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海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W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部电影的阵容堪称鼎盛,导演是《高斯福得庄园》的导演肯尼斯·布兰纳(Kenneth Branagh),两位主角,一位是曾在1972年旧版电影中出演的老戏骨麦克·凯恩(Michael Caine),另一位是身兼制片人的裘德·洛(Jude Law)。而最出名的恐怕还要算本片编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这样的阵容注定了本片浓郁的知识分子气息。但影片上映后却受到评论界一片恶评,大多数影评人都认为它远远比不上1972年由Joseph L.Mankiewicz执导的老版电影以及Anthony Shaffer的原作话剧。但这样的比较其实有点驴唇不对马嘴,这部新版的《非常冲突》几乎可以说是一次崭新的创作。品特仅仅将原作中的故事作为他剧本的一个引子,虽然说原作和新作都可以概括为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在精神和身体上的对抗,但品特则将这种对抗尽可能地延伸了,并把原本颇具娱乐性的故事发展成一个悬念和荒诞交织的人生隐喻。这一点也许正是新版的《非常冲突》远远超越老版,但最终却被人误解诟病的地方。
  故事开始于两个男人的会面,演员米罗来到畅销书作家安德鲁家中,试图说服安德鲁同妻子离婚,这样他就可以同他的妻子结婚。这本该是种紧张的剑拔弩张的关系,但畅销书作家安德鲁却毫不动气,反而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他让米罗假装闯入他家,盗取他的一件珍贵珠宝,这样,他就可以得到巨额的保险金,而贫穷的米罗也可以借此得到大笔财富,就是这个诱惑引发了两个男人之间的一场较量。这一段原作中的情节被品特压缩成新作中的前三分之一部分,而后三分之二则完全是新创作。这样的改动如同将一部独幕剧改成了三幕剧。不但篇幅长了,结构复杂了,而且人物性格和人物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本的猫捉老鼠变成了现在的针锋相对,电影后半段充满了高智商的悬念情节,两个男人各自穿起伪装玩起这场对抗游戏的时候,其实恰恰也暴露了他们内心真实的脆弱。在品特笔下,这部电影中布满了真相和假象,甚至可以说真相和假象融为一体,它的水准远远凌驾于普通的悬念片,普通的悬念片只要等到电影结尾,悬念一解开,整个故事都失去了吸引力。而《非常冲突》的高明就在于看到结尾,你更会想去回味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去分辨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而且不同的观众完全会有不同的判断。从这一点看来,这部电影是一个看似封闭却拥有无限可能的迷宫。影片的故事从头至尾都发生在一座幽闭的房子里,而它的结局却呈现出无比的开放性。而影片最后一段显露出的同性恋倾向更是将这场男人问的争斗推到了纯粹到荒诞的地步。原本他们是为了一个女人而互相争斗,可到最后,女人已经不再重要,这争斗本身就成了意义所在。难怪品特在答应接手出任电影编剧时会说:“四十年来,我一直都在写这类故事。”
  这部电影也见证了裘德·洛的出色演技。近年来裘德·洛似乎在刻意摆脱风流帅哥的银幕形象,从《偷心》(Closer)到《非法入侵》(Breaking and entering)再到这部《非常冲突》,他一步一步从一个表演者转化为一个创作者。他所扮演的米罗可说是他表演生涯中性格层次最丰富的角色,他在同凯恩的对手戏里,游刃有余地扮演了一个匹配的对手。这也是电影要成功的关键,这两个演员必须在同等的强度上表演,表演的分寸上稍强一点或稍弱一点都会造成结构上的不平衡。
  总之,这是一部完全值得一看的电影。虽然可能评论对它褒贬不一,但它所蕴藏的机智和深刻,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迷雾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一直对通俗小说不被传统文学界认同而耿耿于怀。所以他曾经写出过像《不同的季节》(Different Seasons)这样的另类恐怖小说,其中的中篇《肖申克的救赎》被搬上银幕后成为电影界的一个传奇。那么眼下这部《迷雾》则无疑是他想要为通俗艺术正名的另一次努力。
  《迷雾》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起金自己非常推崇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蝇王》,都是讲述人性黑暗的寓言式故事。只是《迷雾》的场景设置不是在远离人烟的荒岛,而是一个普通的超级市场。这个场景很适合电影语言的表达,也同时对他所要描述的人性提供了一个更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舞台。故事讲述一团神秘的迷雾笼罩在美国缅因州的一座小镇上空,迷雾中隐藏着嗜血的恐怖怪物。一群镇民被困在一座小超市中,在生死边缘,这些人纷纷流露出人性的种种劣迹。当然这里面一定也有一位英雄挺身而出,但故事的结局并不是传统的大团圆,金的用意在于警示和讽刺。警示我们人类其实都是原始的动物,我们的内心正是最恐怖的怪物;讽刺的则是我们盲目自大的英雄主义幻想。
  影片的导演是和金多次合作的著名导演弗兰克·达拉邦(Frank Darabont),他俩曾合作过《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野奇迹》,都是讲述人性光明一面和人生希望的感人之作。这一次两人共同带来一部黑暗沉重的《迷雾》,也并不令人失望。整部影片的节奏都控制得很好,始终能做到扣人心弦且不落俗套,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颇为真实可信。唯一的缺憾可能只是最后那个被誉为“最具震撼力的结尾”,个人以为少了点铺垫,略显突兀和刻意。但这并不能抹杀这是一部好电影的事实。的确,用怪物电影的手法来讲道德故事,除了这两位,还真找不出更好的人选了。
  
