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研究“相对冷门”领域的亻革家人、穿青人、蔡家人及其文化遗产课题的人员极少,研究者倾向于从亻革家人和穿青人以及蔡家人及其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特征、法律、问题、身份认同、宗教信仰、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研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或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亻革家人;穿青人;蔡家人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4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科技厅貴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文化多样性背景之下的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文化遗产挖掘及保护》(黔科合支撑[2018]2810)阶段性成果。
为了深入研究亻革家人、穿青人和蔡家人及其文化遗产,全面地掌握现有的、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充分地利用文献平台及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收集,基于此,现就研究“相对冷门”领域的亻革家人和穿青人以及蔡家人及其文化遗产课题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研究亻革家人、穿青人和蔡家人等相关方面的文献综述
通过贵州数字图书馆可知,以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为标题进行搜索,发现其相关中文文献相对较少,尚未发现其外文文献。现就近5年的主要中文文献梳理如下:
其一是白颖文(2016)、徐其勇(2014)、艾华(2012)等人,从网络、报纸等平台,介绍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主要概况。艾华(2012)概述了我国未识别民族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了我国还存在穿青人等25个族群。[1]
其二是熊正贤(2016)、朱小丰(2014)、严奇岩(2009)等人,倾向于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起源或产生、发展变迁和演进以及成因等方面历史。严奇岩(2009)从人口学、社会学等视角研究了贵州省现有穿青人等群体的族源情况、分布特点、生活情况、历史成因,并认为穿青人等族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化的特质。[2]
其三是李泽东(2016)、曹丹(2016)、冯晨露(2015)等人,从人类学、计算机学等学科倾向于研究未识别民族(主要是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面部等相关方面的生理特征。李泽东(2016)利用计算机等学科视角分析了未识别民族的面部特征,认为穿青人等相关族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差异化面部特质。[3]冯晨露(2015)基于人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视角,对亻革家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认为,“亻革家人基于生活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与周围布依族、苗族和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服饰等多方面仍旧存在异质性状态。”[4]
其四是方青(2015)、刘威(2015)、戴小明(2012)等人,倾向于研究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等未识别民族的政策及法律地位以及文化等方面权利的保护与捍卫及其制度“瓶颈”、解决的措施等。戴小明(2012)从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层面研究了未识别民族的应有权益在民族领域相关规制中难以得到落实,呼吁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领域高度重视并全面执行民族等相关领域的规制。[5]
其五是刘陈姣(2015)、胡丽丽(2013)倾向于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问题。胡丽丽(2013)针对贵州民族文化保护立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议国家尽最大可能地从法律、民间或者国家层面挖掘、培养和利用以及保护民族文化,确保中华民族文化可持续延续。[6]
其六是哈正利(2017)、张福强(2017)、余舒(2015)等人,倾向于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民族身份的识别、认同及其识别工作的问题、模式、标准等相关研究。哈正利(2017)研究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问题、模式、标准等,提及了未识别民族;并认为,“在新时期,必须要在前人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民族识别研究的新思路”[7]。
其七是张丽萍(2017)、杨梅(2017)、贾婷(2015)、王家录(2011)、吕燕平(2011)等人,利用书籍、网络或影视频等载体,倾向于介绍或研究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诗词、文学、小说、武术、体育、音乐、服饰、恋爱观等形式的文化,对其文化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利用的建议。杨梅(2017)认为,“穿青人的民歌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音乐样式,包含穿青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情感等内容 ,充分地体现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因此,通过对穿青人民歌的研究来推动社会对穿青人等群体特有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8]王家录(2011)等人在探究穿青人傩戏文化之后,呼吁国家对其进行旅游方面的专门性开发以及综合性利用。[9]此外,搜狐、腾讯等平台通过音视频的文化展现方式,在《黄平县重兴乡亻革家人》《蔡家人擀毡技艺》介绍了 “亻革家人(或革家人)”和“蔡家人”“穿青人”等特殊群体(或未定民族、族群)的民族服饰、舞蹈、生活习性、艺术等文化内容。
