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长途转运成功1例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危重病人 长途转运 护理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20岁,右侧股静脉劈裂伤并管壁缺损致失血性休克,右下肢股静脉结扎术后。
  转运的目的:转上级医院行人造血管吻合手术。
  转运的范围:远程院外转运(路程550km),时间约7小时。
  病情评估:患者行右下肢股静脉结扎术,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约2.5mm,GCS评分9分,有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气管插管距门齿咬合24cm),接人工呼吸气囊,氧流量5~7L/分,体温36.5℃,呼吸14次/分,血氧饱和度95%,血壓110/70mmHg,中心静脉压10cmH2O,伤口加压包扎,放置有2个引流袋,留置尿管,尿量70~180ml/小时,伤口敷料有少量渗血,右下肢肿胀青紫,肢端温暖,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
  抢救药品及物品的准备:准备便携式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人工呼吸气囊、注射泵、吸痰仪,并确认设备各项功能是否良好、电量是否充足。准备好护送途中所需足够的氧气。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多巴胺、呼吸兴奋剂、镇静药咪唑安定、止痛药度冷丁、血定安、乳酸钠林格、5%GNS等。
  与家属沟通:以书面的形式讲明途中可能出现无法预测的医疗、护理问题和危险,征得同意签字后方可转运。
  转运前患者的准备:①检查插管固定的安全度:记录气管插管刻度,检查固定是否稳妥,气管插管气囊充气度。②清理呼吸道:转送前吸尽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SPO2保持在95%以上。③静脉通路:保持深静脉置管通畅,用三通阀连接输液管、泵管,各个接口连接严密妥当。④其他:引流管、尿管固定稳妥。心电监护仪、氧气等各管路连接妥当。⑤搬运:数人平托搬至担架车上。
  转运途中体位护理:患者头部朝向救护车行驶方向,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右下肢15°~20°,身体用安全带固定,上肢用约束带固定。
  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意外拔出或移位,并注意气道湿化,防止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粘稠结痂阻塞气道。气管插管接人工呼吸气囊给氧,指脉测氧饱和度在95%~98%。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呼吸、面色、口唇、四肢末梢循环(特别是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肢引流的量、性状、色泽,尿量,心电监护中各项指标变化。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该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用三通阀连接输液管、泵管。护送途中保持各输液管通畅,途中经常检查有无漏液、静脉置管滑脱、阻塞,随时掌握输液滴数,泵入药物的浓度、剂量,并保证治疗药物及时进入体内,尤其是血管活性药物。
  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牵拉。
  该患者躁动不安,采取适当的约束和遵医嘱给适量的镇静。
  认真做好护送途中的病情、用药记录,到达转诊医院后全面交接,保证监测、治疗的连贯。
  
  结 果
  患者转运成功,10小时后该患者在上级医院成功完成人造血管吻合手术,血管吻合术后观察10天右下肢功能恢复正常。
  
  讨 论
  在转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转运途中实施恰当的救护措施,是安全护送危重患者的基本条件。此类患者由于伤及大血管,出血量大,生命征不平稳,转院途中存在极大的风险,随时危及生命,因此途中纠正休克、生命征的监护及处理尤为重要。因血压调节保持在高水平状态下会加大右下肢血管内的血流量,加重手术创口渗血及患肢肿胀,该患者在转运途中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血压的调节保持在90/60mmHg较为理想,途中应定时手工测量血压,避免因监护仪长时工作、血压袖带松紧程度及位置的改变、肢体的躁动导致的误差。在转院途中用气管插管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的情况下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途中出现一过性的血氧饱和度下降,首先检查指脉氧探头是否脱落,气管插管是否移位、拔出或痰液阻塞,避免因护理不到位导致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由于途中的道路崎岖,行驶弯道多,救护车行驶速度过快的原因,出现一过性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在积极有效的止血、抗休克治疗获得成功后,应尽最大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转运工作路途遥远、耗时长,救护条件差途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只有通过医生、护士、司机三方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危重患者转运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142件金属烤瓷修复体失败原因。方法:将失败之修复体拆除,针对烤瓷修复失败的原因,重新制作粘固。结果:除3例外,其余重新制作的修复体均效果良好。结论:分析失败原因,减少修复体失败的发生。  关键词 金属烤瓷修复体 基牙 修复失败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经过5年的修复体失败病例记录统计,在142件烤瓷修复失败中,瓷崩裂37例占失败病例总数26.1%,基牙折裂28例(19.
