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校园全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免费师范生新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帮助免费师范生新生积极应对、重新调整自我是高校辅导员在这个特殊适应阶段的根本任务,也是帮助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的实际适应状况,通过辅导员教育实践的探索,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免费师范生新生 适应 教育策略
2007年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再次实施以来,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和教育受到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免师新生而言,大学是继高中之后的一个新的教育起点。大学阶段强调以自学为主,课余时间较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独自面对和处理。面对大量时间,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充实和完善自己,表现出空虚、无聊的情绪;面对出现的生活问题,他们会产生莫名的烦恼,在感情、思想和心理上产生诸多困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为了更好的完成国家赋予高校的培养任务,高校辅导员应尽全力引导免费师范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引导时既要考虑大学生适应的一般特点,也要考虑免师生的特殊状况,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指引和疏导。
一、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的总体思想行为特点
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同其他新入学的大学生一样,面对大学相对自主、自由的学习生活状态,需要一个适应期。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描述,“迷茫”就是他们适应期的典型特征。年龄较小,心理、思想等方面不够成熟,考虑问题欠周全是大一新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免费师范生就业协议已签订,不需要为今后的就业问题有太多的担忧,这就导致他们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不足,大部分学生内在潜力没有被激活,主动去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从入学动机层面来看,他们中的多数不是为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而读免费师范,而是为了能够有上大学的机会,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和有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因此,在适应期他们更欠缺主动性,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的适应性问题
大学是学生融入社会前的重要过度阶段。免费师范生在大学里除了学习之外还有自理生活、社会工作和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独立生存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需要培养。在新入学的时期,他们会面临诸如人际交往、学习规划、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经历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性问题。
1.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新生可能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学习兴趣、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方法不当、学习环境失调、学习规划不合理和学习自我意识模糊等问题。对免费师范生新生而言,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学习态度消极和学习方式方法不当。部分免费师范生新生未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大多还沉浸在考上大学和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喜悦中,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部分学生因为就业协议的捆绑,而放松或放弃了自己的学业理想。也有部分虽然学习态度端正,但是目标不够科学,或没有抓住学习的特点,或没有考虑自身条件及发展需要,或沿用以前的学习方式,学习上变得难以适应。
2.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部分新生对就读大学当地的气候、风俗、食物等方面的生活环境不适应,也有部分新生缺乏生活独立能力,不能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事务,还有部分新生不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免费师范生新生来说,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高中阶段,学业任务繁重,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学则不同。部分免师新生空余时间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再加之已签订就业协议更让他们降低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各种要求,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课余时间不合理的安排和浪费使部分学生变得懒散、堕落。
3.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有些新生常会感到孤独、无奈,缺少真心朋友,没有倾述的对象;有些会表现出空虚、迷茫和失落,感觉没有人值得牵挂,也没有人想念自己;有些渴望交友,但是由于交往能力不足或性格缺陷,导致交往不尽人意;有些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与人沟通和接触,并为此陷入焦虑、自卑中,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对于免费师范生新生而言,免费师范生的身份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在人际交往中不自信,甚至自卑。再加之学生们来自不同地域,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更是不愿与人交往和沟通,极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自卑感,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4.心理状态方面的问题:新生在适应上的很多问题最终都会映射为心理状态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入学初期经常想家,一遇到不顺就会比较消沉,心生失落感;有的经受不起挫折和打击,时常处于焦虑状态;有的面对问题心理上无法平衡,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常常使他们情绪低落、迷茫,甚至迷失。来到大学,自己已不再是优势个体,面对这样的转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无法承受这种心理落差,自尊心受挫,会陷入自卑和对前景的绝望之中。
三、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适应性教育引导策略
辅导员对免费师范生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往往是“大学想要告诉学生什么”和“辅导员能告诉学生什么”,而不是“学生想要了解什么”和“学生最需要什么”。辅导员往往热衷于追求适应性教育的创新,但这些创新的教育却难以让学生满意。只有将“学生想了解什么”与“大学想要告诉学生什么”相结合,将“学生需要什么”与“辅导员能告诉学生什么”相结合,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引导策略,才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与生活。
1.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为先行策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立首先从熟悉校园生活环境开始,引导新生熟悉大学物质环境:教学楼、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等教学资源配置和公寓、食堂、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其次是熟知大学的制度环境,了解并遵守大学的制度规范,包括大学所遵从的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大学所建立的管理制度(如学籍管理、奖学金评定管理、学生资助政策、住宿管理等)。最终的关键还是要帮助免师生融入大学的精神环境,熟知并认同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点、办学理念、学校的精神、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校风、教风、学风。这样的策略能帮助新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2.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为关键策略。在建立起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帮助新生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不断完善自身,了解并认同“免费师范生”这个角色,顺利成为这个角色,使其理解该角色在社会期待、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人际环境等方面的特点,使其知道“免费师范生”的社会属性、责任与义务等。从而努力达到社会大众对他们的期待,以“免费师范生”的行为规则处事,从而积极实现角色转换——了解所学专业构成要素,认同该专业,掌握学习该专业的方法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加沟通、交流、合作、管理等社会交往的机会,从而增强自身将为人师的综合素质。
