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旧社区宜居性更新改造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是城市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关注重点,改造的方向以宜居、促进城市发展为主,城市中老旧社区的宜居性改造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从数据分析和居民居住感受角度出发,对当前老旧社区建设进行宜居评价。本文为存在的宜居问题提出后续更新改造措施,以期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更好完成社区宜居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南京市;老旧社区;宜居;更新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新时代城市发展的脚步由最初的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目光由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在居住方面,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为有效改善居住环境,“宜居”的理念应运而生。宜居概念的最早表述可以追溯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宜居性”这一概念,并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建设观[1]。
  目前有关宜居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宜居城市这样的大尺度空间,对于社区、小区的研究较为缺乏,而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础单元,其宜居性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南京市总体规划(2018-2035)》中明确表示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符合人民理想生活愿景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宜居性将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目标。社区作为城市的组成单位,建设有宜居性的社区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是实现城市宜居的必然基础[2]。
  南京城市建成时间长,赶上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建设的热潮,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社区面临继续改造的境地。城市老旧社区设施、环境等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要求,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将成为寻求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为追求城市的宜居和可持续发展,南京市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对老旧社区进行更新改造。老旧社区具体往什么方向改造,当前老舊社区建设中还存在哪些宜居性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因此,本文以南京市锁一社区这一老旧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建设数据和居民实际感受角度对老旧社区进行宜居性评价,对南京市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的老旧社区的宜居性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填补宜居社区评价研究的不足。
  1 宜居社区概念
  “宜居”就是适宜人类居住,它包含社会、环境、空间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宜居的概念也在变化升级。宜居社区主要是指由不同的收入阶层、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共同组成的,适宜人类居住的社区[3]。宜居的概念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社区的建设应当以社区主体居民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为标准,不仅要在各项设施的布置方面体现出这一点,还要在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方面体现出这一点。因此,宜居社区拥有多重属性,以人的基本居住需求为基础,兼具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要求,不仅要包括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要包括优越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实现社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判断,宜居社区就是拥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人口构成,以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建设有良好生态、优美建筑景观且具有满足居民舒适生活的各项基础设施的社区,社区同时具有完备有效的社区安全保护系统和健康的社区文化,使居民获得良好的居住体验。宜居社区是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城市居住共同体。
  2 老旧社区宜居性评价
  老旧社区作为城市中独特的存在,与新建社区不同,它们多建设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快速城镇化的产物,在主城区中占据着较好的地理位置。但由于当时建设条件的落后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老旧社区的建筑质量、环境等方面存在不足,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水平存在矛盾,难以满足现代人较高的生活需求。对老旧社区进行宜居性评价,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老旧社区的宜居性,找出当前老旧社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在今后改造过程中对老旧社区中值得保留、对居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予以保留或提升,以求得老旧社区改造后宜居性的进一步提高。
  南京市作为六朝古都,拥有悠久的城市建设历史。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水平获得显著提升的同时,掀起了城市建设的热潮,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统筹规划合理发展的思想,对小区进行了地域以及管理层面的整合,形成了一个个城市社区。南京市的老旧社区多是20世纪建设小区的组合,加之老旧社区大多在城市主城区,主城区的建设改造不断优化升级,老旧社区由于其基础设施落后、建筑老旧等影响到城市建设的步伐,不符合当今城市建设的要求。
  2.1 锁一社区建设现状
  本文以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一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当前社区建设宜居性进行评价。锁一社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南京市老城区中的著名社区,其建设时间和建设情况满足老旧社区标准。通过实地调研和向居民分发问卷的方式对锁一社区情况进行了解,明确居民对于社区建设情况的实际感受。
  本文参照相关著作以及规范标准,将老旧社区宜居性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社区空间、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文明和社区生活水平,其中社区空间包括建筑空间、交通空间、教育文体空间、商业空间、卫生服务空间和养老服务空间;社区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卫生环境和景观环境;社区安全包括社区治安与安保、社区安全配套设施配备;社区文明包括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与管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居民归属感;社区生活水平包括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居民生活保障情况、居民社区资源拥有量。
