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秋前夕,来江苏南通打工的安徽籍女子陈沅沅在崇川区郭里园社区就业服务人员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她说:“到劳务中介,花了好几百块,都没找到工作,和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非亲非故,却让我享受到了同城待遇。”
陈沅沅只是南通市就业援助人本化的受益者之一。南通就业服务人本化管理在江苏省内乃至全国劳动保障系统都出了名,南通市已连续12年获得“就业再就业综合先进一等奖”。
危难之中见真情
【镜头】曾经是失业人员的周飞现在是崇川区飞华保洁服务部业主,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和家人都对文峰街道明星村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陈桌越充满了感激之情。
周飞一家三口能干勤快,本来生活安康,可天有不测风云,周飞的母亲患上了尿毒症,一段时间以来靠每周两次血透维持生命,每次血透的医疗费用高达400元。为照顾母亲,2007年5月周飞从单位辞职。陈桌越到周飞家进行失业人员动态跟踪走访时看到:豆腐模具干裂了,木工机械锈死了,猪栏里的猪也一头头都卖光了……然而给老陈印象最深的是周飞茫然的目光。老陈对老周夫妇说:共产党饿不死人,一人有难,大家帮助。病一定要看,工作也一定要做,特别是小周,年纪还轻,路还很长,不能被一时的困难压倒。
经过老陈无数次的上门走访、电话交流和入情入理的分析指导,周飞一家终于找到了精神支撑。老周继续他的木工活,帮人做装修。周飞也转变了观念,决定面对现实。可因为要照顾母亲,周飞的正常就业受到影响,如何才能既有一份收入又能照顾家庭呢?这是老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老陈看到了周飞坚毅的性格,了解到小伙子有自己创业的念头,当即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他:干起来再说,有服务站做后盾。
缺资金,没关系,申请政府的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没有担保人,服务站帮着一起想办法,几经周折,五万元的小额贷款已经办妥。没经验,不用愁,安排参加免费的创业培训班,听听专家怎样讲;不会财税帐目,不要紧,联系到村会计那儿现学;缺办公设备,不急,先到服务站里借用,有什么业务往来,要用个传真机什么的,随时方便;创业之初业务少,申请先把村里创卫所需的一百多只垃圾筒的订单交给他……就这样,2008年4月,“崇川区飞华保洁服务部”终于开张了。
在老陈的关心帮助下,加上周飞本人的努力,生意逐渐走上轨道。看着周飞脸上成熟自信的微笑,老陈备感欣慰。
【背景】“进各家门、知各家情、暖各家心”,摸清辖区失业人员的底数、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这是南通市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以及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的重要抓手。
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摸索出了一套办法,即拜托楼道长,侧面知情况;电话常联系,沟通问情况;诚恳进家门,见面核情况。通过“三登记”——失业登记、援助对象登记、享受优惠政策登记,各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三台账”——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台账、再就业援助重点对象台账、社区就业台账,做到了“六摸清”——家庭情况清、个人技能清、择业意向清、培训愿望清、就业去向清、参保情况清。
因人施助暖心田
【镜头】“小陆,快来呀,我的鞋店等你开张呢!”一上班,虹桥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的陆萍又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新建新村双失业家庭的杨凯平。2007年对于34岁的杨凯平一家几乎是无助而又绝望的一年,由于企业改制,杨凯平和妻子双双失业,年底杨凯平的一场车祸更是雪上加霜。这个虽不富裕却温馨的家一时乌云密布,一家人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就在杨凯平感到走投无路时,陆萍通过跟踪服务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她一边做好安抚工作,一边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相关补助。几个月后杨凯平康复了,但由于进行过手术,装入了钢板,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促膝谈心中,小陆认为:杨凯平家临街,可以自己开家店面,这样老杨可以应付门面生意,而她爱人可以帮助进货送货。杨凯平夫妇长期在鞋厂工作,对鞋可以说是十分熟悉了,开个鞋子专卖店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说干就干,陆萍首先推荐杨凯平夫妇参加了创业培训,和他们一起制订了创业计划书,并协助他们申领了《再就业优惠证》,接着帮助申请小额贷款、布置店面、进货……
小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总是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因人而异实施帮扶,劳动保障服务所成立五年来,陆萍共帮扶了120名像杨凯平这样的失业人员走上了就业的坦途。
【背景】社区失业人员情况错综复杂,对他们实施帮助时需要“量体裁衣”。辖区部分失业人员,有技能,但年龄偏大,常年在外打零工,权益得不到保障,部分街(道)就成立了“劳务派遣服务中心”,把这部分人员组织起来,实行派遣就业。针对大龄失业女性,南通市采取的办法是通过扶持社区内的一些能人,创办手工加工型小企业来吸纳就业。而对那些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具有创业能力,但又苦于缺少资金、没有场地的失业人员,充分依托社区资源,运用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再就业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实施全过程帮扶。
春风细雨化甘露
