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本身注重的是过程,学是过程,教亦是过程。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将这个“过程”凸现,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将走进教育新的春天。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凸现”这一过程呢?我想这就必须充分张扬我们教师的个性。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有一千种思想,一千个语文老师也应该有一千种教法。而如何张扬我们的个性,让语文教师的个性在教学中起舞飞扬,我想从三个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1. 批判,在批判中谋求新生 在教学各科中,可以说语文遭到的非议最多,遭到的批判最多。为什么,一方面,有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另一方面,当然也有语文教师本身的问题所致。因此,面对批判,语文教师更需要清醒的头脑,善待批判,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勇敢地面对这一切,进行自我批判。须知,外界的批判矛头直指语文教学,在指出我们有问题的同时,也恰恰证明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试想,在教育中,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那样被人赋予构筑精神家园的重任。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师才能真正地挺起胸膛,坦然的面对别人的批判,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语文教师需要批判的东西,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首先,语文教师了解语文吗?说语文教师不了解语文,也许过分了一点,但事实却的确是如此。语文到底“姓”什么?从最初的“工具”说,到现在反响热烈的“人文性”。争论是热烈的,讨论范围是广泛的,但最终的结论却是模糊的。新课程标准给语文的定性是: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依然肯定了工具性的存在,只是变成了“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认了语文的工具性,依然将技术放在首位,必将会忽视人的思想自由,人的精神自由。其次,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似乎是肯定了语文的人文性,但是,数学、物理等其它科目呢,它们是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样,语文还有没有个性?可以说,没有哪一门教学科目像语文那样连自己这门学科的性质都争论不清的,也争论不休的。连学科的性质也没有摸清,何谈得上学科建设,这看似笑话,但又确是事实。
其次,语文教师了解所用的教材吗?这一问似乎又抹杀了我们语文教师的辛劳。说实话,没有哪一门功课的教师备课像语文教师那样仔细、认真的。有时为正一字之音,一字之意,甚至要动用辞海、辞源。但关键是语文教师是否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门课程的每一年级、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质量标准都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并且能清楚如何操作就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其它功课如数理化,要这样做完全有可能,因为其教材的编排是严格地按照知识逻辑来排列的,而且前后呈现严密的顺序性、衔接性和递升性。其教学的进度可以一目了然。而语文则不然,其编排不具备逻辑性。小学讲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初中讲,高中、大学也讲。因而就牵涉到语文学习目标的问题。其目标往往是模糊的、宽泛的。而且,其它功课所学的内容,往往是教材内容,如数理化、政史地,教材内容即学习内容,而语文则不然,功夫在书外,“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只是以教材内容的教学为跳板,其目的是通过举一反三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材内容本身不能成为知识点、能力点,语文教学注重的应是教学的过程。
再次,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吗?也许这一点较简单: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不错,关键是现在的学生有这个时间吗?或者,有这个时间,他们还愿意读,愿意写吗?现在,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总结学语文经验时说的最多的是“功夫在课外”。“功夫在课外”课堂教学的目的体现在哪里,它能起到什么作用?
