在Kickstarter上众筹。目前,众筹
期刊
在西方,随着欧洲经济步入困境和发达国家资本集中情况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关注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另一面”—不是从社会底层和贫困生活的角度入手,而是从处在财富金字塔顶尖人群的生活入手。通过拍摄他们获得财富、消费财富的情况来反映财富分配的不公。  近些年频繁获得各类摄影奖项的西班牙摄影师卡洛斯·斯帕特诺(Carlos Spottorno)在新书《财富管理》中将虚构和现实相结合,呈现有钱人的生活方式
期刊
近日,奥林巴斯发布了用于其潜水相机Stylus TG-4 Tough的FD-1闪光灯柔光器附件和新固件。奥林巴斯TG-4有强大的可变微距系统,有显微、显微镜控制、景深合成和焦距包围4种模式,最大可以将1毫米的物体在显示屏上放大至44.4毫米。不过,在微距摄影时,TG-4的内置闪光灯由于在相机一侧,会照射不均匀,因此FD-1应运而生。它本身不发光,只是通过环形反射面板将来自闪光灯的光线均匀地引导至被
期刊
拥有别墅是财富和个人资产的象征,目前,在中国,这个群体依然是少数。来自西安的摄影师赵利文,自2005年持续拍摄生活在西安郊区终南山一带住别墅的人,他将这个群体称之为“中国新兴中产阶层”。  对于这个阶层的生活,不仅国人好奇,国外媒体也多有勾勒。英国《泰晤士报》曾这样描述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生活:“她们爱用名牌包,吃有机的食品,从香港买奶粉,关注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想在外国买房,尤其着迷于研究英国的私
期刊
中国妇联在2011年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中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约为1/4。  这个比例让人触目惊心。  可能是拘于中国人“家丑不外扬”的传统观念,这1/4女性中的绝大多数一生都选择沉默,背负着伤痛成为一座座透明的孤岛。同时,由于经济、子女、教育等问题,这些女性难以在暧昧的法律条文中找到能保护自己的坚
期刊
人们对于财富的关注似乎从未停止,无论文学、绘画还是摄影艺术,以财富为主题表现人类特性或社会问题的作品屡见不鲜。  纵观摄影史,许多纪实摄影作品都聚焦财富匮乏的群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反响与政策关注。如著名的美国新闻记者雅各布·里斯于1890年出版的摄影作品《另一半怎么生活》,展示了美国贫民窟的生活,不仅震撼了美国人的良知,也促使美国通过第一个意义深远的改进贫民窟生活条件的法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
期刊
摄影记者与严肃的摄影艺术创作者之间,似乎有一条撕裂的鸿沟。所以,才会有摄影师们前赴后继地从其所在的媒体辞职,全身心投入到一个不被打扰的创作世界中。  当然,也有不少商业摄影师在一次次的商业委托下,消磨了纯粹的艺术创作激情。凡事很难两全,在职业发展和艺术创作二方的撕扯中,手持照相机者往往成为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因此,1980年代曾在巴黎的时尚摄影界打出一片天的台湾摄影界前辈郭英声,在邓博仁近期出版
期刊
巴厘岛,印尼13600多个岛屿中最耀眼的一个,位于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岛东部,是世界旅游圣地之一。  尽管面积只有5620平方千米,人口也仅约315万,但这座小岛上却遍布古老的庙宇,亦有大量雕刻、绘画、音乐、纺织、歌舞文化的痕迹,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一处拍摄人文照片的圣地。而如果你爱好水下摄影,巴厘岛更是你一定要前往的一处目的地。  前不久,我们从北京出发,抵达巴厘岛,开展了一次以摄影为主要目的
期刊
如果你爱逛摄影论坛又喜好废墟摄影,那很可能知道杨潇这个北京姑娘。  她有三个身份,一是狂热的Urbex(Urban Exploration,城市废墟探险)爱好者;二是 “纯兴趣驱动”的摄影师;三是穷游网用户体验设计部总监。  “废墟探险爱好者”是指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旅游手册,没有导游讲解,不去名胜古迹,只关心城市里那些废弃的、危险的、禁止入内的建筑和角落。比如地面上废弃的工厂、医院、教堂、监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