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法和单词里钻研多年的大部分语言类学生,莫不期待着能以交换生的身份到国外去交流学习一段时间。入学之初,我就听说我们山东大学俄语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大三时由学校安排到俄罗斯去交流学习。
準备
可供我们选择交换的大学有两所,一所是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以下简称“友大”),位于莫斯科,交流期为半年;另一所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以下简称“西联大”),位于俄罗斯东部地区,交流期为一年。我们需要在二者中选一所。就城市来说,莫斯科显然要繁华许多,但要是选择西联大,我相信这段学习时光也不会被辜负。
在多方比较权衡之后,我最终选择了友大。确定学校之后就是提交申请。申请材料中值得注意的是成绩单,因为相对于西联大来说,友大对成绩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对人数也有所限制。提交完申请后就是办签证和向学校以及外事办递交材料。因为材料又多又杂,这一步颇需要些耐心。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严谨烦琐,让人惴惴又焦躁,可一坐上前往俄罗斯的火车,我又觉得做这一切格外值得。
启程
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也有诸多需要考量之处。飞机方便舒适,朦朦胧胧打个盹,落地就是异乡。但我们这批交换生还是选择了坐火车——只为了在途中可以看看贝加尔湖的风姿。
坐火车去俄罗斯是一项艰苦又文艺的活动。五六天的车程要一直闷在车厢里,实在闷得慌,就看看或许数小时也不曾变过的窗外风景。车厢里人来人往,我甚至可以从每个人的身上辨别出他们家乡的气味。
走了一段距离后,火车之行的重头戏就在前方了。大家翘首以盼,或许还有十数公里才到,但人们脸上已经洋溢着光辉,似乎贝加尔湖泛着的粼粼光辉已经映到了此处。可惜火车到贝加尔湖的时候是傍晚时分,且阴风怒号,不过饶是如此,贝加尔湖依然显示出了其动人的姿色,并且让我们对她晴日时分的光华更为期盼。
就这样,在一路风景的陪伴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生活
俄罗斯的教学模式与国内的有诸多不同。乍一接触全俄语教学,大家都听得昏昏沉沉。耳朵迫切地跟着老师的节奏来,可手里的书却来不及翻到下一页。除此之外,这儿的一节课共计两个小时左右,到了中午十二点,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但我们这些中国胃早就饥肠辘辘了。
宿舍生活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住在公寓式的宿舍里,日常起居需要自己打理自不必说,做饭也要亲力亲为。大家为了能在俄罗斯生存下去,都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暑假期间勤加练习,企图能掌握几道拿手好菜,临行前带了满脑子的菜谱,只为了到俄罗斯之后能做出家乡的好饭菜来。但现实是残忍的,大家手忙脚乱地做了几顿黑暗料理之后,终于还是在深夜熟练地打开一桶方便面,对着吃播怡然自得地吃完。
尽管是异乡,但课余生活却没有因此变得乏味。我们会去看冬宫,看滴血大教堂,看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地铁站,或者带着国内的探店风潮,去书店,去小酒馆,甚至去享有盛名的大商场转一圈,映入眼帘的排排书籍,扑鼻而来的阵阵酒香,涌入耳中的声声问候……来自异国的学子,被俄罗斯的文化气息包裹住,于是我们倾听、交流;我们欣赏、吸收;我们学习、探索……书本上的陌生字母,此刻竟如此鲜活。
归途
回国之前也要办理一些手续,但相较于出国的流程要简单许多。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的大部分文件都需要手写,且统一用蓝色圆珠笔。这让我们在回国之前,又深刻体会了一把文化差异。
大多数人的口语都没有因为交换而突飞猛进,不过手舞足蹈地解释自己想法的能力倒是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胆子也要比以前更大了一些,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答案不够准确,也能神采飞扬地说上一段。
这段交流的时光不能说是尽善尽美,可也绝不会让人感到后悔。还在俄罗斯时,我们就常常与在国内的同学分享趣事,缓解乡情。回国之后,再次看见熟悉的校园和朋友,竟有些恍惚,仿佛刚刚从梦境中苏醒。
