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筝作为我国独特的民族弹拨乐器,不仅历史悠久,还具备深厚丰富的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我国民族乐器的瑰宝,雅俗共賞。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古筝教学已逐步成为人们对艺术追求与发展的重要构成。在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保护与传承开始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高校古筝教学中的传统曲目传承与发扬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提升古筝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古筝教学 传统曲目 传承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项目编号:XSYGG201713);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关中地方民乐“影像化”转化研究》(项目编号:XSYK17038)。
引 言
当前,传统文化持续沉淀、发展,不断吸收新时代内涵,更多人开始注重并学习传统乐器。作为传统乐器之一,古筝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实现了广泛普及与不断传承和发扬的良好局面。古筝传统曲目的传承可均衡高校古筝教学的工作矛盾,推动古筝艺术发展,因此,在古筝教学中传承传统曲目势在必行。在古筝传统曲目教学过程中,需以辩证唯物主义观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优秀曲目,以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古筝文化。
高校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传承现状分析
1.对于学生的传统曲目认知缺乏正确引导
多数高校古筝教学主张以现代曲目为主,而对传统曲目涉猎相对较少,即使学习传统曲目也只侧重基本功练习,直接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体会与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追求高难度技巧,严重忽视了乐曲的深层内涵与韵味。教师在教授传统曲目时,对于学生了解与认知传统曲目的引导相对不足,再加上外界因素的错误指引,导致传统曲目传承备受阻碍。例如,在《中国传统古筝曲集萃》中,《秦桑曲》与《姜女泪》两首古筝曲都被归类于陕西音乐流派曲目,而在中国香港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古筝比赛”章程中,将《秦桑曲》《姜女泪》与《道情》同时划分为传统曲目,完全混淆了传统曲目与传统风格的音乐概念,二者千差万别,这将严重影响后续学者的学习,甚至还会直接引发文化损害。这就要求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责任意识,明确古筝准确的历史形式,以便于学生以科学正确的态度传承古筝文化。
2.音乐语言表现的民族性创作相对匮乏
作为古筝作品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校需有效发挥教学作用,大力推动古筝传统曲目的传承,传统曲目会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审美导向。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其音乐创作从节拍、调式、旋律、音阶等多角度,全面呈现了独特化、鲜明化的民族特色。传统古筝独奏作品大都具有民族特征与风格的音乐语汇,既重视旋律发展,又在不断发展中构成了多旋律的进行方式与发展原则,其中,最为显著的原则就是变奏与衍化。然而,纵观现今的古筝艺术作品,大多数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音乐发展形式与创作理念所影响,使得作品呈现时,表现出了显著的异化发展形势,这就直接背弃了我国民族音乐传统文化。这些作品的旋律发展动机太过明显,且固定模式化,无法展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在此形势下,高校在古筝乐曲创作教学中,应督促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语言,使其可以创作极具民族风格与特征的古筝乐曲作品。
3.缺少对于传统曲目学习的良好态度与责任意识
高校古筝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优秀的专业古筝人才,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都选择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环境下,教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督促其不断提高演奏水平。传授传统古筝曲目时,部分高校教师甚至出现了过于注重演奏技巧训练,而忽略了古筝理论知识讲授的不良现象,导致古筝与其他课程直接失联。这样会淡化传统曲目中深藏的、具备历史性的民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审美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急需高校古筝教师以强大的责任心与态度,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古筝传统曲目分析
1.具备悠久历史的古筝曲目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唐宋明清时期,受记谱途径落后的限制,客观上阻碍了古筝传统曲目的流传。但是通过艺术家的不断努力,找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传统古筝曲目,并在传承过程中添加了当地民族风格与特色,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的古筝艺术,其中依旧保留着古代古筝音乐的原始状态,例如《春莺啭》与《泛龙舟》等。
2.基于音乐素材整合、编制古筝曲目
在历史长河中,古筝艺术一直在创造性地进步、发展,并逐渐与传统民间音乐、戏曲等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古筝艺术。明清时期,受戏曲艺术与说唱音乐的影响,古筝转变为一种伴奏乐器。但是随着古筝艺术的持续发展,创作者在民歌、戏曲、说唱中吸收了大量的新鲜血液,采纳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古筝乐曲。我国浙江、陕西、山东、河南等区域出现了大量的传统古筝曲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古筝艺术的发扬提供了有力帮助。在河南民族音乐中,古筝演奏是依赖于说唱音乐,作为伴奏乐器而存在的,但是通过演奏者的加工与处理,其逐渐与说唱音乐相分离,发展为独立的古筝乐曲,如《高山流水》等。在陕西传统古筝曲目中,创作者以陕西地方戏曲秦腔与西安鼓乐等民族乐为载体进行古筝曲目的整理与编制。
3.由其他乐器类型转移而来的古筝曲目
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各式各样的乐器都有所融合与交汇,逐步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良性发展。在我国古筝传统曲目中,有很多是通过其他类型乐器转变而来的,例如《广陵散》是基于古琴曲所改编,《海青拿鹤》则是基于琵琶曲而改编的。这些转变而来的古筝曲目,不仅保持了曲目既有的精神面貌,还结合了古筝独特的音乐表现风格,充分发挥了古筝的特长,有力地推动了古筝艺术的创新发展。
高校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传承分析
1.整合储存传统曲目相关资料
