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复杂环境,国民经济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统计工作必不可少,因为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将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不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利用统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将国民经济的各项数据统计出来,以数据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态势,找出发展问题,从而制定更为科学、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实际的政策,分析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从统计的任务和统计职能出发思考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把握好统计作用推动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称为统计,统计一定离不开经济发展,不同统计内容统计侧重点具有差异,但都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有的统计与社会实践相关,有的统计与信息相关,有的统计则与经济社会现象相关。综合来说,三者属于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统计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统计理论是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理论能指导统计工作。从现实意义上看,统计能全面统计国家发展的各类事项,国家依据统计结果出台相关政策,服务人民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统计日益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国家要掌握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获取市场信息,就需要不断发挥统计的作用,了解百姓需求。
一、何为统计工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是统计,国家出台科学的政策以及实施现代化管理也离不开统计。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计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构。自1984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后,国家统计局在1989年的《关于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的报告》中认为要不断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加强统计工作的集中领导,提升统计部门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作用,逐渐将统计打造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机构。换言之,社会主义经济统计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准确性,从而帮助党和国家科学决策,编制适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和规划,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统计工作还能为各项政策和规划的执行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政策和规划有效落实,为国民提供服务。
(一)统计任务
从学科性质上说,统计学作为一种概念、原则和方法,用途是收集、分析数据进而撰写统计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可知,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需要借助统计来实现,调查、分析、结论等统计行为是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从而有效利用统计达到监督的效果。反映经济发展状况、提供咨询以及达到监督的效果即为统计的任务。
(二)统计职能
统计任务对经济发展具有职能作用,总结可知,统计职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一是信息统计职能,二是咨询统计的职能,三是监督统计的职能。借助统一的数据处理指标和方法开展的统计工作即为统计信息的职能。这一职能需要搜集、处理许多数据资料,利用数据描述经济发展现状;在数据处理基础上,将所掌握的信息资料提供给其他工作部门决策咨询使用,即统计咨询的职能;在信息、咨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查,从宏观上把握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实现对经济社会科技的全面监督和预测,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统计工作的三大职能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共同为统计工作开展服务,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统计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统计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重视统计工作的作用,能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最直观的工具是统计,统计得出的数据能正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多数的经济学研究几乎都离不开统计工具的支持,举个简单的例子: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现状,通常情况下是参考GDP的数据,GDP数据的计算离不开统计;同时统计还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过统计核算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在数据结果的辅助下居民消费水平才能真正掌握和了解,从而便于后期的地区投资工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最有力的证明是恩格尔系数。研究恩格尔系数可知,其可以分为四大类:贫困、温饱、小康以及富裕。通過掌握区域内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就能确定该区域投资规模的大小,发挥投资对消费的显著作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应逐步将统计理论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深入经济发展本质,找寻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
三、统计工作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
(一)提供参考数据和资料
统计工作的咨询职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和资料,从而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政策和文件,真正将文件措施落实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解决人民群众生活的难处。国家经济发展会产生许多数据,这些数据是统计调查的重要材料,统计针对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能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国民经济决策部门通过统计数据的参考,做到心中有数,找出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之处以及出现问题的地方;此外,国民经济研究员还能从中分析出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成熟等问题,宏观上清晰了然掌握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所制定的措施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影射经济发展问题
统计能找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问题,及时解决,对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是有帮助的。所以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能影射经济发展的问题,及时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但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全面科学掌握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国民经济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全面、真实的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由此显示出统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旦研究经济发展的相关人员不从统计工作中去发现问题,那么也不能得出经济出现问题的原因,阻碍经济发展。可以说,统计工作正是能找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经济发展才能防患于未然,降低经济发展问题带来的损失。 (三)作为部门工作的资料依据