【镜头】46岁的王平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一对儿女生活。前夫负债累累,几年中没给过一分钱扶养费。2007年王平失业后,生活更是举步维艰。城东街道银花苑社区劳动保障站的秦颖得知情况后,及时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不仅带上社区爱心超市的慰问品上门嘘寒问暖,还鼓励她要正视眼前的困难,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社区劳动保障站一定会和她一起共度难关。秦颖自己已记不清楚,打了多少电话,跑过多少腿,终于在辖区银花苑幼儿园为王平找到了一份保育员的工作。
王平的工作问题虽然暂时得到了解决,但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同志们深知,她往后的路依然很艰难。秦颖总是想办法拉她一把,每当有什么扶贫政策,有什么合适的好工作,总是想到王平。为了让她安心工作,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秦颖还为她成功办理了低保,每月享受350元低保金。
生活开始有了起色,王平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2008年6月,银花苑幼儿园重组,王平再次下岗。秦颖深切地感到,王平再次遭到打击,要使她重新站起来,离不开鼓励和帮扶!秦颖主动上门慰问开导,社区为王平发起了捐款,街道劳动保障所李所长上门与王平作了一番长谈,希望她放宽心,对生活要充满希望。
2008年9月,作为城东街道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濠东劳务公司向南通大型外资企业南纤公司派遣劳务人员,李所长和秦颖都想到了王平。李所长在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王平,让她赶紧到服务所来报名,并向用人单位做了重点推荐。在她们的努力下,王平又重新上岗了。不久公司就为她办理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久违的笑容重新出现在王平脸上。
【背景】就业困难人员弱势群体的产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原有的就业问题解决了,新的又出现了。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南通市建立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的长效机制。按照“源头控制、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的思路,建立起六项工作制度,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加强对辖区企业裁员行为的调控;建立申报登记制度,通过广泛宣传,告知新产生的就业困难人员主动到社区申报登记,社区也要及时登记,随时掌握情况;建立入户调查制度,社区每月对弱势群体进行一次入户走访,核实其就业状况;建立统筹管理制度,依托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及时掌握街道、社区和用人单位反馈的弱势群体增减变化情况,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扶持制度,通过建立安置基地、开展免费培训、落实专项扶持政策等措施,保证援助帮扶措施及时到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把消除零就业家庭等弱势群体作为街道(乡镇)党工委考核各社区(村)及劳动保障平台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对完不成任务的一票否决,取消评选先进的资格。
(作者单位:南通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陈沅沅只是南通市就业援助人本化的受益者之一。南通就业服务人本化管理在江苏省内乃至全国劳动保障系统都出了名,南通市已连续12年获得“就业再就业综合先进一等奖”。
危难之中见真情
【镜头】曾经是失业人员的周飞现在是崇川区飞华保洁服务部业主,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和家人都对文峰街道明星村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陈桌越充满了感激之情。
周飞一家三口能干勤快,本来生活安康,可天有不测风云,周飞的母亲患上了尿毒症,一段时间以来靠每周两次血透维持生命,每次血透的医疗费用高达400元。为照顾母亲,2007年5月周飞从单位辞职。陈桌越到周飞家进行失业人员动态跟踪走访时看到:豆腐模具干裂了,木工机械锈死了,猪栏里的猪也一头头都卖光了……然而给老陈印象最深的是周飞茫然的目光。老陈对老周夫妇说:共产党饿不死人,一人有难,大家帮助。病一定要看,工作也一定要做,特别是小周,年纪还轻,路还很长,不能被一时的困难压倒。
经过老陈无数次的上门走访、电话交流和入情入理的分析指导,周飞一家终于找到了精神支撑。老周继续他的木工活,帮人做装修。周飞也转变了观念,决定面对现实。可因为要照顾母亲,周飞的正常就业受到影响,如何才能既有一份收入又能照顾家庭呢?这是老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老陈看到了周飞坚毅的性格,了解到小伙子有自己创业的念头,当即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他:干起来再说,有服务站做后盾。
缺资金,没关系,申请政府的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没有担保人,服务站帮着一起想办法,几经周折,五万元的小额贷款已经办妥。没经验,不用愁,安排参加免费的创业培训班,听听专家怎样讲;不会财税帐目,不要紧,联系到村会计那儿现学;缺办公设备,不急,先到服务站里借用,有什么业务往来,要用个传真机什么的,随时方便;创业之初业务少,申请先把村里创卫所需的一百多只垃圾筒的订单交给他……就这样,2008年4月,“崇川区飞华保洁服务部”终于开张了。
在老陈的关心帮助下,加上周飞本人的努力,生意逐渐走上轨道。看着周飞脸上成熟自信的微笑,老陈备感欣慰。
【背景】“进各家门、知各家情、暖各家心”,摸清辖区失业人员的底数、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这是南通市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以及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的重要抓手。
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摸索出了一套办法,即拜托楼道长,侧面知情况;电话常联系,沟通问情况;诚恳进家门,见面核情况。通过“三登记”——失业登记、援助对象登记、享受优惠政策登记,各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三台账”——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台账、再就业援助重点对象台账、社区就业台账,做到了“六摸清”——家庭情况清、个人技能清、择业意向清、培训愿望清、就业去向清、参保情况清。
