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想达到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育教学。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1)缺乏实用教材;(2)缺乏独特性;(3)教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4)实习基地建设过于落后;(5)师资力量过于薄弱。在实践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技能的途径,建设相关课程教育教学体系,打造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实际效果,从而开展《管理学基础》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 高职 课程实践 教育教学改革 有效途径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立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管理学基础》是学习管理专业和经济专业的入门课程,能够系统化的研究出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学科。《管理学基础》作为基础学科,最重要的任务是:研究出管理活动的共性,总结出管理工作的客观发展规律。《管理学基础》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与此同时是一门应用性和理论性互为结合的课程。《管理学基础》的学科特点表明:不能单纯采用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而应该结合具体实践来进行教学。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教育的基本现状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构建一个新的课程观,着重解决好“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和“怎样把学生较好”的问题。现阶段来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对高职《管理学基础》缺乏深度认识,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高职教育主旨在于就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不会过于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基于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能力为核心,千万不要把高职《管理学基础》教育等同于基础知识的灌输。
2.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授课方式过于陈旧。在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提问方式和导入新课内容方式,对案例分析进行强化训练。
3.《管理学基础》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够先进。目前来看,《管理学基础》的教育教学停留在以管理职能为主,从而突出计划能力和领导能力,反而忽略对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培养。
4.缺乏适用的教材。高职《管理学基础》的教材版本种类繁多,大多数《管理学基础》教材结构过于雷同,没有突出自己的重点,缺乏特色,在教材编写方面也过于混乱。
5.缺乏独特性。大多数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根据专业目标,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学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缺乏独特性。
6.实习基地过于落后。学校课堂在插入一些经典案例中,由师生互相讨论来弥补实践教育教学的不足,缺乏深入的岗位体验且案例教学对于学生的帮助有限,与实际岗位能力的要求差距比较大。
7.师资力量不够强。《管理学基础》的实践性教育教学需要“双师型”的教师,而教授《管理学基础》的教师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过于偏重理论,而对实践教学考虑欠佳。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课程的适用性比较差,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方面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无法培养好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加强专家交流。学生在接触企业管理课程时,需要邀请一些企业管理专家来开设讲座或者进行演讲等,采用采访的方式实现企业家双向交流。通过对话交流方式,来让学生和企业家进行沟通和,再了解管理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对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进行初步的认识,在管理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实践进行大量的应用。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设计题目,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企业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企业需要何种人才等。在开讲相关课程之前,要邀请高职院校的市场销售专业中取得成功的校友,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再清楚了解到工作的难点。基于此,加深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和社会的认识,让学生的视野能够被拓展开来,扬长避短。
2.教师要更新教育教育理念,从而加强对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的认识。在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改革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重要性,将企业的实践考核与校内业绩考核充分结合起来,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模式,从而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还能够培养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管理学基础》理论教育教学改革。(1)不断改革好任课教师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提倡使用多种手段来辅助教学;(2)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针对性教育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讲解一些组织文化,选择一些知名的企业来作为经典案例来讲解;(3)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化的教育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来参与课程方面的学习,充分体现出组织管理的协调性,强化对综合素质技能的应用。(4)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收集最新《管理学基础》信息,了解企业的基本发展状况,学习最新的管理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育教学改革。(1)组建好学生社团,创建管理精英协会。让主讲教师来担任学生团体的主导教师,定期组织好相关活动,不断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带领学生现场参观企业管理模式,撰写出调查报告。上述方式能够清楚了解管理方面的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3)注重任务驱动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行为目标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和驱动教育教学方式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控制好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例如,举办精英挑战大赛,完成上述项目之后,让组织者积极参与。(4)注重《管理学基础》课程考核能力。《管理学基础》课程考核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记忆力考核,而是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考核。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各个章节内容,完成阶段性的考核,将学生的课堂参与成绩和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实时记录,纳入到最终成绩的考核之中。(5)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得到有效锻炼,教师要根据学情来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采取实践性教育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见习教学和专业实习等)来模拟操作实践性教学方法,明确实践教育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将管理思想充分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钟丽欢,叶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16):230-232.
[2]朱丽娅.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1):279-281.
[3]易磊,程志宇,曹宏亮等.《管理学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9(4):122-123.
[4]郭新媛.市场调研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2):162-163.
[5]安亚卓,李玲玲,齐越等.CDIO理念下输出驱动假设与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以管理学(英)为例[J].中国市场,2015,16(20):245-246.
[6]叶彤,段华友,金永等.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6,14(1):65-66.