统计工作的重大职能是信息统计职能,所以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作为资料依据存在的。也就是说,部门工作需要依据统计给出的信息来调整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统计数据反映经济发展现实,经济发展研究部门依据统计资料进行相关工作的调整和改善,减少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的机会。此外,统计资料不仅仅在反映表面问题,还反应内在本质的规律,所以能为经济发展部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提供资料依据,制定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所以经济发展部门一旦缺乏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就不利于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导致问题出现后,也无法及时回应,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出现经济危机。
四、把握统计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一)提升统计信息化水平
要有效把握统计对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首先需要提升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统计的基本职能是统计信息,提升统计的信息化水平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统计的重点,加大统计的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归根结底有助于国民经济发展。在统计信息化建设道路上,信息储存要数字化、统计系统要自动化,数据处理高速化都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表现;在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当前对统计信息化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高效处理国内外信息,提升统计处理的服务水平,是现代统计提升信息化水平需要重點思考的问题。
(二)增强统计咨询水平
现代统计要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仅要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还要增强咨询的水平,才能为部门的决策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依据。为此,需要做好统计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统计工作能力,为决策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科学的参考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发挥咨询统计的作用。同时,统计数据要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不能存在夸大、漏报数据的问题,这样部门制定的决策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换言之,统计数据科学,所制定的政策才能对经济社会产生效用。统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要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各级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
(三)提高统计监督能力
把握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提升统计监督的能力。有统计监督的指导,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统计具备监督作用,国民经济在统计监督下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自身发展态势,便于监督社会运行,为社会规律发展提供有力的监督保障。如果国民经济发展缺乏统计监督,将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在此背景下,在考虑经济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提升统计监督的能力。从统计方式创新着手,借助多样化的统计手段,增强经济效益。著名经济学家海莱斯特曾经说过:“把统计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算过分。”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仅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同时对社会运行也十分重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一定离不开统计工作的支持。搭建统计监督平台,发挥监督作用,让统计对经济发展的监督作用发挥出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结语
统计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为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还能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我国首次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普查,进一步证明了统计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统计可以掌握经济发展规模、结构以及效益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研究和制定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保证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所以在分析统计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基础上应重点把握统计工作,提升统计的水平和质量,作用于经济发展。(作者单位:广西畜牧研究所)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称为统计,统计一定离不开经济发展,不同统计内容统计侧重点具有差异,但都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有的统计与社会实践相关,有的统计与信息相关,有的统计则与经济社会现象相关。综合来说,三者属于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统计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统计理论是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理论能指导统计工作。从现实意义上看,统计能全面统计国家发展的各类事项,国家依据统计结果出台相关政策,服务人民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统计日益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国家要掌握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获取市场信息,就需要不断发挥统计的作用,了解百姓需求。
一、何为统计工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是统计,国家出台科学的政策以及实施现代化管理也离不开统计。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计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构。自1984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后,国家统计局在1989年的《关于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的报告》中认为要不断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加强统计工作的集中领导,提升统计部门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作用,逐渐将统计打造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机构。换言之,社会主义经济统计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准确性,从而帮助党和国家科学决策,编制适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和规划,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统计工作还能为各项政策和规划的执行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政策和规划有效落实,为国民提供服务。
(一)统计任务
从学科性质上说,统计学作为一种概念、原则和方法,用途是收集、分析数据进而撰写统计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可知,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需要借助统计来实现,调查、分析、结论等统计行为是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从而有效利用统计达到监督的效果。反映经济发展状况、提供咨询以及达到监督的效果即为统计的任务。
(二)统计职能
统计任务对经济发展具有职能作用,总结可知,统计职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一是信息统计职能,二是咨询统计的职能,三是监督统计的职能。借助统一的数据处理指标和方法开展的统计工作即为统计信息的职能。这一职能需要搜集、处理许多数据资料,利用数据描述经济发展现状;在数据处理基础上,将所掌握的信息资料提供给其他工作部门决策咨询使用,即统计咨询的职能;在信息、咨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查,从宏观上把握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实现对经济社会科技的全面监督和预测,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统计工作的三大职能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共同为统计工作开展服务,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统计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统计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重视统计工作的作用,能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最直观的工具是统计,统计得出的数据能正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多数的经济学研究几乎都离不开统计工具的支持,举个简单的例子: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现状,通常情况下是参考GDP的数据,GDP数据的计算离不开统计;同时统计还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过统计核算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在数据结果的辅助下居民消费水平才能真正掌握和了解,从而便于后期的地区投资工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最有力的证明是恩格尔系数。研究恩格尔系数可知,其可以分为四大类:贫困、温饱、小康以及富裕。通過掌握区域内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就能确定该区域投资规模的大小,发挥投资对消费的显著作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应逐步将统计理论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深入经济发展本质,找寻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