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曲目的关键是搜集、整合优秀的既有曲目,明确音乐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内容、目标,结合具体曲目进行深入探究,并形成有效保护传承的策略。高校可通过教学实践实现传统曲目的保护与传承,进而深化传统音乐的发展,促进古筝教学与古筝音乐艺术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传统古筝曲目会被赋予浓郁、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因此,在进行古筝传统曲目保护与传承时,不应太过局限,应凸显传承工作的多元化,基于曲目的原有风格,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传承措施,以保证传统曲目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在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理传统曲目的相关资料,以调动学生保护古筝传统曲目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为传统曲目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2.强化对传统曲目的深层认知
在现代化教育形势下,高校古筝教育应有机结合时代特色,创新、优化教学观念与方式方法。为让高校学生顺利传承与发扬古筝传统文化,教师在教授传统曲目的时候,必须精心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传统曲目,如《踏雪寻梅》《出水莲》等。近几年,我国传统艺术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民族艺术、地方戏曲相融合,构成了很多全新的古筝曲目,如《高山流水》与《苏武思乡》等,为传统曲目增加了新血液与新活力。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需在确保传统曲目既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实现学生对于传统古筝文化的传承。
3.加强传统曲目的传承与创新
在科教兴国政策的引导下,高校开始高度注重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古筝专业的开设与发展也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断加强,通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生成了部分具备一定文学价值的传统古筝曲目,例如《姜女泪》。就传统文化传承而言,它合理地利用了陕西眉户音乐的声腔与曲牌,保留了地方的特色文化;就音乐性表现而言,它继承了地域传统音乐中刻画悲伤情绪情感的独特模式,即苦音表现手法。另外,还有《幻想曲》《秋望》等古筝曲目,不论是表演技巧还是音乐体裁,都表现了丰富的创新精神,是古筝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4.保持对传统曲目传承的端正态度
在高校学习古筝的学生中,除专业学生之外,還有很多非本专业学生,他们学习古筝的主要原因是兴趣爱好,但是因其缺乏对于古筝演奏与技巧等方面的全面认知,使得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耐心不足,无法长期坚持。对此,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与真实想法,以具有独特性的古筝传统曲目影响、吸引学生,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高校古筝课程教学中,师生均需意识到自身在古筝艺术与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作用,在古筝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认真总结前辈的研究成果,在批判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熟练掌握古筝的艺术特征与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
5.注重对于传统曲目的民族性延续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具备丰富、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持续发展中,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当前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大,使得古筝教学中的传统曲目传承也受到阻碍。高校教师为学生选择传统曲目的时候,可在我国丰富的古典民间曲目中,有计划地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优秀音乐元素,同时,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促使古筝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与时俱进,在确保其民族特性的同时,推动古筝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6.在传统曲目传承中引进科研机构
在我国古筝音乐艺术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趋势下,古筝艺术形成舞台化的形势愈发明显,要想在古筝教学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曲目,需适当引进相关科研机构,对传统曲目进行研究,将其作为传统曲目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支持。科研机构的系统研究可为传统曲目教学提供指导,明确古筝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曲目的内容与形式,从而为创新传统曲目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古筝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并得以长期保存,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当前,古筝艺术应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挑战,在保持既有演奏技巧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汲取现代曲目的元素,以丰富古筝艺术的表现力,促使古筝在民族音乐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传统曲目的传承与发扬。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古筝开始备受高校学生青睐,部分高校也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了古筝专业,以培养优秀的古筝专业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古筝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曲目的传承与发扬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在保留古筝民族性的同时,创新传统曲目,推动古筝文化传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郭琛.高校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传承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62-63.
[2]孙尔年.高校古筝教学中对传统曲目的传承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4):219-220.
[3]陶莎.浅谈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保护与传承[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6):154.
[4]汪海燕.论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4(18):225.