3.持续关注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为保障策略。免费师范生新生在入学阶段会面临许多情绪的困扰,如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的困扰等,这些负面情绪不及时消除会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所以辅导员要关注其情绪问题,通过课堂、讲座、活动和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包括情绪的合理认知调控、情绪疏泄方法、及时转移注意力以及建立社会的有效支持系统等。高校辅导员在免费师范生新生适应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预防和监控其心理疾病,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辅导员要积极欢迎免师新生前来咨询,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加以引导,将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相结合,注重免师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增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正视他们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的顾虑,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与他们一同努力排除和攻克心理障碍。
4.不断提升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为核心策略。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一切适应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免费师范生新生自身去努力达成。辅导员应帮助他们努力完善自我,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设定合适的阶段性目标,在成功中激励自己,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国家已为其设定好工作道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回家乡从事高质量的教育工作,他们需要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技能去夯实我国边远山区的基础教育。要懂得学习的本质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督促自己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自己始终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在适应中进步。刚进大学,处于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之中,可能出现自由散漫,沉迷于媒体网络,窝在宿舍看电视剧或打电脑游戏,理想斗志丧失,缺乏自我管理,生活混沌的现象。作为辅导员,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帮助他们从这些问题中醒悟,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进行自主管理。积极面对这些适应性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管理好时间,一点点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一步一步提升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5.营造和保持家校教育合力为辅助策略。有研究资料表明,父母是影响孩子思想和行为的最大因素,许多免费师范生新生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大学,签订了一份工作,他们就解放了,甚至轻视或忽视了孩子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也为了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新生入学初期,辅导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建立新生家长群, 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获得他们的辅助,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免师新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
总之,免费师范生新生的适应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关系到他们大学四年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成才,关系到国家的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对边远山区的基础教育产生实效。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校园学习生活状态,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适应性难题,做好学生健康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韩艳春.大学生适应问题调查研究与教育对策 [J].学理论,2009.(31).
[2]赵辉,周园园.如何帮助大学新生摆脱困境适应新生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3]张洪亚,王锋.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辅导策略探究. 北京教育,2014.(02).
[4]吴艳岚.大学新生教育策略研究——基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D]. 北京: 中国计量学院, 2015.3.
[5]李安娜.浅析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适应障碍与调试.亚太教育,2016.(02).
[6]贾蓉.辅导员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疏导的策略探索[J].產业与科技论坛,2016(15).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德育研究课题“西华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新生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Y201407.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免费师范生新生 适应 教育策略
2007年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再次实施以来,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和教育受到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免师新生而言,大学是继高中之后的一个新的教育起点。大学阶段强调以自学为主,课余时间较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独自面对和处理。面对大量时间,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充实和完善自己,表现出空虚、无聊的情绪;面对出现的生活问题,他们会产生莫名的烦恼,在感情、思想和心理上产生诸多困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为了更好的完成国家赋予高校的培养任务,高校辅导员应尽全力引导免费师范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引导时既要考虑大学生适应的一般特点,也要考虑免师生的特殊状况,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指引和疏导。
一、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的总体思想行为特点
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同其他新入学的大学生一样,面对大学相对自主、自由的学习生活状态,需要一个适应期。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描述,“迷茫”就是他们适应期的典型特征。年龄较小,心理、思想等方面不够成熟,考虑问题欠周全是大一新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免费师范生就业协议已签订,不需要为今后的就业问题有太多的担忧,这就导致他们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不足,大部分学生内在潜力没有被激活,主动去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从入学动机层面来看,他们中的多数不是为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而读免费师范,而是为了能够有上大学的机会,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和有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因此,在适应期他们更欠缺主动性,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的适应性问题
大学是学生融入社会前的重要过度阶段。免费师范生在大学里除了学习之外还有自理生活、社会工作和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独立生存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需要培养。在新入学的时期,他们会面临诸如人际交往、学习规划、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经历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性问题。
1.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新生可能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学习兴趣、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方法不当、学习环境失调、学习规划不合理和学习自我意识模糊等问题。对免费师范生新生而言,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学习态度消极和学习方式方法不当。部分免费师范生新生未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大多还沉浸在考上大学和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喜悦中,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部分学生因为就业协议的捆绑,而放松或放弃了自己的学业理想。也有部分虽然学习态度端正,但是目标不够科学,或没有抓住学习的特点,或没有考虑自身条件及发展需要,或沿用以前的学习方式,学习上变得难以适应。
2.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部分新生对就读大学当地的气候、风俗、食物等方面的生活环境不适应,也有部分新生缺乏生活独立能力,不能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事务,还有部分新生不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免费师范生新生来说,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高中阶段,学业任务繁重,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学则不同。部分免师新生空余时间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再加之已签订就业协议更让他们降低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各种要求,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课余时间不合理的安排和浪费使部分学生变得懒散、堕落。
