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前,还是职业画家的毕志勇在一个朋友家里偶然看到了一幅特别的画——掐丝珐琅唐卡,绚丽夺目的掐丝珐琅与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唐卡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以毕志勇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幅画的绘制技巧一般,但当时却惊艳到了他。向朋友询问其价格,朋友说这幅画是200万从展会上拍卖回来的,高昂的价格着实让毕志勇吃了一惊。
作为一个晋商的后裔与多年在艺术氛围中浸染的画家,毕志勇有着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他开始深入学习探索,将承传上百年的掐丝珐琅、绚丽多彩的唐卡绘画与古老的大漆工艺巧妙结合,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寻求工艺与绘画的融合创新,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到掐丝珐琅唐卡之美。
走进毕志勇工作室,一幅幅色彩丰富、富丽堂皇的掐丝珐琅唐卡映入眼帘,用纯手工制作的推光漆边框来装裱,更显其质感厚重。画面中游走的金丝,精美细腻的构图展现出庄严神秘的宗教世界,感叹之余,好奇心驱使记者进一步来了解它。
据毕志勇介绍,掐丝珐琅唐卡是在唐卡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手工掐丝为基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金箔丝线勾画人物造型轮廓,其后用天然珐琅点蓝展现佛像人物色彩金碧辉煌的特性。这样的工艺使得画面人物立体生动,线条流畅自然,图案清晰,色彩绚丽典雅,更显佛像人物尊严,能充分体现不同佛像间不同的宗教背景和寓意,让悠久的唐卡艺术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这当中,掐丝的历史最悠久,所谓掐丝是指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曲屈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其兴起于战国,鼎盛于明清,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所以习惯上称为景泰蓝。
据毕志勇工作室的工艺美术大师韩光荣介绍,珐琅画仅仅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精品并不多。“那个时候珐琅画的题材主要是表现山、水、花、鸟等,颜色的运用技巧比较单一,看起来比较生硬,不像现在这么生动。”
因为喜欢,韩光荣10年前就和毕志勇一起研究创作珐琅画,希望能在技巧上不断发展,精益求精。“10年前我们做的东西,现在看来已经淘汰,需不断融入新的技法,把作品推向一个艺术新高度。”
而在毕志勇看来,掐丝珐琅唐卡更多的是在传统非遗基础上的发展创新,它融合了多项工艺,是精工细作的纯手工工藝品,下一步想把它申报成非遗项目。“如果原汁原味去传承非遗势必出路很窄,所以必须融合创新。在传统的掐丝珐琅、唐卡绘画以及大漆三个非遗的基础上,将工艺与绘画相结合试图创作出永久传世的艺术珍品。”毕志勇告诉记者。
自从毕志勇在朋友家看到掐丝珐琅唐卡的那一刻起,就下定决心在这一艺术领域有所作为。2013年,毕志勇在北京宋庄成立老毕工作室,专攻景泰蓝掐丝点蓝技法与珐琅仿油画、工笔技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后,2017年3月,毕志勇回到故乡山西,在晋中学院正式成立金丝珐琅(传统唐卡)工作室,建立金丝珐琅艺术传习基地,如今工作室初具规模,有专业技术人才30余人,其中大师级6人。
将近两年的时间,毕志勇带领着30多人的团队夜以继日完成了70多幅作品。曾经有一个商人出高价想买几幅,毕志勇果断拒绝,对于它们日后的去处,毕志勇有着更宏大长远的规划。“这些都是纯手工制品,耗时又耗力,这么长时间仅仅做了几十幅。我们还需再做两年多,等作品累计到200幅形成一定规模,然后运到青海和西藏,集结500位罗汉、法王及活佛,给它们进行开光加持,赋予其灵魂,之后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欧洲等地进行巡展,到时势必会有大量订单,最终让掐丝珐琅唐卡形成一个持续的文化产业。”
据毕志勇对市场的考察及了解,唐卡是藏传佛教的文化体现,藏传佛教的渗透力波及范围很广,深入东南亚、欧洲等地,所以他相信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掐丝珐琅唐卡会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作为高端的艺术品,掐丝珐琅唐卡每一幅的成本都很高,前期投资巨大。毕志勇说这些年靠着“以画养画”艰难地维持着生存,主要的生活来源是靠画一些商业画。除忙于工作室的经营,毕志勇还要四处奔波寻找投资人和合作伙伴。