由于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逻辑吸引力,因而,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对学生来讲都似曾相识。虽然内容不同,但内容又不是真正的教学目标。因而,在上课时,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让学生去思考,去练习,处理好真正的语文目标和假设的课文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许我们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想这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怎样认识它,对待它。只有我们用批判的眼光正视它们,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革去沉疴,获其新生,我们自身也才能得到不断的超越。
2. 真诚,真诚地唤醒每一位学生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目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但在依然由纯考分决定升学的市场下,“应试教育”依然是一如既往,只不过是将一大堆复习资料,练习册全打上了素质教育的旗号。在这样情况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应试素质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与心交流的师生关系被异化成相互工具化的关系,“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产生分数的机器,学生则把教师看做是帮助自己获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的工具。”教师被贬为传授知识的手段,学生被贬为传授知识的产品。从而,用同一个目标培养人,用同一个模式教育人,用同一个标准评价人。让优秀生在陪读中慢慢丧失灵气,让后进生在陪坐中慢慢丧失生气。因而,长期的语文教改,从本质上讲只是语文教师的自我表演,与学生无关,所以,要做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唤醒自己,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敬畏他,爱护他,提升他,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无条件的,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应是无条件的。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更多的应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为对教学过程的追求,体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由于师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师生交际过程中,角色和地位都决定了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给每一个学生撑开个人的活动空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到学生的心灵,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会被你的真情感动,从而使你享受到学生爱的回射。
第二、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生命体的每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其发展的差异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并且可能在某些潜能方面还具有相当的优势,理想的教育告诉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习的潜能优势,并通过教育使之转变成现实力量,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要。但现实和理想总有一段距离,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的加速度并不是一致的,情商、智商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得以改善的一面,但也有其恒久性。只有承认了这种差异,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也才能真正的在教学中做到“热诚地慢慢来”。
第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常听我们有教师这样讲:“学生不配合。”似乎是一个理由。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具有能动的本能,但并不等于他就有能动的行为表现。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形成具有强烈能动倾向的人格特征,从而丰富和提高学生主动、能动的层次,掌握学习的方法、策略,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主动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主动选择的空间。
3. 创造,在创造中创造生命的价值 创造生命的价值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在创作性的教育教学中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一是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
受时代、社会对教师职业价值和劳动性质认识的局限,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师的职业尊严和欢乐,主要取决于社会公正的外在的承认与给予,取决于结果而不是过程本身。一个好教师,一个受人尊重的教师,其被人传颂的往往不是他的学识、他的人品、他的人格,更多是他们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红烛”、“园丁”、“春蚕”等成了教师的化身。而这恰恰抹杀了最能体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尊严与欢乐的本质——创造。
作为一名教师,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他们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精神,有思想。教师的任务不是仅仅传授知识、技能,而是把学生的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激发出来,让他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知识个性。这才是教师工作中最值得歌颂之处。他创造性的工作,培养了具有创造个性的人,他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创造者。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既要教师创造性地教,又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学。从教师学生的特殊关系上来看,这又首先取决于教师创造性的教。教师创造性的教,首先必须善于发现,发现教材中、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因素,发现学生身上创造的潜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教材的特点,教学环境的变化,巧妙地加以运用,用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入的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更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创造性的教还表现在教师要善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的灵感。“思维的火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也是最脆弱的花朵。”在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的过程中实施创造教学,教师必须充分体现求异性、新颖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遵循固有的程序和模式,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组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同时也将自己的创造性寓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批判地审视自己的事业,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让教育事业成为语文教师张扬个性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师展示个性的演员,让语文教师成为表达自己个性的导演。
1. 批判,在批判中谋求新生 在教学各科中,可以说语文遭到的非议最多,遭到的批判最多。为什么,一方面,有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另一方面,当然也有语文教师本身的问题所致。因此,面对批判,语文教师更需要清醒的头脑,善待批判,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勇敢地面对这一切,进行自我批判。须知,外界的批判矛头直指语文教学,在指出我们有问题的同时,也恰恰证明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试想,在教育中,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那样被人赋予构筑精神家园的重任。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师才能真正地挺起胸膛,坦然的面对别人的批判,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语文教师需要批判的东西,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首先,语文教师了解语文吗?说语文教师不了解语文,也许过分了一点,但事实却的确是如此。语文到底“姓”什么?从最初的“工具”说,到现在反响热烈的“人文性”。争论是热烈的,讨论范围是广泛的,但最终的结论却是模糊的。新课程标准给语文的定性是: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依然肯定了工具性的存在,只是变成了“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认了语文的工具性,依然将技术放在首位,必将会忽视人的思想自由,人的精神自由。其次,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似乎是肯定了语文的人文性,但是,数学、物理等其它科目呢,它们是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样,语文还有没有个性?可以说,没有哪一门教学科目像语文那样连自己这门学科的性质都争论不清的,也争论不休的。连学科的性质也没有摸清,何谈得上学科建设,这看似笑话,但又确是事实。
其次,语文教师了解所用的教材吗?这一问似乎又抹杀了我们语文教师的辛劳。说实话,没有哪一门功课的教师备课像语文教师那样仔细、认真的。有时为正一字之音,一字之意,甚至要动用辞海、辞源。但关键是语文教师是否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门课程的每一年级、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质量标准都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并且能清楚如何操作就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其它功课如数理化,要这样做完全有可能,因为其教材的编排是严格地按照知识逻辑来排列的,而且前后呈现严密的顺序性、衔接性和递升性。其教学的进度可以一目了然。而语文则不然,其编排不具备逻辑性。小学讲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初中讲,高中、大学也讲。因而就牵涉到语文学习目标的问题。其目标往往是模糊的、宽泛的。而且,其它功课所学的内容,往往是教材内容,如数理化、政史地,教材内容即学习内容,而语文则不然,功夫在书外,“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只是以教材内容的教学为跳板,其目的是通过举一反三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材内容本身不能成为知识点、能力点,语文教学注重的应是教学的过程。
再次,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吗?也许这一点较简单: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不错,关键是现在的学生有这个时间吗?或者,有这个时间,他们还愿意读,愿意写吗?现在,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总结学语文经验时说的最多的是“功夫在课外”。“功夫在课外”课堂教学的目的体现在哪里,它能起到什么作用?
