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念性建筑是为纪念有功绩的或显赫的人物或重大事件以及在有历史或自然特征的地方建造的建筑物。纪念性建筑最富有艺术表现力,寓意深邃,有永恒的价值。文章对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设计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韦拔群纪念馆;建筑设计
纪念性建筑是为纪念有功绩的或显赫的人物或重大事件以及在有历史或自然特征的地方建造的建筑物。纪念性建筑最富有艺术表现力,寓意深邃,有永恒的价值。纪念性建筑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人们居住,主要是用于凭吊、瞻仰、纪念的目的。这种建筑一般能为人们创造出一种新的室外环境,建造出一种带有纪念性的氛围,给凭吊瞻仰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的纪念之情有所寄托和慰藉。
一、纪念性建筑的设计要点
就纪念馆而言,一般说来,遗留建筑改扩建纪念馆最具纪念性,这是因为遗留建筑是纪念对象的事件发生地或主要活动场所或出生或长期生活居住工作的地方,因而与纪念对象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遗留建筑已成为纪念对象最大的遗物与历史见证,而打上了这种特有的历史烙印,对纪念对象来说这遗留建筑极富固有的纪念性。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纪念馆是异地兴建的,此种类型的纪念馆纪念性只能由建筑师在设计纪念馆的时候赋予,于是,如何设计纪念馆建筑的纪念性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纪念馆纪念性的设计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个是纪念馆一般性的建筑设计,以形成纪念性的环境氛围。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时,必须考虑总体线路规划与纪念性气氛以及心理感受的关系。常以长长的轴线作对称式布局,以形成一系列大小、宽窄、高低的空间系列,这种从入口将观众步步引至高潮再到尾声的系列处理,很明显的突出了纪念性气氛。也可以结合场地特征和整体环境,采用轴线转折和复合轴线,顺其势,就其形,形成一系列空间序列,使景与人们的心理情绪统一起来,诱导人们的心理情绪向纪念活动转化,逐渐增强纪念性。
2.建筑造型。纪念性建筑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表现纪念性,纪念性效果是由建筑物实体通过空间的特定形式使人们感受到的。格式塔心理学指出,为了理解特定的视觉环境,大脑会对其进行简化,至于形式的構图,我们倾向于将视野中的主体进行最大程度的简化,并简化为最基本的形状,也就是原型,一个形状越简单,越规则,它就越容易被人感知和理解。因此纪念建筑的造型常以简洁稳定的基本几何形体及其简单组合形成纪念馆稳定庄重的形体,以示稳固永久。
3.建筑材料。材料的永恒性本身具有纪念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传统都以石材为纪念性建筑的主要材料。花岗石的质感使建筑的性格显得浑厚有力,庄严大方,大理石的质地细韵,色泽丰富,富有纯洁,雅致的装饰效果。在材料的选用上常以坚硬的花岗岩、青石等石料建造纪念馆,使其外观坚如磐石,以显示纪念对象千年不朽精神永存;
4.绿化。绿化在纪念性建筑设计中具有特殊的纪念象征性作用。常规则地对称种植苍松,翠柏等长青植物,以保持四季长青来寓示纪念对象万古长青。此外,隔开城市的喧闹、创造宁静肃穆的环境也是纪念馆必不可少的环境氛围等等。通过对纪念馆建筑纪念共性的建造,达到让人一看是个纪念馆的目的。
