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防范、发现和应对档案安全风险。为此,应当增强保密意识,正确处理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应当依托文件形成部门,明确密级档案的审批和责任分工;应当落实责任人员,严格执行密级档案保管存放和利用要求;应当严格执行“三分开”,落实库房出入和档案利用登记制度。
关键词:企业密级档案;风险防控;保密意识;档案保管
引言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日见成效,已经由计划经济彻底转变到了市场经济。在当前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中的档案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需要制定统一的目标,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该阶段做好档案工作,就必须要具备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市场的发展情况,找到档案工作与企业的结合点,将档案信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打造档案工作的新状态。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SWOT分析法
当前,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的确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WEAKNESS):长期受到领导层忽视,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缺乏资金、技术投入;国内企业档案管理也面临着外部挑战(THREAT):档案公司发展迅猛,其工作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大有全面取代企业内部档案管理之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国外企业普通聘用具有大学学历的专业人才进行档案管理,在档案管理中,还普遍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文件、图书、博物、情报、企业文化管理的一体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深,更多的外资企业将进入中国,而外资企业高质量、高效率的档案管理也会对国内企业档案管理构成冲击。但国内企业档案管理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Y):相较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的确存在着不足,但这也为企业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打开了上升空间;国外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熟的技术,只要国内企业善于借鉴、消化、吸收,就可以将之转换为后发优势(STRENGTH)。因此,国内企业完全有理由加强档案管理,做好档案管理。
2 落实责任人员,严格执行密级档案保管存放和利用要求
密级档案移交档案室后,必须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进行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档案盒标注密级,专柜专锁专人管理。在档案整理过程中,相关人员离开办公场所时,必须将密级文件妥善存放;存放密级文件的地方,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档案人员要每年定期清查、核对密级文件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形成书面记录;按有关规定应当清退的密级文件,要及时、如数清退,不得自行销毁或私自留存和复制。在档案利用场地,要统一组织安装监控设备,完善监控机制,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严格防止其损毁或涂改档案,确保档案安全。提供密级档案利用须附上“利用目的”水印。如利用企业法人证、企业党委会决议等密级档案时,电子档案须加“仅限于×××使用”水印,纸质档案须加盖“本复印件仅限于×××使用”,并覆盖住部分涉密内容,确保档案安全可控。另外,密级文件的复印需专人完成。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登记手续,并控制复印数量。复印的文件要和原文件一样严格管理,不得改变其原定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不得将密级文件拿到社会营业性复印场所复印,不得自行翻印。纸质密级档案外借必须本人签字确认并承诺负有保密责任。若需要邮寄,应当包装密封,可用较厚的信封或袋子封装,封口及中缝处加盖密封章或加贴密封条,包装物上标明密级,接收人签收后要拍照确认。电子密级档案,尤其是营销合同、集团战略材料、党委会材料等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U盘拷贝还是邮件传输,都需要对文件加设密码,密码与文件须单独发送或拷贝,确保电子档案在传送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无论企业处于哪个阶段,档案管理工作采用何种模式,“收得齐、管得好、用得活”始终是衡量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标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档案工作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利用、统计、编研各个业务环节都有不同问题存在,且环环相扣,互相影响。要想更好地掌控整个业务流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必然要使用档案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管理部门在实施档案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强化档案数据库建设,促进档案资源的多元发展,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满足企业运营管理需求,为企业其他的内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与此同时,文档管理系统还可以拓展到文件生成领域,使文件材料从编写开始在系统平台上规范化产生,以确保文件归档的完整性、格式规范和质量。此外,对于企业其他业务中设计的信息化系统,也应接入文档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以实现电子文件和信息的顺利归档。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上文提到,管理人员专业性的缺失,严重制约着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发展。关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首先在企业招聘环节,就要对人才进行严格筛选,企业要充分明确自身需求,在招聘之初设置相关硬性条件,作为人才的初步筛选,而后在实际面试的过程中,根据需求对人才进行多方面的考察,重点选择信息化技能强、意识前卫、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并且心思较细的人员。实际工作中,除了定期的组织培训外,还要建立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为能力突出者提供相应奖励,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对考核不合格者给予一定的处罚,使其自觉地进行自我提升。企业响应外部经济发展,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还能够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5创新企业档案服务方式
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对服务观念一定要进行转变,为社会及企业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从开发信息资源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档案人员已经成了信息的提供者和拥有者,档案馆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更是档案信息的交流中心,對于用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想要顺利实现信息化,就必须要深化改革创新知识档案馆,为提供基础信息服务的同时,建立工作实体,主要涵盖了信息服务、检索、搜集等内容,对档案信息服务产业进行搭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树立正确的档案意识,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6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监督执法力度
除了直接法律依据不足之外,企业依法管档工作质量不高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执行监督上力度不够,问责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如国家档案局发布的“第九号令”,与1986年的《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对比,在移交档案、接受档案时限以及档案保管期限范围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内容上有了明显改动,在企业依法管档过程中应关注这些变化,强化相应工作。
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化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如何防范、发现和应对档案安全风险,需要企业各部门和档案人员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开展相关工作。国家档案局强调要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浙江省档案局要求推进平安档案建设,这就将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司家兰.关于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8,22(17):1163—1164.
[2] 杨南雁,江路路.浅谈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与创新思维[J].科技视界,2014(11):274—275,2756—278.
[3] 杨辉.对现代企业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的思考与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22(03):148—149.
