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28日,在位于广州市琶州的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消防安全与应急装备展览会上,我结识了这样一个人——
他叫李焱,廣东省江门市人,今年42岁。他是江门市新会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
在广州这个差不多天天都有展览会的地方,这样一位与消防安全和应急装备业毫无关联,也不知道隔了几重山的银行职员,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展览会呢?
原来,李焱是被展览方特邀到此的。被特邀的原因,缘于他的一种特别的爱好:收藏。
如今,爱好收藏的人很多,被人们称为“收藏家”。收藏啥的都有。李焱爱好收藏的东西也不少:邮票、钱币、旧家具、老瓷器,还有古书、古籍、书画……这爱好本来就够多的了。
但是,自从2005年起,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让他多出了另一种爱好——
那年的七月,他到一个旧书摊上去挑书。无意间发现了四个奇怪的东西,像四根半截子水管。一头儿粗,一头儿细,生满了锈。但还可以看出是铜制的。
他回到家后,仍放心不下这四件东西。仔细地琢磨: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他在电脑上搜了半天,没有结果。琢磨来琢磨去,总是琢磨不透。于是他又跑回去,问那卖旧书的老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是老辈儿人灭火用的水枪。因其样子很像根笔杆,所以当地人也叫它“水笔”……这可是值得收藏的宝贝,他心中暗喜。兴趣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当即掏出350元钱,将那四只水枪全都买回了家。
回到家里,他越看越喜欢,如获至宝,如醉如痴。
李焱为什么如此喜欢这灭火的水枪呢——认识他的那天晚上,回到宾馆,我也不由得琢磨起来,有点儿像胡琢磨——这李焱之名,乃是三个“火”字。火上有火,火下也有火。一团火,简直太火了。这难道是他命里多火,需要水来平衡?以求水火相济?我说不清,只是这么猜测……
次日一大早,我进到馆内。展商们还都没来,馆内静悄悄的。我走到李焱的展位,发现他已先于我们到场。很显然,他才是最早到场的,展位上只有他一个人在。我单刀直入地问:你这名字有没有什么讲究和来历?谁给你起的?他肯定是明白了我问话的意思,微微一笑说:没什么讲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名字是我父亲给起的。有人也这么问过我,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爱收藏这些东西,反正就是喜欢。喜欢就有兴趣收藏。
从那以后,他就像着了迷一样,到处打听,到处寻找那些灭火的老物件儿。网上网下,广交互联。千方百计地结识有相同爱好的人。朋友也越交越多,老物件儿也越藏越多。
原来,这江门之地,之所以称为江门,是因西江、潭江两江在此交汇,乃江水入海之门户。从这江门走出,去海外谋生的人很多,江门也被称为第一侨乡。华侨们人在海外,心系家乡。家中都有房屋财产。常有人从海外带回灭火的器具,托亲友们帮其保护家中财产,所以灭火的洋物件儿也不少。加之广州在中国近代手工业发展较早,拥有一大批好工匠,制造的灭火器具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一些较近的省份,民间需要打造水龙、水枪的都点名请广州师傅。其他各省民间所用的水龙、水枪也大都来自广州。因此,在广州周围的县市,民间保留的各式灭火器具也比较多,容易淘得。这给李焱的收藏爱好补充了条件。所以,在13年的时间里,李焱收藏到了许多本地或来自日本、南洋、美、英等国制造的水枪、水龙、灭火器、头盔以及保险合同等历史资料。仅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水枪就有400多支。他家那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从卧室到阳台,都被这些老物件塞得满满的。他一直就有这样的梦想:建一个专题博物馆,传承消防历史和文化,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李焱的这些老物件儿在展会期间首次展出,也算是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实现了他的收藏梦想,尽管这梦想是短暂的。
难怪展览方要特别邀请李焱来参展。而李焱也乐意来参展。因为展览,使李焱的那些老物件儿重见了阳光,获得了新生,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他叫李焱,廣东省江门市人,今年42岁。他是江门市新会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
在广州这个差不多天天都有展览会的地方,这样一位与消防安全和应急装备业毫无关联,也不知道隔了几重山的银行职员,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展览会呢?
原来,李焱是被展览方特邀到此的。被特邀的原因,缘于他的一种特别的爱好:收藏。
如今,爱好收藏的人很多,被人们称为“收藏家”。收藏啥的都有。李焱爱好收藏的东西也不少:邮票、钱币、旧家具、老瓷器,还有古书、古籍、书画……这爱好本来就够多的了。
但是,自从2005年起,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让他多出了另一种爱好——
那年的七月,他到一个旧书摊上去挑书。无意间发现了四个奇怪的东西,像四根半截子水管。一头儿粗,一头儿细,生满了锈。但还可以看出是铜制的。
他回到家后,仍放心不下这四件东西。仔细地琢磨: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他在电脑上搜了半天,没有结果。琢磨来琢磨去,总是琢磨不透。于是他又跑回去,问那卖旧书的老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是老辈儿人灭火用的水枪。因其样子很像根笔杆,所以当地人也叫它“水笔”……这可是值得收藏的宝贝,他心中暗喜。兴趣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当即掏出350元钱,将那四只水枪全都买回了家。
回到家里,他越看越喜欢,如获至宝,如醉如痴。
李焱为什么如此喜欢这灭火的水枪呢——认识他的那天晚上,回到宾馆,我也不由得琢磨起来,有点儿像胡琢磨——这李焱之名,乃是三个“火”字。火上有火,火下也有火。一团火,简直太火了。这难道是他命里多火,需要水来平衡?以求水火相济?我说不清,只是这么猜测……
次日一大早,我进到馆内。展商们还都没来,馆内静悄悄的。我走到李焱的展位,发现他已先于我们到场。很显然,他才是最早到场的,展位上只有他一个人在。我单刀直入地问:你这名字有没有什么讲究和来历?谁给你起的?他肯定是明白了我问话的意思,微微一笑说:没什么讲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名字是我父亲给起的。有人也这么问过我,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爱收藏这些东西,反正就是喜欢。喜欢就有兴趣收藏。
从那以后,他就像着了迷一样,到处打听,到处寻找那些灭火的老物件儿。网上网下,广交互联。千方百计地结识有相同爱好的人。朋友也越交越多,老物件儿也越藏越多。
原来,这江门之地,之所以称为江门,是因西江、潭江两江在此交汇,乃江水入海之门户。从这江门走出,去海外谋生的人很多,江门也被称为第一侨乡。华侨们人在海外,心系家乡。家中都有房屋财产。常有人从海外带回灭火的器具,托亲友们帮其保护家中财产,所以灭火的洋物件儿也不少。加之广州在中国近代手工业发展较早,拥有一大批好工匠,制造的灭火器具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一些较近的省份,民间需要打造水龙、水枪的都点名请广州师傅。其他各省民间所用的水龙、水枪也大都来自广州。因此,在广州周围的县市,民间保留的各式灭火器具也比较多,容易淘得。这给李焱的收藏爱好补充了条件。所以,在13年的时间里,李焱收藏到了许多本地或来自日本、南洋、美、英等国制造的水枪、水龙、灭火器、头盔以及保险合同等历史资料。仅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水枪就有400多支。他家那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从卧室到阳台,都被这些老物件塞得满满的。他一直就有这样的梦想:建一个专题博物馆,传承消防历史和文化,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李焱的这些老物件儿在展会期间首次展出,也算是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实现了他的收藏梦想,尽管这梦想是短暂的。
难怪展览方要特别邀请李焱来参展。而李焱也乐意来参展。因为展览,使李焱的那些老物件儿重见了阳光,获得了新生,具有了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