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地上部分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检测及其抗脑缺血研究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f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筛选丹参地上部分抗脑缺血的活性部位,并检测其所含化学成分,对丹参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丹参地上部分正丁醇萃取部位,将其分离纯化为多个部位。以昆明小鼠常压缺氧模型和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筛选有效部位;将筛选出的活性部位再用聚酰胺柱分离为不同部位,选用上述模型进行活性部位筛选;并用高效液相检测筛选的活性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经体积分数为50%和75%乙醇洗脱部位能显著增加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延长小鼠全脑缺血后的存活时间(P<0.01);聚酰胺柱分离后的水洗部位可显著增加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和小鼠全脑缺血后的存活时间(P<0.01);高效液相检测聚酰胺柱分离的水洗部位含有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丹参地上部分正丁醇萃取部位聚酰胺柱分离的水洗部位为有效部位,检测出有效成分为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
其他文献
测定8个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的品质指标,研究不同年份各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所有品质性状在年份间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除蛋白
根据GenBank的羊Fas细胞凋亡因子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将Eco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引入到引物两端,同时加上保护性碱基。利用RT-PCR技术,从新疆卡拉库尔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
中梁12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条锈性强等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为明确其抗条锈性及遗传规律,利用当前流行的中国条锈菌小种CYR30对抗病品种中梁12与感病品种铭贤169及
利用分布于小麦7个部分同源群的1 246对引物对15个可能的小麦-长穗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的4个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86对SSR、209对EST-SSR和22对STS引物能够在
利用^60Coγ射线对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萌芽薯块进行诱变处理。诱变材料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与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其半致死剂量为70Gy,致死剂量为80Gy。辐照处理能显著
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e(Walker)中肠V-ATPase H亚基基因(VATPH)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首先采用RTPCR技术克隆基因,再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15b-VATPH)并转入E.coizBL21(DE3
探求微量元素硒和钴对母獭兔繁殖性能和泌乳力的影响,提出繁殖母兔日粮中这两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量。将体况相同健康空怀母兔随机平均分组,每组10只,Ⅰ、Ⅱ和Ⅲ组日粮中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