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作为天职”的两分——韦伯支配学说与国家概念的两个关联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g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伯的支配学说与他的国家定义有两个特别的关联.一方面,国家概念中的"垄断"有赖于政治经营的"剥离"程度;另一方面,被垄断的强力不会自动构成一种新的"正当性支配".以此为入手点,本文仔细检讨《社会学基本概念》,指出行政集团集政治经营和代表这两个能力于一身,它与组织体其他成员的关系被韦伯概括为正当性支配,正当性支配的含义与组织体强制有着相当的重合.由此观之,韦伯重返政治家的天职观恰在于抵制正当性支配和组织体强制的重合."政治作为天职"也充满了组织体强制和政治人格之间的张力.这也意味着,我们应从支配中的行动者关系而不是正当性支配的信念来重新考察支配社会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一些企业动员大量的人力、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下乡,努力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企业的主营业务优势紧密结合,客观上打造了一种可复制、可造血、可持续的协同治理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视角的治理理论因为缺乏"市场的视角"而未能有效回答这一新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后果.选取两家企业跨界社会治理的实践作为个案研究发现,这些企业通过"企业项目制"的资源动员方式,缓和了生产目标和治理责任的张力.它们像组织产品生产一样经营乡村,在组织化乡村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形塑了所在地区"生产型治理"的特征.生产型治理对社会治理能力的现
中国近古以来乡村聚落地名群风貌的时空差异一直存在.宋代乡村聚落地名群风貌存在东南、华北两种类型.东南类型以鄞县、琴川为代表,乡村地名中以"村""庄"为通名者均占一定比例,通名中水文地名较多,"姓氏+家+通名"式地名所占比例较大.从宋至清,该类型乡村地名群的风貌和地名变化较少,乡村地名最为稳定.华北类型以安阳、泸州为代表,其乡村地名中以"村"为通名者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姓氏+村"式地名所占比例最大.安阳的乡村地名中"方位+同名"式搭配使用较多且一直相沿,以"村"为名的特色长期不变;而泸州的乡村地名风貌变化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社会研究的聚落维度变得更加重要.通过与聚落地理学文献的对话,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来解释乡村聚落形态的区域差异.这个框架揭示出乡村聚落具有系统、社区和生活的结构三重性,而乡村聚落的演化在系统性、社区性和生活性三个相应的进程中同时展开.在传统乡村社会,生存是生活的基本内涵,生活性进程也构成了对其他进程的强制;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系统性进程的影响力大大增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系统性、社区性和生活性三个进程协同起来,探索创造良好的乡村社区生活的可能性.
本文通过公路货运市场车货匹配模式的变迁,考察了数字平台如何对传统行业生产组织方式进行重构.基于车货匹配平台的桥接型匹配使交易从熟人交易转向陌生交易,从议价模式转向竞价模式.探底竞价和较高的交易风险使相关主体的处境遭遇恶化.基于无车承运平台的整合型匹配则通过卡车司机的再组织和熟人交易的再建构表现出一定的赋能作用.平台对货运市场的重塑表明,数字技术虽然具有颠覆传统行业组织方式的强大力量,但是技术作用的方向和力度仍然受到产业政策、政府监管以及行动者抗争等因素的制约.
本文借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析方法,引入时空经验的视角,以鲁东地区山县为例来理解县域内进城农民家庭的"城乡两栖"现象.本文发现,交通与通讯技术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变革带来了人们关于县域内时空经验的变化.而在将这一新的时空经验编织进日常生活的同时,进城农民基于村庄内的旧有惯习,将关于家庭的"终生筹划""拓扑"至跨越村庄—县城的空间中,从而呈现一种"撑开"在城乡之间的家的形态,县域内的城乡关系结构由此出现一体化的特征.在乡村振兴的视野下,上述发现对于城乡融合的体制构建具有启示意义.
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行,已致当今全球经济频发金融危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构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投入产出模型,测度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前向与后向关联度,解析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对GDP构成的影响,实证分析总体表明,2001—2016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虚拟经济自我循环的规模仍在扩张,须对国际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饭圈”有时因组织公益行动而受表扬,但是经常因“不良粉丝文化”严重损害其社会接受度.作者在田野观察中发现,“饭圈”是主要依赖文化纽带、感情规训并且接受商业资本介入的类组织群体,他们能部分理解社会转型给娱乐业提供的结构性开放机会,但是在理解政策约束和按照公序良俗组织圈内关系与协调圈外关系上表现出明显不足.本研究指出,一方面,“饭圈”需要理解政策界限;另一方面,治理政策也需要保持对类组织的对应度.
新技术一直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变着人类生活,但数字技术应用的基础逻辑仍有待进一步阐明.论文以互联网平台及其催生的分享经济为例,探讨了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社会基础.研究发现,分享经济及其所依托的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互联网平台技术对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根本性提升,更在于其技术特性和技术应用方式所构建的技术红利共享扩大了受益群体,拓宽了新技术应用的社会基础.
本文整合价值理念大众化和领导权两个概念,以分析当前社会工作发展中"以红领专"的现象.基于对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的数据分析,研究指出,专业人员的价值理念大众化虽然未必能换取专业自主性,但其促进了国家意志的落地.即使专业人员缺乏专业自主性,执政者仍然能够运用教导型领导权促使专业人员开展有效服务,以提升执政合法性."以红领专"可能是逐步定型的国家塑造专业人员的新战略选择.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网约车平台看似是依托数字技术匹配信息的"扁平化"市场组织,实则为依托企业规则、数字技术和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的市场化科层组织.其凭借垄断地位在企业外部构建了一个由多市场参与主体组成的、层级化的科层控制体系.平台先在企业外部设置岗位并通过合作方式组织生产,之后通过企业规则确保网约车司机和租赁公司行为的可预见性,最终通过数字技术和租赁公司承担司机管理职能并执行企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