第二个是纪念馆特殊性的建筑设计,也就是纪念馆独特的个性,以形成纪念馆的独特性和明确目的性。纪念馆特殊性的设计需紧紧围绕表现纪念对象入手,深入挖掘与纪念对象有关的历史场所,事件,从中提取出一些重要因素,通过抽象重组,象征比拟等一系列手法融入到纪念馆建筑的设计中。如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采用的是彼时彼地的符号: 坡屋顶、山墙、梅花窗、门的形式等等。下面结合自己参与设计的广西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对这个问题谈一些体会。
二、韦拔群纪念馆设计思路
韦拔群纪念馆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里面收藏了许多农民起义、红七军战斗的珍贵照片以及红军使用过的枪支及生活用品。韦拔群广场占地60亩,总投资1500万元。将军园占地20亩,园中树立着韦拔群烈士等17人的铜像,总投资800多万元。 纪念馆、拔群广场和将军园这三大永久性纪念设施,设计理念新颖,规模壮观,庄严肃穆,功能完备,富有特色,是集红色旅游、敬仰先烈、接受教育、休闲养生、群众集会于一体的公共场所,成为东兰县新的标志性工程。
图 1韦拔群纪念馆全景图
1.项目背景。韦拔群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人民军队早期杰出将领韦拔群同志诞辰115周年,由广西东兰县人民政府投资新建的。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8000m2,纪念馆建筑面积6000m2左右,除纪念馆外,还同时规划拔群广场,目的是为满足东兰县人们群众聚会和各种活动需要,也是为了举办规模和影响都很重要的2009年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东兰为山区,县城仅有的政府广场的规模不能满足重大聚会和活动的容量要求),设置将军纪念园(东兰为将军之乡,涌现出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纪念先烈。该纪念馆选址于韦拔群同志的故乡,广西东兰县城内,与东兰县革命烈士陵园,东兰县人民政府相毗邻。基地东面、西面、北面都是苍翠的青山,南面是现有的必须保留的气象站,烈士陵园内的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和韦拔群墓等建筑,场地标高有20来米的高差,基地交通由东西向的县城大道引入。
2.设计思路。
(1)总体布局。韦拔群纪念馆的主体思想是纪念韦拔群同志,继承烈士遗志,弘扬烈士精神。我们认为总体环境的布置需要有充分的空间展开和丰富的空间层次。设计布局时 “顺其势,就其形”,充分利用基地的优越环境,以及基地高差较大的不利因素。采用传统的轴线和空间序列的方法,通过各种轴线组成一定序列,从而起到烘托和加强纪念性的效果。
韦拔群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8000m2,新馆与旧馆之间是用拔群广场红色的中轴线相连,象征革命精神的传承。沿着中轴线,地势慢慢升高,主体建筑耸立在高大的基座上,在背后青翠的群山映衬下呈现庄严恢弘的气势。让参观者顿生崇敬之情。主体建筑高28.8m,纪念馆东西长121.8m,南北宽57m,整体呈日字形,东西对称,象征革命事业如日中天。朴素的米色石材外墙既厚重又透出亲和力,简洁雄伟的外形与大尺度的斜檐口、简化斗拱体现了具有时代感的中国民族特色,在主体建筑正面两侧竖楼嵌入两面直径达2.4 m的铜鼓造型窗窗饰,突出了东兰是铜鼓之乡的地域文化。美丽的壮锦图案点缀在门额、门墙、窗口、横梁等建筑细部上,表现出浓郁的壮乡特色。中有正门入口,门厅高大的立柱凝重而庄严,富有纪念美感。东西两侧入口大厅是用玻璃盖顶的过渡空间,可使室内外景色交融,使参观者能够放松舒缓心情,没有一般纪念馆的沉闷感(如图1)。
(2)细部设计。韦拔群纪念馆是本次设计中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体建筑物。纪念馆与北京的毛主席纪念馆有点相似,强烈的虚实对比,入口方正的叠石造型与整个倒置斗形体量形成强烈的对比,显示出力度感;大片实体石材墙面与底部玻璃面的对比,显示出重量感;建筑基底标高的抬高,入口大台阶的设置,显示出气势感。整个建筑造型基本上体现出了纪念馆的庄重,凝重的气氛。
