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论是人性还是天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人性属于道德范畴,是人生下來就具备的,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而天性则与此正好相反,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是在生活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不能够遗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内外均对人性进行了讨论,并得到了诸多理解,但对于这些理解来说,有许多是错误的,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性概念进行了研究,以转变对人性的看法。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性;天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45-02
伦理学内,通常都认为人性与道德存在紧密联系,但具体对人性解读时,则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对人性解释时,将人、人性与天性弄混,从整体或者是天性与人性两个方面出发,对人性予以解释。而实际上中,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中,人为载体,含有另外两个属性,而天性属于肉体范畴内,为生理学特征;人性属于精神范畴,为道德属性。所以,需要重新对人性进行辨析。
一、对于人的观点
(一)马克思观点
在现代世界当中,不同学者对人具有不同的看法,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就是人客观存在的肉体;社会属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有社会属性决定的。在这一观点当中,从三个角度出发,对人进行了解释:(1)需要进行一定的劳动;(2)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生活需求。
针对这三个特点,可以将这一观点总结成:劳动创造人,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劳动是最基础的特性。马克思曾说过: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能够有效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而其中阐述的活动,即为劳动。其还说过:利用实践操作,不断对世界进行改造,以反映出人为有意识的个体。
由此可以发现,其对人解释时,将人的价值放置到关键的位置上[1]。此外,其还做出了下述解释:对人与动物区分时,并非从思想层面着手的,而是通过生产资料评判的。因此,在马克思观点当中,将劳动当作人的基础特性,主要是利用劳动创造生活资料,这是人与动作最大的区别。可以说,劳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当前的社会。
(二)人的多种解释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人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在我国,数千年之前就对人展开了研究,如在《尚书》当中就曾说过:只有天地能哺育出世态万物,但只有人是世间万物中具灵气之体。
同时,在国外,也产生过基本一致的观点,如在歌剧《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万物之灵长。在这一观点内,虽然也将人看作一种动物,但是其中灵性的一种,是现代主要理论。
在古希腊,唯物主义学派认为,人、自然以及社会为整体,在人的身体当中,含有宇宙的所有要素,即将人看作宇宙的组成[2]。如在《宇宙大系统》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对于人来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为肉体,另一个为灵魂,其中,前者受到后者的控制,而对于后者,则为原子构成,生命是由原始的泥土中发展而形成的,所以,在人当中,存在大量的原子,为整个宇宙的缩影。
此外,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一种动物,但又超过其他动物,而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即形式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到了19世纪,达尔文也对人进行了阐述,在其编写的进化论当中指出,人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猿猴进化而出现的,主要阐述出人的来源,而非人的特性,但正是进化论的出现,才形成的马克思观点。
二、人的天性与人性概述
天性就是人先天具有的属性、本性、秉性等,是与生俱来的,会有七情六欲。人性就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下面主要针对人的天性与人性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人的天性
《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对于人的天性来说,为一种自然本性,并非人的本质,是一生下来就存在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天性应该是指人的本能的反应。从哲学和宗教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人的德性。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并非对人性的质疑,而是对天性的讨论,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善恶产生的原因,即善恶到底是天生存在的,还是后天形成的。然而对于这一讨论而言,是以进化论的观点为主,即善恶的出现,是人类进化产生的。由此可以发现,该观点并未将道德特性与物质形态有效区分出来。对于天性来说,存在两个特征:一个为生下来就存在的,另一个为并非只存在于人当中,而是与其他动物共有的。如饿了要吃东西,累了要休息等[3]。所以,对天性解释时,又可将其称作兽性,即与动物同时拥有的特性。
(二)人的人性
对于人性来说,属于道德范畴内,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存在道德,才会有人性。所以在对人解释时,通常以人为基础,阐述存在道德的人。作为伦理学概念,人性是对人的属性趋善的描述。
在伦理学当中,一直对人性的善恶进行研究,一些人认为行善,一些人认为性恶,还有一些人认为不善也不恶,从本质角度来说,这仅是人属性的讨论,而非人性的讨论;主要分析的是人的善恶,而非人性的善恶。两者完全不同。从人的角度来说,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不论是任何人,只要存在人性,人性是多是少,均表现为善。
通常来说,人性通常存在下述几方面特点。(1)独特性。在其他动物身上,并不存在人性,只存在于人当中;(2)并非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天性能够遗传给下一代,但人性并不能,人性是人受到不同环境背景影响而出现的。(3)出现于相应环境内,完善于道德的熏陶下[4]。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的人性略有不同,而这与人性后天形成的具有直接关系。人性仅可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而非区分出好与坏,在道德的影响下,人性的等级会越来越高,逐渐趋近于完美。 三、文学伦理学中背景下的人性误解
在文学伦理学中背景下,受到文化背景差异、个人思想理念等的影响,对人性存在一定的误解,对人与人性分辨不清。
(一)对人性的误解