其八是蒙祥忠(2016)、李云华(2016)等人,倾向于研究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宗教信仰等领域。蒙祥忠(2016)在博士论文中以贵州省黄平县重安镇枫香村亻革家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亻革家人的“宗教礼仪”与“社会结构”之关系,分析亻革家人的精神世界,探讨其社会文化的特质及其背后运作的宇宙观。李云华认为穿青人具有独特的“五显神”信仰。[10]
其九是杨然(2006)等人相对综合性地研究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情况。杨然(2006)在其博士论文中通过对穿青人的基本概况进行了研究,运用民族学等多学科视角,分析了穿青人一定程度内聚汉族与周边相邻少数民族“交叉性”或“中间化”的社会心理特质。[11]
其十是宋景(2007)、王晓芬(2017)、王艳贞(2017)等人,倾向于利用现代技术对我国少数民族进行数字化保护、传承的研究。宋景(2007)认为,“在贵州内聚了其他地方没有的原生态性和优秀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质性文化遗产资源,是极为宝贵和值得珍惜的。”[12] 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文献资料相对不多,多为从纸质载体通过报纸杂志路径进行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研究,其中在民族身份认同、归属、法律地位等极个别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搜狐、腾讯平台收录的影视频道三次粗略地记载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服饰文化、擀毡技艺等特色文化,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今后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的后来者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文献条件和借鉴,当然也一定程度地保存并保护了特殊族群或未定民族亻革家人、蔡家人、穿青人的文化及其遗产等等。
二、现有文献存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深入拓展的领域
一是现有文献多为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概述或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和综合性。尤其是生活中亻革家人语言等独特的、本土化的文化及其遗产尚未被正式、规范、全面、有效地收集、整理、保存、传承下来,很多特质性、优秀的文化及其遗产在现代化发展中逐渐被淡忘、消失。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内涵丰富、极具特质性和原生态性的民族文化特质,是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与潜力,因此一定要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以及延续工作。”[13]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收集、数据化保护,目前尚未发现利用现代音影像技术、数据化或文化数字图书馆等路径全面地、规范地记载、馆藏和传承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文化及其遗产。
三是根据现有资料表明,从文化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政府及其部门在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文化及其遗产的收集、保护和传承方面“缺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基于民族学中的“敏感性”等原因,尚未把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文化及其遗产纳入文化及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导致该文化及其遗产的逐步消失和淡忘。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文化遗产的保護和传承等方面的要求,我们呼吁国家和社会一定要高瞻远瞩,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科学发展的视野因地制宜地挖掘、保护、利用和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千方百计地助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
本课题组利用现有科技手段拟从多学科视角抢救性挖掘、整理、保护现有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文化及其遗产,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管理、馆藏、传承和利用的举措,丰富我国多彩文化特质性优势,拓展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为充分利用特色性文化潜力和后发优势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艾华.中国有哪些未识别民族[J].四川统一战线,2012,(6):27.
[2]严奇岩.贵州未识别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历史成因[J].民办教育研究,2009,(2):27-31.
[3]李泽东,曹丹,陆敏,段晓东,王存睿.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未识别民族面部特征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3):260-265.
[4]冯晨露.亻革家人的人类生物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戴小明,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探微:以民族平等为研究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5):77-83.
[6]胡丽丽.未识别民族文化保护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青年与社会(上),2013,(10):280.
[7]哈正利,张福强.论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三种解读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4):18-22.
[8]杨梅.织金穿青人民歌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7.
[9]王家录,吕燕平.穿青人的傩戏文化及其旅游开发[J].安顺学院学报,2011,(2):70-72.
[10]蒙祥忠.人鬼情未了:亻革家人的宗教礼仪与社会结构[D].广州:中山大学,2016.