从正门进去就是序厅,正中有韦拔群同志高大的汉白玉雕像,背景是东兰的山水浮雕象征韦拔群同志是东兰这片红色土地蕴育出的优秀儿女。序厅高达三层,顶部设通风通窗,确保空气自然清新;序厅左右两侧是开敞的中庭,中庭屋顶采用玻璃采光天棚,既可创造宜人的室内景观,又可节约大量的能源。中庭四周为交通的主要流线,因为人的流动从而避免形成毫无生机的死空间。因此中庭形成共享空间,并在顶板上设采光天棚引入自然环境,与地面部分规划绿地,结合设置,相得益彰。在中庭四周,每层都形成一个舒适静谧、悠闲共享的休憩空间。
整个纪念馆共有十三个展厅, 1个160人报告厅,1个会议室,办公室以及库房等配套用房。每个展厅面积246.2㎡~291.6㎡,展厅的宽度为21.6m~27m,进深为11.4m;中心中庭面积为270㎡(宽18m,进深15m)。两个采光绿化中庭(宽21.3m,进深7.5m)。目前设一个序厅,七个专题展厅,一个临时展厅。按韦拔群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设置的七个专题展厅分别是一“忧国忧民、探索真理”;二“领导农运、反击镇压”;三“发动起义、创建苏区”四“邓小平与韦拔群”;五“捍卫苏区、血战到底”;六“前赴后续、红旗不倒”;七“永恒纪念、不朽丰碑”。
在一层设有单独出入口的报告厅与贵宾室,还设有专门供残疾人专用的坡道与电梯,在底层基座下,为了方便关心老区的大型文艺演出设有相关的配套用房。纪念馆的主要设备用房也设在基座下。
三、结语
韦拔群纪念馆工程设计平面布局合理,交通组织流畅,项目的规模、性质均较有竞争力,建筑设计内容完善,建筑造型稳重大方、庄严恢宏,雕塑感强,建筑细部凸显地域文化,并且该工程实施的完成度较高,建筑内外环境处理恰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条件,整体项目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孟潮.纪念性建筑.中国工程科学,2005,(2).
[2]丁果,王成.略论纪念馆的纪念性.中国博物馆,2001,(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韦拔群纪念馆;建筑设计
纪念性建筑是为纪念有功绩的或显赫的人物或重大事件以及在有历史或自然特征的地方建造的建筑物。纪念性建筑最富有艺术表现力,寓意深邃,有永恒的价值。纪念性建筑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人们居住,主要是用于凭吊、瞻仰、纪念的目的。这种建筑一般能为人们创造出一种新的室外环境,建造出一种带有纪念性的氛围,给凭吊瞻仰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的纪念之情有所寄托和慰藉。
一、纪念性建筑的设计要点
就纪念馆而言,一般说来,遗留建筑改扩建纪念馆最具纪念性,这是因为遗留建筑是纪念对象的事件发生地或主要活动场所或出生或长期生活居住工作的地方,因而与纪念对象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遗留建筑已成为纪念对象最大的遗物与历史见证,而打上了这种特有的历史烙印,对纪念对象来说这遗留建筑极富固有的纪念性。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纪念馆是异地兴建的,此种类型的纪念馆纪念性只能由建筑师在设计纪念馆的时候赋予,于是,如何设计纪念馆建筑的纪念性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纪念馆纪念性的设计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个是纪念馆一般性的建筑设计,以形成纪念性的环境氛围。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时,必须考虑总体线路规划与纪念性气氛以及心理感受的关系。常以长长的轴线作对称式布局,以形成一系列大小、宽窄、高低的空间系列,这种从入口将观众步步引至高潮再到尾声的系列处理,很明显的突出了纪念性气氛。也可以结合场地特征和整体环境,采用轴线转折和复合轴线,顺其势,就其形,形成一系列空间序列,使景与人们的心理情绪统一起来,诱导人们的心理情绪向纪念活动转化,逐渐增强纪念性。
