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转型期的完成,每一个中职学生都面临多种观念的冲击,为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中职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职学生道德意识弱化。2面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样一种新兴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应对其教育方式特殊性引起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弱化,如何解决学生在面对社会用“有色眼光”看待中职教育时的困惑,并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心理问题;怎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各种思想道德观念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模式和教育主体都具有不同于普通中等教育的特殊性。因此,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信息网络化的出现,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弱化。 首先,信息网络化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网络信息的混杂性对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念冲突加剧、价值取向多元化。 其次,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中职学生在就业时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和弱势心理。再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作为学生经济来源的家庭收入两极分化较严重。
2中职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中职教育在专业理论上以“够用”为原则,强化学生的技术操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即将理论“够用”原则套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压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深度,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中职教育模式相适应,大部中等职业学校都能做到加大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力度,但却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中职学生的特点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首先,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思想认识上的相对膚浅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等等。其次,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并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或者过分不冷静,走极端,或者逆反心理较强,形成某些过激行为,从而导致了道德知行分离。第三,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他们处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日渐提高、自我意识、人生观日渐成熟的关键时期,道德观念日益增强,道德评价能力逐步提高,但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没有独立的社会角色定位等诸多原因,导致他们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从而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二、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 加大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 以社会大课堂为载体,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四) 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保障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在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中,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中职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职学生道德意识弱化。2面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样一种新兴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应对其教育方式特殊性引起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弱化,如何解决学生在面对社会用“有色眼光”看待中职教育时的困惑,并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心理问题;怎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各种思想道德观念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模式和教育主体都具有不同于普通中等教育的特殊性。因此,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信息网络化的出现,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弱化。 首先,信息网络化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网络信息的混杂性对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念冲突加剧、价值取向多元化。 其次,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中职学生在就业时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和弱势心理。再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作为学生经济来源的家庭收入两极分化较严重。
2中职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中职教育在专业理论上以“够用”为原则,强化学生的技术操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即将理论“够用”原则套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压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深度,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中职教育模式相适应,大部中等职业学校都能做到加大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力度,但却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中职学生的特点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首先,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思想认识上的相对膚浅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等等。其次,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并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或者过分不冷静,走极端,或者逆反心理较强,形成某些过激行为,从而导致了道德知行分离。第三,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他们处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日渐提高、自我意识、人生观日渐成熟的关键时期,道德观念日益增强,道德评价能力逐步提高,但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没有独立的社会角色定位等诸多原因,导致他们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从而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二、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 加大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 以社会大课堂为载体,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四) 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保障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在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中,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