作者简介:李秋静(1981.08—)女。籍贯:贵州。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学改革课题《管理学基础》课程建设成果.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 高职 课程实践 教育教学改革 有效途径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立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管理学基础》是学习管理专业和经济专业的入门课程,能够系统化的研究出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学科。《管理学基础》作为基础学科,最重要的任务是:研究出管理活动的共性,总结出管理工作的客观发展规律。《管理学基础》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与此同时是一门应用性和理论性互为结合的课程。《管理学基础》的学科特点表明:不能单纯采用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而应该结合具体实践来进行教学。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教育的基本现状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构建一个新的课程观,着重解决好“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和“怎样把学生较好”的问题。现阶段来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对高职《管理学基础》缺乏深度认识,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高职教育主旨在于就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不会过于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基于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能力为核心,千万不要把高职《管理学基础》教育等同于基础知识的灌输。
2.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授课方式过于陈旧。在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提问方式和导入新课内容方式,对案例分析进行强化训练。
3.《管理学基础》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够先进。目前来看,《管理学基础》的教育教学停留在以管理职能为主,从而突出计划能力和领导能力,反而忽略对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培养。
4.缺乏适用的教材。高职《管理学基础》的教材版本种类繁多,大多数《管理学基础》教材结构过于雷同,没有突出自己的重点,缺乏特色,在教材编写方面也过于混乱。
5.缺乏独特性。大多数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根据专业目标,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学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缺乏独特性。
6.实习基地过于落后。学校课堂在插入一些经典案例中,由师生互相讨论来弥补实践教育教学的不足,缺乏深入的岗位体验且案例教学对于学生的帮助有限,与实际岗位能力的要求差距比较大。
7.师资力量不够强。《管理学基础》的实践性教育教学需要“双师型”的教师,而教授《管理学基础》的教师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过于偏重理论,而对实践教学考虑欠佳。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课程的适用性比较差,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方面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无法培养好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加强专家交流。学生在接触企业管理课程时,需要邀请一些企业管理专家来开设讲座或者进行演讲等,采用采访的方式实现企业家双向交流。通过对话交流方式,来让学生和企业家进行沟通和,再了解管理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对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进行初步的认识,在管理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实践进行大量的应用。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设计题目,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企业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企业需要何种人才等。在开讲相关课程之前,要邀请高职院校的市场销售专业中取得成功的校友,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再清楚了解到工作的难点。基于此,加深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和社会的认识,让学生的视野能够被拓展开来,扬长避短。
2.教师要更新教育教育理念,从而加强对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的认识。在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改革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重要性,将企业的实践考核与校内业绩考核充分结合起来,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模式,从而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还能够培养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管理学基础》理论教育教学改革。(1)不断改革好任课教师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提倡使用多种手段来辅助教学;(2)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针对性教育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讲解一些组织文化,选择一些知名的企业来作为经典案例来讲解;(3)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化的教育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来参与课程方面的学习,充分体现出组织管理的协调性,强化对综合素质技能的应用。(4)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收集最新《管理学基础》信息,了解企业的基本发展状况,学习最新的管理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育教学改革。(1)组建好学生社团,创建管理精英协会。让主讲教师来担任学生团体的主导教师,定期组织好相关活动,不断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带领学生现场参观企业管理模式,撰写出调查报告。上述方式能够清楚了解管理方面的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3)注重任务驱动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行为目标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和驱动教育教学方式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控制好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例如,举办精英挑战大赛,完成上述项目之后,让组织者积极参与。(4)注重《管理学基础》课程考核能力。《管理学基础》课程考核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记忆力考核,而是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考核。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各个章节内容,完成阶段性的考核,将学生的课堂参与成绩和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实时记录,纳入到最终成绩的考核之中。(5)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得到有效锻炼,教师要根据学情来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采取实践性教育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见习教学和专业实习等)来模拟操作实践性教学方法,明确实践教育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将管理思想充分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钟丽欢,叶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16):230-232.
[2]朱丽娅.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1):279-281.
[3]易磊,程志宇,曹宏亮等.《管理学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9(4):122-123.
[4]郭新媛.市场调研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2):162-163.
[5]安亚卓,李玲玲,齐越等.CDIO理念下输出驱动假设与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以管理学(英)为例[J].中国市场,2015,16(20):245-246.
[6]叶彤,段华友,金永等.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6,14(1):65-66.
作者简介:李秋静(1981.08—)女。籍贯:贵州。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学改革课题《管理学基础》课程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