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挥“五加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下,思政课越来越受到高校高度的重视。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个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课程设置、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方面为切入点,形成一个多方位较为完整的“五加强”措施体系,以着力发挥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五加强;作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下,思政课越来越受到高校高度的重视。随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思政课教师进一步认识到思政课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教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逐步加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举办多种类型的培训班、研修班、提高班等,整体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政课这个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课程设置、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方面为切入点,形成一个多方位较为完整的“五加强”措施体系,以着力发挥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思政课管理机构
  加强思政课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教学管理机构。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于2010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的意见》(皖教工委〔2010〕22号)文件,要求高校专门成立思政课教学部。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7年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下简称“思政部”),隶属校党委直接领导。学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副院长具体指导业务。思政部定为学校二级机构,享有教学科研部门同等地位和待遇。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学工处、财务处、团委等作为思政部成员单位,多部门联动,合作共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思政部统一管理思政课教师,负责制订思政课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协调解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思政部负责人由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担任,并将其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规定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和其他补助等收入不低于或略高于全校教师的平均水平;保证思政课教学经费的投入,学校每年专门划拨思政课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经费,按学生人头数提取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学科研等;定期开展思政课评估,制定思政课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将其视为学院整体办学水平、文明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评估达到要求,思政部可授予先进单位,思政课教师也可获得相应的荣誉称号。
  二、加强课程建设,精选思政课教学内容
  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就加强课程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要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质课程。当下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教材上理论自身的所谓系统与完整,脱离现实,教学内容多、偏,授课时总怕遗漏,力求面面俱到。另外,过于注重教学计划和进度的完成,忽视实际教学效果。至于选取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如何体现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师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在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支配下,必须摆脱传统思想束缚,置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建设对学生成才的重要性。加强思政课建设要做到:一是坚持集体备课。对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对教材发表不同看法和意见,形成共识后再精选教学内容,力争“少而精”,内容既有广泛性又有典型性和可接受性。选取学生关注当前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热点与难点问题,充实新观点、新材料,贴近新时代,散发新气息。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设计教学方案,探索体系教学与专题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新方式;二是編写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时数,建好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实践教学行为,切实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实到实处,体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改进考试方法与手段,重点考核大学生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不能单凭卷面定成绩,实行平时与期末、理论与实践、卷面与表现三结合定性评价方式,力求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使思政课考核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合理性、科学性;四是以学科建设促进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服务学科建设,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整合学科力量,从而提高思政课程建设质量。
  三、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
  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是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上,首先,要保障思政课教师有足够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上级教育部门本专科思政课专任教师总体上不低于1:400的比例要求,采取多渠道配备,把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纳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培养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精湛、结构合理、业务高超的专业化教学团队;二是思政课教师思想品德良好、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较强。尤其要有强烈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政治意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不动摇,切实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课堂讲授守纪律”,牢牢把握思想意识形态高压线,不越雷池半步,要向教育部提出的政治标准看齐;三是实行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规定新任思政课教师任课前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授课,否则不能上讲台。思政课教师可兼职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社团导师,要有教育和服务学生意识,与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可将这些阅历作为今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评优评先的条件;四是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拔尖人才。鼓励相关专业教学骨干和校内外党员领导干部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以及科研任务,建立具有教学、科研实力的团队人才结构;六是开展社会实践。鼓励思政课教师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加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教师讲授时也显得更生动、更精彩、更实际。   四、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思政课保障机制
  俗话说“不立规矩,不成方圆”。思政课教学具有特殊性,必须用规章制度、保障机制来强化管理。一是定期召开思政课教学质量研讨会,通过研讨、交流、学习,创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用创新成果指导、改革思政课教学工作;二是开展思政课教学观摩活动。利用观摩教学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效应。也可利用教学论坛,总结、交流、推广教学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采取现代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逐步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四是开展思政课教学评估。采取合理有效方式对每个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论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评价不合格的要待岗学习,不能胜任的要转岗分流,教学能力较差的调离思政课教师队伍。