  加速
  
  2008年似乎已经成为老牌摇滚乐队的复出年了,Counting Crows,Porfishead,Bauhous,The Verve,那些曾经激动人心的名字好像一夜之间又都回来了。但在这股如火如荼的复出潮中,最让人期待和激动的无疑要数R.E.M.了。这张《加速》(Accelerate)出版于08年4月1日,但这绝不是愚人节的玩笑,因为R.E.M.真的回来了。
  说他们真的回来了是因为这次的新唱片证明了他们不是玩票性质的回归,而是在风格和实力上的真正回归。经历了98年对迷幻电子风的探索和2004年那张《围绕太阳》(Around the Sun)的低潮之后,这次的R.E.M.又回到了吉他主导的另类摇滚这个几乎是他们一手开创的音乐风格。我们终于又能听见Peter Buck的吉他轰鸣着成为歌曲的主导而不是点缀,终于又能辨识出Mike Mills的贝司底蕴。而Michael Stipe的嗓音一如既往的沉厚,复杂,灼人耳膜;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你能感觉到他真的相信自己唱出的每一个词。这是一张精力旺盛的专辑,充满了愤怒、欢乐、狂野和沉思。它的冲劲和力量让你不得不相信,有些人是不会老的。
  
  附言:我爱你
  
  这是部憋着劲要感动你的电影。故事讲述死去的丈夫身前计划好在自己死后每天给妻子一封信,帮她度过精神上的孤独并开始新的人生。这也许是近年来对爱情最最充满幻想的表述了。虽然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的好莱坞童话,但相信大部分观众还是会被这个故事打动。再加上里面那么多好听的歌,那么多漂亮的爱尔兰田园风光,还有一直萦绕耳边的那个幽默,宽厚,深情,温暖的男声,我不得不说,这场蓄谋的感动非常成功。
  
  野蛮容光
  
  这电影看上去很美,巴黎,伦敦,马洛卡的景致风情各有各美。摄影机优雅地在不同年代里展示优雅。当然那是表面的优雅。如同电影的名字,容光背后有一个扭曲野蛮的故事等着你,背叛,乱伦,要给这个故事贴上标签也很容易,但要理解这些标签底下的人性却要费一番功夫。看这部电影,你会觉得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真是可以腐朽到不顾一切的地步的。在我眼里,这就是一个彰显人性的反面案例。看多了描写压抑人性的故事,现在这部《野蛮容光》把人性这头困兽放出来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周六夜晚,周日早晨数乌鸦
  
