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提升戏剧戏曲市场的观众基础,是普及戏剧戏曲艺术常识的主体,也是传承推广戏剧戏曲传统文化的关键。然而,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对戏剧戏曲不太喜欢,对戏剧戏曲的欣赏热情也不太高,对戏剧戏曲文化知识了解甚微。本文就如何让戏剧戏曲走进大学生通过戏剧戏曲走进课堂、深入校园和渗透网络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戏剧戏曲;走进课堂;大学生;深入校园;渗透网络
“戏剧戏曲传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戏剧戏曲创作人才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喜欢和欣赏戏剧戏曲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在某戏剧节剧目受众研讨会上的热门话题,专家们对戏剧戏曲表演人才的缺失、戏剧戏曲创作人才青黄不接、戏剧戏曲观众和戏剧戏曲传承人的锐减等影响戏剧发展的诸多问题充满了担忧。特别是有专家尖锐的指出,当前戏剧戏曲受众越来越少,普通老百姓不会通过进剧团、剧社欣赏戏剧戏曲来作为文化生活的休闲方式,非戏剧戏曲专业院校的学生与戏剧戏曲“绝缘”、戏剧戏曲专业院校的学生因就业面狭窄而没有延续和传承这传统文化等问题,是导致整个戏剧戏曲市场的低迷的主要因素,一些剧团,剧社、戏团陷入了生存危机,有可能使这留传几千年的多彩纷呈,历史悠久的戏剧戏曲传统文化会走向灭亡的尴尬局面。
于是,专家们提出了振兴戏剧戏曲市场,须“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从课堂抓起”的口号,培养他们的戏剧戏曲欣赏兴趣与素养,当然,高校大学生是这其中的重要的实施培养对象。当代大学生是提升戏剧戏曲市场的观众基础,是普及戏剧戏曲艺术常识的主体,也是传承推广戏剧戏曲传统文化的关键。然而,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对戏剧戏曲不太喜欢,对戏剧戏曲的欣赏热情也不太高,对戏剧戏曲文化知识了解甚微。本文就如何让戏剧戏曲走进大学生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戏剧戏曲走进课堂
我们知道,戏剧戏曲对高校而言,是一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优秀教材,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高校的大学生不但能从中了解戏剧戏曲知识,从戏剧戏曲文化中汲取人文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但目前国内高校戏剧戏曲课开设得较少,而且形式单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戏剧戏曲知识不够重视,忽视对戏剧戏曲知识的学习和戏剧戏曲兴趣的培养,戏剧戏曲不能很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影响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业余爱好是唱歌,会演唱戏剧戏曲名家名段的却日见稀少,对于我国戏剧戏曲的经典名段名剧名作却知之甚少,这也是当前我国戏剧戏曲事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
高校校园作为时代发展的前沿阵地,对这门传统文化艺术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了戏剧戏曲未来社会需求的走向,并关系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戏剧戏曲走进课堂,可以说是素质教育走进了课堂,传统的戏剧戏曲基础教育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它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戏剧戏曲欣赏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戏剧文化》、《影视欣赏》、《戏曲教育》等素质教育和艺术相关课程,通过有着戏剧戏曲专业背景的老师,讲授相关基础知识,带学生欣赏经典戏剧戏曲作品,以及在课堂上教学生演唱传唱率高的名家名段,这不但能将学生引入到戏剧戏曲这个传统文化的殿堂,而且能培养他们对戏剧戏曲的兴趣爱好和欣赏素养。这一举措表现了高校对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通过戏剧戏曲这特殊的素材,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当然,戏曲艺术走进高校大学生的课堂,不但引领戏曲艺术重新走入大学生的视野,让中国传统文化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同欣赏,进而喜爱、传承和发展,这不仅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对整个戏剧戏曲市场的振兴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戏剧戏曲深入校园
随着戏剧戏曲在课堂中的展开,高校大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把它深入到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从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建议具有内涵的校园文化。通过在校内开展戏曲专题讲座,举办相关的演出演艺活动,成立大学生戏剧社,学生在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排练相关戏剧戏曲术类的节目,在大型校内处活动或庆典中一展大学生的风采,这不仅仅是一种节目的表演,也是校园活动的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广和延续,对推进中国戏剧戏曲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使高校最终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内,还有一些综合院校,成立了戏剧戏曲研究所,有的已经开设了戏剧戏曲学专业和招收戏剧戏曲学研究生,有的院校还增设了戏剧影视、戏曲博士点,這都标志着戏曲艺术教育在逐步向理论化学术化的发展中迈进。