[11]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12]宋景.基于反求工程的贵州少数物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技术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
[13]十九大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杨泽龙,男,贵州织金人,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发展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
杨昌富,男,彝族,贵州织金人,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关键词】亻革家人;穿青人;蔡家人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4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科技厅貴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文化多样性背景之下的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文化遗产挖掘及保护》(黔科合支撑[2018]2810)阶段性成果。
为了深入研究亻革家人、穿青人和蔡家人及其文化遗产,全面地掌握现有的、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充分地利用文献平台及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收集,基于此,现就研究“相对冷门”领域的亻革家人和穿青人以及蔡家人及其文化遗产课题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研究亻革家人、穿青人和蔡家人等相关方面的文献综述
通过贵州数字图书馆可知,以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为标题进行搜索,发现其相关中文文献相对较少,尚未发现其外文文献。现就近5年的主要中文文献梳理如下:
其一是白颖文(2016)、徐其勇(2014)、艾华(2012)等人,从网络、报纸等平台,介绍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主要概况。艾华(2012)概述了我国未识别民族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了我国还存在穿青人等25个族群。[1]
其二是熊正贤(2016)、朱小丰(2014)、严奇岩(2009)等人,倾向于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起源或产生、发展变迁和演进以及成因等方面历史。严奇岩(2009)从人口学、社会学等视角研究了贵州省现有穿青人等群体的族源情况、分布特点、生活情况、历史成因,并认为穿青人等族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化的特质。[2]
其三是李泽东(2016)、曹丹(2016)、冯晨露(2015)等人,从人类学、计算机学等学科倾向于研究未识别民族(主要是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面部等相关方面的生理特征。李泽东(2016)利用计算机等学科视角分析了未识别民族的面部特征,认为穿青人等相关族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差异化面部特质。[3]冯晨露(2015)基于人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视角,对亻革家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认为,“亻革家人基于生活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与周围布依族、苗族和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服饰等多方面仍旧存在异质性状态。”[4]
其四是方青(2015)、刘威(2015)、戴小明(2012)等人,倾向于研究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等未识别民族的政策及法律地位以及文化等方面权利的保护与捍卫及其制度“瓶颈”、解决的措施等。戴小明(2012)从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层面研究了未识别民族的应有权益在民族领域相关规制中难以得到落实,呼吁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领域高度重视并全面执行民族等相关领域的规制。[5]
其五是刘陈姣(2015)、胡丽丽(2013)倾向于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问题。胡丽丽(2013)针对贵州民族文化保护立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议国家尽最大可能地从法律、民间或者国家层面挖掘、培养和利用以及保护民族文化,确保中华民族文化可持续延续。[6]
其六是哈正利(2017)、张福强(2017)、余舒(2015)等人,倾向于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民族身份的识别、认同及其识别工作的问题、模式、标准等相关研究。哈正利(2017)研究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问题、模式、标准等,提及了未识别民族;并认为,“在新时期,必须要在前人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民族识别研究的新思路”[7]。
其七是张丽萍(2017)、杨梅(2017)、贾婷(2015)、王家录(2011)、吕燕平(2011)等人,利用书籍、网络或影视频等载体,倾向于介绍或研究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诗词、文学、小说、武术、体育、音乐、服饰、恋爱观等形式的文化,对其文化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利用的建议。杨梅(2017)认为,“穿青人的民歌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音乐样式,包含穿青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情感等内容 ,充分地体现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因此,通过对穿青人民歌的研究来推动社会对穿青人等群体特有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8]王家录(2011)等人在探究穿青人傩戏文化之后,呼吁国家对其进行旅游方面的专门性开发以及综合性利用。[9]此外,搜狐、腾讯等平台通过音视频的文化展现方式,在《黄平县重兴乡亻革家人》《蔡家人擀毡技艺》介绍了 “亻革家人(或革家人)”和“蔡家人”“穿青人”等特殊群体(或未定民族、族群)的民族服饰、舞蹈、生活习性、艺术等文化内容。
其八是蒙祥忠(2016)、李云华(2016)等人,倾向于研究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宗教信仰等领域。蒙祥忠(2016)在博士论文中以贵州省黄平县重安镇枫香村亻革家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亻革家人的“宗教礼仪”与“社会结构”之关系,分析亻革家人的精神世界,探讨其社会文化的特质及其背后运作的宇宙观。李云华认为穿青人具有独特的“五显神”信仰。[10]
