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学业水平上表现得相对比较出色。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在职高会计教学中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这个问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关键词: 职高会计 自我效能感 增强方法
七十年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已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该理论被提出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大量研究。教育教学领域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学业上表现出能够坚持、轻易不放弃。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则表现出学习态度消极且自卑。如何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探索研究。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在职高会计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问题。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1理解职高学生心理特点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怎么样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做到师生和谐?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不少论著中都提到教师应时时与学生亲切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应该是相亲相爱的朋友。了解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并尊重他们,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职高学生成绩普遍不如普高。这一生源特征决定了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活动表现得被动,成绩不佳,导致信心不足。还有部分学生原想进入其“理想”学校,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被动地选择职业高中。由于受到社会与家庭的不理解,心理上受到冲击,导致进入职高后学习积极性不足。如果教师对学生不甚了解,有时要求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则必然导致师生对立,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构建和谐课堂
职高会计专业是以培养初级会计人员为目标的。而由于职高学生在初中长期扮演的是“差生”角色,造成思想封闭,缺乏信心和主动意识,对学习兴趣不大。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对于老师来说,在课堂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达到此目标的第一步。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环境中,师生间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创造出新鲜事物。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首先教师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企业,易懂而又全面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财会专业的渠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学习、提高。只有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财会教学才是最有价值的,即“在用中学”。如“会计学基础模拟实验”、“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笔者会设置一个案例背景,提供相关资料、工具等,让学生在协作和问答中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对理论性问题进行教授说明,才能起到颠簸、诱导和激发兴趣的作用。最后,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鼓励发散思维。在课堂上,笔者通常提倡学生自己踊跃站起来回答问题。如在上“会计学基础”课程的第一堂课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从事会计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在企业中扮演什么角色,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如何,等等。
教师若能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就可以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也只有在最合适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师生和谐,并且使学生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增强自我效能感。
1.3拓展课后活动,沟通师生情感,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除了课堂时间之外,课外时间也值得教师充分利用。比如会计核算无处不在,大到购买家电,小到柴米油盐都会使用到货币,都会发生交易,因此笔者常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学会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资源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财会业务处理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水平订阅合适的报纸杂志,如《财会通讯》、《职场会计》等,做摘抄或剪报,学期末举行学习成果展览、交流活动,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信息收集整理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如果专业老师刚好是班主任的话,则可以积极开展爱班爱专业活动。例如精心组织“专业讨论”,介绍专业的长处与发展前景;召开“我的青春我做主”等主题班会,运用“共生效应”充分发挥群体功能,让学生在集体中成长,在团结互助中提高;或者采用个别谈心,等等,加强生活指导,关心学生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以此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同时,提出合理要求,教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生活准则独立生活,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立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职高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较差。虽然很多学生都是一直梦想着有很好的成绩,但是实际又不够努力。由于长期养成不良习惯,不仅学习做事不够认真,而且不是很注重方法。如果只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师生间缺少深入的情感交流,学生只会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那么对此职高的学生来说,只会更加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调动每一个活泼生动的个体?如何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内在学习”的概念: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力,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这种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2.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不主动,成绩落后,往往是缺乏上进的目标,拥有一个明确的会计学习成长目标是激发学生自我实现内在动力的基本条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让学生有目标,并且是跳一跳就能实现的目标,不失为一个调动学生内驱力,激发学生自我实现内在动力的好办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突出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学习,不仅要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会计从业人员岗位职责和要求,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确保毕业后能适应岗位要求,满足企业需要。 首先根据学生的优势特点,指导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确立适合自己的抱负水平,即把目标摆在既有一定困难又能达到一定前景的水平上;对于那些学习信心不足、对成功不抱希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一些好成绩,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再作努力、再获成功的希望。再次,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个专业的性质与发展前景,引导学生确立新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形成最佳动机机构。最后有条件的话,尽量创造和专家近距离接触的场景,以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和情感故事坚定学生对选择会计这个职业的职业情感,使其初步形成对会计职业的认同并体验会计的幸福。教师也可以将当年我国及世界上发生的职业道德领域的典型事例收入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或反面警示,树立正确的人生学习目标。
