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应该尽可能采用探究式的学习(Inquiry Learning)方式;它是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深入研讨和推理,解决疑问的学习活动。这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对传统的教学观念产生了强大冲击,引起了教学领域的革命。各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校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专题式学习(Project Learning)”“任务式学习(Task-based Learning)”等。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打开思路,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学会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成功。在不断地探究、实践和反思中,我总结了以下一些成功的体验。
一、给予学生充分鼓励,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孩子是朝着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激励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形成“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下一步的学习探究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平等地合作和讨论,鼓励、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有趣的知识和课题,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达到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少年儿童有好奇的天性,都有主动探求奥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以鼓励的方式和学生共同学习,从而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1、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Join in教材Book 3 Unit 10 A story—The seal 之前,我先向学生提问如下几个问题:Do you like animals? Do Emma and Mike like animals? What animal do they see in the water? 通过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2、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教学中对紧贴课文中心的关键提出疑问,可以拓宽思维的范围,使思维更加深入。如在学习The seal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What can we draw from the text?或Do you think we should protect animals?使文章的思想意义更加突出,升华文章的主题。
3、要重视学生思考基础的储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基础的储备,选择恰当的时机,熟练运用多种的启发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形成。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例如在教Join in教材Book 3 Unit 8 Part 4 Asking the way的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中国女孩Fangfang遇见了手拿行李的美国男孩。此时,我让学生根据情景大胆猜测,问道:Where is the boy g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了与课文相关的许多问题和句子。这时,再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对话,了解大意,他们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对话内容,从而激发了他们爱学、乐学的热情。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探究性学习是不同分科课程的有机综合。我们必须改变“注重语言输入,忽视学科间相互联系”的课堂教学模式,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科际整合的能力。如让学生把学习英语与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相结合,在教Join in教材Book 3 Unit 6 Animals of the Arctic时,我提问: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dogs/…? 使学生的思路从北极的动物扩展到我们身边的动物,不断考验着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感情,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自然常识,使其个人的知识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全面性。
五、小小信息发布会,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瓦罐”,我们不能忽略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奥秘的动机和能力。探究型教师奥基夫(TimO’keefe)说过:“告诉我,我忘记;教给我,我记得;我参与,我理解。”
教师要设计合理的任务,如在讲授各国的国名时,让学生搜集各国的国旗、地图等相关知识。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使兴趣、能力不同的学生有合理的搭配。再通过询问、阅读、调查、上网、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并通过调查报告、图表、图片、数据等呈现出来。教师要尽量让每个想发表成果和看法的学生有交流的机会,并对小组探究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评价。通过信息发布会,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渗透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日常膳食、餐饮习惯有很大的区别。在教Join in教材Book 1 Unit 9 Food时,我要求学生收集Chinese food and Western food,学生由此对中西方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探讨。学生通过小品或讲解,用计算机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能力和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不断的提高,享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最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要强调动口、动手、动脑,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其次,英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珍视探究学习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再次,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让学生在成功的探究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增强他们的兴趣和信心。还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探究性学习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给予学生充分鼓励,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孩子是朝着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激励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形成“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下一步的学习探究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平等地合作和讨论,鼓励、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有趣的知识和课题,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达到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少年儿童有好奇的天性,都有主动探求奥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以鼓励的方式和学生共同学习,从而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1、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Join in教材Book 3 Unit 10 A story—The seal 之前,我先向学生提问如下几个问题:Do you like animals? Do Emma and Mike like animals? What animal do they see in the water? 通过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2、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教学中对紧贴课文中心的关键提出疑问,可以拓宽思维的范围,使思维更加深入。如在学习The seal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What can we draw from the text?或Do you think we should protect animals?使文章的思想意义更加突出,升华文章的主题。
3、要重视学生思考基础的储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基础的储备,选择恰当的时机,熟练运用多种的启发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形成。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例如在教Join in教材Book 3 Unit 8 Part 4 Asking the way的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中国女孩Fangfang遇见了手拿行李的美国男孩。此时,我让学生根据情景大胆猜测,问道:Where is the boy g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了与课文相关的许多问题和句子。这时,再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对话,了解大意,他们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对话内容,从而激发了他们爱学、乐学的热情。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探究性学习是不同分科课程的有机综合。我们必须改变“注重语言输入,忽视学科间相互联系”的课堂教学模式,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科际整合的能力。如让学生把学习英语与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相结合,在教Join in教材Book 3 Unit 6 Animals of the Arctic时,我提问: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dogs/…? 使学生的思路从北极的动物扩展到我们身边的动物,不断考验着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感情,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自然常识,使其个人的知识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全面性。
五、小小信息发布会,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瓦罐”,我们不能忽略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奥秘的动机和能力。探究型教师奥基夫(TimO’keefe)说过:“告诉我,我忘记;教给我,我记得;我参与,我理解。”
教师要设计合理的任务,如在讲授各国的国名时,让学生搜集各国的国旗、地图等相关知识。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使兴趣、能力不同的学生有合理的搭配。再通过询问、阅读、调查、上网、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并通过调查报告、图表、图片、数据等呈现出来。教师要尽量让每个想发表成果和看法的学生有交流的机会,并对小组探究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评价。通过信息发布会,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渗透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日常膳食、餐饮习惯有很大的区别。在教Join in教材Book 1 Unit 9 Food时,我要求学生收集Chinese food and Western food,学生由此对中西方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探讨。学生通过小品或讲解,用计算机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能力和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不断的提高,享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最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要强调动口、动手、动脑,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其次,英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珍视探究学习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再次,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让学生在成功的探究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增强他们的兴趣和信心。还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探究性学习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