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热爱的城市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所热爱的城市,不是一座城市,而是“城市”这个集合性概念。
  我骨子里喜欢在城市生活,大概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意识到了这一点。那时我的外婆希望我能够不忘本,同时有意培养我的节俭精神,让我至少体验一次农村生活,于是和我父母商量,带我去湖南中部她的老家住一个月。
  头几天,我还有一些新奇感:每天去山上摘果子,去池塘边钓鱼,偶尔还能操弄两把小锄头,体验一把课本上的“锄禾日当午”。到傍晚,就陪着舅爷爷家养的狼狗在村镇里遛弯,然后回来在大院子里吃饭。我舅爷爷家在当地颇有些收入,几乎顿顿有肉有鸡,我们吃菜,狗啃我们吃剩下的排骨骨头和剩饭。这种日子大概过了快一周,即便是最能发现新奇事物的小孩子,也感受到了无聊——山上的果树除了柑子就是柑子,池塘里的鱼除了鲫鱼就是草鱼。娱乐是准点收看七点的《新闻联播》和八点的电视剧。
  九点入睡,六点起床。非常规律,但是单调。
  我当时体能不好,不能加入乡间孩子们打鸟、爬树、摸鱼、打闹的游戏,没有人一起玩,没有书看,没有人聊天。对于我这个城市来的孩子,我会的技能和这里格格不入。乡间的风景在那时的我看来就是有绿色覆盖的土堆,零食很少,没有书店,没有漫画。大人们说着我听不太懂的方言,旱厕里爬满了让小孩害怕的屎壳郎。于是在我的强烈闹腾下,原定一个月的农家体验,最后十天就收场了。
  坐在回家的中巴上,公路旁是铁道,一列火车追上了我们,火车头发出轰鸣声,随即是哐当哐当的节奏,听着这声音,我感到熟悉和安全,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基本确定,我喜欢在城市生活。
  二
  我曾有幸,在20岁的年纪,随着我姑姑在美国自驾,横行在州际公路间,跨越了大半个美国,到访了基本上每一个说得出名字的美国大城市。


  我们从艾奥瓦的苏城(Sioux City)出发,穿过内布拉斯加,经拉皮德城(Rapid City)到达黄石公园。在黄石露营近一周后,我们继续向西,到西雅图(Seattle),再沿着5号州际公路,穿越波特兰(Portland)一路往南,来到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向西南到旧金山(San Francisco),往东南到洛杉矶(Los Angeles)。随后,从洛杉矶起飞,在拉斯维加斯(Las Vegas)转机,于圣路易斯(St. Louis)降落,穿越西进之门,向东进发。在路易斯维尔(Louisville)稍作停留后,直线开到华盛顿(Washington)。经过白宫、林肯纪念堂、国会山三角,再向东北,到费城(Philadelphia)、纽约(NewYork)、波士顿(Boston),从波士顿调头向西,沿着90号公路,到达边境线的水牛城(Buffalo),再沿着伊利湖,继续顺着90号公路开,经过克里夫兰(Cleveland),最终到达芝加哥(Chicago),结束行程。
  我不厌其烦地列出这些地名,是因为这些地名背后都是具象化的一座座鲜活的城市,它们在纸面上或许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短语,但每个城市有它们的特色和风貌,这些城市景观组成的记忆,会内化为人的一部分。中国的城市也是一样,南北方的城市差异,独特的市民文化,城市古建的历史。正如卡尔维诺所说:
  “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我在列出这些城市名时,就把这些地方的记忆重新抽取。尽管大部分的旅行记忆已經模糊,但每个城市的文化景观会给你的感官留下深刻印象:西雅图靠海,鱼市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静静待在街角,它门口的街头表演者挂着令人深刻的标语:“妈妈以为我在读大学,请不要告诉他我在这里表演。”穿过海湾大桥到达旧金山,下午3至4点云雾开始笼罩整个城市,气温也开始降低,在街上时常可以看到羽绒服和短袖并存,市内占地庞大的华人街;庞大的中央公园横亘在曼哈顿岛上,第五大道、百老汇、华尔街组成了繁忙的纽约,自由女神像矗立在纽约港上,照耀着哈德逊河河口。
  还有华盛顿的首都风貌,拉斯维加斯的博彩色彩,波士顿、费城的旧英格兰建筑景观,每座城市都有它强烈的美感,美国的历史没有那么悠久,但是它的现代城市确实比我们的建设得更早,更加规整,更能让人感受到“现代”的气息。
  三
  据说年轻时居住过的城市会给人打上深刻的印记风格。
  和城市的磨合是一场自由的激情,在生活的长久范围内,它会慢慢内化成你的一部分,就像海明威所说的那句名言:“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其实不光是巴黎,所有城市都有它的性格,这个性格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赋予的,它体现在建筑里、道路上、空气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后来到这个城市的人们,同时反哺着塑造了这个气质的人们。
