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听了一节教研课——一年级的《十几减6、5、4、3、2》。课是一位初涉教坛的年轻女教师上的,课的大致流程是:出示情境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再看情境图,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自主探索口算方法—巩固练习。课堂上,暴露出了些许问题。
下午交流研讨时,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许多先贤哲人、学者专家都有过思考、阐释、论述。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对这个话题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准确把握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要上好一节课,我们首先要下工夫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编者意图,准确把握教材要点。就拿这节课来说,虽然例题仍以情境图的形式出现,但和前面出现的求剩余的情景不同,这里出现的是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情景。虽然两者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减法意义的具体运用。由于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大量练习,计算技能已基本形成,所以,这道例题中没有再给出不同的计算思路,而是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由于例题的情境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所以更容易使人想到用减法计算。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教学时,首先应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已知两种蘑菇一共采了多少及其中一种蘑菇采了多少,要求另一种蘑菇有多少,应该用减法来计算,即引导学生学会这类题该如何列式。这应是本节课教学的首要任务。至于这道题具体怎么算,我觉得应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在交流中重点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而不应是教者那样的定位:把提出减法问题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这里,我想阐释下我的观点。我以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说得直白点,就是它只是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作为教师,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只需充分利用它们。具体说来,就是先“入教材”,即弄清楚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然后再“出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
二、深入了解学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我认为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是了解学生。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确立符合学生心智水平、科学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了解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年龄段、一个年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上,而要深入到所教班里每个学生的个性上;要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研究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研究他们的个体差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就是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找准教学起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找准教学起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十几减6、5、4、3、2”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和“求两个数的和以及求剩余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所以,“十几减9”“十几减8、7”和“求两个数的和以及求剩余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起点。可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只选取“十几减9、8、7”作为本节课教学的起点。虽然课堂上,学生在列式和表述解题思路时,感觉有些难度,但学生“跳一跳” 够得着。我个人认为,这种设计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2.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突破学习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心中不仅要有文本,更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上好一节课,备课时,可以先找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谈话。通过谈话,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方式,知道他们原有知识的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还可以清楚他们的学习难点。就拿这节课来说,理解“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解题思路,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堂上,为了突破难点,可以设计“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议一议”六个板块。让学生在“看”中理解题意,初步感知数量间的关系;在“数”中建立数感,引发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的冲突;在“想”中明确算法,厘清解题思路;在“比”中完善认知结构,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议”中优化算法,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学生的个性、认知差异,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应允许不同方法的存在,而不应该一味地强调老师自认为好的方法。当然,为了适应以后学习的需要,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的优化也是有必要的。课堂上有部分孩子怎么也不喜欢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也没有必要非得逼着孩子无条件地服从。
3.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把握教学弹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课堂上应特别注意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关注个体,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给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在处理练习题时,对学优生则可以要求做完所有的题,对中等生可以要求做完大部分题,而对学困生则要求做其中的几道就可以了。由于他们的任务不同,所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也基本能完成。这就使得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快乐。 三、精心组织活动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
要上好一节课,使课堂达成精致,需要老师活化内容,让课堂充满趣味;精心预设,让课堂充满挑战;关注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有效评价,让课堂充满激情。根据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依据新课程理念,踏着“起”“承”“转”“合”四步曲,我构思如下:
1.“起”——课的导入
谈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森林里去采摘食物。采摘的结果怎样,你们想不想知道?
2.“承”——课的展开
(1)出示情境图
①仔细观察,看看图中的小白兔说了什么?指名回答。
②数一数地上采集到的蘑菇是不是一共11个?
③看一看这些蘑菇分成了哪两类?
④师生梳理:一共采了11个,其中蓝蘑菇5个,灰蘑菇6个。
(2)质疑解难
①如果我告诉你一共采了11个蘑菇,其中蓝蘑菇5个,你能求出灰蘑菇有多少个吗?
②要求灰蘑菇有多少个,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③11-5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说一说。
④全班反馈,学生可能会出现:10-5=5,5 1=6;11-1=10,10-4=6;5 6=11,11-5=6;重点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
⑤如果我告诉你一共采了11个,其中灰蘑菇6个,你能求出蓝蘑菇多少个吗?
⑥独立列式并计算。
⑦全班反馈,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同时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
(3)比较体验
①比较11-6和11-5,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小组同学说说。
②全班反馈,学生可能会说出从11里减去5就等于6,减去6就等于5。
(4)试练巩固
谈话:兔妈妈带着兔宝宝采摘完食物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路上,它们经过一家商店。瞧,它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②你能帮它们解决吗?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③集体校对,重点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
④比较14-8和14-6,你发现了什么?
3.“转”——课的高潮
谈话:从商店出来,它们发现有一群小蚂蚁迷了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愿意帮助它们,把它们安全送回家吗?
(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揭下小蚂蚁算式卡,贴到带数字的蘑菇房子上)。
谈话:小蚂蚁在大家的帮助下,平安地回到了家。它们一到家就看到爸爸、妈妈正在招待客人。
(2)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活化后的)。
①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
②比一比每组中的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合”——课的结尾
(1)观察这些算式,你觉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揭题:十几减6、5、4、3、2。
(2)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问题想问吗?