2.2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是离不开学生参与的,它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验性和理论性。光靠教师讲授,而没有学生参与,这样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笔者采取从其他杂志上学来的“开拓性提问法”,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问题,每个大问题里含有许许多多的小问题,小问题里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借用学生已有知识,一步步引向要学习的新知识。问题的逻辑性很强,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大部分问题在学生的最近所要学习的范围内,回答问题时,有时学生齐回答,有时找走神的学生回答。提问的时候,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而把综合性的问题留给基础好的学生。做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有问题可答,而不是无所事事地开小差玩手机。一旦能听懂老师的课,学生还是满心喜欢的,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2.3激励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对于自我效能低的学生,需要激励。老师激励学生,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更自觉、更好地学习、发展自己。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可。认可可表现为肯定、鼓励、信任,最直接的表现是表扬。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老师的微笑,赞许的目光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细心、耐心寻找,教师就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进行及时、恰当的鼓励。鼓励是“催化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成就感。
“教育,其实是一种唤醒”,尤其要唤醒学生的自信。面对中考的失败、挫折,职高学生大多消极、沮丧,甚至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新事物,对未来充满忧虑。教师需要及时鼓励学生要学会坦然地面对失败,要积极探索失败的积极意义,要告诉学生,自责于事无补,只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鼓起重新开始的勇气,成功才会向你招手。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强的个性、正确的人生观及正确的学习态度。
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职高学生中不乏一些学生在初中时长期扮演老师的“对手”角色,带着继续充当“风云人物”的思想来到高中,表现得对一切满不在乎,是非观、荣辱观较差。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的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对于后进生,要从了解问题的根源入手,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曾经班上有两个学生,一男一女,坐在一起,每次上课都显得非常亲密。一开学就这样的话发展下去就不得了了。但是对这样的学生,仅仅几句教育的话是改变不了他们的。于是我把他俩叫了办公室。他们以为我要狠狠责骂他们了,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否认在谈恋爱,说是正常交往。于是我说男女同学互相有好感很正常,哪怕是谈恋爱也很正常,老师以前班上就有几对学生毕业后结婚呢。这大大出乎他们意料,男同学红着脸看看女生说是的,自己是真心喜欢这位女生的。这下好办了,我追问如果要继续这段感情,那么毕业后要找工作吧?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凭什么才能顺利找到工作?现在生活水平这么高,靠一个人工作行吗?两人立即表示会好好读书。我趁热打铁,说所有美好的感情都是积极向上的,如果成绩进步,达到要求,则说明你们的感情是真挚的,否则就不客气了,同时提出条件,上课不能卿卿我我,要给同学更是自己留点面子。这次谈话之后,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两个学生态度的转变如此之快,连班主任都说他俩认真多了,进步了。这说明很多学生还是非常有自尊心的,很爱自己的面子,虽然一度他们表现出低自我效能感,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教师如果采用正确的教育技巧和方法,这些学生会在激励和赏识中获得教育的满足感,从而更加自信和有责任地面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自我效能感也自然会增强。
教师的生命价值永远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自己的真诚来关心和爱护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多表扬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创设各种合作、趣味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李希贵.学生第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周洁.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6]陈玉荣.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之友,2005(3).
关键词: 职高会计 自我效能感 增强方法
七十年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已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该理论被提出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大量研究。教育教学领域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学业上表现出能够坚持、轻易不放弃。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则表现出学习态度消极且自卑。如何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探索研究。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在职高会计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问题。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1理解职高学生心理特点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怎么样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做到师生和谐?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不少论著中都提到教师应时时与学生亲切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应该是相亲相爱的朋友。了解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并尊重他们,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职高学生成绩普遍不如普高。这一生源特征决定了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活动表现得被动,成绩不佳,导致信心不足。还有部分学生原想进入其“理想”学校,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被动地选择职业高中。由于受到社会与家庭的不理解,心理上受到冲击,导致进入职高后学习积极性不足。如果教师对学生不甚了解,有时要求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则必然导致师生对立,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构建和谐课堂
职高会计专业是以培养初级会计人员为目标的。而由于职高学生在初中长期扮演的是“差生”角色,造成思想封闭,缺乏信心和主动意识,对学习兴趣不大。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对于老师来说,在课堂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达到此目标的第一步。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环境中,师生间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创造出新鲜事物。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首先教师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企业,易懂而又全面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财会专业的渠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学习、提高。只有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财会教学才是最有价值的,即“在用中学”。如“会计学基础模拟实验”、“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笔者会设置一个案例背景,提供相关资料、工具等,让学生在协作和问答中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对理论性问题进行教授说明,才能起到颠簸、诱导和激发兴趣的作用。最后,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鼓励发散思维。在课堂上,笔者通常提倡学生自己踊跃站起来回答问题。如在上“会计学基础”课程的第一堂课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从事会计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在企业中扮演什么角色,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如何,等等。
教师若能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就可以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也只有在最合适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师生和谐,并且使学生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增强自我效能感。