  小时候我的空间感被江水塑造,一条湘江把城市分成了河东和河西,几座大桥是东西的连接,无穷的想象都随着河水蜿蜒。随后到了香港,空间感又发生了形变,中文大学依山靠海,建筑随山起伏,高低错落有致,建筑一面朝向宽广的蓝色大海,另一面可能就是翠绿的山景。香港平坦地形大多是人为的塑造、填海的产物,建筑十分密集,居住空间狭窄。宽广和局促在此并存,并且同时带来了相关的闲散与宽广。城区和乡区交错着,没有明显的边界。拖鞋和皮鞋,都是这座城市的风貌。
  除了空间感外,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城市的气味。
  我成长的城市是一座工业城市,空气中时常飘荡着一股尘霾的气息。在我爷爷的厂房里,机器轰鸣,带来的是钢铁碰撞、淬火的金属味。夏天街上散布着樟树的香气,把樟树青色的籽挤开,那种味道我很难描述,是清爽的同时带着一些酸,在我印象里那就是“绿色”的味道。在香港第一次进入室内,潮湿的空气结合冷气,把木质地板的味道提取了出来,不透光的大学教学大楼里有一丝阴冷,混合着青春的荷尔蒙气息。在海岸边,潮湿与海的咸味伴随着南风吹拂着。工作后我出差去过很多城市,对气味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西藏的城市里,拉萨的街头有一种独特的气味,当地人告诉我那是酥油的味道。在室内的空间里,到处弥漫着藏香的味道,是檀香、麝香和藏红花的混合气味。出租车上,司机也会挂着有独特气味的精油或香薰,很容易把这种味道和佛教、高原联系在一起。
  这些都是城市内化后的我的记忆。但城市最重要的,也如同卡尔维诺所说的:“你所喜欢的不在于七个或是七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的问题所给予的答复。或者在于她能提出迫使你回答的问题,就像底比斯通过斯芬克斯之口提问一样。”我深深赞同这句话。我对于乡间生活的不感兴趣,也是因为其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消磨着人,让我无法去追寻我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而城市能提供形形色色的人,能提供形形色色的问题,也能提供形形色色的回答。多样的城市活动中,肯定有困扰你很久的疑惑,只要你去探索,便能发现这些问题和回答的端倪。每一次和城市的碰撞,都会让你更加认识你自己。
  四
  中国人或许往往有一种田园牧歌情结,文人们在追求功名理想的同时,也怀抱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大约滥觞于后世人对陶渊明的推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背后或许有一种联想,把乡村生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把城市、庙堂生活关联到“樊笼”“俗韵”。
  乡土中国所带来的熟人社会,让人们对城市这个“陌生人”聚居的地方,抱有天然的警惕。城市的确是陌生人所聚集而形成,人们彼此不认识,因为陌生,要靠法律和规矩维护人际关系,你是什么人不重要,你有什么心也不重要,只要你认同城市的规则,和居住在此地的人们达成一个共识,就可以加入这个群体。有人会认为城市过于冷漠,但正是这种规则和共识,现代城市的形制才得以保留,一些基于城市的社会活动才能够开展。


  在城市里所认为的远方田园生活并不是一种与世无争,而是那些庸俗尚未传播过去而已,就像很多个人的淳朴,并不是他们沉思反省之后所做的选择。高深的隐者多半不会隐于深山密林中,他们会出没在喧嚣的街头。
  说到底,我热爱“城市”,热爱的是每一座城市独特的风貌、历史、古建、气味,也热爱的是每一座城市共有的规则、秩序,各色各样的人聚集到一起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朋友曾经教我一个方法摆脱低落的情绪:走出家门,到城市最繁华的大街上,看人来人往,看着他们或匆忙或闲适,聚精会神地看,聚精会神地感受。那么你的失落、你的焦虑就会被稀释,那种繁华的活力会重新回到你身上。
  人世百态,也尽在于此。
其他文献
纵观秦时明月,如同翻阅手边零散的札记。从自负到自卑到如今的不断回暖,国学如同一点墨源,纷落于薄宣,晕染开来,没有尽头。  近年来,许多电视台尝到外引综艺带来的暴利的甜头,纷纷效仿引进,一时间电视上竟找不出纯粹的中国元素的影子了。生活中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快速接受的我们产生了惶恐之心,回过神才发现,身边一些熟悉的东西已消逝殆尽。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之绵长,文化之源远,想必身处其中的我们