“孤独的时候会一个人哭,我吃过常人没吃过的苦。现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这样的生活状态持续了十几年,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很幸运。”在毕志勇眼里,画画的人多如牛毛,能够有一份情怀做着自己想做的事,累也是一种幸福。
作为一个晋商的后裔与多年在艺术氛围中浸染的画家,毕志勇有着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他开始深入学习探索,将承传上百年的掐丝珐琅、绚丽多彩的唐卡绘画与古老的大漆工艺巧妙结合,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寻求工艺与绘画的融合创新,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到掐丝珐琅唐卡之美。
非遗创新的艺术之美
走进毕志勇工作室,一幅幅色彩丰富、富丽堂皇的掐丝珐琅唐卡映入眼帘,用纯手工制作的推光漆边框来装裱,更显其质感厚重。画面中游走的金丝,精美细腻的构图展现出庄严神秘的宗教世界,感叹之余,好奇心驱使记者进一步来了解它。
据毕志勇介绍,掐丝珐琅唐卡是在唐卡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手工掐丝为基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金箔丝线勾画人物造型轮廓,其后用天然珐琅点蓝展现佛像人物色彩金碧辉煌的特性。这样的工艺使得画面人物立体生动,线条流畅自然,图案清晰,色彩绚丽典雅,更显佛像人物尊严,能充分体现不同佛像间不同的宗教背景和寓意,让悠久的唐卡艺术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这当中,掐丝的历史最悠久,所谓掐丝是指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曲屈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其兴起于战国,鼎盛于明清,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所以习惯上称为景泰蓝。
据毕志勇工作室的工艺美术大师韩光荣介绍,珐琅画仅仅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精品并不多。“那个时候珐琅画的题材主要是表现山、水、花、鸟等,颜色的运用技巧比较单一,看起来比较生硬,不像现在这么生动。”
因为喜欢,韩光荣10年前就和毕志勇一起研究创作珐琅画,希望能在技巧上不断发展,精益求精。“10年前我们做的东西,现在看来已经淘汰,需不断融入新的技法,把作品推向一个艺术新高度。”
而在毕志勇看来,掐丝珐琅唐卡更多的是在传统非遗基础上的发展创新,它融合了多项工艺,是精工细作的纯手工工藝品,下一步想把它申报成非遗项目。“如果原汁原味去传承非遗势必出路很窄,所以必须融合创新。在传统的掐丝珐琅、唐卡绘画以及大漆三个非遗的基础上,将工艺与绘画相结合试图创作出永久传世的艺术珍品。”毕志勇告诉记者。
前景广阔的文化产业
自从毕志勇在朋友家看到掐丝珐琅唐卡的那一刻起,就下定决心在这一艺术领域有所作为。2013年,毕志勇在北京宋庄成立老毕工作室,专攻景泰蓝掐丝点蓝技法与珐琅仿油画、工笔技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后,2017年3月,毕志勇回到故乡山西,在晋中学院正式成立金丝珐琅(传统唐卡)工作室,建立金丝珐琅艺术传习基地,如今工作室初具规模,有专业技术人才30余人,其中大师级6人。
将近两年的时间,毕志勇带领着30多人的团队夜以继日完成了70多幅作品。曾经有一个商人出高价想买几幅,毕志勇果断拒绝,对于它们日后的去处,毕志勇有着更宏大长远的规划。“这些都是纯手工制品,耗时又耗力,这么长时间仅仅做了几十幅。我们还需再做两年多,等作品累计到200幅形成一定规模,然后运到青海和西藏,集结500位罗汉、法王及活佛,给它们进行开光加持,赋予其灵魂,之后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欧洲等地进行巡展,到时势必会有大量订单,最终让掐丝珐琅唐卡形成一个持续的文化产业。”
据毕志勇对市场的考察及了解,唐卡是藏传佛教的文化体现,藏传佛教的渗透力波及范围很广,深入东南亚、欧洲等地,所以他相信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掐丝珐琅唐卡会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作为高端的艺术品,掐丝珐琅唐卡每一幅的成本都很高,前期投资巨大。毕志勇说这些年靠着“以画养画”艰难地维持着生存,主要的生活来源是靠画一些商业画。除忙于工作室的经营,毕志勇还要四处奔波寻找投资人和合作伙伴。
“孤独的时候会一个人哭,我吃过常人没吃过的苦。现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这样的生活状态持续了十几年,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很幸运。”在毕志勇眼里,画画的人多如牛毛,能够有一份情怀做着自己想做的事,累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