[5]范冉.浅谈儿童古筝教学中的文化引导与培养——以《将军令》为例[J].乐器,2019(5):50-52.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咸阳
[关键词]高校 古筝教学 传统曲目 传承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项目编号:XSYGG201713);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关中地方民乐“影像化”转化研究》(项目编号:XSYK17038)。
引 言
当前,传统文化持续沉淀、发展,不断吸收新时代内涵,更多人开始注重并学习传统乐器。作为传统乐器之一,古筝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实现了广泛普及与不断传承和发扬的良好局面。古筝传统曲目的传承可均衡高校古筝教学的工作矛盾,推动古筝艺术发展,因此,在古筝教学中传承传统曲目势在必行。在古筝传统曲目教学过程中,需以辩证唯物主义观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优秀曲目,以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古筝文化。
高校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传承现状分析
1.对于学生的传统曲目认知缺乏正确引导
多数高校古筝教学主张以现代曲目为主,而对传统曲目涉猎相对较少,即使学习传统曲目也只侧重基本功练习,直接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体会与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追求高难度技巧,严重忽视了乐曲的深层内涵与韵味。教师在教授传统曲目时,对于学生了解与认知传统曲目的引导相对不足,再加上外界因素的错误指引,导致传统曲目传承备受阻碍。例如,在《中国传统古筝曲集萃》中,《秦桑曲》与《姜女泪》两首古筝曲都被归类于陕西音乐流派曲目,而在中国香港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古筝比赛”章程中,将《秦桑曲》《姜女泪》与《道情》同时划分为传统曲目,完全混淆了传统曲目与传统风格的音乐概念,二者千差万别,这将严重影响后续学者的学习,甚至还会直接引发文化损害。这就要求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责任意识,明确古筝准确的历史形式,以便于学生以科学正确的态度传承古筝文化。
2.音乐语言表现的民族性创作相对匮乏
作为古筝作品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校需有效发挥教学作用,大力推动古筝传统曲目的传承,传统曲目会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审美导向。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其音乐创作从节拍、调式、旋律、音阶等多角度,全面呈现了独特化、鲜明化的民族特色。传统古筝独奏作品大都具有民族特征与风格的音乐语汇,既重视旋律发展,又在不断发展中构成了多旋律的进行方式与发展原则,其中,最为显著的原则就是变奏与衍化。然而,纵观现今的古筝艺术作品,大多数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音乐发展形式与创作理念所影响,使得作品呈现时,表现出了显著的异化发展形势,这就直接背弃了我国民族音乐传统文化。这些作品的旋律发展动机太过明显,且固定模式化,无法展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在此形势下,高校在古筝乐曲创作教学中,应督促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语言,使其可以创作极具民族风格与特征的古筝乐曲作品。
3.缺少对于传统曲目学习的良好态度与责任意识
高校古筝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优秀的专业古筝人才,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都选择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环境下,教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督促其不断提高演奏水平。传授传统古筝曲目时,部分高校教师甚至出现了过于注重演奏技巧训练,而忽略了古筝理论知识讲授的不良现象,导致古筝与其他课程直接失联。这样会淡化传统曲目中深藏的、具备历史性的民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审美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急需高校古筝教师以强大的责任心与态度,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古筝传统曲目分析
1.具备悠久历史的古筝曲目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唐宋明清时期,受记谱途径落后的限制,客观上阻碍了古筝传统曲目的流传。但是通过艺术家的不断努力,找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传统古筝曲目,并在传承过程中添加了当地民族风格与特色,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的古筝艺术,其中依旧保留着古代古筝音乐的原始状态,例如《春莺啭》与《泛龙舟》等。
2.基于音乐素材整合、编制古筝曲目
在历史长河中,古筝艺术一直在创造性地进步、发展,并逐渐与传统民间音乐、戏曲等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古筝艺术。明清时期,受戏曲艺术与说唱音乐的影响,古筝转变为一种伴奏乐器。但是随着古筝艺术的持续发展,创作者在民歌、戏曲、说唱中吸收了大量的新鲜血液,采纳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古筝乐曲。我国浙江、陕西、山东、河南等区域出现了大量的传统古筝曲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古筝艺术的发扬提供了有力帮助。在河南民族音乐中,古筝演奏是依赖于说唱音乐,作为伴奏乐器而存在的,但是通过演奏者的加工与处理,其逐渐与说唱音乐相分离,发展为独立的古筝乐曲,如《高山流水》等。在陕西传统古筝曲目中,创作者以陕西地方戏曲秦腔与西安鼓乐等民族乐为载体进行古筝曲目的整理与编制。
3.由其他乐器类型转移而来的古筝曲目
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各式各样的乐器都有所融合与交汇,逐步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良性发展。在我国古筝传统曲目中,有很多是通过其他类型乐器转变而来的,例如《广陵散》是基于古琴曲所改编,《海青拿鹤》则是基于琵琶曲而改编的。这些转变而来的古筝曲目,不仅保持了曲目既有的精神面貌,还结合了古筝独特的音乐表现风格,充分发挥了古筝的特长,有力地推动了古筝艺术的创新发展。
高校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传承分析
1.整合储存传统曲目相关资料
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曲目的关键是搜集、整合优秀的既有曲目,明确音乐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内容、目标,结合具体曲目进行深入探究,并形成有效保护传承的策略。高校可通过教学实践实现传统曲目的保护与传承,进而深化传统音乐的发展,促进古筝教学与古筝音乐艺术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传统古筝曲目会被赋予浓郁、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因此,在进行古筝传统曲目保护与传承时,不应太过局限,应凸显传承工作的多元化,基于曲目的原有风格,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传承措施,以保证传统曲目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在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理传统曲目的相关资料,以调动学生保护古筝传统曲目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为传统曲目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2.强化对传统曲目的深层认知
