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希腊等欧元区国家相继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从危机发生国的内部过度举债、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欧元区制度不合理与外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评级机构的推泼助澜两个角度来分析造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元区 PIIGS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与演进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部分国家因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并超过了其自身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者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2009年12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早在希腊凸显。随即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并将其评级展望定位为负面,希腊乃至整个欧洲的债务危机由此拉开序幕。截止到2010年4月底,其已经蔓延至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与希腊一起,被国际评级机构称为“PIIGS”)。此后,法国和德国两个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2012年初,标准普尔宣布将法国等9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被踢出AAA级。至此,由希腊开始的主权债务危机已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内部原因
(一)过度举债,积累主权债务危机隐患
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希腊等国长期过度负债投资。据统计,除西班牙与葡萄牙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净储蓄盈余外,PIIGS五国在1980~2009年间均处于负债投资状态。长期的负债投资导致了巨额财政赤字。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在危机形成与爆发初期的2007~2009年,PIIGS五国政府赤字数额急剧增加。以希腊为例,从2001年加入欧元区到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希腊年平均债务赤字达到了5%,而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2%;希腊的经常项目赤字年均为9%,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1%。2009年,希腊外债占GDP比例已高达115.1%,该比例在2010年更是达到了144.9%。
此外,PIIGS国家刚性的高福利制度也是造成财政赤字严重和政府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战以来,希腊等欧元区国家的历届政府为讨好选民,在没有建立在可持续的财政政策之上实施了以高工资、高福利为特色的政策与制度,从而造就了过分强调民众高收入、高福利的社会现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资水平高速增长,实际工资增速超过了GDP的增速。以希腊为例,尽管希腊GDP增速始终徘徊在1%~2%之间,但实际工资增速却一直高于5%。另一方面社会福利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占到了GDP的18.7%。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政府收入明显下降,但政府用于支持高福利政策的支出却是刚性的,甚至有所增加的,那么结果必然是政府财政赤字扩大和公共债务激增。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易受金融危机冲击
出现危机的PIIGS诸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于外需拉动的产业,比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航运业或旅游业,或者容易产生经济泡沫的房地产业。这些产业都较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希腊为例,在欧元区国家中,希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由于希腊的游客主要来自欧美,若金融危机到来,欧美游客会因失去工作或收入急剧下降而减少旅游,希腊旅游业受到影响就不难想像。航运业是出口依赖型行业的代表。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导致希腊航运业的衰退。金融危机对主导产业的冲击将致使希腊经济陷入衰退。
(三)欧元区制度不合理,无力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作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央行主导各国货币政策大权,而财政政策则是由各成员国根据本国经济情况决定。当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在货币政策的使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成为各欧元区各国应对经济衰退唯一的“良药”。毫无疑问,扩张型财政政策在缓解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过度使用积极财政政策又加重了政府债务的负担,从而使得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原因
(一)2008金融危机爆发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2008年9月金融危机的爆发终止了PIIGS国家这种过度依赖外债发展的增长模式从而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首先,金融危机造成了大量外资的撤离,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已经不可持续。据统计,2007年底,仅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三国获得的外国投资就有3380亿欧元,而2011年该数字下降到-880亿欧元,即外资净流出880亿欧元。其次,由于金融危机前PIIGS五国的投资主要针对国内非贸易部门,造成贸易竞争力持续下降,贸易逆差持续增加,依靠贸易盈余来偿还外债的做法显然也变得不再现实。第三,金融危机爆发使得PIIGS国家内在经济受到冲击,在无法实施货币政策救市之时PIGGS国家不得不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该措施在减缓衰退的同时也造成政府财政开支急剧增加。总之,当PIIGS国家旧债到期,其无法从贸易盈余中自筹资金也无法通过外借来偿还之时,宽松财政政策的实施又迫使其进一步扩大财政开支,最终致使其无力偿还到期旧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二)评级机构下调主权评级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助推手
在2008金融危机下,PIIGS国家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致使财政支出激增,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债务严重超过其偿债能力。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此时,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陆续下调其主权评级。2011年7月末标准普尔已经将希腊主权评级调到了垃圾级,意大利的评级展望也在11年5月底被调整为负面,继而在9月份和10月初标准普尔和穆迪又一次下调了意大利的主权债务评级。葡萄牙和西班牙也遭遇了主权评级被频繁下调的风险。主权评级被下调使得上述PIIGS国家借入资金的利息变得相当高,也可成为危机向深度发展直接性原因。
四、总结
虽然引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很多,但无外乎可以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有三,一是债务国长期依靠负债投资来发展经济的增长模式与刚性的高福利制度埋下了债务危机的隐患,二是债务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其易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三是欧元区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则使得其在遭遇金融危机时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原因有二,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二是国际评级机构频频下调其主权评级则令债务危机被逐步放大乃至升级。
参考文献
[1]刘迎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1):3-8.
[2]叶谦,沈文颖.拉美债务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成因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167-174.
[3]李畅.简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6-7.
[4]徐秦玲.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缘由、影响及警示[J].经济观点,2011,(11):88-89.
[5]卢欣雪,许逸伦.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启示[J].现代商业,2011,126.
[6]马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影响和应对[J].统计与咨询.2012.(1):30-31.