期刊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护理体会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以来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61±8.6岁,病程1~15天,均经头部CT确诊,其中脑室出血2例,左颞叶出血6例,右颞叶出血2例,左基底节出血26例,小脑出血4例。  临床表现:均为突然起病,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清楚者3例,余均有不同程度神志障碍如嗜睡、昏迷等,且均有相应的神经系统
期刊
病例资料  患者,女,39岁。既往体键,有青霉素和磺胺类药过敏史。因患感冒,咽喉肿痛,咳嗽,自服双黄连口服液10ml。服药后20分钟左右,突然出现胸部继之头面部发痒,很快遍及全身。奇痒难忍。胸闷气短。刻诊;患者全身皮肤潮红,红色点壮丘疹,头面部浮肿,两眼睑。双耳廓水肿,睁眼困难,面部僵硬,口唇鼻部高度肿胀,神志渐模糊,烦躁不安,四肢冷汗。查体:心率120次/分,呼吸34次/分,血压80/60mmH
期刊
資料与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4月,对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瑞典博雅[PV102Bi Livel Time]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男64例,女24例。年龄38~86岁。均符合文献关于COPD急性加重(AECOPD)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38~84岁;对照组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40~86岁,两组患者的
期刊
回顾我院自1997~2007年共进行的496例胆囊切除术,其中312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传统开腹胆囊摘除术(OC)184例,其中4例进行再次手术。资料及原因分析如下。  例1:患者,女,63岁,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血吸虫性肝硬化代偿期而行OC术。术中发现胆囊三角区没有明显粘连、水肿,顺行切除胆囊顺利。锐性分离三角区创面未见渗血,术后6小时发现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等失血性休克
期刊
临床资料  2007年收治肠痈患者97例,女47例,男50例,年龄5~78岁,平均37.5岁。辨证分型为: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证61例;积热不散、肉腐成脓证33例;阳明腑实、热盛伤津证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治愈率100%。  术前护理配合:密切觀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部肌肉紧张度的变化,腹部包块(压痛、范围、形态),皮肤有无化脓、女患者月经来潮日期及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象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例直肠癌根治术病人按年度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健康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结果: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日、病人满意度、出院时独立完成造口护理(%)、平均形成规律排便时间(月)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直肠癌根治术病人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可减轻病人痛苦,缓解经济负担,促进康复。  关键
期刊
摘 要 针对31例癌症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提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保护静脉通路、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理、加强基础护理等是使病人顺利完成化疗,保证疗效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癌症 化疗 观察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0年2月~2005年10月的住院癌症病人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41~81岁,平均59岁;喉癌2例,食道癌3例,胃癌5例,结肠癌1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减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产妇的痛苦和后遗症及经济负担。方法:回顾分析518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结果:采取特殊护理,可提前拆线,疗效非常满意。结论:提出会阴切口特殊护理有利于伤口愈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会阴切口 特殊护理 伤口愈合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1日~2008年4月1日施行会阴切开后顺产的产妇为1040例,年龄21~31岁;初产妇956例,经产
期刊
特发性弥漫性致肺纤维化性肺泡炎的病因迄今未明,是以呼吸困难、咳嗽、杵状指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广泛的间质性肺炎和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下面就7~9月在我科诊断的1例特发性弥漫性致肺纤维化性肺泡炎的护理情况谈几点体会。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男,69岁。病人因入院前1个月爱人去世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故表现为抑郁、食欲不振、伴咳嗽、咳痰而来我院收住我科。查体:可见轻度杵状指。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