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外一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朔风中,藏族老人牵着白牦牛
  与我合影,像神山那样,祝福每一个路过的
  弱小苍生
  他说这一生,都不能宰杀白牦牛
  内心安详,雪崩就不会来临
  让我想起寨中的卓玛,她所有的劳动
  就是为了每年从寺院里,领回一个铜壶
  我很难理解这种陪伴
  他们总是笑笑说,你们汉人,不懂
  观鹭
  双脚从水面收起的刹那
  很像滑出羊水,剪断脐带的婴儿
  它一飞冲天,比负笈京师的白衣书生
  还要踌躇满志。绕林三匝
  一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缠绵
  近乡情怯的乡愁啊
  在紧闭的嘴中,一声也鸣不出口
  累了,它在江畔低头觅食
  偶尔抬头望天
  仿若王維独坐竹里馆,抚琴,煮茶
  如果时间就这么舒缓多好
  可是它盯着东流的江面,一动不动
  怎么看,都像身披素缟要跳江的屈原
  ——半炷香的工夫
  一只鸟禽,过完了我们的一辈子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文系人大2016级新闻学院本科生徐展笑的毕业设计作品,为口述体采访,重点在于采访与写作,前后历时近3个月。焦化厂  “2015年10月17日,白夜行城市探险小组对焦化厂遗址进行了探索。此次活动人数达到最高——报名十六人,实际出行十人。分别是昆兰,西瓜,半条鱼,闫寒,霸王,易莎,房潇,兔爷,潜行1017和YP。”(摘自白夜行城市探险小组公众号,下文不再重复)铁路旁的警示牌白夜行城市探险小组
枫树夜泊   周五晚课后,他要步行八分钟去一餐厅吃饭如   一条独自觅食的小丑鱼。他经过,   校车停泊点。几棵未成年的枫树下,路灯的昏黄   与枫叶的枯黄,同样难以辨认。   人群中大大小小的,本地学生的行李箱,在发车时间前   逐渐聚集起来。它们,   要返回车程不远的市区里的   一个个温暖的,珊瑚礁民居。   两天后归来,满载冬衣。   漫游者   她身上悬崖所布满的陡峭   难于蜀道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的地位问题已得到了明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因此,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认为,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角色:   一、导演。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
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散文《信客》(收集在《秋雨散文》中)被收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信客曾经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历史舞台。当时邮政事业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联系就靠信客。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缤纷的色彩。    一、人性的美好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积劳成疾,却始终任劳任
长期以来,高考、中考只考写不考说,人们认为只要写在纸上就是能力,于是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使得学生失去了许多练嘴的机会。人多场合不敢说,不会说,结结巴巴,有时只好不吭声,哑语慰人。这些势必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常言道:“好汉出在嘴,好马出在腿”,“没嘴的壶”有何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重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如何训练呢?笔者认为口语交际训练要阶梯渐进。  口语交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个长
当我90岁,“把我从生命的烤架上  翻过来,继续把另一面再烤90年”。  黄昏的孤独像一面大镜子返给我,  我的过往重生,从青春的床板上快活地跳起。  在二三十岁,在那些阴翳的夜晚,  我和无数男人们一样,  怀揣着成千上万的欲望。  在紧紧关闭的百叶窗下,  仿若睡在古代世界的废墟,  极度渴望野猫的眼睛,  芝士蛋糕的湿润,  渴望茂密丛生的金发。  那时,我已通过欢愉来接近死亡,  我也不是
(一)为什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行动研究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合作学习,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许多国家被广泛运用于大中小学教学。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文件,教育观念逐渐改变、素质教育也由争议转为共识。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中,均多次提及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加拿大女诗人、小说家,1993年生于渥太华,早年曾在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毕业后当过市场调查员、出纳员,后来在一些大学任教。她从195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了诗集《圆圈游戏》(1966)、《那个国家的动物》(1968)、《苏珊娜·穆迪的日记》(1970)、《强权政治》(1971)、《你是快乐的》(1974)、《两头的诗》(1978)、
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以及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大要素。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如果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将失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很多作家都很注意典型环境的营造,但大部分作家作品中的典型环境都是以自己熟悉的地域环境为基础加工改造而成的。例如沈从文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多以湘西的农村为背景,反映那
剥开日子的手心  三杆的影子绕不开自身的斜度  什么颜色在上  什么颜色裸替月落星稀  时光倒流,揭示我失去的午后  一顿丰盛的午餐  变成身不由己的规劝  我和你都不是对方的日子  一叶扁舟和一座桥墩  计较着谁是谁的过去和  谁是谁的未来  所有的本意都会有错落  就如一声惊雷  未等雨声落地,却把沦陷在  半空的梦敲回原地  歸  突然停下  对着太阳说一些冬天的往事  远处的白云静静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