期刊
所谓的气味相投就是:在某一个时间空间,两个人散发出一模一样的气息,波长、频率、振幅,全都相同。但如果当那个时间空间过去了呢。他没说下去,只笑着看她一眼。她被看得羞低了头。  不知怎么,那天说什么都像是情话。七年之后想起来,仍觉心荡神驰。  在沈阳的时候,他所住宾馆的附近有一段铁路。黄昏时无事,他有时会出去走走,顺着铁轨一直走下去。不知道后面会不会突然冲过来一辆火车,将他瞬间碾为齑粉。如果她得知凶信
期刊
“黑凉粉!”“烤香馕!”交织的标准普通话,清晰,却冰冷而陌生。  老家的门前有一条宽大的马路。犹记得小时候,走在黄泥遍布的路上,柔软的泥土沾在裤腿上,混杂着怎么也洗不去的土腥气。夏日的阳光柔和朦胧,是明亮的琥珀色。农田中的油菜花用热辣的植物清香覆裹着我,小手伸出,想去触摸那片明黄。  但更吸引我的要数小贩的吆喝声。那是家乡的方言,我总觉得她扭捏,不太自然,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我在小摊前踮起脚尖递
期刊
从酒吧出来,深宵的街道人声喧哗,人群围着倒在马路中间的一个年轻人。他脑部遭受了重击,神志不清。我一边跪下来寻找他的脉搏,一边打电话报警。L脱下衬衫想垫在年轻人脑后,这时一只手伸过来拉住他。  “小心。”那人说,是带口音的英语,但语气坚定。他借着手机屏幕的光线仔细检查年轻人的瞳孔后轻声说:“He is gone.”  我知道他的意思,因为我没有找到脉搏。但L疑惑地看向这个陌生人,恳切问:“But t
期刊
刚进高中那会儿,我太自以为是,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调子高到了极点。经过初升高一个暑假蜜罐子般的浸泡,再加上夏令营赢了几场球赛,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军训开始那天,一个穿着墨绿色西装、戴着金丝框眼镜,“形似”班主任的中年男人指着我,用一种语调奇怪而且字字扎心的语气说:“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头发那么长?马上给我剪了!”顿时我就想发作,但想到刚到新学校,还是不要破坏形象,竟将那般不爽的劲儿忍了下去。虽然
期刊
那天晚上将近十二点他就睡着了,可凌晨两点又醒过来。这时,月光已换了地方,照在西头的屋子里。一束光芒射进起居室和厨房的窗户。全套家具——桌子旁边一把椅子,上头搭着他的外衣,半开的厨房门投下一道阴影,报纸旁边那盏灯的位置——正是菲比倚在桌旁的景象,菲比活着的时候常常这样。这使他大吃一惊。是她,还是她的鬼魂?他从前不信鬼神。可是,微弱的光线下,他定定地盯着她,头皮一阵发麻,便坐了起来。那人影没动。他把两
期刊
我只能责怪自己太不识泰山,直到去日本第三年,学戏剧的我才知道有一位叫作Sakura Ando(安藤樱)的演员在日本影视作品里多么千姿百态。若是她没有在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中演绎一位冷暖有情的妈妈,那么我与她只会是“相见更晚”。平时不太关注某个演员的我也开始留意这朵“樱”,在何时何处如何绽放。  再看她是《百元之恋》,一部完全以她饰演的丧女为视角展开的作品。她把自己胖成满身肥膘,扮演一位寄生于家庭
期刊
一提到大诗人苏轼,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关键词便浮现了出来——“豪放派”“豁达”“乐观”。这些常识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就能够倒背如流了,然而在高中文本教学中,学会“为什么”比“是什么”来得更重要。如何通过文本的教学,让学生体会苏轼在遣词造句和蕴神怀意中浸润的豁达情怀,品味古典诗词的风格和意境,尝试接近苏轼的生命状态和人生情怀,则是课堂的关键。  《定风波》是一首典型的苏轼的词作,苏轼通过沙湖道中遇雨这样
期刊
某个星期四的语文教研活动,张世程老师做了《体验与语文教育的有效性》的报告。我听着,思绪却不完全集中在报告本身,而是时不时有了一些不自觉的游离。  人们经常提起人与某些事物的交融,就如武侠小说里,作者不厌其烦地穿插关于人性与剑性的探讨,构造出人与剑相契合的精神世界。人因剑而能,剑因人而显,人与剑超脱了使用与被使用的世俗关系,不分属性地成为武林的主角。而对于一个报告而言,做报告的人与报告本身应该统一在
期刊
我念初中的学校绿化搞得很好。进校门的坡上樱花和山茶花是很美的,道路旁排排古樟亭亭如华盖,连食堂门口都有两株迎春花。那个学校啊,是真的好看得不行,可也有令我很烦的时候,花本就不常开,一凋就全凋了。冯唐先生曾有诗云:这不是凋亡,是变心。变心和背叛都很不好受,只有那个小湖畔还有夜影横斜,甚是好看。  所以,大家都很喜欢那片湖。从窄窄的小径走近,什么时候都充满了绿意。我们喜欢这样的绿意,更爱的是那样鲜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