  根据问卷调查与实际访问结果,总结出当前锁一社区宜居性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2.1.1 社区环境
  受当时规划思想的影响,锁一社区整体绿化面积不足,绿化大多集中在住宅旁边,没有供居民休闲游憩的集中绿化场地。社区里还有一条紫金山沟,水体上方容易飘落树叶,影响水质。景观方面,锁一社区配备有多处活动场地,并设置有花藤廊架、景观小品等,景观环境较好。卫生环境方面,因为南京市深入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社区内多处配置分类垃圾桶,并有专人进行管理,社区卫生环境较好。   2.1.2 社区安全
  社区的大部分小区未设置入口拦截装置,但社区内随处可见巡查安保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区的安全。但由于社区建设时间久远,安全设施配备不如新建社区到位,还存在夜间照明不足、楼道灭火器等配备缺失的问题。
  2.1.3 社区空间
  锁一社区配备有锁金村第一幼儿园、锁金村第一小学、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教育资源较为丰富,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就学要求。社区商业设施较为完善,有大型蔬果超市和农贸市场,还拥有众多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小商铺。社区周边有三个公交站点,经停的公交车较多,还拥有南京地铁四号线,极大便利了居民的出行,公共交通条件好,但也存在路面破损不平整、停车困难的问题,交通空间规划存在问题。锁一社区配有医疗点——锁金医院,满足居民日常就医需要,卫生空间较为完善,但社区仅有一家居家养老锁一助餐点,缺乏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空间的满意程度不高。由于社区建筑多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大多數建筑无法满足当代居民的需要,建筑外观破旧,多数高层建筑缺乏电梯等设备。
  2.1.4 社区文明
  锁一社区在社会文明方面的宜居程度较高。锁一社区会定期在辖区内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锁一社区居住的老年群体较多,且大多是居住了十几二十年的老人,居民之间相识久,相处融洽,邻里关系和谐。
  2.1.5 社区生活水平
  锁一社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区,居民生活水准较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达到南京市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社区居民社会保障情况也处于较高水平。但该老旧社区存在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2.2 锁一社区建设问题总结
  根据实际调研结果,发现锁一社区的社区安全和社区环境存在较大问题,另外,停车难是困扰老旧社区的一大难题。
  一是老旧社区存在治安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安保措施不完善,安全保障不足,且安全设施配备不健全,社区的安全隐患较大。
  二是老旧社区存在绿化面积少、种类单一的问题,加上老旧社区人口多、设施老化破旧,对卫生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社区停车位极度缺乏,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的增加给老旧社区停车位配置带来压力,缺乏合适的场地布置停车位,导致社区停车混乱、车辆无处可停的现象。
  3 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结果可知,锁一社区居民对社区文明和社区生活水平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对社区空间、社区环境和社区安全方面的满意度较低。锁一社区的宜居性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是由于老旧社区在建造时受到当时建造思想、经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在安保设置、环境布置方面存在不足,社区存在停车位不足、公共绿化缺失、安保条件差等问题。
  针对宜居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后续进行社区的更新改造工作时要着重改善。
  第一,增强社区安全配置。首先,要对社区多余的出入口进行封闭,给主要出入口设置保安亭、拦车杆等形式进行车辆和人员的筛选,限制不相关的人和车进入社区。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设立刷卡门禁制度,社区居民持有效门禁卡进入,外来人员登记进入。其次,对楼道设置门禁,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要加强社区的保安巡逻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情况,加强安保配套设施,如灭火器等,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的安全。最后,形成社区级、小区级、单元级的安全监控网络,负责对整个片区公共区域进行监控信息采集,防止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4]。
  第二,改善社区环境。要加强社区绿化带的统筹管理,提高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可以适当增加新型绿化装置,除了在社区内部多配置植物景观之外,也要在出入口等主要位置布置植物花卉等,提高社区整体景观环境[5]。对绿化景观进行充分规划,可以多选用桂花、枫香、五角枫、青桐等乡土树种进行环境美化,植物配置时注重搭配,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环境。加强社区绿化地块的统筹管理,增加宅间绿化,改善绿化布局无序现象,可以将老旧社区用于分割的围墙进行拆除,设置绿化阻隔,增加社区绿化的同时也保证了私密性,使社区内部空间布局规范合理,增加绿化休闲空间和园林绿化景观,保证休闲观赏地块的美观性。规范景观空间,添加富有特色的景观小品,体现社区特色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增加绿化休闲空间,保障社区居民的亲近自然需要。
  第三,解决停车难题,老旧社区缺乏地下空间,因此要充分利用地面资源。夜间停车需求大,可在较宽的道路两侧设置分时停车位,加强管理,增加停车位数量[6]。对于空地少、道路狭窄地区,可以采用立体式停车场。老旧社区中普遍存在搭建车棚的现象,可对面积较大的车棚进行开敞化处理,对不合理的车棚进行拆除,其余车棚规范整治,满足社区居民非机动车停车需求。
  对于老旧社区当前建设中宜居性较好的社区空间、社区文明和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应充分认识到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的宜居性改造。建筑空间方面,拆除不合规范的建筑,使建筑环境更加简洁清晰,对建筑外立面、内部空间进行修缮与整理,保证建筑的美观性。
  4 结语
  本文以城市老旧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老旧社区的宜居性进行评价,将社区建设分为五大方面,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判定锁一社区的宜居性建设好坏。锁一社区在社区安全与社区环境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措施,有助于对相同类型的老旧社区进行社区宜居性评价,了解社区建设的整体宜居程度及其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帮助相关部门在城市不断更新的浪潮中,以人为核心改善社区的可持续性建设,实现社区的宜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元元.城市宜居社区综合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2] 董勇.重庆宜居社区建设策略探讨[J].重庆建筑,2010,9(02):11-13.