  “数乌鸦”是无意义的事(counting crows在英语俚语中表示做无意义的事)。所以这支叫作“数乌鸦”的乐队唱的也是虚无的歌。专辑的前六首描绘了周六的夜晚,节奏快速甚至有点躁动,被欲望和绝望轮番轰炸的灵魂在做着无意义的嚎叫。而后六首周日早晨,则转成沉静内省的喃喃自语,把愤怒、回忆和梦想并置在虚无的底色上。他们是一群聪明得早早看透人世的人,但同时也感性得始终无法浇灭内心的火焰。所以他们才会用一明一暗的两个半天来讲述自己的挣扎。十五年,才发行了五张录音室唱片,但已经足够让他们成为最值得被记住的另类乐队。
其他文献
译:河西    有朋友问我,爱德华萨义德去世的时候多大岁数了。我踌躇了一会,稍作计算,回答说,“六十七岁,比我大几个月。”此时,我碰上了一个古怪的时态。我这样说,是比“过去的我”,还是“现在的我”?当然,两种时态都没错,尽管我现在还活着,但部分的生命早已随风而逝。  我不喜欢使用“无法承受”这个词,因为我意识到,每天有太多的人都在承受着似乎是无法承受的精神困境。但当2003年9月25日,爱德华萨义
期刊
译/岳峰    佩雷安托万的农庄有条与教堂相连的走廊,挺让人喜欢的。走廊里有个年轻姑娘坐了许久,等待着他的归来。那是复活节的星期天前夜,那天从下午开始,神甫就在听那些明天要过复活节的人们忏悔。他没按时来,但姑娘耐心地等着,松弛地斜靠着在那儿找到的一张大椅子上,透过藤帘看着偶尔路过村街的人们。  她长得清瘦脆弱,看上去不是很健康,营养不良。灰色的眼中透出幽怨和不安,这倒衬得她的五官精致细雅。她没带帽
期刊
译/丁骏    菲利普罗斯极少接受采访,我也很快找到原因所在。并非因为他不友善或者态度粗鲁;他只是受不了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同样的问题。“你想谈什么?”罗斯一边坐下,一边问道。我已经感觉到这将是份苦差事。2005年9月,《纽约时报》就罗斯的作品被美国图书馆出版一事采访了他。生前便获此殊荣的作家一共还有两位(尤多拉韦尔蒂【注:尤多拉韦尔蒂(1909-2001):美国女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德尔塔婚礼
期刊
十九世纪的美国文学史不会对这样一位作家轻描淡写:他生活于资本主义上升期,却眷恋着新英格兰的殖民史;他的笔尖流动着细腻优雅,却着力展现艰深晦涩的人性画卷;他热衷给人物披符挂号,浪漫和象征却是他自己的符号;有了他和其他同时代作家的横空出世,摇篮中的美国文学终于在世界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这个人,就是霍桑。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浪漫主义大师,一生经历了美国殖民历史的发展
期刊
This was an absolutely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strategic plan, and it deserved to be supported。The library helps lower- and middle-income people — immigrants — get their shot at the Ameri
期刊
译:红笺小丁    菲利普罗斯住在新英格兰南部。我打电话给他,问是否能够安排一次采访。基本准则谈毕,他提议说自己驾车来纽约,然后我们便可聊上几个小时。我问能否去他家拜访,“我不会翻你家垃圾桶的。”  他还是说宁愿来纽约,“我带只垃圾桶给你。”  于是同他在我的住处见面了,时值八月,天气正热。罗斯身穿红白格子短袖衬衫,宽松卡其布裤,平底船鞋,鼻梁上架一幅金丝边眼镜。一举一动严肃,客气,又谨慎。   
期刊
译:陈寂    亚历山大谢林,当代俄罗斯作家,1961年生于伏尔加流域的伏尔加地区,毕业于莫斯科物理工程学院,著有小说集《沙发》。1998年还在《日与夜》等杂志上发表作品,毕业后曾有一度时间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而后兴趣转向了影视导演,动画制作,还曾把小说改编成剧本等。    玛丽安娜是绝色美女。她的美丽难以用语言描绘。甚至下面的句子也不能写出她的美貌。“所有男人见到她以后脖子伸直不会动弹,颈椎咯咯
期刊
译/孙仲旭    保罗瑟鲁(1941— ),美国作家,在小说、游记两种文体写作中成就卓著,本篇选自1979年出版的《老巴塔哥尼亚快车》(The Old Patagonian Express)。在这本游记中,作者记录了从美国波士顿往南经中美洲到南美洲的乘火车旅游。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里斯,作者拜会了阿根廷的“国宝”级作家——豪尔赫博尔赫斯。      六楼的楼梯平台处,有块铜制铭牌,上面刻着“博尔
期刊
译:索夫    加莉娜达尼埃尔耶夫娜克里莫娃生于莫斯科,1972年毕业于国立列宁莫斯科师范学院地理——生物学系。1990年进入高尔基文学院,师从叶维诺库罗夫。她的作品包括《俄罗斯的自由诗选集》(1990),诗集《留局待取》(1994)、《直接话语》(1998)、《空气中的笔记》(2002)、《北方——南方》(2004),还曾编选《莫斯科缪斯1799-1977》(1998)、《莫斯科缪斯17世纪——
期刊
译:徐和瑾    人人孤独,相互轻视,我们的痛苦是座荒岛。但这并非是无法安慰自己的理由,安慰自己,是在今晚,在街上喧闹声渐渐消停之时,是今晚用词语来安慰自己。哦,可怜的落拓者,在书桌前用词语安慰自己,他坐在书桌前,把电话听筒取下,因为他害怕外面的世界,而在晚上,如果电话听筒已经取下,他就感到自己就是国王,不会受到外面恶人的攻击,那些人变成恶人是说变就变,而且是无缘无故地作恶。    这小小的幸福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