三、统计工作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
(一)提供参考数据和资料
统计工作的咨询职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和资料,从而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政策和文件,真正将文件措施落实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解决人民群众生活的难处。国家经济发展会产生许多数据,这些数据是统计调查的重要材料,统计针对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能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国民经济决策部门通过统计数据的参考,做到心中有数,找出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之处以及出现问题的地方;此外,国民经济研究员还能从中分析出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成熟等问题,宏观上清晰了然掌握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所制定的措施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影射经济发展问题
统计能找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问题,及时解决,对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是有帮助的。所以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能影射经济发展的问题,及时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但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全面科学掌握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国民经济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全面、真实的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由此显示出统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旦研究经济发展的相关人员不从统计工作中去发现问题,那么也不能得出经济出现问题的原因,阻碍经济发展。可以说,统计工作正是能找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经济发展才能防患于未然,降低经济发展问题带来的损失。 (三)作为部门工作的资料依据
统计工作的重大职能是信息统计职能,所以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作为资料依据存在的。也就是说,部门工作需要依据统计给出的信息来调整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统计数据反映经济发展现实,经济发展研究部门依据统计资料进行相关工作的调整和改善,减少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的机会。此外,统计资料不仅仅在反映表面问题,还反应内在本质的规律,所以能为经济发展部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提供资料依据,制定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所以经济发展部门一旦缺乏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就不利于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导致问题出现后,也无法及时回应,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出现经济危机。
四、把握统计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一)提升统计信息化水平
要有效把握统计对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首先需要提升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统计的基本职能是统计信息,提升统计的信息化水平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统计的重点,加大统计的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归根结底有助于国民经济发展。在统计信息化建设道路上,信息储存要数字化、统计系统要自动化,数据处理高速化都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表现;在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当前对统计信息化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高效处理国内外信息,提升统计处理的服务水平,是现代统计提升信息化水平需要重點思考的问题。
(二)增强统计咨询水平
现代统计要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仅要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还要增强咨询的水平,才能为部门的决策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依据。为此,需要做好统计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统计工作能力,为决策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科学的参考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发挥咨询统计的作用。同时,统计数据要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不能存在夸大、漏报数据的问题,这样部门制定的决策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换言之,统计数据科学,所制定的政策才能对经济社会产生效用。统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要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各级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
(三)提高统计监督能力
把握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提升统计监督的能力。有统计监督的指导,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统计具备监督作用,国民经济在统计监督下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自身发展态势,便于监督社会运行,为社会规律发展提供有力的监督保障。如果国民经济发展缺乏统计监督,将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在此背景下,在考虑经济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提升统计监督的能力。从统计方式创新着手,借助多样化的统计手段,增强经济效益。著名经济学家海莱斯特曾经说过:“把统计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算过分。”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仅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同时对社会运行也十分重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一定离不开统计工作的支持。搭建统计监督平台,发挥监督作用,让统计对经济发展的监督作用发挥出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结语
统计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为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还能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我国首次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普查,进一步证明了统计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统计可以掌握经济发展规模、结构以及效益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研究和制定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保证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所以在分析统计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基础上应重点把握统计工作,提升统计的水平和质量,作用于经济发展。(作者单位:广西畜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