3.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有些新生常会感到孤独、无奈,缺少真心朋友,没有倾述的对象;有些会表现出空虚、迷茫和失落,感觉没有人值得牵挂,也没有人想念自己;有些渴望交友,但是由于交往能力不足或性格缺陷,导致交往不尽人意;有些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与人沟通和接触,并为此陷入焦虑、自卑中,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对于免费师范生新生而言,免费师范生的身份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在人际交往中不自信,甚至自卑。再加之学生们来自不同地域,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更是不愿与人交往和沟通,极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自卑感,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4.心理状态方面的问题:新生在适应上的很多问题最终都会映射为心理状态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入学初期经常想家,一遇到不顺就会比较消沉,心生失落感;有的经受不起挫折和打击,时常处于焦虑状态;有的面对问题心理上无法平衡,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常常使他们情绪低落、迷茫,甚至迷失。来到大学,自己已不再是优势个体,面对这样的转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无法承受这种心理落差,自尊心受挫,会陷入自卑和对前景的绝望之中。
三、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适应性教育引导策略
辅导员对免费师范生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往往是“大学想要告诉学生什么”和“辅导员能告诉学生什么”,而不是“学生想要了解什么”和“学生最需要什么”。辅导员往往热衷于追求适应性教育的创新,但这些创新的教育却难以让学生满意。只有将“学生想了解什么”与“大学想要告诉学生什么”相结合,将“学生需要什么”与“辅导员能告诉学生什么”相结合,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引导策略,才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与生活。
1.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为先行策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立首先从熟悉校园生活环境开始,引导新生熟悉大学物质环境:教学楼、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等教学资源配置和公寓、食堂、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其次是熟知大学的制度环境,了解并遵守大学的制度规范,包括大学所遵从的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大学所建立的管理制度(如学籍管理、奖学金评定管理、学生资助政策、住宿管理等)。最终的关键还是要帮助免师生融入大学的精神环境,熟知并认同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点、办学理念、学校的精神、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校风、教风、学风。这样的策略能帮助新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2.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为关键策略。在建立起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帮助新生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不断完善自身,了解并认同“免费师范生”这个角色,顺利成为这个角色,使其理解该角色在社会期待、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人际环境等方面的特点,使其知道“免费师范生”的社会属性、责任与义务等。从而努力达到社会大众对他们的期待,以“免费师范生”的行为规则处事,从而积极实现角色转换——了解所学专业构成要素,认同该专业,掌握学习该专业的方法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加沟通、交流、合作、管理等社会交往的机会,从而增强自身将为人师的综合素质。
3.持续关注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为保障策略。免费师范生新生在入学阶段会面临许多情绪的困扰,如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的困扰等,这些负面情绪不及时消除会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所以辅导员要关注其情绪问题,通过课堂、讲座、活动和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包括情绪的合理认知调控、情绪疏泄方法、及时转移注意力以及建立社会的有效支持系统等。高校辅导员在免费师范生新生适应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预防和监控其心理疾病,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辅导员要积极欢迎免师新生前来咨询,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加以引导,将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相结合,注重免师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增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正视他们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的顾虑,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与他们一同努力排除和攻克心理障碍。
4.不断提升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为核心策略。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一切适应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免费师范生新生自身去努力达成。辅导员应帮助他们努力完善自我,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设定合适的阶段性目标,在成功中激励自己,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国家已为其设定好工作道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回家乡从事高质量的教育工作,他们需要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技能去夯实我国边远山区的基础教育。要懂得学习的本质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督促自己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自己始终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在适应中进步。刚进大学,处于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之中,可能出现自由散漫,沉迷于媒体网络,窝在宿舍看电视剧或打电脑游戏,理想斗志丧失,缺乏自我管理,生活混沌的现象。作为辅导员,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帮助他们从这些问题中醒悟,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进行自主管理。积极面对这些适应性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管理好时间,一点点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一步一步提升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5.营造和保持家校教育合力为辅助策略。有研究资料表明,父母是影响孩子思想和行为的最大因素,许多免费师范生新生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大学,签订了一份工作,他们就解放了,甚至轻视或忽视了孩子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也为了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新生入学初期,辅导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建立新生家长群, 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获得他们的辅助,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免师新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
总之,免费师范生新生的适应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关系到他们大学四年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成才,关系到国家的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对边远山区的基础教育产生实效。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校园学习生活状态,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适应性难题,做好学生健康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韩艳春.大学生适应问题调查研究与教育对策 [J].学理论,2009.(31).
[2]赵辉,周园园.如何帮助大学新生摆脱困境适应新生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3]张洪亚,王锋.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辅导策略探究. 北京教育,2014.(02).
[4]吴艳岚.大学新生教育策略研究——基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D]. 北京: 中国计量学院, 2015.3.
[5]李安娜.浅析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适应障碍与调试.亚太教育,2016.(02).
[6]贾蓉.辅导员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疏导的策略探索[J].產业与科技论坛,2016(15).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德育研究课题“西华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新生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Y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