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诗歌的生命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光中先生曾经说:“读诗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的生命演奏出来。”是的,诗歌教学中有太多的智慧,这智慧既蕴含着教师和学生对诗歌文本的解读,也囊括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演奏”技巧。对于活生生的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诗歌文本的真正意义上的解读?如何带领学生在文本本身的魅力花园中畅游?本文拟就古典诗歌文本解读浅谈几点看法。
  一、知人论世顺势而为
  在古典诗歌课堂教学中,“知人论世”是许多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师在授课之初,便让学生获得作家作品等相关内容,或通过教师介绍,或让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搜集资料而得。部分老师在鉴赏和解读时花大力气引导学生“知人论世”,甚至直接提示阅读结论,将“知人论世”大而化之,在解读时“捕风捉影”。 笔者认为,这些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能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但弊端更多。不但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会限制学生发散性解读的思维,甚至弱化诗歌本身的意蕴。
  最好的“知人论世”是顺势而为。
  首先,在时机上顺势而为。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或体验探究文本之后,在无法正确理解人物形象,无法深入揣摩作品意境或主旨时,教师及时补充交代相关内容。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李清照的《武陵春》时,首先引导学生品读词的上阕,然后引入作者的其它作品——《醉花阴》《一剪梅》。在学生较充分感知作家的作品后,再出示写作背景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在品读“物是人非事事休”这一句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再补充一则背景资料,让学生理解此时李清照的境况:和丈夫阴阳相隔,报国无门,颠沛流离,学无所依。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李清照的无助与茫然、孤独与寂寞,便深深植入了学生的脑海。这样的“知人论世”法,显然是在教者认真解读文本后的智慧选择,适时疏通了学生和作品的思想泉流,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其次,在内容上不拘一格。如有位老师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读,引用杜甫《渼陂行》的评论“岑参兄弟皆好奇”;殷璠《何岳英灵集》的评论“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有位老师在执教苏轼《水调歌头》时,结合具体的词句补充作者的人生经历:贬官黄州——“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些内容的补充,能拓宽诗歌的厚度,深入作者的灵魂。
  再者,在方式上要灵动多姿。如我县易艳艳老师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用散文的方式激情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在用全部的生命筑造梦想,结果却是一生蹉跎,只剩下最终的不甘和落寞。出生时,他的家乡山东历城已被金人占领。他从小就受到祖父爱国思想的熏陶,立誓身许抗金大业,誓将胡虏逐出中原。22岁,他在山东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起义军,以打击金兵为目的。23岁,他曾亲自带领50骑兵直入有五万之众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功勋,之后,被南宋朝廷启用。本以为从此便能实现自己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人生抱负,谁能料到,朝廷却再也没有让他到抗金前线,在他人生的最后20多年里,被罢官,闲置乡野。但,他一直初心未改。他,就是辛弃疾,一个用生命书写书篇、用生活实践诗篇的真正英雄。”这样的激情导入,比硬生生的作家作品简介更有韵味,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找准诗歌的教学价值点
  许多教师在古典诗歌课堂上,几乎每一首诗歌都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讲解,从七年级《望岳》到八年级《己亥杂诗》甚至九年级学习《望江南》时,都从景物、主题、名句等方面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导致课堂枯燥乏味。
  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单调,使古代诗歌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作为教者,在诗歌文本解读时,必须找准每首诗歌的教学价值点,教出诗歌的独特韵味。
  首先,要明确类别。古代诗歌按音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体等,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按内容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诗的类别不同,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便有所区别。在诗歌文本解读时,从诗歌的体式和内容上认识诗,了解相同体式或相同内容诗歌的特点,这便为诗歌理解打开了一扇门。
  其次,运用选点精析法。“教材只是个例子”不仅适合现代文阅读教学,对于古代诗歌教学同样如此。通过教材教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等,所教内容同样要在课前预设,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学会选点精析。这要求老师在解读文本时集中目力,努力对文本中的某一个点——如课文的精美处、深厚处、丰满处、奇妙处、疑难处——进行足够的咀嚼品味,进而引导学生读通读透全文。有的诗歌可以从语言入手,如《钱塘湖春行》,引导学生揣摩体会“争”“啄”等炼字的技巧。有的诗歌可以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入手,如《天净沙·秋思》。有的诗歌可以从主题入手学习,如《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再者,抓住关键词进行突围。有人说,古典诗歌犹如沉睡的美人,只有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深入研讨,才能唤醒她,才能“虚心涵泳”其中的妙处。如执教《武陵春》时,可从词末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赏析入手,抓住“愁”字,以其为切入点,将朗读指导、作者介绍、语言欣赏融合起来,实施渗透教学;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可以抓住一个“壮”字,反复引领学生从词面角度、情景角度和情感角度上,进行细腻的朗读、点拨,再朗读、再点拨,直至学有所得。这样的教学打破了碎片化、割裂式的诗歌教学讲授模式,使诗歌教学的整体性更强一些。