  五、加强实践教学,力求思政课“行中有知”
  加强实践教学是教育部对思政课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开展思政课改革和建设的必然趋势。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多局限在家庭、学校,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生活的全面了解,易用理想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和人生,不能摆正个人与社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位置,对一些社会现象不去分析思考其产生存在的原因,而是横加批判、指责或流露消极言论。实践教学就是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更多地接触广大工农群众,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认真体会个人与社会的紧密关系。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措施,学生在实践中才能直接感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实践中所产生巨大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首先,确立社会实践主题。思政课社会实践主题应当鲜明,有时代气息和专业特色,能全面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实践主题不但具有鲜明性,还要有可行性。根据客观和现实条件,按照学科、年级、学生的特点,因人、因时、因地设计思政课教学实践主题,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彰显实践育人思想。
  其次,选定社会实践内容。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一是体验型实践教学。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到革命老区参观烈士纪念馆、访问革命前辈、追寻先烈足迹,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到取得辉煌成就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以及工矿社区、新农村建设基地,感悟和体验美好生活;二是践履型实践教学。学生自觉从事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如环境保护、社会救助、志愿服务、三下乡、知识宣传、演讲竞赛等,用自身行为影响社会,为社会树立新气象、新风尚、新面貌,增添正能量;三是研究型实践教学。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结合社会实践,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再者,组织社会实践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整体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一要以人为本,由于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受地域、环境以及社会群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思想實际和能力差异较大,实践教学形式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避免一刀切,要体现针对性、合理性,实践方案应符合各类学生的实际状况;二要具体务实。给学生提供的研究课题,既要紧扣思政课内容又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使研究的成果有实用价值,能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三要理实结合。实践教学要侧重于“行”,力求“行中有知”,实践内容应突出理论教学的重点、目的和要求,二者不可偏颇,达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贾兆帅.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需做到“六坚持”[N].中国教育报,2008-06-09.
  [2]赵平. 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界定全人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意义及获得感提升路径。  关键词:全人教育;思政课;获得感    一、全人教育内涵及理念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宗旨,是21世纪的全新教育理念。  1、西方传统中的“全人教育”理念  在西方,全人教育经历了最早从古希腊开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古
期刊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教育理念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广电编导专业而言,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树立“专业化、融合型”的培养目标;建立“全时段、全媒体”的教学模式;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体系。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逐渐趋同,媒介一体化进程加快,媒介融合成
期刊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从20世纪以来,在全球社会环境下演变出具有历史文化与现代化时代性特点的艺术特征,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下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中国当代艺术不仅在体现出现代性的同时,还要出于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与体会,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在国际化的新局势条件下,关注艺术文化的真实价值意义,寻求精神领域的当代艺术语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需要在不断的融合西方艺术与积极探索中国化的文化艺术实践与思考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高校教学改革走向全新的趋势,混合式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它也是翻译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分课堂被做出了全新的改进和调整,它与“对分易”教学紧紧集合在一起构成了混合式的教学。混合式的对分课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由预习、讲解、内化和吸收四个环节构成,进一步优化了成绩评定方式。  关键词:翻译教学;混合式;对分课堂;新方法    前言:翻译
期刊
摘要:依据我国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以及针对此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目标,传统的课程教学已经难以适应于现当代迅速发展的需求。许多院校针对这一专业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始不断探索最为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这也促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如雨后春笋。在教育教学的内容上、课程类型上去决定课程教学的方法,只有不断从课程教学的内容上以及课程类型的表现特点出发,进而进行教学方
期刊
摘要:社会和人才需求总是亦步亦趋的,人才的质量决定了社会发展程度。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专业型人才,还提出了人才素质的更高指标。所以,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课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和应试技巧,还需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应当肩负起培养素质学生的责任,双向互动进行教学任务,学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了基础语文知识的基
期刊
摘要:在半个多世纪的语体研究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语体产生于社会生活,并取决于社会生活的不同类型,从而开始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运用即话语。本文试图从语境与语体的相互关系问题入手来研究语言的运用,力求摆脱那种单方面通过研究语境对话语的作用来研究话语的局面。  关键词:语境;语体;限制;渗透;交融    一、语境与语体的定义和性质  (一)语境的定义与性质  语境即语言的使用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期刊
摘要:随着大学数量增多,校园规模扩大,绿化面积增加,校园文化与特色作为彰显学校魅力的要素之一,与校园景观的配置和作用密不可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人才的场所,景观不仅要具有欣赏价值,还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丰富师生课余生活。该文将对景观的部分功能进行分析,特别以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为例。  关键词:校园景观;功能;西南科技大学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现代化社会建设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大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对学生的生活状态、上课状态都有着关键的作用,甚至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都有着关键的影响。经过大量的教育研究表明,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心理素质好的人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状
期刊
摘要:在各门课程教学中,考核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方式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探究了N+1过程性考核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考核评价;N+1过程性考核;应用优势;实施办法    近几年来,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日渐增多。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