其九是杨然(2006)等人相对综合性地研究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情况。杨然(2006)在其博士论文中通过对穿青人的基本概况进行了研究,运用民族学等多学科视角,分析了穿青人一定程度内聚汉族与周边相邻少数民族“交叉性”或“中间化”的社会心理特质。[11]
其十是宋景(2007)、王晓芬(2017)、王艳贞(2017)等人,倾向于利用现代技术对我国少数民族进行数字化保护、传承的研究。宋景(2007)认为,“在贵州内聚了其他地方没有的原生态性和优秀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质性文化遗产资源,是极为宝贵和值得珍惜的。”[12] 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文献资料相对不多,多为从纸质载体通过报纸杂志路径进行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研究,其中在民族身份认同、归属、法律地位等极个别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搜狐、腾讯平台收录的影视频道三次粗略地记载穿青人或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服饰文化、擀毡技艺等特色文化,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今后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的后来者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文献条件和借鉴,当然也一定程度地保存并保护了特殊族群或未定民族亻革家人、蔡家人、穿青人的文化及其遗产等等。
二、现有文献存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深入拓展的领域
一是现有文献多为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概述或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和综合性。尤其是生活中亻革家人语言等独特的、本土化的文化及其遗产尚未被正式、规范、全面、有效地收集、整理、保存、传承下来,很多特质性、优秀的文化及其遗产在现代化发展中逐渐被淡忘、消失。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内涵丰富、极具特质性和原生态性的民族文化特质,是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与潜力,因此一定要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以及延续工作。”[13]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收集、数据化保护,目前尚未发现利用现代音影像技术、数据化或文化数字图书馆等路径全面地、规范地记载、馆藏和传承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文化及其遗产。
三是根据现有资料表明,从文化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政府及其部门在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文化及其遗产的收集、保护和传承方面“缺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基于民族学中的“敏感性”等原因,尚未把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文化及其遗产纳入文化及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导致该文化及其遗产的逐步消失和淡忘。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文化遗产的保護和传承等方面的要求,我们呼吁国家和社会一定要高瞻远瞩,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科学发展的视野因地制宜地挖掘、保护、利用和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千方百计地助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
本课题组利用现有科技手段拟从多学科视角抢救性挖掘、整理、保护现有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的文化及其遗产,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管理、馆藏、传承和利用的举措,丰富我国多彩文化特质性优势,拓展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为充分利用特色性文化潜力和后发优势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艾华.中国有哪些未识别民族[J].四川统一战线,2012,(6):27.
[2]严奇岩.贵州未识别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历史成因[J].民办教育研究,2009,(2):27-31.
[3]李泽东,曹丹,陆敏,段晓东,王存睿.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未识别民族面部特征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3):260-265.
[4]冯晨露.亻革家人的人类生物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戴小明,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探微:以民族平等为研究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5):77-83.
[6]胡丽丽.未识别民族文化保护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青年与社会(上),2013,(10):280.
[7]哈正利,张福强.论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三种解读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4):18-22.
[8]杨梅.织金穿青人民歌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7.
[9]王家录,吕燕平.穿青人的傩戏文化及其旅游开发[J].安顺学院学报,2011,(2):70-72.
[10]蒙祥忠.人鬼情未了:亻革家人的宗教礼仪与社会结构[D].广州:中山大学,2016.
[11]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12]宋景.基于反求工程的贵州少数物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技术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
[13]十九大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杨泽龙,男,贵州织金人,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发展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
杨昌富,男,彝族,贵州织金人,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