我们小心翼翼地存放好那段奇妙的梦境,然后带着这种不为人知的喜悦和充盈,继续进行着俄语人的生活。
準备
可供我们选择交换的大学有两所,一所是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以下简称“友大”),位于莫斯科,交流期为半年;另一所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以下简称“西联大”),位于俄罗斯东部地区,交流期为一年。我们需要在二者中选一所。就城市来说,莫斯科显然要繁华许多,但要是选择西联大,我相信这段学习时光也不会被辜负。
在多方比较权衡之后,我最终选择了友大。确定学校之后就是提交申请。申请材料中值得注意的是成绩单,因为相对于西联大来说,友大对成绩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对人数也有所限制。提交完申请后就是办签证和向学校以及外事办递交材料。因为材料又多又杂,这一步颇需要些耐心。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严谨烦琐,让人惴惴又焦躁,可一坐上前往俄罗斯的火车,我又觉得做这一切格外值得。
启程
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也有诸多需要考量之处。飞机方便舒适,朦朦胧胧打个盹,落地就是异乡。但我们这批交换生还是选择了坐火车——只为了在途中可以看看贝加尔湖的风姿。
坐火车去俄罗斯是一项艰苦又文艺的活动。五六天的车程要一直闷在车厢里,实在闷得慌,就看看或许数小时也不曾变过的窗外风景。车厢里人来人往,我甚至可以从每个人的身上辨别出他们家乡的气味。
走了一段距离后,火车之行的重头戏就在前方了。大家翘首以盼,或许还有十数公里才到,但人们脸上已经洋溢着光辉,似乎贝加尔湖泛着的粼粼光辉已经映到了此处。可惜火车到贝加尔湖的时候是傍晚时分,且阴风怒号,不过饶是如此,贝加尔湖依然显示出了其动人的姿色,并且让我们对她晴日时分的光华更为期盼。
就这样,在一路风景的陪伴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生活
俄罗斯的教学模式与国内的有诸多不同。乍一接触全俄语教学,大家都听得昏昏沉沉。耳朵迫切地跟着老师的节奏来,可手里的书却来不及翻到下一页。除此之外,这儿的一节课共计两个小时左右,到了中午十二点,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但我们这些中国胃早就饥肠辘辘了。
宿舍生活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住在公寓式的宿舍里,日常起居需要自己打理自不必说,做饭也要亲力亲为。大家为了能在俄罗斯生存下去,都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暑假期间勤加练习,企图能掌握几道拿手好菜,临行前带了满脑子的菜谱,只为了到俄罗斯之后能做出家乡的好饭菜来。但现实是残忍的,大家手忙脚乱地做了几顿黑暗料理之后,终于还是在深夜熟练地打开一桶方便面,对着吃播怡然自得地吃完。
尽管是异乡,但课余生活却没有因此变得乏味。我们会去看冬宫,看滴血大教堂,看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地铁站,或者带着国内的探店风潮,去书店,去小酒馆,甚至去享有盛名的大商场转一圈,映入眼帘的排排书籍,扑鼻而来的阵阵酒香,涌入耳中的声声问候……来自异国的学子,被俄罗斯的文化气息包裹住,于是我们倾听、交流;我们欣赏、吸收;我们学习、探索……书本上的陌生字母,此刻竟如此鲜活。
归途
回国之前也要办理一些手续,但相较于出国的流程要简单许多。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的大部分文件都需要手写,且统一用蓝色圆珠笔。这让我们在回国之前,又深刻体会了一把文化差异。
大多数人的口语都没有因为交换而突飞猛进,不过手舞足蹈地解释自己想法的能力倒是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胆子也要比以前更大了一些,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答案不够准确,也能神采飞扬地说上一段。
这段交流的时光不能说是尽善尽美,可也绝不会让人感到后悔。还在俄罗斯时,我们就常常与在国内的同学分享趣事,缓解乡情。回国之后,再次看见熟悉的校园和朋友,竟有些恍惚,仿佛刚刚从梦境中苏醒。
我们小心翼翼地存放好那段奇妙的梦境,然后带着这种不为人知的喜悦和充盈,继续进行着俄语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