[4] 王珊珊,张志宇,王志勇.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5,22(28):316—317.
[5] 张博.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作者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宁河供电分公司)
关键词:企业密级档案;风险防控;保密意识;档案保管
引言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日见成效,已经由计划经济彻底转变到了市场经济。在当前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中的档案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需要制定统一的目标,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该阶段做好档案工作,就必须要具备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市场的发展情况,找到档案工作与企业的结合点,将档案信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打造档案工作的新状态。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SWOT分析法
当前,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的确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WEAKNESS):长期受到领导层忽视,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缺乏资金、技术投入;国内企业档案管理也面临着外部挑战(THREAT):档案公司发展迅猛,其工作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大有全面取代企业内部档案管理之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国外企业普通聘用具有大学学历的专业人才进行档案管理,在档案管理中,还普遍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文件、图书、博物、情报、企业文化管理的一体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深,更多的外资企业将进入中国,而外资企业高质量、高效率的档案管理也会对国内企业档案管理构成冲击。但国内企业档案管理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Y):相较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的确存在着不足,但这也为企业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打开了上升空间;国外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熟的技术,只要国内企业善于借鉴、消化、吸收,就可以将之转换为后发优势(STRENGTH)。因此,国内企业完全有理由加强档案管理,做好档案管理。
2 落实责任人员,严格执行密级档案保管存放和利用要求
密级档案移交档案室后,必须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进行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档案盒标注密级,专柜专锁专人管理。在档案整理过程中,相关人员离开办公场所时,必须将密级文件妥善存放;存放密级文件的地方,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档案人员要每年定期清查、核对密级文件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形成书面记录;按有关规定应当清退的密级文件,要及时、如数清退,不得自行销毁或私自留存和复制。在档案利用场地,要统一组织安装监控设备,完善监控机制,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严格防止其损毁或涂改档案,确保档案安全。提供密级档案利用须附上“利用目的”水印。如利用企业法人证、企业党委会决议等密级档案时,电子档案须加“仅限于×××使用”水印,纸质档案须加盖“本复印件仅限于×××使用”,并覆盖住部分涉密内容,确保档案安全可控。另外,密级文件的复印需专人完成。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登记手续,并控制复印数量。复印的文件要和原文件一样严格管理,不得改变其原定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不得将密级文件拿到社会营业性复印场所复印,不得自行翻印。纸质密级档案外借必须本人签字确认并承诺负有保密责任。若需要邮寄,应当包装密封,可用较厚的信封或袋子封装,封口及中缝处加盖密封章或加贴密封条,包装物上标明密级,接收人签收后要拍照确认。电子密级档案,尤其是营销合同、集团战略材料、党委会材料等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U盘拷贝还是邮件传输,都需要对文件加设密码,密码与文件须单独发送或拷贝,确保电子档案在传送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无论企业处于哪个阶段,档案管理工作采用何种模式,“收得齐、管得好、用得活”始终是衡量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标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档案工作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利用、统计、编研各个业务环节都有不同问题存在,且环环相扣,互相影响。要想更好地掌控整个业务流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必然要使用档案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管理部门在实施档案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强化档案数据库建设,促进档案资源的多元发展,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满足企业运营管理需求,为企业其他的内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与此同时,文档管理系统还可以拓展到文件生成领域,使文件材料从编写开始在系统平台上规范化产生,以确保文件归档的完整性、格式规范和质量。此外,对于企业其他业务中设计的信息化系统,也应接入文档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以实现电子文件和信息的顺利归档。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上文提到,管理人员专业性的缺失,严重制约着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发展。关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首先在企业招聘环节,就要对人才进行严格筛选,企业要充分明确自身需求,在招聘之初设置相关硬性条件,作为人才的初步筛选,而后在实际面试的过程中,根据需求对人才进行多方面的考察,重点选择信息化技能强、意识前卫、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并且心思较细的人员。实际工作中,除了定期的组织培训外,还要建立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为能力突出者提供相应奖励,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对考核不合格者给予一定的处罚,使其自觉地进行自我提升。企业响应外部经济发展,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还能够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5创新企业档案服务方式
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对服务观念一定要进行转变,为社会及企业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从开发信息资源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档案人员已经成了信息的提供者和拥有者,档案馆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更是档案信息的交流中心,對于用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想要顺利实现信息化,就必须要深化改革创新知识档案馆,为提供基础信息服务的同时,建立工作实体,主要涵盖了信息服务、检索、搜集等内容,对档案信息服务产业进行搭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树立正确的档案意识,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6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监督执法力度
除了直接法律依据不足之外,企业依法管档工作质量不高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执行监督上力度不够,问责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如国家档案局发布的“第九号令”,与1986年的《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对比,在移交档案、接受档案时限以及档案保管期限范围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内容上有了明显改动,在企业依法管档过程中应关注这些变化,强化相应工作。
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化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如何防范、发现和应对档案安全风险,需要企业各部门和档案人员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开展相关工作。国家档案局强调要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浙江省档案局要求推进平安档案建设,这就将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司家兰.关于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8,22(17):1163—1164.
[2] 杨南雁,江路路.浅谈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与创新思维[J].科技视界,2014(11):274—275,2756—278.
[3] 杨辉.对现代企业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的思考与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22(03):148—149.
[4] 王珊珊,张志宇,王志勇.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5,22(28):316—317.
[5] 张博.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作者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宁河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