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先动起来,学生才能跟着动起来,进而活起来。设计时,我将兔妈妈带着兔宝宝采摘食物的活动贯穿课的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和巩固新知。我个人认为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激情。
下午交流研讨时,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许多先贤哲人、学者专家都有过思考、阐释、论述。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对这个话题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准确把握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要上好一节课,我们首先要下工夫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编者意图,准确把握教材要点。就拿这节课来说,虽然例题仍以情境图的形式出现,但和前面出现的求剩余的情景不同,这里出现的是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情景。虽然两者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减法意义的具体运用。由于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大量练习,计算技能已基本形成,所以,这道例题中没有再给出不同的计算思路,而是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由于例题的情境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所以更容易使人想到用减法计算。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教学时,首先应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已知两种蘑菇一共采了多少及其中一种蘑菇采了多少,要求另一种蘑菇有多少,应该用减法来计算,即引导学生学会这类题该如何列式。这应是本节课教学的首要任务。至于这道题具体怎么算,我觉得应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在交流中重点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而不应是教者那样的定位:把提出减法问题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这里,我想阐释下我的观点。我以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说得直白点,就是它只是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作为教师,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只需充分利用它们。具体说来,就是先“入教材”,即弄清楚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然后再“出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
二、深入了解学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我认为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是了解学生。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确立符合学生心智水平、科学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了解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年龄段、一个年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上,而要深入到所教班里每个学生的个性上;要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研究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研究他们的个体差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就是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找准教学起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找准教学起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十几减6、5、4、3、2”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和“求两个数的和以及求剩余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所以,“十几减9”“十几减8、7”和“求两个数的和以及求剩余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起点。可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只选取“十几减9、8、7”作为本节课教学的起点。虽然课堂上,学生在列式和表述解题思路时,感觉有些难度,但学生“跳一跳” 够得着。我个人认为,这种设计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2.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突破学习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心中不仅要有文本,更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上好一节课,备课时,可以先找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谈话。通过谈话,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方式,知道他们原有知识的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还可以清楚他们的学习难点。就拿这节课来说,理解“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解题思路,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堂上,为了突破难点,可以设计“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议一议”六个板块。让学生在“看”中理解题意,初步感知数量间的关系;在“数”中建立数感,引发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的冲突;在“想”中明确算法,厘清解题思路;在“比”中完善认知结构,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议”中优化算法,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学生的个性、认知差异,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应允许不同方法的存在,而不应该一味地强调老师自认为好的方法。当然,为了适应以后学习的需要,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的优化也是有必要的。课堂上有部分孩子怎么也不喜欢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也没有必要非得逼着孩子无条件地服从。
3.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把握教学弹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课堂上应特别注意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关注个体,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给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在处理练习题时,对学优生则可以要求做完所有的题,对中等生可以要求做完大部分题,而对学困生则要求做其中的几道就可以了。由于他们的任务不同,所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也基本能完成。这就使得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快乐。 三、精心组织活动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
要上好一节课,使课堂达成精致,需要老师活化内容,让课堂充满趣味;精心预设,让课堂充满挑战;关注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有效评价,让课堂充满激情。根据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依据新课程理念,踏着“起”“承”“转”“合”四步曲,我构思如下:
1.“起”——课的导入
谈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森林里去采摘食物。采摘的结果怎样,你们想不想知道?
2.“承”——课的展开
(1)出示情境图
①仔细观察,看看图中的小白兔说了什么?指名回答。
②数一数地上采集到的蘑菇是不是一共11个?
③看一看这些蘑菇分成了哪两类?
④师生梳理:一共采了11个,其中蓝蘑菇5个,灰蘑菇6个。
(2)质疑解难
①如果我告诉你一共采了11个蘑菇,其中蓝蘑菇5个,你能求出灰蘑菇有多少个吗?
②要求灰蘑菇有多少个,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③11-5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说一说。
④全班反馈,学生可能会出现:10-5=5,5 1=6;11-1=10,10-4=6;5 6=11,11-5=6;重点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
⑤如果我告诉你一共采了11个,其中灰蘑菇6个,你能求出蓝蘑菇多少个吗?
⑥独立列式并计算。
⑦全班反馈,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同时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
(3)比较体验
①比较11-6和11-5,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小组同学说说。
②全班反馈,学生可能会说出从11里减去5就等于6,减去6就等于5。
(4)试练巩固
谈话:兔妈妈带着兔宝宝采摘完食物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路上,它们经过一家商店。瞧,它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②你能帮它们解决吗?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③集体校对,重点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
④比较14-8和14-6,你发现了什么?
3.“转”——课的高潮
谈话:从商店出来,它们发现有一群小蚂蚁迷了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愿意帮助它们,把它们安全送回家吗?
(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揭下小蚂蚁算式卡,贴到带数字的蘑菇房子上)。
谈话:小蚂蚁在大家的帮助下,平安地回到了家。它们一到家就看到爸爸、妈妈正在招待客人。
(2)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活化后的)。
①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
②比一比每组中的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合”——课的结尾
(1)观察这些算式,你觉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揭题:十几减6、5、4、3、2。
(2)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问题想问吗?
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先动起来,学生才能跟着动起来,进而活起来。设计时,我将兔妈妈带着兔宝宝采摘食物的活动贯穿课的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和巩固新知。我个人认为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