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依据学情,开展活动
初中思品的教学对象是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仍占重要地位的青少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必须联系学生实际,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诗词、历史的现实的国情,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如果单纯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同时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与法同行》的教学后,我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把学习到的法律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案例结合起来,如故意伤害案、盗窃案、不赡养老人案、侵犯隐私案等,交给学生审理,让学生既有原告、又有被告,既有公诉人、又有辩护人,还有法官,按照法院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双方各执一词,据理力争,往往让观众难辨真假,法官也左右为难。既使学生灵活运用了知识,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再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快乐的青春节拍》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了记录自己成长的照片。学生四人一组,从照片上与现在的我进行对比,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颇有兴趣地传看自己和同学的照片,发现了自己在身体上、心理上、性机能方面的许多变化。身体上的变化非常明显,身高、体重、外貌;心理上的变化,表现为独立性明显增强、有成人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男生长出了胡子、出现了喉结等,女生来了月经、乳房开始发育等,这些都有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从而认识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自己的青春期变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授人以鱼,提高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讲堂”变为“学堂”,将“单向”变为“多向”。“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灵活运用”教学法便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先学后教”是基础的一环。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要按照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任务提出适量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编写自学提纲,整理知识内容,写知识结构图表等。
“合作探究”是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做到小组合作和个人探究相结合、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克服胆小怕事、不敢和不善于发言的缺点,使学生学会说理,能言善辩,这对活跃思想,开阔思路,搞好各科学习和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都有很大作用。
“展示交流”是主导的一环。这里要改变由教师一讲到底的一言堂作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攫取知识的场所。在读书、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准确而公开地展示自学中的探究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是黑板展示、纸质展示、口头展示、多媒体展示等;凡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教师精讲点拨要适时、适度、到位。
“当堂达标”是消化巩固的一环。每节课结束前五至八分钟有侧重地练:一练重点问题,二练容易出错问题,三练容易忽视问题。练习题设置要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口头的、纸质的、版面的、多媒体的,批改方式要灵活,教师批、学生互批等。
“灵活运用”是提高能力的一环,这是政治课教学的落脚点。
一是针对学生死记硬背和照搬照抄现成答案的情况,设计灵活多变、富有思考性和运用性的练习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比如学完《心中要有杆“秤”》后,要求每个学生出十道公平、正义小题目,教师精选出五十道各类题型的抢答题,然后在班内以组为单位,抢答计分,对优胜组给予表扬奖励。这类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教学效果较好。
二是针对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不能正确理解的情况,我们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学习课本基本理论时,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调查,用直观的感性的知识代替抽象的理论。
例如,在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针对一部分学生不讲节约,摆阔气,比“大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做两件事:一是让学生做一次社会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可再生资源、哪些不可再生资源、还有哪些可永久利用的资源,看资源状况感悟资源的严峻形势;二是自己算一笔帐,每年消耗的资源包括每年穿衣、吃饭、书本、水、电等,看这些当中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毫无必要的,感悟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受到很大触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思想觉悟。
三、借助设备,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它能引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它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它能创造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知识、建构意义,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的,最终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新时代》一课时,运用媒体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深情欣赏,接着播放“长江三峡工程”“生态农业”“磁悬浮列车”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祖国的巨大变化,领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单位:连云港灌南县三口中学
初中思品的教学对象是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仍占重要地位的青少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必须联系学生实际,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诗词、历史的现实的国情,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如果单纯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同时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与法同行》的教学后,我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把学习到的法律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案例结合起来,如故意伤害案、盗窃案、不赡养老人案、侵犯隐私案等,交给学生审理,让学生既有原告、又有被告,既有公诉人、又有辩护人,还有法官,按照法院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双方各执一词,据理力争,往往让观众难辨真假,法官也左右为难。既使学生灵活运用了知识,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再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快乐的青春节拍》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了记录自己成长的照片。学生四人一组,从照片上与现在的我进行对比,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颇有兴趣地传看自己和同学的照片,发现了自己在身体上、心理上、性机能方面的许多变化。身体上的变化非常明显,身高、体重、外貌;心理上的变化,表现为独立性明显增强、有成人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男生长出了胡子、出现了喉结等,女生来了月经、乳房开始发育等,这些都有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从而认识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自己的青春期变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授人以鱼,提高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讲堂”变为“学堂”,将“单向”变为“多向”。“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灵活运用”教学法便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先学后教”是基础的一环。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要按照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任务提出适量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编写自学提纲,整理知识内容,写知识结构图表等。
“合作探究”是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做到小组合作和个人探究相结合、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克服胆小怕事、不敢和不善于发言的缺点,使学生学会说理,能言善辩,这对活跃思想,开阔思路,搞好各科学习和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都有很大作用。
“展示交流”是主导的一环。这里要改变由教师一讲到底的一言堂作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攫取知识的场所。在读书、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准确而公开地展示自学中的探究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是黑板展示、纸质展示、口头展示、多媒体展示等;凡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教师精讲点拨要适时、适度、到位。
“当堂达标”是消化巩固的一环。每节课结束前五至八分钟有侧重地练:一练重点问题,二练容易出错问题,三练容易忽视问题。练习题设置要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口头的、纸质的、版面的、多媒体的,批改方式要灵活,教师批、学生互批等。
“灵活运用”是提高能力的一环,这是政治课教学的落脚点。
一是针对学生死记硬背和照搬照抄现成答案的情况,设计灵活多变、富有思考性和运用性的练习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比如学完《心中要有杆“秤”》后,要求每个学生出十道公平、正义小题目,教师精选出五十道各类题型的抢答题,然后在班内以组为单位,抢答计分,对优胜组给予表扬奖励。这类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教学效果较好。
二是针对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不能正确理解的情况,我们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学习课本基本理论时,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调查,用直观的感性的知识代替抽象的理论。
例如,在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针对一部分学生不讲节约,摆阔气,比“大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做两件事:一是让学生做一次社会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可再生资源、哪些不可再生资源、还有哪些可永久利用的资源,看资源状况感悟资源的严峻形势;二是自己算一笔帐,每年消耗的资源包括每年穿衣、吃饭、书本、水、电等,看这些当中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毫无必要的,感悟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受到很大触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思想觉悟。
三、借助设备,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它能引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它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它能创造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知识、建构意义,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的,最终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新时代》一课时,运用媒体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深情欣赏,接着播放“长江三峡工程”“生态农业”“磁悬浮列车”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祖国的巨大变化,领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单位:连云港灌南县三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