  [3] 蒋慧鸾.生态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3.
  [4] 李梦柯.宜居导向的南京老旧小区整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
  [5] 李馨瞳,赵艺源,徐晓.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的老旧社区宜居景观提升设计[J].居舍,2019(27):105-106.
  [6] 杨秋辰.成都旧居住街区环境宜居性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作者简介:王婷(1995—),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更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多样化开展,内容和形式不断进步和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實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黄石熊家境美丽乡村为对象,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对黄石熊家境村规划、改造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探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构想,结合专业特点,更
期刊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空间的功能和样式也有了一定的革新。本文以恩施二官寨村为例,通过分析当地吊脚楼建筑空间的原有特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二官寨村吊脚楼建筑群落空间的更新策略进行分析,并基于当地村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对更新策略的合理性展开探究。  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空间形态;更新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新时代,大学要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挖掘紅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体系,创新思路,探索路径,以优质文化滋养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本文对高校离退休党员教师在文化传承中的优势进行分析,以南京邮电大学红色校史文化为样本,探索研究高校老党员在传承红色校史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育人;红色校史;高校离退休党员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技术推进了知识专业化的变革,线上知識服务平台开始出现。知乎Live以知识社区吸引用户,作为“体验+互动”的付费模式,在知识付费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知识付费模式的形成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从知识经济视角出发,对知乎Live的知识付费模式进行考察,结合当下知识共享经济发展的实际,解析知乎Live付费模式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表征与内在特点。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付费;付费模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全国高校将美育工作提高到战略层面,针对我国美育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本文以中国美术史课程为教学范例,根据图像学理论方法拓宽美育教学研究的新思路与新内容,以课程中徐悲鸿爱国主义题材的美术作品《田横五百士》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领域研究步骤,联系并结合艺术发展史及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育教学;图像学;课程思政;中国美术史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文创产品是博物馆参观活动的延续和深化,大众对这种文化性、艺术性和功能性兼具的产品越来越青睐,融合娱乐体验与文化教育的形式尤其受欢迎,桌游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对博物馆陶俑文创的艺术特色展开研究,以南京博物院的南唐二陵陶俑、唐三彩俑和兽身俑为原型,结合现代流行文化创作一系列颇有趣味的桌游文创产品,在开拓博物馆文创新发展方向的同时,也能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型开发提供参考案例。  关键词:桌游;文
期刊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许多乡村中的人从村庄走向城市,传统村庄被大规模拆除和重建,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随之逐渐消失。本文以南京市朱塘村为例,通过解读乡愁文化,为朱塘村村落景观活化提出相关策略,为路径以及景观载体的活化设计提出建议,为传统村落景观探索新形势、寻求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愁文化;传统村落;景观活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农谷”位于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荆门,荆门文化底蕴深厚,但建设发展还处于向城市靠拢的阶段。导视系统具有指引方向的功能,能够传播所在地域的文化及其思想内涵。本文通过梳理农谷特色小镇导视系统的功能和对导视系统的要求,总结导视系统在农谷特色小镇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导视系
期刊
摘要:在历史文化不断演变的今天,传统村落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拥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进城工作,村落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村落文化景观也日益衰败。近年来,互联网渐渐渗透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村落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契机。本文通过对吕梁传统村落的分析,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但也难以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降低、积水內涝等,国内部分城市中此类问题越来越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对此,中央政府确定了“海绵城市”的整体发展框架。在国外,海绵城市已经较为普遍,而国内的大部分城市住宅小区中,城市雨水常常无法下渗,得不到合理的使用,不透水、建筑密集以及地下开发难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因此,本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