在现代化教育形势下,高校古筝教育应有机结合时代特色,创新、优化教学观念与方式方法。为让高校学生顺利传承与发扬古筝传统文化,教师在教授传统曲目的时候,必须精心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传统曲目,如《踏雪寻梅》《出水莲》等。近几年,我国传统艺术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民族艺术、地方戏曲相融合,构成了很多全新的古筝曲目,如《高山流水》与《苏武思乡》等,为传统曲目增加了新血液与新活力。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需在确保传统曲目既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实现学生对于传统古筝文化的传承。
3.加强传统曲目的传承与创新
在科教兴国政策的引导下,高校开始高度注重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古筝专业的开设与发展也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断加强,通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生成了部分具备一定文学价值的传统古筝曲目,例如《姜女泪》。就传统文化传承而言,它合理地利用了陕西眉户音乐的声腔与曲牌,保留了地方的特色文化;就音乐性表现而言,它继承了地域传统音乐中刻画悲伤情绪情感的独特模式,即苦音表现手法。另外,还有《幻想曲》《秋望》等古筝曲目,不论是表演技巧还是音乐体裁,都表现了丰富的创新精神,是古筝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4.保持对传统曲目传承的端正态度
在高校学习古筝的学生中,除专业学生之外,還有很多非本专业学生,他们学习古筝的主要原因是兴趣爱好,但是因其缺乏对于古筝演奏与技巧等方面的全面认知,使得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耐心不足,无法长期坚持。对此,在高校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与真实想法,以具有独特性的古筝传统曲目影响、吸引学生,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高校古筝课程教学中,师生均需意识到自身在古筝艺术与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作用,在古筝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认真总结前辈的研究成果,在批判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熟练掌握古筝的艺术特征与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
5.注重对于传统曲目的民族性延续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具备丰富、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持续发展中,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当前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大,使得古筝教学中的传统曲目传承也受到阻碍。高校教师为学生选择传统曲目的时候,可在我国丰富的古典民间曲目中,有计划地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优秀音乐元素,同时,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促使古筝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与时俱进,在确保其民族特性的同时,推动古筝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6.在传统曲目传承中引进科研机构
在我国古筝音乐艺术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趋势下,古筝艺术形成舞台化的形势愈发明显,要想在古筝教学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曲目,需适当引进相关科研机构,对传统曲目进行研究,将其作为传统曲目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支持。科研机构的系统研究可为传统曲目教学提供指导,明确古筝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曲目的内容与形式,从而为创新传统曲目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古筝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并得以长期保存,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当前,古筝艺术应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挑战,在保持既有演奏技巧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汲取现代曲目的元素,以丰富古筝艺术的表现力,促使古筝在民族音乐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传统曲目的传承与发扬。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古筝开始备受高校学生青睐,部分高校也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了古筝专业,以培养优秀的古筝专业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古筝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曲目的传承与发扬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在保留古筝民族性的同时,创新传统曲目,推动古筝文化传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郭琛.高校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传承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62-63.
[2]孙尔年.高校古筝教学中对传统曲目的传承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4):219-220.
[3]陶莎.浅谈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保护与传承[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6):154.
[4]汪海燕.论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4(18):225.
[5]范冉.浅谈儿童古筝教学中的文化引导与培养——以《将军令》为例[J].乐器,2019(5):50-52.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