2.建筑造型。纪念性建筑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表现纪念性,纪念性效果是由建筑物实体通过空间的特定形式使人们感受到的。格式塔心理学指出,为了理解特定的视觉环境,大脑会对其进行简化,至于形式的構图,我们倾向于将视野中的主体进行最大程度的简化,并简化为最基本的形状,也就是原型,一个形状越简单,越规则,它就越容易被人感知和理解。因此纪念建筑的造型常以简洁稳定的基本几何形体及其简单组合形成纪念馆稳定庄重的形体,以示稳固永久。
3.建筑材料。材料的永恒性本身具有纪念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传统都以石材为纪念性建筑的主要材料。花岗石的质感使建筑的性格显得浑厚有力,庄严大方,大理石的质地细韵,色泽丰富,富有纯洁,雅致的装饰效果。在材料的选用上常以坚硬的花岗岩、青石等石料建造纪念馆,使其外观坚如磐石,以显示纪念对象千年不朽精神永存;
4.绿化。绿化在纪念性建筑设计中具有特殊的纪念象征性作用。常规则地对称种植苍松,翠柏等长青植物,以保持四季长青来寓示纪念对象万古长青。此外,隔开城市的喧闹、创造宁静肃穆的环境也是纪念馆必不可少的环境氛围等等。通过对纪念馆建筑纪念共性的建造,达到让人一看是个纪念馆的目的。
第二个是纪念馆特殊性的建筑设计,也就是纪念馆独特的个性,以形成纪念馆的独特性和明确目的性。纪念馆特殊性的设计需紧紧围绕表现纪念对象入手,深入挖掘与纪念对象有关的历史场所,事件,从中提取出一些重要因素,通过抽象重组,象征比拟等一系列手法融入到纪念馆建筑的设计中。如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采用的是彼时彼地的符号: 坡屋顶、山墙、梅花窗、门的形式等等。下面结合自己参与设计的广西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对这个问题谈一些体会。
二、韦拔群纪念馆设计思路
韦拔群纪念馆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里面收藏了许多农民起义、红七军战斗的珍贵照片以及红军使用过的枪支及生活用品。韦拔群广场占地60亩,总投资1500万元。将军园占地20亩,园中树立着韦拔群烈士等17人的铜像,总投资800多万元。 纪念馆、拔群广场和将军园这三大永久性纪念设施,设计理念新颖,规模壮观,庄严肃穆,功能完备,富有特色,是集红色旅游、敬仰先烈、接受教育、休闲养生、群众集会于一体的公共场所,成为东兰县新的标志性工程。
图 1韦拔群纪念馆全景图
1.项目背景。韦拔群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人民军队早期杰出将领韦拔群同志诞辰115周年,由广西东兰县人民政府投资新建的。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8000m2,纪念馆建筑面积6000m2左右,除纪念馆外,还同时规划拔群广场,目的是为满足东兰县人们群众聚会和各种活动需要,也是为了举办规模和影响都很重要的2009年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东兰为山区,县城仅有的政府广场的规模不能满足重大聚会和活动的容量要求),设置将军纪念园(东兰为将军之乡,涌现出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纪念先烈。该纪念馆选址于韦拔群同志的故乡,广西东兰县城内,与东兰县革命烈士陵园,东兰县人民政府相毗邻。基地东面、西面、北面都是苍翠的青山,南面是现有的必须保留的气象站,烈士陵园内的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和韦拔群墓等建筑,场地标高有20来米的高差,基地交通由东西向的县城大道引入。