由于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逻辑吸引力,因而,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对学生来讲都似曾相识。虽然内容不同,但内容又不是真正的教学目标。因而,在上课时,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让学生去思考,去练习,处理好真正的语文目标和假设的课文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许我们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想这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怎样认识它,对待它。只有我们用批判的眼光正视它们,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革去沉疴,获其新生,我们自身也才能得到不断的超越。
2. 真诚,真诚地唤醒每一位学生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目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但在依然由纯考分决定升学的市场下,“应试教育”依然是一如既往,只不过是将一大堆复习资料,练习册全打上了素质教育的旗号。在这样情况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应试素质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与心交流的师生关系被异化成相互工具化的关系,“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产生分数的机器,学生则把教师看做是帮助自己获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的工具。”教师被贬为传授知识的手段,学生被贬为传授知识的产品。从而,用同一个目标培养人,用同一个模式教育人,用同一个标准评价人。让优秀生在陪读中慢慢丧失灵气,让后进生在陪坐中慢慢丧失生气。因而,长期的语文教改,从本质上讲只是语文教师的自我表演,与学生无关,所以,要做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唤醒自己,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敬畏他,爱护他,提升他,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无条件的,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应是无条件的。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更多的应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为对教学过程的追求,体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由于师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师生交际过程中,角色和地位都决定了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给每一个学生撑开个人的活动空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到学生的心灵,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会被你的真情感动,从而使你享受到学生爱的回射。
第二、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生命体的每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其发展的差异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并且可能在某些潜能方面还具有相当的优势,理想的教育告诉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习的潜能优势,并通过教育使之转变成现实力量,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要。但现实和理想总有一段距离,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的加速度并不是一致的,情商、智商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得以改善的一面,但也有其恒久性。只有承认了这种差异,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也才能真正的在教学中做到“热诚地慢慢来”。
第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常听我们有教师这样讲:“学生不配合。”似乎是一个理由。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具有能动的本能,但并不等于他就有能动的行为表现。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形成具有强烈能动倾向的人格特征,从而丰富和提高学生主动、能动的层次,掌握学习的方法、策略,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主动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主动选择的空间。
3. 创造,在创造中创造生命的价值 创造生命的价值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在创作性的教育教学中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一是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
受时代、社会对教师职业价值和劳动性质认识的局限,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师的职业尊严和欢乐,主要取决于社会公正的外在的承认与给予,取决于结果而不是过程本身。一个好教师,一个受人尊重的教师,其被人传颂的往往不是他的学识、他的人品、他的人格,更多是他们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红烛”、“园丁”、“春蚕”等成了教师的化身。而这恰恰抹杀了最能体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尊严与欢乐的本质——创造。
作为一名教师,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他们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精神,有思想。教师的任务不是仅仅传授知识、技能,而是把学生的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激发出来,让他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知识个性。这才是教师工作中最值得歌颂之处。他创造性的工作,培养了具有创造个性的人,他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创造者。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既要教师创造性地教,又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学。从教师学生的特殊关系上来看,这又首先取决于教师创造性的教。教师创造性的教,首先必须善于发现,发现教材中、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因素,发现学生身上创造的潜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教材的特点,教学环境的变化,巧妙地加以运用,用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入的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更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创造性的教还表现在教师要善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的灵感。“思维的火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也是最脆弱的花朵。”在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的过程中实施创造教学,教师必须充分体现求异性、新颖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遵循固有的程序和模式,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组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同时也将自己的创造性寓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批判地审视自己的事业,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让教育事业成为语文教师张扬个性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师展示个性的演员,让语文教师成为表达自己个性的导演。