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初萌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
  [关键词]:优化;导入;情境;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清代文人李渔曾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所以,文章写作常常要讲究个“凤头豹尾”,以其篇首起句就能一鸣惊人,牢牢地吸引住读者。
  他说的应该是一篇文章的开头,但是我觉得对数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开讲前导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紧贴主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那么,我们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情境导入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的确,课堂教学导入时,如能创设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就能更好地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让学生真正体验和领悟到数学的价值和神奇。
  如教学行程问题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有趣的表演,让两位学生站在教室的前后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学生喊口令。学生一说:“出发。”两个学生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就叫做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块黑板前。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叫相背而行,到黑板前停下的地方叫做终点。我再让学生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教室里一片欢笑,学生这样一边玩,一边无意间已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二、设置疑问导入法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构造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对学生点拨诱导,激发求知欲望,引入新课。例如正负数概念的引入,我先举出学生熟悉并接触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上课时,老师发45本作业本,而下课时,同学们又交45本作业给老师。为了系统地处理这种相反意义的量,将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表示为带有正号“+”的数,而将另一种相反意义的量表示为带有负号“-”的数。比如上面的发45本作业本表示为-45,交45本作业表示为+45等等”。举出实例,自然地引入概念,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正负数的概念”。
  三、悬念激趣法
  疑能引思,思则生趣,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疑激思,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是诱发学生对数学求知欲有效的办法。如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新课引入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故意把圆心搞“丢”了,发动学生用三角板把圆心找出来.但怎么找呢?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把三角板的顶点放在圆上,两直角边与圆的交点的连线就是直径.这样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教师然后启发学生用严密的推理来说明这个道理。于是,顺利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了课本问题上,学生思维活跃、探讨积极,课堂情趣浓。
  四、操作导入法
  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可以根据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特点,结合小学生喜爱动手去试一试的心理,精心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探索知识,寻找规律,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养成从探索事物的根源去获得知识的习惯。
  例如,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每一个学生先准备好一个硬纸做的三角形,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都把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再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平角。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定理的证明思路,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新课的探索上。
  五、看门见山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教。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这节课的导入设计:让学生先解三个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0,x2-10x+25=0,2y2-6y+5=0,这三个方程分别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和没有实数根,由此鲜明地引出课题,直接了当地推出思考的客体:一元二次方程何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何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何时没有实数根?有什么规律?立即把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可见,只要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每一次新课的导入都能精心的设计,并尽心组织好每一次新课的导入,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定能被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能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景,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从新教材与旧教材的编排上看新教材中实验的比重加大了,实验的内容和形式都有较大改变。为了适应这种改变在实验课上就必须转变学生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关键词:新教材实验课教学;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INS)对于高糖条件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细胞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骨钙素(OCN)、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教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5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因此,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
期刊
摘要:现在学生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和高中的教学过渡中,数学是一个关键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平稳过渡衔接的意义,分析了在初高中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希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完成平稳的过渡衔接。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差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平稳过渡衔接的意义  
摘要:服装艺术是以服装为载体的对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反映,是人的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等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关键词:服装艺术;文化;教育意义;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服装艺术是以服装为载体的对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反映,是人的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等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的追求也反映在服饰上,衣锦要还乡,锦衣不夜行,华服向
<正> 据专家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彩色玉米将大行其道。目前推广种植的品种有: 印度红玫瑰爆裂玉米:该品种采用系统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籽粒红色,穗型整齐美观,品质一流,爆花率高
【摘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解决问题,获取数学知识;注重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