人与人性为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很容易弄混,导致人们对其产生错误的理解,这一情况体现在文学著作的翻译当中,以《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为例,正确的解释应为《如何赢得友谊和影响他人》,但一些人由于对人性存在误解,因而对其翻译时,将其改为了《人性的弱点》等。
同时,在学术领域,也有很多以“人性的罪恶”而课题展开的研究,认为人性与罪恶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对于一个罪恶的人来说,通常将其当作人性罪恶,这也是不正确的,也是未能分清人与人性间的区别。
作为社会中的人,真实的人性都不是罪恶,否则就属于一种偏见。并且有的文学作品中,把人性的阴暗面和缺点定义为罪恶,这也算是对人性的误解。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们的交往又在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环境,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一个人进行定性。在尼采看来,人的生命、人性、思想、情感应该是自由的,强调的人的自由与个性张扬,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二)我国古代对人性的解读
在我国古代,不同人员对人性具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孟子以人伦为主,告子以仁义为主,荀子则以礼仪为主。《孟子》中:“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认为人性应该像水一样,顺其自然,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从本质上讲,人性既有转化成恶的可能,也有成为善的可能,需要做好道德教育。告子(告不害)主张无善无恶论,认为:“性无善与无不善也……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在他看来,人之初始就是一张白纸,根本不存在善恶;善恶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形成的。
战国初期人世硕主张“有善有恶论”,认为人有“善”和“恶”两种不同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善性养之则善长,恶性养之则恶长。从天性的层面而言,人并不懂礼仪,主要是由于其并非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不论是善性还是恶性,天性基本相同的。同时古人们还认为,天性并非一成不变的,在道德引导下,会转变成人性[5]。从本质角度来说,古人对人性的理解并不正确,今天常说的人性,并不是天性,而是人与其他动物存在的显著区别,需要我们把人性解放出来,尊重个体的人,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人、人性与天性虽然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但其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别,正是这些差别的存在,才使得每个概念具有不同的本质。其中对于人性与天性来说,人们经常将其弄混,未能清晰地将两者区分出来,导致对两者解释时,会得到错误的定义与概念,不利于人们对人性的理解。所以,为了转变这一状况,需要正确对待人性与天性,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构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为现代人的发展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兆明.伦理学与话语体系——如何再写“中国伦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01):9-14.
[2]鄧瑗.论上世纪20年代作为批评话语的“人性”[J].社会科学家,2014,15(07):152-156.
[3]彭海燕.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人性概念阐释与考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14(08):62.
[4]陆剑杰.“人性”概念的多重规定和当代中国人性发展[J].铁道师院学报,2018,22(05):43-48.
[5]张楠,胡海波.马克思人性概念的社会历史意蕴[J].学术交流,2018,17(06):33-38.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性;天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45-02
伦理学内,通常都认为人性与道德存在紧密联系,但具体对人性解读时,则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对人性解释时,将人、人性与天性弄混,从整体或者是天性与人性两个方面出发,对人性予以解释。而实际上中,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中,人为载体,含有另外两个属性,而天性属于肉体范畴内,为生理学特征;人性属于精神范畴,为道德属性。所以,需要重新对人性进行辨析。
一、对于人的观点
(一)马克思观点
在现代世界当中,不同学者对人具有不同的看法,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就是人客观存在的肉体;社会属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有社会属性决定的。在这一观点当中,从三个角度出发,对人进行了解释:(1)需要进行一定的劳动;(2)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生活需求。
针对这三个特点,可以将这一观点总结成:劳动创造人,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劳动是最基础的特性。马克思曾说过: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能够有效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而其中阐述的活动,即为劳动。其还说过:利用实践操作,不断对世界进行改造,以反映出人为有意识的个体。
由此可以发现,其对人解释时,将人的价值放置到关键的位置上[1]。此外,其还做出了下述解释:对人与动物区分时,并非从思想层面着手的,而是通过生产资料评判的。因此,在马克思观点当中,将劳动当作人的基础特性,主要是利用劳动创造生活资料,这是人与动作最大的区别。可以说,劳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当前的社会。
(二)人的多种解释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人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在我国,数千年之前就对人展开了研究,如在《尚书》当中就曾说过:只有天地能哺育出世态万物,但只有人是世间万物中具灵气之体。
同时,在国外,也产生过基本一致的观点,如在歌剧《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万物之灵长。在这一观点内,虽然也将人看作一种动物,但是其中灵性的一种,是现代主要理论。
在古希腊,唯物主义学派认为,人、自然以及社会为整体,在人的身体当中,含有宇宙的所有要素,即将人看作宇宙的组成[2]。如在《宇宙大系统》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对于人来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为肉体,另一个为灵魂,其中,前者受到后者的控制,而对于后者,则为原子构成,生命是由原始的泥土中发展而形成的,所以,在人当中,存在大量的原子,为整个宇宙的缩影。