三、戏剧戏曲渗透网络
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间开展戏剧戏曲艺术教育,有利于传统戏剧戏曲的传承。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推广,让广大的大学生也有了接触戏剧戏曲并喜欢上戏剧戏曲的机会。“互联网给了观众更多地接触中国戏曲的机会,相信会有更多的网民爱上戏曲艺术。”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如是说。各主流网站、新媒体和视频客户端应推出多样化的戏剧戏曲类栏目,对戏剧戏曲界的相关新闻进行大力宣传报道。高校校园网也应该有相关戏剧戏曲相关的文化素质教育主页,这是进行戏剧戏曲传播的有效载体,无形中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香港卫视副台长白燕升也曾表示:“戏曲应将它推广到“外行”中去,特别是要让更多的大学生观众进入剧场,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让年轻人走近戏剧戏曲,很重要的一点,传播方式要有时代感时尚味儿。”
当然要让戏剧戏曲真正地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观看戏剧戏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可以说其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看到时代发展的背景和当代大学生对文化欣赏的诉求,站在他们的角度,紧扣时代脉搏,并怀着真诚之心、真切之情去接近、感动大学生朋友,要为大学生多创作、多演出符合他们心理和诉求的有现代意识、有现代情思的剧目。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处在不被重视的地位,以至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视以及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丰富多彩,传统的戏剧戏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如果不再继承、推广和发扬,这门艺术将逐步走向边缘和衰落。当前的环境、体制和机制下,让传统的戏剧戏曲走向高校大学生,遇到了许多难题。但我们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重视,可行性措施的实行和大家的参与,戏剧戏曲会拥有美好的明天,整个戏剧戏曲市场的会得到繁荣发展,当代大学生会走进戏剧戏曲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魏琦:《当代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缺陷分析》[J],教育园地,2010.4.
[2]孙娜:《借力网络让传统戏曲走近青少年》[J],大舞台.
作者简介
郭金龙,男,(1985-),湖南益阳人,助教,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
[关键词]戏剧戏曲;走进课堂;大学生;深入校园;渗透网络
“戏剧戏曲传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戏剧戏曲创作人才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喜欢和欣赏戏剧戏曲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在某戏剧节剧目受众研讨会上的热门话题,专家们对戏剧戏曲表演人才的缺失、戏剧戏曲创作人才青黄不接、戏剧戏曲观众和戏剧戏曲传承人的锐减等影响戏剧发展的诸多问题充满了担忧。特别是有专家尖锐的指出,当前戏剧戏曲受众越来越少,普通老百姓不会通过进剧团、剧社欣赏戏剧戏曲来作为文化生活的休闲方式,非戏剧戏曲专业院校的学生与戏剧戏曲“绝缘”、戏剧戏曲专业院校的学生因就业面狭窄而没有延续和传承这传统文化等问题,是导致整个戏剧戏曲市场的低迷的主要因素,一些剧团,剧社、戏团陷入了生存危机,有可能使这留传几千年的多彩纷呈,历史悠久的戏剧戏曲传统文化会走向灭亡的尴尬局面。
于是,专家们提出了振兴戏剧戏曲市场,须“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从课堂抓起”的口号,培养他们的戏剧戏曲欣赏兴趣与素养,当然,高校大学生是这其中的重要的实施培养对象。当代大学生是提升戏剧戏曲市场的观众基础,是普及戏剧戏曲艺术常识的主体,也是传承推广戏剧戏曲传统文化的关键。然而,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对戏剧戏曲不太喜欢,对戏剧戏曲的欣赏热情也不太高,对戏剧戏曲文化知识了解甚微。本文就如何让戏剧戏曲走进大学生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戏剧戏曲走进课堂
我们知道,戏剧戏曲对高校而言,是一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优秀教材,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高校的大学生不但能从中了解戏剧戏曲知识,从戏剧戏曲文化中汲取人文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但目前国内高校戏剧戏曲课开设得较少,而且形式单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戏剧戏曲知识不够重视,忽视对戏剧戏曲知识的学习和戏剧戏曲兴趣的培养,戏剧戏曲不能很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影响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业余爱好是唱歌,会演唱戏剧戏曲名家名段的却日见稀少,对于我国戏剧戏曲的经典名段名剧名作却知之甚少,这也是当前我国戏剧戏曲事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
