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为什么定于6月16日正式建立?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
  早在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的时候,就向他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以建立革命军的基础。1923年9月,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11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了建立革命义勇军的决议。27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次会议,议决建立军官学校的有关事项。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任命邓演达、王柏龄、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7人为筹备委员。1月28日,确定以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为军官学校的校址,故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5月3日,蒋介石被委任为校长。9日,廖仲恺被委任为军校的国民党代表。随后,李济深被任命为教练部主任,邓演达为副主任兼总队长;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11月,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周恩来接任政治部主任;林振雄为管理部主任;周骏彦、俞飞鹏为军需部正、副主任;宋荣昌、李其芳为军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29日,又增设教育长,由胡谦担任。还聘请布留赫尔等苏联红军将领为军事顾问。军校筹备工作基本就绪。5月初,第一期学员录取正式生350名,备取生120名。其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56人。5月5日,新生开始入学。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黄埔军校正式建立。这一天,正好是陈炯明叛变两周年的日子,孙中山决定把这一天作为黄埔军校的典礼日子,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
  在开学典礼的演说中,孙中山着重讲了办学宗旨和办学方针。他说,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开办这所军校,“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他号召全体学员努力养成和发扬革命党人以一当百、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完成革命事业而奋斗。○
  本刊编辑部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其他文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开始长征。但遵义会议既没有讨论“抗日问题”,也没有确定“北上抗日”为当前行动方针。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央红军当时处在生死关头,亟待解决的是根本转变军事路线和军事领导问题。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二是全国抗日民主运动当时已趋低落,日本帝国主义虽在积极准备扩大侵略华北,暂时尚未采取大的行动;毛泽东等虽然关
新青年倡导的"德先生"(Democracy)带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其实在班级管理教育中"德光生"的重要性也十分突出。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践检验法等研究方法,从提高教师自
在某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摊铺过程中,由于受环境温度,工作面风速,摊铺速度等因素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温度损失过快,表面温度很难保持《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
基于有限元与荷载传递相结合方法,利用FLAC3D对倾斜荷载下大直径长桩的承载力破坏包络线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荷载倾斜角度不同,基桩的破坏机理也不一样。(2)倾斜荷载下基
1947年12月,毛泽东根据人民解放军已经转入全国规模的进攻、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形势,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它必然走向全国的胜利”。为了及时向苏联通报中国人民粉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必胜信念和建立人民政权的构想,争取苏联的理解与支持,毛泽东曾多次考虑去莫斯科,“就政治、军事、经济和其他重要问题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商量和请教”。但由于中国革命的迅速发展,毛泽东一直不能脱身
为解决黄花寨水电站大坝工程高陡坡碾压混凝土运输问题,根据混凝土拌和物流变体特征,通过试验研制出能改变混凝土运行状态、控制混凝土输送速度,并能使混凝土在输送过程多次拌和
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普及率逐步提高,效果日渐明显,然而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和问题,效果并不理想.据国家经贸委统计:目前国内1.5万家国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