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被寄予厚望。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要地给出了对应问题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给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而且经常注意力难以集中,但是这个年纪也是公认的学习的黄金年龄段,对于该年龄段的学生,若能适当引导,其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大,在该阶段培养创新思维,能够对学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阶段,本应该是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达到顶峰的年纪,但是因为错误的教学方法,让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心中对数学持有一种抵触心理,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课堂效果,最终使他们的成绩不理想,之后承担来自家庭和教师的双重压力,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进一步排斥,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中学、大学中,闻数学胆寒的现象,实际上与小学阶段的心理阴影有巨大的关系。多数教师不能转变观念,依旧把自己当成课本的搬运工,课堂既无趣味性又没有延展性,枯燥乏味让人昏昏欲睡,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自制力就有限,在教学内容不吸引人的情况下很容易走神甚至瞌睡。而糟糕的课堂效果往往通過海量的习题作业进行找补,这也加速了学生的偏离,让原本就不高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受到打击,课堂内容尚且无法完成,还何谈创新思维的培养呢?
2.小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就没有一模一样的人,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家庭因素、遗传因素等的影响,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很多教师强行加快教学节奏,导致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掉队。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几何和代数之间具有明显的鸿沟之外,数学教学内容常常互相影响,一旦在某一环节掉队,学生就很难跟上,最终完全放弃数学的也不在少数。
3.教师缺乏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训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学能力十分有限,在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十分依赖教师的指导,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方法教导新学生,从根源上扼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一味追求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变成了做题的机器,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二、提高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本身思想上的转变,教师要明确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当下学生最为重要的品质,创新型人才是整个社会最急需的人才。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设计环节,就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培养方案,拒绝因盲目追求进度和学习成绩而进行“填鸭”教学、题海战术,就算学生的成绩上来了,没有创新思维,在今后更高层次的教学中依旧举步维艰,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也会逐渐变得平庸甚至被淘汰。只有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才能使得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可能。
2.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或者记笔记,偶尔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课堂互动非常被动,而且互动效果并不理想,常常导致学会的同学学会了,不会的同学依旧不会,长此以往,两极分化越发严重,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做文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甚至跳脱的观点,让创新精神在他们的心中萌芽,渐渐的,他们就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提升学习热情。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点,他们虽然求知欲旺盛,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但是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差,一曝十寒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时候喜欢凭借个人感情的好恶去做事。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如此鲜明的年龄特征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利用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规避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带来的走神和瞌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并活跃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在书本之外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游戏、儿歌、顺口溜等,加深学生对学科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固有思想,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铎.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2]杨柳.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8).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而且经常注意力难以集中,但是这个年纪也是公认的学习的黄金年龄段,对于该年龄段的学生,若能适当引导,其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大,在该阶段培养创新思维,能够对学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阶段,本应该是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达到顶峰的年纪,但是因为错误的教学方法,让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心中对数学持有一种抵触心理,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课堂效果,最终使他们的成绩不理想,之后承担来自家庭和教师的双重压力,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进一步排斥,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中学、大学中,闻数学胆寒的现象,实际上与小学阶段的心理阴影有巨大的关系。多数教师不能转变观念,依旧把自己当成课本的搬运工,课堂既无趣味性又没有延展性,枯燥乏味让人昏昏欲睡,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自制力就有限,在教学内容不吸引人的情况下很容易走神甚至瞌睡。而糟糕的课堂效果往往通過海量的习题作业进行找补,这也加速了学生的偏离,让原本就不高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受到打击,课堂内容尚且无法完成,还何谈创新思维的培养呢?
2.小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就没有一模一样的人,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家庭因素、遗传因素等的影响,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很多教师强行加快教学节奏,导致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掉队。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几何和代数之间具有明显的鸿沟之外,数学教学内容常常互相影响,一旦在某一环节掉队,学生就很难跟上,最终完全放弃数学的也不在少数。
3.教师缺乏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训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学能力十分有限,在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十分依赖教师的指导,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方法教导新学生,从根源上扼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一味追求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变成了做题的机器,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二、提高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本身思想上的转变,教师要明确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当下学生最为重要的品质,创新型人才是整个社会最急需的人才。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设计环节,就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培养方案,拒绝因盲目追求进度和学习成绩而进行“填鸭”教学、题海战术,就算学生的成绩上来了,没有创新思维,在今后更高层次的教学中依旧举步维艰,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也会逐渐变得平庸甚至被淘汰。只有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才能使得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可能。
2.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或者记笔记,偶尔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课堂互动非常被动,而且互动效果并不理想,常常导致学会的同学学会了,不会的同学依旧不会,长此以往,两极分化越发严重,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做文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甚至跳脱的观点,让创新精神在他们的心中萌芽,渐渐的,他们就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提升学习热情。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点,他们虽然求知欲旺盛,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但是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差,一曝十寒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时候喜欢凭借个人感情的好恶去做事。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如此鲜明的年龄特征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利用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规避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带来的走神和瞌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并活跃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在书本之外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游戏、儿歌、顺口溜等,加深学生对学科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固有思想,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铎.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2]杨柳.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