[7]肖潇.欧债危机近况及影响[J].国际金融,2011,(10).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元区 PIIGS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与演进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部分国家因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并超过了其自身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者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2009年12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早在希腊凸显。随即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并将其评级展望定位为负面,希腊乃至整个欧洲的债务危机由此拉开序幕。截止到2010年4月底,其已经蔓延至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与希腊一起,被国际评级机构称为“PIIGS”)。此后,法国和德国两个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2012年初,标准普尔宣布将法国等9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被踢出AAA级。至此,由希腊开始的主权债务危机已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内部原因
(一)过度举债,积累主权债务危机隐患
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希腊等国长期过度负债投资。据统计,除西班牙与葡萄牙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净储蓄盈余外,PIIGS五国在1980~2009年间均处于负债投资状态。长期的负债投资导致了巨额财政赤字。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在危机形成与爆发初期的2007~2009年,PIIGS五国政府赤字数额急剧增加。以希腊为例,从2001年加入欧元区到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希腊年平均债务赤字达到了5%,而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2%;希腊的经常项目赤字年均为9%,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1%。2009年,希腊外债占GDP比例已高达115.1%,该比例在2010年更是达到了144.9%。
此外,PIIGS国家刚性的高福利制度也是造成财政赤字严重和政府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战以来,希腊等欧元区国家的历届政府为讨好选民,在没有建立在可持续的财政政策之上实施了以高工资、高福利为特色的政策与制度,从而造就了过分强调民众高收入、高福利的社会现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资水平高速增长,实际工资增速超过了GDP的增速。以希腊为例,尽管希腊GDP增速始终徘徊在1%~2%之间,但实际工资增速却一直高于5%。另一方面社会福利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占到了GDP的18.7%。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政府收入明显下降,但政府用于支持高福利政策的支出却是刚性的,甚至有所增加的,那么结果必然是政府财政赤字扩大和公共债务激增。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易受金融危机冲击
出现危机的PIIGS诸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于外需拉动的产业,比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航运业或旅游业,或者容易产生经济泡沫的房地产业。这些产业都较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希腊为例,在欧元区国家中,希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由于希腊的游客主要来自欧美,若金融危机到来,欧美游客会因失去工作或收入急剧下降而减少旅游,希腊旅游业受到影响就不难想像。航运业是出口依赖型行业的代表。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导致希腊航运业的衰退。金融危机对主导产业的冲击将致使希腊经济陷入衰退。
(三)欧元区制度不合理,无力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作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央行主导各国货币政策大权,而财政政策则是由各成员国根据本国经济情况决定。当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在货币政策的使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成为各欧元区各国应对经济衰退唯一的“良药”。毫无疑问,扩张型财政政策在缓解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过度使用积极财政政策又加重了政府债务的负担,从而使得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原因
(一)2008金融危机爆发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2008年9月金融危机的爆发终止了PIIGS国家这种过度依赖外债发展的增长模式从而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首先,金融危机造成了大量外资的撤离,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已经不可持续。据统计,2007年底,仅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三国获得的外国投资就有3380亿欧元,而2011年该数字下降到-880亿欧元,即外资净流出880亿欧元。其次,由于金融危机前PIIGS五国的投资主要针对国内非贸易部门,造成贸易竞争力持续下降,贸易逆差持续增加,依靠贸易盈余来偿还外债的做法显然也变得不再现实。第三,金融危机爆发使得PIIGS国家内在经济受到冲击,在无法实施货币政策救市之时PIGGS国家不得不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该措施在减缓衰退的同时也造成政府财政开支急剧增加。总之,当PIIGS国家旧债到期,其无法从贸易盈余中自筹资金也无法通过外借来偿还之时,宽松财政政策的实施又迫使其进一步扩大财政开支,最终致使其无力偿还到期旧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二)评级机构下调主权评级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助推手
在2008金融危机下,PIIGS国家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致使财政支出激增,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债务严重超过其偿债能力。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此时,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陆续下调其主权评级。2011年7月末标准普尔已经将希腊主权评级调到了垃圾级,意大利的评级展望也在11年5月底被调整为负面,继而在9月份和10月初标准普尔和穆迪又一次下调了意大利的主权债务评级。葡萄牙和西班牙也遭遇了主权评级被频繁下调的风险。主权评级被下调使得上述PIIGS国家借入资金的利息变得相当高,也可成为危机向深度发展直接性原因。
四、总结
虽然引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很多,但无外乎可以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有三,一是债务国长期依靠负债投资来发展经济的增长模式与刚性的高福利制度埋下了债务危机的隐患,二是债务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其易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三是欧元区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则使得其在遭遇金融危机时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原因有二,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二是国际评级机构频频下调其主权评级则令债务危机被逐步放大乃至升级。
参考文献
[1]刘迎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1):3-8.
[2]叶谦,沈文颖.拉美债务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成因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167-174.
[3]李畅.简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6-7.
[4]徐秦玲.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缘由、影响及警示[J].经济观点,2011,(11):88-89.
[5]卢欣雪,许逸伦.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启示[J].现代商业,2011,126.
[6]马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影响和应对[J].统计与咨询.2012.(1):30-31.
[7]肖潇.欧债危机近况及影响[J].国际金融,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