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芦卡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124例老年患者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普芦卡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与治疗时的肠道清洁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拟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将其分为A、B、C组。A组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137.12 g溶于2 000 mL温水搅拌至完全溶解);B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法同A组)联合普芦卡必利2 mg/d,治疗1 d;C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法同A组)联合普芦卡必利2 mg/d,治疗3 d。比较3组患者和各组中便秘患者的肠道尤其是升结肠-回盲部的清洁效果,以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4例老年患者,其中A组64例,B组23例,C组37例。A、B、C组结肠肠道清洁总评分和升结肠-回盲部评分分别为(8.34±0.90)和(2.56±0.56)分、(8.96±0.21)和(2.96±0.21)分、(8.86±0.35)和(2.86±0.35)分。B组肠道和升结肠-回盲部清洁效果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5.15, P均<0.05);C组肠道和升结肠-回盲部清洁效果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3.65,P均<0.05);B组与C组肠道和升结肠-回盲部清洁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便秘患者分别为33、11、29例。A、B、C组便秘患者结肠肠道清洁总评分和升结肠-回盲部评分分别为(7.85±0.94)和(2.24±0.56)分、(8.91±0.30)和(2.91±0.30)分、(8.83±0.38)和(2.83±0.38)分。B组肠道和升结肠-回盲部清洁效果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5.49, P均<0.05);C组肠道和升结肠-回盲部清洁效果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04、59.65, P均<0.05);B组与C组肠道和升结肠-回盲部清洁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结论

普芦卡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包括老年便秘患者)肠道清洁效果好,尤其是升结肠-回盲部,且无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分支,是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学科。分子流行病学主要通过对生物标志的研究,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精准医学、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给分子流行病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目的分析我国秋冬型恙虫病主要疫源地山东、江苏、安徽省近年来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三省2006-2013年(安徽省为2008-2013年)恙虫病报告疫情资料,分析其"三间分布"特征,并应用地理信息技术(GIS )在县区尺度上使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其流行相关因素。结果山东、江苏、安徽省监测期间分别报告恙虫病病例2 968、2 331和3 447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39/10
目的探讨新生儿HBV血清标志物及免疫状态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足月新生儿386对,按我国0-1-6月免疫接种程序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随访至12月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产妇、新生儿及其12月龄(婴儿)的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水平;利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CD术后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行肠切除术的85例CD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术后维持用药,并将患者分成未治疗组(包括术后连续或累计用药≤3个月)、5-氨基水杨酸(5-ASA)组和免疫抑制剂组(包括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和沙利度胺),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药物治疗CD术后的复发率,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CD患者中,未
目的评价超声胃镜对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诊断优势和随访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经普通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为PGL的38例患者进行超声胃镜检查和靶向深挖活检并动态随访。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超声胃镜联合靶向深挖活检对PGL的诊断敏感度为86.8%(33/38),特异度为83.3%(10/12),诊断准确率为86.0%(43/50)。超声胃镜联合靶向深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初治的195例PGI-DLBCL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以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95例PGI-DLBCL患者中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