  三、读出诗歌的生命
  首先,诵读不止是一个教学过程。诗歌讲究音律,诵读便是最能体现音律的方式。这里的诵读不是为读而读,不是课堂的点缀,不止是一种课堂手段,而是一种情感宣泄的载体,一种将语句的内涵意义植入学生心灵的教学过程。如沙市区的刘强老师在执教《钱塘湖春行》时,课的主体部分包括两个板块:吟春入韵,品春入味。“吟春入韵”环节从游踪和色彩两方面引导学生明确诗的内容,并归结朗读技巧:提而珠连。“品春入味”环节则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莺争树,燕啄泥→莺争暖树,燕啄春泥→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花迷人眼,草没马蹄→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样多次分层,引导学生从含义和情味方面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巧,并归结出吟春的技巧:剥而复加。进一步归结出白居易诗作的特点:平白如话 ,贴切入境。
  其次,丰富学生的积累。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让学生真正有所积累,教者必须充分研读文本,广泛查阅资料。余映潮老师在执教《行路难》时,学生的积累主要有: 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领会朗读的必要知识——节奏的把握和情感抑扬的处理;实现对诗歌美句的欣赏和对难句的理解; 积累“警句”和“用典”的知識。这些安排都自然妥贴,别具一格。笔者执教《饮酒》时,曾在 “有”和“无”上补充了一些诗句,让学生读一读,真正理解“有”和“无”,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等。执教 《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引导学生品味“狂”后,补充了“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柳永),“烦君前致词,哀我老更狂”(孟郊),“何必称潇洒,独为诗酒狂”(齐己),“三千里外巴南恨,二十年前城里狂”(元稹)等。 再者,适当渗透诗歌的文化内涵。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的意义不在实用,在于文化。”在诗歌文本解读时,我们要明确诗歌课堂教学的价值是什么,是为考试,还是为文化?如执教《饮酒》,这是一首田园诗。什么样的诗是田园诗?景色浅淡、白描优美、风光悦目的诗就是田园诗吗?其实所有田园诗的景色随处可见,但为什么能给人无穷的美感呢?因为有最宝贵的核心价值——返璞归真,也就是诗中的“心远”。究竟怎样才能够欣赏真正的自然,真正做到“心远”呢?取决于他心里的那份本真。另外,“飞鸟”和“饮酒”不仅是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元素,也是田园诗歌常见的意象,如“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失路,欣及旧栖”(陶渊明),“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等。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在课堂上稍有渗透,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笔者个人的思考,在诗歌文本解读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余光中先生曾说过:“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诗无达诂’,就是说一首诗没有最后的、权威的解释。因为诗写出来了,到读者的面前,读者有他自己的读法。他的理解你不能说他错,除非他离题太远。”这告诉我们,诗歌的解读,还需要依托读者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完成。
  所以,最后我想说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解读,从学生的阅读基础出发,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不变的追求。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市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细菌表达dsRNA介导的RNAi在美国白蛾中的可行性,为RNAi技术在美国白蛾等林业害虫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几丁质酶HcChi基因作为靶标,设计有效的干扰片段,构
文章对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对机械加工中的数控车床的诊断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阐述数控车床比较常见的故障并提出排除的方法。
环境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道德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环境道德教育要坚持代内平等与
所谓“语序”,通俗地讲,就是语素、词语在一个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它是重要语法手段。重语序是汉语表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语序不同,语法关系、表达的意义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如果语序发生变化,则整个句子的含义、侧重点都会随之改变,从而给人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序,特别是非正常表达的语序,利用其表情达意功能来理解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内涵,在细细咀嚼中实现智慧
随着新课改的继续发展,微课也越来越受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具有短小精炼,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特点,不仅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而且也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多都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在长时期学习中,不仅积极性
春寒料峭,严冬的余韵还在悠悠地飘着,寒冷而枯燥。  “不如去找春天吧!”我对姐姐说。她欣然答应。  街上的光景并不热闹,光秃秃的树木,万点绿中竟无半朵鲜花,单调且乏味,好像还没有来到春天。我有些后悔这莽撞的提议了,踌躇的脚步,吞吐的话语,无不是我失意的展示。我就这样,百无聊赖地踢着石子儿,拉着姐姐的手。她像是猜透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拍拍我的头:“别失望啊,说不定惊喜就在前方。”  我强打起精神,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