高校校园作为时代发展的前沿阵地,对这门传统文化艺术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了戏剧戏曲未来社会需求的走向,并关系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戏剧戏曲走进课堂,可以说是素质教育走进了课堂,传统的戏剧戏曲基础教育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它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戏剧戏曲欣赏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戏剧文化》、《影视欣赏》、《戏曲教育》等素质教育和艺术相关课程,通过有着戏剧戏曲专业背景的老师,讲授相关基础知识,带学生欣赏经典戏剧戏曲作品,以及在课堂上教学生演唱传唱率高的名家名段,这不但能将学生引入到戏剧戏曲这个传统文化的殿堂,而且能培养他们对戏剧戏曲的兴趣爱好和欣赏素养。这一举措表现了高校对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通过戏剧戏曲这特殊的素材,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当然,戏曲艺术走进高校大学生的课堂,不但引领戏曲艺术重新走入大学生的视野,让中国传统文化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同欣赏,进而喜爱、传承和发展,这不仅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对整个戏剧戏曲市场的振兴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戏剧戏曲深入校园
随着戏剧戏曲在课堂中的展开,高校大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把它深入到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从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建议具有内涵的校园文化。通过在校内开展戏曲专题讲座,举办相关的演出演艺活动,成立大学生戏剧社,学生在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排练相关戏剧戏曲术类的节目,在大型校内处活动或庆典中一展大学生的风采,这不仅仅是一种节目的表演,也是校园活动的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广和延续,对推进中国戏剧戏曲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使高校最终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内,还有一些综合院校,成立了戏剧戏曲研究所,有的已经开设了戏剧戏曲学专业和招收戏剧戏曲学研究生,有的院校还增设了戏剧影视、戏曲博士点,這都标志着戏曲艺术教育在逐步向理论化学术化的发展中迈进。
三、戏剧戏曲渗透网络
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间开展戏剧戏曲艺术教育,有利于传统戏剧戏曲的传承。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推广,让广大的大学生也有了接触戏剧戏曲并喜欢上戏剧戏曲的机会。“互联网给了观众更多地接触中国戏曲的机会,相信会有更多的网民爱上戏曲艺术。”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如是说。各主流网站、新媒体和视频客户端应推出多样化的戏剧戏曲类栏目,对戏剧戏曲界的相关新闻进行大力宣传报道。高校校园网也应该有相关戏剧戏曲相关的文化素质教育主页,这是进行戏剧戏曲传播的有效载体,无形中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香港卫视副台长白燕升也曾表示:“戏曲应将它推广到“外行”中去,特别是要让更多的大学生观众进入剧场,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让年轻人走近戏剧戏曲,很重要的一点,传播方式要有时代感时尚味儿。”
当然要让戏剧戏曲真正地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观看戏剧戏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可以说其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看到时代发展的背景和当代大学生对文化欣赏的诉求,站在他们的角度,紧扣时代脉搏,并怀着真诚之心、真切之情去接近、感动大学生朋友,要为大学生多创作、多演出符合他们心理和诉求的有现代意识、有现代情思的剧目。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处在不被重视的地位,以至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视以及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丰富多彩,传统的戏剧戏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如果不再继承、推广和发扬,这门艺术将逐步走向边缘和衰落。当前的环境、体制和机制下,让传统的戏剧戏曲走向高校大学生,遇到了许多难题。但我们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重视,可行性措施的实行和大家的参与,戏剧戏曲会拥有美好的明天,整个戏剧戏曲市场的会得到繁荣发展,当代大学生会走进戏剧戏曲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魏琦:《当代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缺陷分析》[J],教育园地,2010.4.
[2]孙娜:《借力网络让传统戏曲走近青少年》[J],大舞台.
作者简介
郭金龙,男,(1985-),湖南益阳人,助教,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