2.设计思路。
(1)总体布局。韦拔群纪念馆的主体思想是纪念韦拔群同志,继承烈士遗志,弘扬烈士精神。我们认为总体环境的布置需要有充分的空间展开和丰富的空间层次。设计布局时 “顺其势,就其形”,充分利用基地的优越环境,以及基地高差较大的不利因素。采用传统的轴线和空间序列的方法,通过各种轴线组成一定序列,从而起到烘托和加强纪念性的效果。
韦拔群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8000m2,新馆与旧馆之间是用拔群广场红色的中轴线相连,象征革命精神的传承。沿着中轴线,地势慢慢升高,主体建筑耸立在高大的基座上,在背后青翠的群山映衬下呈现庄严恢弘的气势。让参观者顿生崇敬之情。主体建筑高28.8m,纪念馆东西长121.8m,南北宽57m,整体呈日字形,东西对称,象征革命事业如日中天。朴素的米色石材外墙既厚重又透出亲和力,简洁雄伟的外形与大尺度的斜檐口、简化斗拱体现了具有时代感的中国民族特色,在主体建筑正面两侧竖楼嵌入两面直径达2.4 m的铜鼓造型窗窗饰,突出了东兰是铜鼓之乡的地域文化。美丽的壮锦图案点缀在门额、门墙、窗口、横梁等建筑细部上,表现出浓郁的壮乡特色。中有正门入口,门厅高大的立柱凝重而庄严,富有纪念美感。东西两侧入口大厅是用玻璃盖顶的过渡空间,可使室内外景色交融,使参观者能够放松舒缓心情,没有一般纪念馆的沉闷感(如图1)。
(2)细部设计。韦拔群纪念馆是本次设计中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体建筑物。纪念馆与北京的毛主席纪念馆有点相似,强烈的虚实对比,入口方正的叠石造型与整个倒置斗形体量形成强烈的对比,显示出力度感;大片实体石材墙面与底部玻璃面的对比,显示出重量感;建筑基底标高的抬高,入口大台阶的设置,显示出气势感。整个建筑造型基本上体现出了纪念馆的庄重,凝重的气氛。
从正门进去就是序厅,正中有韦拔群同志高大的汉白玉雕像,背景是东兰的山水浮雕象征韦拔群同志是东兰这片红色土地蕴育出的优秀儿女。序厅高达三层,顶部设通风通窗,确保空气自然清新;序厅左右两侧是开敞的中庭,中庭屋顶采用玻璃采光天棚,既可创造宜人的室内景观,又可节约大量的能源。中庭四周为交通的主要流线,因为人的流动从而避免形成毫无生机的死空间。因此中庭形成共享空间,并在顶板上设采光天棚引入自然环境,与地面部分规划绿地,结合设置,相得益彰。在中庭四周,每层都形成一个舒适静谧、悠闲共享的休憩空间。
整个纪念馆共有十三个展厅, 1个160人报告厅,1个会议室,办公室以及库房等配套用房。每个展厅面积246.2㎡~291.6㎡,展厅的宽度为21.6m~27m,进深为11.4m;中心中庭面积为270㎡(宽18m,进深15m)。两个采光绿化中庭(宽21.3m,进深7.5m)。目前设一个序厅,七个专题展厅,一个临时展厅。按韦拔群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设置的七个专题展厅分别是一“忧国忧民、探索真理”;二“领导农运、反击镇压”;三“发动起义、创建苏区”四“邓小平与韦拔群”;五“捍卫苏区、血战到底”;六“前赴后续、红旗不倒”;七“永恒纪念、不朽丰碑”。
在一层设有单独出入口的报告厅与贵宾室,还设有专门供残疾人专用的坡道与电梯,在底层基座下,为了方便关心老区的大型文艺演出设有相关的配套用房。纪念馆的主要设备用房也设在基座下。
三、结语
韦拔群纪念馆工程设计平面布局合理,交通组织流畅,项目的规模、性质均较有竞争力,建筑设计内容完善,建筑造型稳重大方、庄严恢宏,雕塑感强,建筑细部凸显地域文化,并且该工程实施的完成度较高,建筑内外环境处理恰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条件,整体项目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孟潮.纪念性建筑.中国工程科学,2005,(2).
[2]丁果,王成.略论纪念馆的纪念性.中国博物馆,2001,(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