1.3拓展课后活动,沟通师生情感,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除了课堂时间之外,课外时间也值得教师充分利用。比如会计核算无处不在,大到购买家电,小到柴米油盐都会使用到货币,都会发生交易,因此笔者常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学会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资源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财会业务处理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水平订阅合适的报纸杂志,如《财会通讯》、《职场会计》等,做摘抄或剪报,学期末举行学习成果展览、交流活动,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信息收集整理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如果专业老师刚好是班主任的话,则可以积极开展爱班爱专业活动。例如精心组织“专业讨论”,介绍专业的长处与发展前景;召开“我的青春我做主”等主题班会,运用“共生效应”充分发挥群体功能,让学生在集体中成长,在团结互助中提高;或者采用个别谈心,等等,加强生活指导,关心学生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以此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同时,提出合理要求,教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生活准则独立生活,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立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职高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较差。虽然很多学生都是一直梦想着有很好的成绩,但是实际又不够努力。由于长期养成不良习惯,不仅学习做事不够认真,而且不是很注重方法。如果只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师生间缺少深入的情感交流,学生只会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那么对此职高的学生来说,只会更加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调动每一个活泼生动的个体?如何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内在学习”的概念: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力,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这种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2.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不主动,成绩落后,往往是缺乏上进的目标,拥有一个明确的会计学习成长目标是激发学生自我实现内在动力的基本条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让学生有目标,并且是跳一跳就能实现的目标,不失为一个调动学生内驱力,激发学生自我实现内在动力的好办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突出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学习,不仅要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会计从业人员岗位职责和要求,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确保毕业后能适应岗位要求,满足企业需要。 首先根据学生的优势特点,指导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确立适合自己的抱负水平,即把目标摆在既有一定困难又能达到一定前景的水平上;对于那些学习信心不足、对成功不抱希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一些好成绩,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再作努力、再获成功的希望。再次,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个专业的性质与发展前景,引导学生确立新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形成最佳动机机构。最后有条件的话,尽量创造和专家近距离接触的场景,以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和情感故事坚定学生对选择会计这个职业的职业情感,使其初步形成对会计职业的认同并体验会计的幸福。教师也可以将当年我国及世界上发生的职业道德领域的典型事例收入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或反面警示,树立正确的人生学习目标。
2.2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是离不开学生参与的,它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验性和理论性。光靠教师讲授,而没有学生参与,这样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笔者采取从其他杂志上学来的“开拓性提问法”,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问题,每个大问题里含有许许多多的小问题,小问题里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借用学生已有知识,一步步引向要学习的新知识。问题的逻辑性很强,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大部分问题在学生的最近所要学习的范围内,回答问题时,有时学生齐回答,有时找走神的学生回答。提问的时候,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而把综合性的问题留给基础好的学生。做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有问题可答,而不是无所事事地开小差玩手机。一旦能听懂老师的课,学生还是满心喜欢的,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2.3激励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对于自我效能低的学生,需要激励。老师激励学生,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更自觉、更好地学习、发展自己。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可。认可可表现为肯定、鼓励、信任,最直接的表现是表扬。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老师的微笑,赞许的目光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细心、耐心寻找,教师就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进行及时、恰当的鼓励。鼓励是“催化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成就感。
“教育,其实是一种唤醒”,尤其要唤醒学生的自信。面对中考的失败、挫折,职高学生大多消极、沮丧,甚至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新事物,对未来充满忧虑。教师需要及时鼓励学生要学会坦然地面对失败,要积极探索失败的积极意义,要告诉学生,自责于事无补,只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鼓起重新开始的勇气,成功才会向你招手。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强的个性、正确的人生观及正确的学习态度。
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职高学生中不乏一些学生在初中时长期扮演老师的“对手”角色,带着继续充当“风云人物”的思想来到高中,表现得对一切满不在乎,是非观、荣辱观较差。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的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对于后进生,要从了解问题的根源入手,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曾经班上有两个学生,一男一女,坐在一起,每次上课都显得非常亲密。一开学就这样的话发展下去就不得了了。但是对这样的学生,仅仅几句教育的话是改变不了他们的。于是我把他俩叫了办公室。他们以为我要狠狠责骂他们了,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否认在谈恋爱,说是正常交往。于是我说男女同学互相有好感很正常,哪怕是谈恋爱也很正常,老师以前班上就有几对学生毕业后结婚呢。这大大出乎他们意料,男同学红着脸看看女生说是的,自己是真心喜欢这位女生的。这下好办了,我追问如果要继续这段感情,那么毕业后要找工作吧?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凭什么才能顺利找到工作?现在生活水平这么高,靠一个人工作行吗?两人立即表示会好好读书。我趁热打铁,说所有美好的感情都是积极向上的,如果成绩进步,达到要求,则说明你们的感情是真挚的,否则就不客气了,同时提出条件,上课不能卿卿我我,要给同学更是自己留点面子。这次谈话之后,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两个学生态度的转变如此之快,连班主任都说他俩认真多了,进步了。这说明很多学生还是非常有自尊心的,很爱自己的面子,虽然一度他们表现出低自我效能感,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教师如果采用正确的教育技巧和方法,这些学生会在激励和赏识中获得教育的满足感,从而更加自信和有责任地面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自我效能感也自然会增强。
教师的生命价值永远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自己的真诚来关心和爱护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多表扬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创设各种合作、趣味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李希贵.学生第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周洁.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6]陈玉荣.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之友,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