此外,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一种动物,但又超过其他动物,而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即形式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到了19世纪,达尔文也对人进行了阐述,在其编写的进化论当中指出,人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猿猴进化而出现的,主要阐述出人的来源,而非人的特性,但正是进化论的出现,才形成的马克思观点。
二、人的天性与人性概述
天性就是人先天具有的属性、本性、秉性等,是与生俱来的,会有七情六欲。人性就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下面主要针对人的天性与人性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人的天性
《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对于人的天性来说,为一种自然本性,并非人的本质,是一生下来就存在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天性应该是指人的本能的反应。从哲学和宗教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人的德性。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并非对人性的质疑,而是对天性的讨论,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善恶产生的原因,即善恶到底是天生存在的,还是后天形成的。然而对于这一讨论而言,是以进化论的观点为主,即善恶的出现,是人类进化产生的。由此可以发现,该观点并未将道德特性与物质形态有效区分出来。对于天性来说,存在两个特征:一个为生下来就存在的,另一个为并非只存在于人当中,而是与其他动物共有的。如饿了要吃东西,累了要休息等[3]。所以,对天性解释时,又可将其称作兽性,即与动物同时拥有的特性。
(二)人的人性
对于人性来说,属于道德范畴内,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存在道德,才会有人性。所以在对人解释时,通常以人为基础,阐述存在道德的人。作为伦理学概念,人性是对人的属性趋善的描述。
在伦理学当中,一直对人性的善恶进行研究,一些人认为行善,一些人认为性恶,还有一些人认为不善也不恶,从本质角度来说,这仅是人属性的讨论,而非人性的讨论;主要分析的是人的善恶,而非人性的善恶。两者完全不同。从人的角度来说,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不论是任何人,只要存在人性,人性是多是少,均表现为善。
通常来说,人性通常存在下述几方面特点。(1)独特性。在其他动物身上,并不存在人性,只存在于人当中;(2)并非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天性能够遗传给下一代,但人性并不能,人性是人受到不同环境背景影响而出现的。(3)出现于相应环境内,完善于道德的熏陶下[4]。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的人性略有不同,而这与人性后天形成的具有直接关系。人性仅可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而非区分出好与坏,在道德的影响下,人性的等级会越来越高,逐渐趋近于完美。 三、文学伦理学中背景下的人性误解
在文学伦理学中背景下,受到文化背景差异、个人思想理念等的影响,对人性存在一定的误解,对人与人性分辨不清。
(一)对人性的误解
人与人性为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很容易弄混,导致人们对其产生错误的理解,这一情况体现在文学著作的翻译当中,以《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为例,正确的解释应为《如何赢得友谊和影响他人》,但一些人由于对人性存在误解,因而对其翻译时,将其改为了《人性的弱点》等。
同时,在学术领域,也有很多以“人性的罪恶”而课题展开的研究,认为人性与罪恶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对于一个罪恶的人来说,通常将其当作人性罪恶,这也是不正确的,也是未能分清人与人性间的区别。
作为社会中的人,真实的人性都不是罪恶,否则就属于一种偏见。并且有的文学作品中,把人性的阴暗面和缺点定义为罪恶,这也算是对人性的误解。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们的交往又在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环境,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一个人进行定性。在尼采看来,人的生命、人性、思想、情感应该是自由的,强调的人的自由与个性张扬,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二)我国古代对人性的解读
在我国古代,不同人员对人性具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孟子以人伦为主,告子以仁义为主,荀子则以礼仪为主。《孟子》中:“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认为人性应该像水一样,顺其自然,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从本质上讲,人性既有转化成恶的可能,也有成为善的可能,需要做好道德教育。告子(告不害)主张无善无恶论,认为:“性无善与无不善也……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在他看来,人之初始就是一张白纸,根本不存在善恶;善恶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形成的。
战国初期人世硕主张“有善有恶论”,认为人有“善”和“恶”两种不同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善性养之则善长,恶性养之则恶长。从天性的层面而言,人并不懂礼仪,主要是由于其并非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不论是善性还是恶性,天性基本相同的。同时古人们还认为,天性并非一成不变的,在道德引导下,会转变成人性[5]。从本质角度来说,古人对人性的理解并不正确,今天常说的人性,并不是天性,而是人与其他动物存在的显著区别,需要我们把人性解放出来,尊重个体的人,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人、人性与天性虽然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但其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别,正是这些差别的存在,才使得每个概念具有不同的本质。其中对于人性与天性来说,人们经常将其弄混,未能清晰地将两者区分出来,导致对两者解释时,会得到错误的定义与概念,不利于人们对人性的理解。所以,为了转变这一状况,需要正确对待人性与天性,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构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为现代人的发展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兆明.伦理学与话语体系——如何再写“中国伦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01):9-14.
[2]鄧瑗.论上世纪20年代作为批评话语的“人性”[J].社会科学家,2014,15(07):152-156.
[3]彭海燕.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人性概念阐释与考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14(08):62.
[4]陆剑杰.“人性”概念的多重规定和当代中国人性发展[J].铁道师院学报,2018,22(05):43-48.
[5]张楠,胡海波.马克思人性概念的社会历史意蕴[J].学术交流,2018,17(06):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