因人施助暖心田
【镜头】“小陆,快来呀,我的鞋店等你开张呢!”一上班,虹桥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的陆萍又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新建新村双失业家庭的杨凯平。2007年对于34岁的杨凯平一家几乎是无助而又绝望的一年,由于企业改制,杨凯平和妻子双双失业,年底杨凯平的一场车祸更是雪上加霜。这个虽不富裕却温馨的家一时乌云密布,一家人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就在杨凯平感到走投无路时,陆萍通过跟踪服务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她一边做好安抚工作,一边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相关补助。几个月后杨凯平康复了,但由于进行过手术,装入了钢板,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促膝谈心中,小陆认为:杨凯平家临街,可以自己开家店面,这样老杨可以应付门面生意,而她爱人可以帮助进货送货。杨凯平夫妇长期在鞋厂工作,对鞋可以说是十分熟悉了,开个鞋子专卖店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说干就干,陆萍首先推荐杨凯平夫妇参加了创业培训,和他们一起制订了创业计划书,并协助他们申领了《再就业优惠证》,接着帮助申请小额贷款、布置店面、进货……
小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总是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因人而异实施帮扶,劳动保障服务所成立五年来,陆萍共帮扶了120名像杨凯平这样的失业人员走上了就业的坦途。
【背景】社区失业人员情况错综复杂,对他们实施帮助时需要“量体裁衣”。辖区部分失业人员,有技能,但年龄偏大,常年在外打零工,权益得不到保障,部分街(道)就成立了“劳务派遣服务中心”,把这部分人员组织起来,实行派遣就业。针对大龄失业女性,南通市采取的办法是通过扶持社区内的一些能人,创办手工加工型小企业来吸纳就业。而对那些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具有创业能力,但又苦于缺少资金、没有场地的失业人员,充分依托社区资源,运用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再就业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实施全过程帮扶。
春风细雨化甘露
【镜头】46岁的王平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一对儿女生活。前夫负债累累,几年中没给过一分钱扶养费。2007年王平失业后,生活更是举步维艰。城东街道银花苑社区劳动保障站的秦颖得知情况后,及时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不仅带上社区爱心超市的慰问品上门嘘寒问暖,还鼓励她要正视眼前的困难,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社区劳动保障站一定会和她一起共度难关。秦颖自己已记不清楚,打了多少电话,跑过多少腿,终于在辖区银花苑幼儿园为王平找到了一份保育员的工作。
王平的工作问题虽然暂时得到了解决,但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同志们深知,她往后的路依然很艰难。秦颖总是想办法拉她一把,每当有什么扶贫政策,有什么合适的好工作,总是想到王平。为了让她安心工作,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秦颖还为她成功办理了低保,每月享受350元低保金。
生活开始有了起色,王平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2008年6月,银花苑幼儿园重组,王平再次下岗。秦颖深切地感到,王平再次遭到打击,要使她重新站起来,离不开鼓励和帮扶!秦颖主动上门慰问开导,社区为王平发起了捐款,街道劳动保障所李所长上门与王平作了一番长谈,希望她放宽心,对生活要充满希望。
2008年9月,作为城东街道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濠东劳务公司向南通大型外资企业南纤公司派遣劳务人员,李所长和秦颖都想到了王平。李所长在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王平,让她赶紧到服务所来报名,并向用人单位做了重点推荐。在她们的努力下,王平又重新上岗了。不久公司就为她办理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久违的笑容重新出现在王平脸上。
【背景】就业困难人员弱势群体的产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原有的就业问题解决了,新的又出现了。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南通市建立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的长效机制。按照“源头控制、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的思路,建立起六项工作制度,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加强对辖区企业裁员行为的调控;建立申报登记制度,通过广泛宣传,告知新产生的就业困难人员主动到社区申报登记,社区也要及时登记,随时掌握情况;建立入户调查制度,社区每月对弱势群体进行一次入户走访,核实其就业状况;建立统筹管理制度,依托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及时掌握街道、社区和用人单位反馈的弱势群体增减变化情况,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扶持制度,通过建立安置基地、开展免费培训、落实专项扶持政策等措施,保证援助帮扶措施及时到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把消除零就业家庭等弱势群体作为街道(乡镇)党工委考核各社区(村)及劳动保障平台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对完不成任务的一票否决,取消评选先进的资格。
(作者单位:南通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